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作者: | |
譯者: | 翁尚均 |
ISBN: | 9786267063163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2/07/01 |
內文簡介
- 自千禧年起,「喪屍」(殭屍、活屍、活死人等概念)成為最受歡迎的文化隱喻與形象呈現。作者為美國傑出明星政治學者,也是飽覽喪屍電影與相關著作的資深阿宅,全書由「喪屍」的定義開始,逐步假想當「喪屍」病毒蔓延全球,「當死人從墳墓中跳起來,開始吞吃活人,國際政治將如何反應」?這本開創性的理論小書,回答了其他社科學者始終不曾提出的問題,看似腦洞大開,實則精妙援引流行文化作品中諸般「喪屍」隱喻,將其置入國際關係分析框架,大膽預測面對「活死人」攻擊時,世界各國政府與各式政治思潮的可能應對策略:自由主義者認為喪屍與活人將和諧共存;社會建構論者則確信它們可透過社會化加以馴化;「核威懾」的終極滅絕手段,對死靈大軍也起不了作用,因為它們不懂得害怕。從《活死人之夜》、《28天毀滅倒數》,到《屍速列車》、《陰屍路》,想像中的行屍走肉大軍,在疫情橫掃的現實中,不曾如此貼近當下的我們,如此「屍控」…… 有能力發明 mRNA 疫苗、強力膠布、智慧手機和奶油夾心蛋糕的物種, 應該不只能與食人鬼抗爭而已。我們得讓大腦恢復活力, 以便學著解決由「活死人」這隱喻所造成的政策問題……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喪屍行為的三個假設如下: 1. 喪屍渴食人肉,不吃其他喪屍⋯⋯因為那樣太噁心了。 2. 除非大腦被毀,否則喪屍是殺不死的。 3. 凡是被喪屍咬傷的人,必然變成喪屍。 滿足這些規則的喪屍都會對國際關係產生顯著影響。 反過來看,國際關係的性質也會影響全球對食人鬼來襲的反應⋯⋯ 作者簡介 丹尼爾.W.德雷茲納(Daniel W. Drezner) 塔夫茲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常駐高級研究員、《華盛頓郵報》特約編輯。曾任職於美國財政部、蘭德公司等單位。學術成果豐碩,文章常發表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外交事務》等重要刊物。其他著作有《體系行得通》(The System Worked)、《話語權的世紀角力》(The Ideas Industry)等。 譯者簡介 翁尚均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博士畢業,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文化行政職系公務人員正式退休,現專事英、法文中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