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 「極簡」不是為了簡化而簡化, 而是盡全力保有自己珍視的事物, 給予它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不讓其他事物干擾自己的思想和注意力; 「減物」並非一味「犧牲、捨棄」, 而是「留下真正重要的」, 透過去無存菁, 發現內在的核心價值, 過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 如果照片承載著許多珍貴的回憶, 那麼全數留下也無所謂; 如果你珍惜與家人一起看電視的時光, 那麼多花點錢購買音質良好的影音設備也完全沒問題。 極簡並沒有什麼公式供追隨, 也不需要遵守一定的標準。 我們可以跟隨內心的價值,隨心所欲地發展適合自己的極簡之道。 ◆ 有時候,和某些物質告別,某程度也代表著放棄自己營造的假象。 書櫃上這麼多的藏書,你真的都看完了嗎? 收藏的動機,是為了「充實知識」, 抑或是為了向人「展示」自己的博學或深度? 在減物過程中,誠實自問這些問題,剝除層層的外象, 活出真實的自己。 ◆ 高貴的人格遠比物質商品重要。 家長總是企盼能給孩子優渥的生活。 然而,擁有越多物質的孩子,卻越容易忽略更重要的價值, 我們應該以身作則,用行動告訴孩子, 什麼才是最值得珍視的事物。 ◆ 透過捐獻、分享,讓人生的價值更大化。 孩子強褓時期穿著的衣、鞋、玩具、嬰兒用品, 若這些令人感性的小物能夠為他人所用, 那麼就讓這些回憶昇華,賦予它們第二次生命! 把它們捐出去,確保這些東西能讓他人創造新的回憶。 ◆ 人際關係也需要「斷捨離」 終止不健康的關係之後,你能夠感受到平靜與專注。 還可以把更多時間、精力與情感, 留給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 對於想要嘗試極簡主義的人,本書提供許多實用且好上手的方法: ※ 有意識地檢視電視廣告、宣傳品的訊息,正視消費主義置入我們生活的程度。 ※ 進行減物時,先從家中較簡單的區域開始做起,不求一步到位。 ※ 容許自己留下最愛的事物,了解減物是出自於自己的決定,而不是他人的逼迫。 ※ 整理物品時,透過「Why」、「What」、「How」三個問題來決定物品的去留。 ※ 運用「只留下最佳」的策略,留下最有意義和質感最高的紀念品,。 ※ 不確定該物是「想要」還是「必要」時,先屏除一陣子,一段時日後,便能清楚知道它的重要性。 ※ 每天整理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將極簡生活自然而然融入生活之中。 與其進行不需要的物質消費,我們可以把錢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重拾快樂與自由。本書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具體方法,陪伴讀者踏上一場回歸自我本質的冒險。 ──知名部落客/Vegan Kitty Cat 這本書是打開極簡主義之門的鑰匙!它會不斷地讓你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教你過更有意識的生活,活出自在幸福感。 ──「Taipei Minimalist」部落客/Tati 「我們需要的越少,可以給予他人的就越多。」這本書將極簡主義又推向了另一個層次。 ──《空屋筆記》作者/楊宗翰 作者簡介 約書亞.貝克Joshua Becker 曾是一位牧師,也是網站Becoming Minimalist的創作者和編輯,此網站鼓舞了世界上許多人透過擁有的更少去尋找更多的人生,並提供實質的幫助和指導,每月瀏覽人次超過40萬。作者在網站發表的文章經常引起媒體關注,亦曾獲邀至各大院校及企業演講。 譯者簡介 柯博昌 生於台灣,曾移居夏威夷多年 一度為英語雜誌社主編,現則專事翻譯 信奉黑暗原力的Sith教徒卻又矛盾熱血的死忠棒球迷 文字翻譯之餘,常安靜蟄伏於電影院中,或忘情吶喊在棒球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