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作者: |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0/10/01 |
內文簡介
- 267期 【人文采風】蒙古國的鹿石──尋找第一個大草原帝國 ★本期封面★ 封面攝影/ Julien Faure 數千年以來,日月星辰流轉無數,一塊塊鹿石卻仍佇立在大地間,守護一代又一代的蒙古民族。鹿石放置於墳墓四周,中段刻以躍向天空的鹿,像是帶領亡者靈魂前往來世。廣袤的蒙古草原已發現上千座鹿石,儘管不同鹿石相隔百里,卻有同樣的圖騰,顯示成熟的泛靈信仰與社會的高度組織化。 ★自然人★ 棲蘭山檜木森林裡,台灣扁柏與台灣紅檜上的附生植物,是科學家極欲瞭解的生態內涵。森林內苔蘚植物爬滿枝條,彷彿走進《阿凡達》電影場景。 ──樹冠層上的綠精靈:徐嘉君解密附生植物 撰文/潘美玲 攝影/劉子正 ★出神入話★ 孟婆端來一碗湯,勸著飲下,萬般是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台灣民間信仰對於死亡的懂得,在走過了地獄之後,知死、知生,有情天地的人生。 ──知死之生:由死看向生的幽冥信仰 撰文/鄭接黃 攝影/安培淂 ★減法時代★ 人們真正需要的是物品本身,還是物品帶來的功能?「以租代買」既可滿足需求,也能減少資源消耗,透過循環再利用,讓物品價值發揮到極致。 ──以租代買:需求與減廢的平衡之道 撰文/吳佳珍 攝影/安培淂 ★大海‧島‧人★ 鹹蛋超人、打火機、小藥匙……,這些繽紛的物件全是海廢,這些海廢從哪來、怎麼漂、如何清,得靠政府、企業與民間齊力解決。 ──海廢大爆炸:全民突圍總動員 撰文/顏寧 攝影/蘇淮 ★本期推薦 精選探索★ 幼年大翅鯨身旁跟了一群準備「共乘」的長印魚。大海中,充滿眾多類似這樣付出與獲利的共生關係,上演一齣齣協力、利用、寄生等精采大戲。 ──海底相依:共生共棲的海洋社交圈 撰文.攝影/Brandon Cole 秘魯亞馬遜雨林帶的大片森林,經三十年來的非法金礦開採,變成嚴重汞汙染的傷痕之地。如何讓當地人脫離汞害,是秘魯政府的當務之急。 ──秘魯非法採金夢:與汞共存 撰文/ Marie-Laure Theodule 攝影/ Olivier Donnars 【編者的話】 什麼是文化?這問題,可以分成好幾個層次來談,最簡單的說法是,文化是一群人在特定的時空中,經過長久的累積,最後所形成的一種生活方式。 因為是群體共同締造的歲月結晶,不同的文化,往往散發著獨一無二的魅力。在多元社會裡,文化沒有高低、厚薄、好壞,而可以只是一種純粹的存在。因為文化的存在,個人與個人、族群與族群之間,得以辨識自己與他人的不同,進而,對彼此的文化產生好奇或者欣賞。 在這個前提下,文化可以是飲食、服飾、習俗與信仰,當然也可以是不同族群所使用的語言與文字。特別是後者,它既是文化的本身,也是維繫文化的工具,但比想像中更脆弱,文化的形成很難,破壞卻很容易,一旦被加諸以外來的限制與壓迫,累積數個世紀才得以成形的文化,極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於無形。 本期的封面故事〈蒙古國的鹿石——尋找第一個大草原帝國〉,說的正是一個以考古、人類與人種學者為主的團隊,長年在現今蒙古國的境內,尋找與探究早期活躍於其上的游牧民族,以「鹿石」(deer stone)為核心的泛靈信仰。透過一座座刻有鹿型、雕飾繁複的石碑,石碑排列的陣型,遠在公元前三世紀的游牧社會生活型態,躍然紙上,與此同時,讀者對蒙古文化的認知,也除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魏晉南北朝時的民歌,以及蒙古包與成吉思汗之外,又多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相較於具象的石雕,多少要憑藉運氣,才能在漫長的時yhchen76 間河流中,倖存於戰火與天災之外,只能存活於不斷使用中的語言與文字,雖然更貼近生活,卻因為抽象之故,在保存上看似容易,其實更難。截稿前夕,新聞傳來曾與蒙古國同屬一文化圈,共享鹿石文化的中國蒙古自治區,將可能被迫減少母語與傳統回鶻文字的使用,站在文化保存的立場上,此一作法,實在不令人樂見。 事實上,就在蒙古自治區面臨文化失根危機的同時,過去受俄國影響,使用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西里爾(cyrillic)蒙古文的蒙古國,近年來開始積極推動起回鶻文的復興,此一一百八十度的改變,勢必意味著什麼。 除了蒙古的鹿石文化外,本期【減法時代】系列,有撰述吳佳珍所寫的〈以租代買〉,【出神入話】系列則有鄭接黃的〈知死之生〉。前者玩味於租與買的抉擇,後者出入生與死的界線,當中的許多辯證,都值得現代人深思。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陳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