內文簡介
不罵,力量更大
姊姊十六歲弟弟十三歲,那年的故事
孩子做錯事,也不罵?
為什麼要用罵的?
好好說沒用啊!
所以罵就有用了嗎?
沒。
既然沒用,為什麼還是繼續罵?
因為上一代的身教,我們不知不覺中學了起來,鮮少有人會思考「有沒有用」的問題。
「如果孩子乖乖聽話,我也不想罵人啊。」
不——你想罵人。
你怎麼知道我想罵人?
因為你自己是被罵大的。想避開這個不好的循環,需要強烈的覺醒。
孩子長大的過程裡,隨時隨地都可能犯錯。
只要你的管教裡有「罵人」這個選項,你隨時隨地都有機會罵人。
尤其是對小孩子,你罵起來毫無「負擔」。
當父母不知道怎麼宣洩自己的情緒時,更容易拿管教當藉口,找小孩開刀。
姊姊弟弟小的時候,我不罵。
因為我知道小孩無力招架父母「發瘋、發狂、發神經」的情緒。
即使好好說道理時,我也會盡力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你要做錯幾次都可以,只要你心裡想讓自己更好,我連處罰都免了。
罵人或是處罰,骨子裡對孩子說的是:我不相信你會更好。
因為我相信孩子會愈來愈好,所以我不罵,也不處罰。
當時,我並不知道「不罵人」的力量有多強大。直到孩子進入青少年。
連沒罵人習慣的我,都快要忍不住了,可見情況有多「嚴峻」。
如果小時候的壞算一分,到了青少年就變十分。
在做媽媽最困難的時期,我還是忍了下來。
等事過境遷,我對自己大呼一口氣說:還好我沒罵他。
如果時光能倒回,我好希望能更溫柔一點。
「為什麼你忍得住不罵孩子?」
因為——我的父母不罵我。
所以我的孩子,也不會罵他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
好的循環,從此無限延伸。
◆「我的孩子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生氣,你說不要打罵,我該如何管教?」
她要你先檢查的,不是孩子。
孩子天生的氣質不同,請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下定論。
很多父母對不到一歲的娃娃,也下這樣的結論。更恐怖的是,那很可能就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格。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該展現的是同情心,不是厭惡感。
「你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我可以怎麼幫你的忙?」
即使當下無法幫忙,也要心平氣和的等孩子平靜下來再說。
而不是孩子生氣,你更生氣。
◆小孩做功課摸摸拉拉,摸到晚上十二點,
想知道她說了什麼重話嗎?
八點,我從客廳喊他,「弟弟,你要來做數學了嗎?」
八點半,他終於出現了。他先到廚房幫自己泡了一杯蜂蜜水,又烤了兩片土司,上面還各加了一片起司。
孩子,你是來野餐的,還是來用功的啊。等我們開始討論第一題數學時,已經九點了。
認真做事的時候,時間不是時間,再一抬頭,已經十一點半了,但我們還沒複習完第二天要考的東西。
我盡量不對孩子碎碎唸。這時候,我忍不住了:「你下一次可不可以早點開始!」
他是平時十點半上床的孩子。這時他的臉色反而好了,沒有半點不高興的樣子。
「媽媽,我肚子餓。」他說。
「我去煎蘿蔔糕,你繼續做。」姊姊這時從房間出來,說也要吃。她明天也是大考。
弟弟吃著,媽媽教著,看他疲累的神情,還有根本複習不完的進度,我很想忍耐,但實在忍不下來,
又說了一次:「你下一次可不可以早點開始!」
明天就要大考了,你負y減y等於負2y,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你放學還有時間看電影!
「弟弟,十二點半了,還有最後一個單元,你要不要先去睡,明天早點起來做?」
他說好。我說早一小時叫你好嗎?他說早一個半小時吧。
我說不需要,一個小時就夠了。
◆保護和監視,只有一線之隔。
她把那條線劃在哪?
檢查孩子的東西,我沒做過。小時候沒有翻過他們的書包、抽屜,長大後也沒檢查過手機或電腦。
青少年對隱私這件事,非常敏感,可能是他們這輩子最敏感的時期。
知道要保護自己的隱私,意味著孩子正在長大。
在摸索長大的過程中,卻被強迫公開不想公開的事……
大人要不要用同理心想想,自己也希望這樣被別人對待嗎?
父母要有警覺,這種監控什麼時候會結束?只要一開啟這樣的行為模式,就該擔心沒有結束的一天。
因為你想保護孩子的心,不會因為孩子的年齡而改變。
走到最後,親子關係不是成年的孩子委屈妥協,但私下怨聲載道,
就是全力反抗不歡而散,看到父母如鬼神而遠之。
◆你問,如何引導孩子不要這麼容易生氣?
她卻先反問,為何這麼害怕負面情緒,恨不得能除而快之。
當大人出現負面情緒時,最希望的是別人先接受自己。
孩子的問題也不在如何引導,而是──「你接不接受你的孩子?」
孩子的負面情緒最後愈演愈烈,很多都不是寵出來的,是「父母不接受」的結果。
◆看孩子不順眼時,不開口管教就是失職嗎?
她是怎麼說服自己盡力不批評的。
我正在猶豫這些話該不該說時,心裡卻突然竄出這念頭:
「他十二歲之前不是這個樣子的。他一向是個有禮貌的孩子。
人,不可能突然改變。現在一定是青春期的關係,既然是過渡期,我要多多體諒。」
我的頭轉向窗外。不多久,轉頭看他時,他已經睡著了。
◆當孩子問你為什麼要學數學時⋯⋯
她不用任何八股觀念搪塞孩子。
上學學的很多科目,將來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
但是,當你學它時,需要用頭腦去思考,不同的課目是不同的思考訓練⋯⋯
例如媽媽後來開始寫作,寫作也需要邏輯。
例如你現在喜歡畫漫畫,畫圖不光是技巧,你對事情的想法、你看的小說、你做數學時動到的腦筋,
都可能對你將來想做的事有幫助。
◆你認為外向比較吃香嗎?
偏偏你的孩子就是內向呢。
「你說話大聲一點。」
「你要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
「你說話這麼小聲,別人聽不到。」
這位媽媽輕聲細語。她既沒罵孩子,也沒貶損。
但她心裡恨鐵不成鋼的焦急,也有殺傷力。他的孩子一定知道,只是不會表達我受傷了。
商品編號:DJBP1Y-A900C7HYQ
不罵:汪培珽手記拾
驚喜優惠
$253
$320
- 登記抽
【新春24H不打烊】App限定 全站指定品下單登記抽桂格養氣人蔘禮盒
付款方式
- 信用卡、無卡分期、行動支付,與其他多種方式
- PChome 聯名卡最高6%,新戶再享首刷禮1000P
出貨
- 廠商出貨本商品不受24h到貨限制
配送
實際運費計算依結帳頁為準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滿$290免運
銀行卡、行動支付
優惠總覽
商品詳情
作者相關書籍
汪培珽
相關分類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 預計訂單成立後7個工作天內送達不含週六日及國定假日。如廠商有約定日將於約定日期內送達,約定日期需於訂單成立後14天內。 |
---|---|
送貨方式 | 透過宅配或是郵局送達。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
送貨範圍 | 限台灣本島地區。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若有台灣本島以外地區送貨需求,收貨人地址請填台灣本島親友的地址。 |
售後服務 | |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審核您的退貨要求,通過審核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日內前往取件。請您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退回的商品及相關單據後,經確認無誤,次日起3~7工作日內退款,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