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BN7V-D900BO7OY

如沐春風:余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余英時教授九秩壽慶文集(讀墨電子書)

驚喜優惠
折扣價
$301
網路價
$377
余英時先生是一位休休有容、含弘光大的學者,並以身教感化所有門生。其學問、天資、創造力、努力與成就,更是一代典範。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1200回饋80P幣(限量)

  • 登記送

    App限定-全站指定單筆滿$2500登記送雙11獨享券(限量/效期2024/11/4~11/12)

付款方式
出貨
  • 廠商出貨
    本商品不受24h到貨限制
  • 電子書
    非實體商品,發送方式詳見商品頁說明
配送
實際運費計算依結帳頁為準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789570852639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1/31
  • 內文簡介

  • 余英時先生是一位休休有容、含弘光大的學者,並以身教感化所有門生。其學問、天資、創造力、努力與成就,更是一代典範。 王汎森、田浩、丘慧芬、何俊、河田悌一、林富士、周質平、陳玨、陳弱水、彭國翔、葛兆光、鄭培凱、冀小斌、謝政諭、羅志田、陶德民,十六位門生共襄盛舉,有懷舊憶往,有紀實文章,有思想整理,有學術論文,並附帶兩篇余英時的演講稿,共同呈獻《如沐春風:余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余英時教授九秩壽慶文集》 余英時先生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在中文與西方的漢學界以及史學領域,早已是研究傳統中國思想史的代表權威。其六十多年的學術思想論述,涵蓋了對傳統與現代中國文化各個主要面向的考索,也構成了一個具有整合性的通貫系統。 余英時先生於中國文化傳統的天人範圍用功之餘,數十年來始終堅持著將自己學術思想上的信念落實為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行動。所以誠如本書作者之一丘慧芬教授所言:「余先生令人敬重感佩的就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學術研究貢獻,而是因為他的論說與行動,已經和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在現代的存續發展,形成了一個獨特且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慶祝余英時先生的九秩華誕,其門生故舊各自書寫與余先生互動的種種,文章的內容以余先生的教學與治學為主,間及處世、做人的態度。相信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的各篇文章,對余先生的為學與處世有更真切的瞭解。同時藉著這本書的出版,對余先生在學術與思想上的成就,以及做人與行事上的風格,表示最深的敬意。 作者/主編簡介 作者:王汎森 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2004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05年獲選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等書。 作者:田浩(Hoyt Tillman)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作者:丘慧芬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副教授。 作者:何俊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 作者:河田悌一 日本關西大學前校長,大學資產共同運用機構理事長。 作者:林富士 1960年出生於臺灣雲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史、疾病史與文化史。著有《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初版,1999新版)、《紅色印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0)、《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2000)、《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2001)、《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等書。 作者:周質平 周質平,1947年出生於上海市。1970年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1974年獲東海大學碩士學位,1982年獲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教授。著有Yuan Hung-tao and Kung-an Schoo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胡適與魯迅》、《胡適叢論》、《儒林新誌》;編有《胡適早年文存》及《胡適英文文存》等書。 作者:陳玨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作者:陳弱水 1956年生於臺灣屏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並長期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為臺大歷史系特聘教授、臺大講座教授。行政服務方面,曾任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臺大共同教育中心副主任、臺大文學院院長。專長為中國中古史、中國思想史、比較思想史。著有《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等學術專書四種及論文數十篇。 作者:彭國翔 彭國翔,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兼任國際中西比較哲學學會(ISCWP)副會長、European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Comparative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編委等。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並擔任世界多所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客座教授、訪問學者,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夏威夷大學;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法蘭克福大學、馬普研究院宗教與民族多樣性研究所;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等。曾獲德國洪堡基金會與教育部頒授的“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等。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宋明理學、現代新儒學、中國哲學、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學和宗教的比較。 著有《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學生書局,2003;北京三聯書店,2005)、《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儒家傳統與中國哲學:新世紀的回顧與前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近世儒學史的辨正與鉤沉》(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3;北京中華書局,2015)、《重建斯文:儒學與當今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及中英文論文近百篇。 作者:葛兆光 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曾任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與中國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聯經:2011)、《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想像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等。 作者:鄭培凱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集古學社社長。 作者:冀小斌 獨立學者,時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兼課。 作者:謝政諭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曾任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作者:羅志田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四川大學文科傑出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者:陶德民 日本關西大學教授。 主編:林載爵 林載爵(1951年6月16日-),出生於台灣台東縣太麻里鄉。台灣著名出版人,現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兼總編輯。在擔任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期間因在台推廣法國文學並促進台法之間的文化交流,於2011年2月9日受法國政府頒贈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的騎士勳位,為台灣出版界獲此殊榮之第一人。 〈從台東到東海〉 林載爵祖籍福建漳州彰浦,祖先於1835年來台,在宜蘭縣五結鄉利澤簡落地生根;之後他的祖父帶著他的父親來到台東縣太麻里鄉三和村經營漁場,而他就在這個環境出生長大,並就讀附近的華源國小。十三歲唸完台東中學一年級後,他們全家搬到了台南市居住,長榮國中畢業後他順利考取台南一中,唸的是當時整個年級只有兩班的社會組。他旋即加入《南一中青年》社開啟編輯的人生,並且以「土戈車」的筆名發表了許多文章。在這裡他結識了一群關心國事、思想前進的青年,於1968年3月28日他與同學林瑞明、蘇元良、鄭梓等人成立了愛國社團「丹心社」。1969年林載爵考取東海大學歷史系,並成為校園刊物《大度風》與《東風》的主編。他也是在這裡認識他未來的人生伴侶文庭澍女士。1972年也就是他大三那年的三月,他意外發現了台灣文壇的左派前輩楊逵在學校對面的東海花園隱居耕讀。之後他便時常與友人前去找楊逵老先生訪談,不久後更以這些訪談為基礎陸續發表了〈訪問楊逵先生-東海花園的主人〉與〈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楊逵與鍾理和之比較〉兩篇文章,展開他評論台灣鄉土文學的寫作生涯。在唸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班時,關心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他選擇以譚嗣同作為其研究主題。1975年他以《譚嗣同評傳》作為其碩士畢業論文,1978年被收錄於王壽南教授編的《中國歷代思想家》系列中。除了台灣文學以及中國近代思想史之外,林載爵亦熱心投入東海大學校史的編纂。為慶祝東海大學建校25週年,他於1981年完成了《東海大學校史(民國四十四年至六十九年)》的撰寫。1995年創校40週年,他又擔任了《東海風:東海大學的歷史》的執行主編。 〈聯經出版公司〉 林載爵在軍旅生涯期間即開始投稿甫創刊的左翼雜誌《夏潮》,1977年退伍後被當時《夏潮》的總編輯蘇慶黎女士吸收擔任編輯,以歷史的角度剖析台灣文學[6]。1978年十月開始,他在連續四期的《夏潮》中開闢了「台灣史料選讀」專欄,主筆介紹並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重新解讀日治時代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新台灣聯盟」和「社會問題研究會」。同年年底他離開《夏潮》加入了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先生創立的聯經出版公司,並在不久後於東海大學歷史系任教,開始台中台北兩地奔波的工作生涯。1981年時,王惕吾希望能編一套供一般讀者閱讀的中國文化史書籍,於是從美國請來劉岱教授擔任主編,並找到當時海內外文史社會科學領域一時之選的學者,以文化的根源與拓展、歷代的學術、典章制度、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思想、文學、科技、藝術及宗教禮俗等十個層面為論述範疇,從1981年到1983年底,完成了一套13冊的《中國文化新論》。其中林載爵除了撰寫〈天道變易,世運終始-歷史思想中的發展觀念〉、〈人的自覺-人文思想的興起〉兩篇文章外,所有學者的聯繫協調工作,都由他一人包辦,而《中國文化新論》也在1983年獲得金鼎獎的肯定。之後王惕吾決定栽培這位年輕人,提供他三年的獎學金出國深造。林載爵於是在1984年申請上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博士班,主攻維多利亞時代的自由主義思想。在獎學金的第三年時他決定去美國哈佛大學當訪問學人。1987年回國後,林載爵繼續在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書,同時也開始擔任聯經出版公司的總編輯。2000年之後聯經越來越需要林載爵全心的投入,於是2001年,為報王惕吾先生栽培之恩,他毅然決定放棄再過六年即可獲得的東海大學退休金,辭去教職成為全職的專業出版人。2004年5月4日他從劉國瑞先生手中接下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的位置,並繼續擔任總編輯的工作。 〈與黃仁宇之友誼〉 林載爵於1988年與著名的中國史學專家黃仁宇結識,1993年第二次碰面時他們已成為好友。1996年他到台灣的時候,林載爵邀請他到東海大學去作一系列的演講。那是他第一次到台灣的大學作有系統性的演講,總題是〈中國近代史的出路〉。藉由這份聯繫,聯經出版公司也在台灣經銷其名著《萬曆十五年》,並發行他包括《中國大歷史》和《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在內的許多作品。其中最富意義的莫過於黃仁宇於1998年八月親口託付林載爵要在自己過世後出版的英文回憶錄。2000年1月8日黃先生去世,其夫人Gayle Huang女士隨即寄出書稿給林載爵,交給聯經翻譯出版。隔年2001年聯經便發行了這長達40萬字的鉅作:《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然Gayle Huang女士不幸於2000年11月20日往生,未能見到他先生回憶錄的問世。 〈出版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在林載爵擔任聯經出版公司總編輯期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莫過於在高行健與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兩位文學家分別於2000年與20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聯經即已出版翻譯了他們的作品。其中高行健的《靈山》從1990年出版到2000年之前,總共還賣不出四千本,但在2000年十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截至2001年二月初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後,共賣出多達十二萬本,而聯經所出版高行健的其他系列的作品也跟著受到青睞,包括《一個人的聖經》大賣七萬本,劇作《八月雪》也熱賣了一萬五千本。由於這樣銷售上的轉變,林載爵便曾自嘲說過「出版業像是賭博業」。 〈著作〉 ‧1978 《譚嗣同》,王壽南編,《中國歷代思想家》,第四十八冊,台北:商務。 ‧1978 《中國近百年經濟史,1890-1949》,Albert Feuerwerker著,台北:華世(翻譯)。 ‧1981 《東海大學校史(民國四十四年至六十九年)》,台中:東海大學。 ‧1981-83 《中國文化新論》系列,台北:聯經(執行主編)。 ‧1991 《台灣發展圖錄,1951-1990》,台北:聯經(執行主編)。 ‧1995 《東海風:東海大學的歷史》,台中:東海大學(執行主編)。 ‧1996 《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規格說明
1. 出版地:台灣 2. 本商品為虛擬商品,無實體物品。 3. 電子書兌換網址:https://readmoo.com/redeem 4. 讀墨電子書僅適用在手機、平板、電腦 Readmoo App(前往下載)、mooInk 電子閱讀器,或以瀏覽器閱讀。
備註
Readmoo讀墨官方授權銷售 1.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請稍候 5 分鐘待系統派送兌換碼後前往 PChome 會員中心 > 查訂單 > 看明細 > 內容,取得「兌換碼」,再前往「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屬頁面進行兌換:https://readmoo.com/redeem。 2. 兌換完成後,請使用讀墨提供的 Readmoo App(前往下載)、mooInk 電子閱讀器,或以瀏覽器閱讀。 3. 電子書兌換碼僅限使用一次,並僅適用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4. Readmoo 讀墨電子書的常見問題一覽:https://readmoo.com/welcome/qa 5.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預計訂單成立後7個工作天內送達不含週六日及國定假日。如廠商有約定日將於約定日期內送達,約定日期需於訂單成立後14天內。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或是郵局送達。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地區。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若有台灣本島以外地區送貨需求,收貨人地址請填台灣本島親友的地址。
售後服務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