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作者: | |
譯者: | 呂寧思 |
ISBN: | 9789862627105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4/09/12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恐懼的年代取代了希望的年代 忽然間,我們活在一個自己其實並不想要的世界……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之作 ◎獲選紐約時報21世紀百大好書 ◎俄文直譯繁中版,赤色百科烏托邦系列最終作 ◎作品授權超過50個國家,翻譯成40種以上語言 ◎台灣版限量作者封面印簽 ★☆本次長銷精裝典藏版更新☆★ 1. 收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致詞摘錄 2. 收錄二〇二二明鏡周刊對亞歷塞維奇與慕勒的專訪 3. 收錄阿潑(文字工作者)二〇二四再版推薦 4. 參照白羅斯大使館聲明,將舊版書中出現的「白俄羅斯」一詞改為「白羅斯」 距離蘇聯解體已過去三十年,如今,人們仍然憤怒和痛苦於現狀。我們目睹了俄烏戰爭的爆發,見證普丁在2024年繼續連任,執政時間快追上當年的史達林。解體的遺緒依舊影響著人們,《二手時代》讓我們一窺俄羅斯及整個曾經的「蘇聯」如何走向今日面貌。 📖代表蘇聯人心聲的「赤色百科」寫作 這是一部關於靈魂的歷史,忠實記錄蘇聯人的聲音。亞歷塞維奇耗時三十年,訪談超過千人,寫下「赤色百科」烏托邦系列五部曲。她承自俄羅斯口述傳統,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的「文獻文學」新體裁,將多人的獨白集結起來,譜出一首首眾聲喧嘩式的複調音樂。《二手時代》是五部曲的最終作,是她對赤色時代的告別。書中橫跨了蘇聯解體前夕到解體後的十年(1991-2001),以及再下一個十年(2002-2012),經歷戈巴契夫、葉爾欽再到普丁。 📖「二手」意味著什麼? 隨著蘇聯解體,人們盼望從共產走向資本主義時代能夠建立新的烏托邦,從西方國家身上盡力學習過去未能理解的民主、自由等「二手」概念,想著苦難會換來更好的生活;然而另一方面,「二手」也代表著記憶的復返,就在他們以為告別了赤色時代,社會主義的歷史實則尚未走遠,人們看見新一代的年輕人沒有活過蘇聯,卻崇拜起史達林,遙想那個強盛的時代,那些蘇聯人一度用眼淚送走的過去以「二手」記憶的形式活在年輕人的心中,彷若不曾離開。 📖在時代的廢墟中重新打造 書中的聲音來自被時代拋下的小人物,面對痛苦的社會轉型,過往為了生存需要的能力和目標不再適用,如今無能為力又無所適從的他們,不知未來該往哪裡走。身為在蘇聯時代長大的白羅斯人,亞歷塞維奇懷著愛去記下關於故鄉的一切,她筆下的文字帶大家貼近這群擁有共產記憶的人們。沒有人想永遠活在這座赤色烏托邦的廢墟中,但是,利用這些碎石我們可以重新打造…… ◆「赤色百科」烏托邦系列五部曲 ◆ 本書是烏托邦系列五部曲中的最終作,此系列為亞歷塞維奇耗時數十年,訪談超過千人所寫下的「蘇聯」人聲紀錄,內容橫跨二戰、蘇聯對阿富汗戰爭、車諾比事件至蘇聯解體,留下這段長達七十多年的歷史見證。在書中,讀者能夠看見一場社會主義實驗的理想與殞落,以及遭國家忽略的小人物集體現身。五部曲依照原文出版時間分別為:《戰爭沒有女人的臉》、《我還是想你,媽媽》、《鋅皮娃娃兵》、《車諾比的聲音》、《二手時代》。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文靜/前商周集團執行長 王聰威/小說家 王薇君/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 冬陽/小說書評人 吳玉山/中研院院士、中研院政治所特聘研究員 吳維寧/以色列自由作家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李彥龍/中山女高退休歷史教師 東年/小說家 阿潑/文字工作者 南方朔/文化評論人 胡淑雯/作家 胡慕情/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 徐裕軒/外貿協會基輔台貿中心主任 郝譽翔/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作家 陳仁姮/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歷史學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陳昭珍/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陳祺勳/個人意見部落格格主 陳樂融/作家、主持人 陳穎青/資深出版人 郭強生/作家、教授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張亦絢/作家 張翠容/香港新聞工作者 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作家 莊德仁/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游美惠/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葉大華/監察委員 詹宏志/作家、網路家庭董事長 蔣亞妮/作家 鄭芳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蔡詩萍/台北文化局局長 蔡英文/中研院研究員 蔡康永/主持人、作家 歐茵西/台灣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 劉心華/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教授 蕭道中/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賴盈銓/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退休教授 薛化元/政治大學台史所教授 蘇淑燕/淡江大學俄文系副教授 ★媒體推薦: 「她的書具有危險的力量,記錄著二十世紀的暴力、愚蠢與殘酷,毫無冷場。」 ──德國國家廣播電台 「亞歷塞維奇為歷史中的灰色地帶舉起一盞明燈。」 ──瑞典赫爾辛伯格日報 「那有如複調音樂般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勇氣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二〇一五諾貝爾文學獎 ★目錄: 總導讀 亞歷塞維奇的口述紀實文學——聆觀世人的心聲與風塵/政大斯拉夫語系劉心華教授 導讀 一手空間、二手時代與三手迴響——回到過去的永遠鄉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相因 二〇二四再版推薦 受訪者的生命經驗與文學性——對二手時代的寫作思索/文字工作者阿潑 參與者筆記 第一部 啟示錄的慰藉 街談巷語和廚房對談(一九九一~二〇〇一) 赤色裝潢中的十個故事 專政之美和水泥中的蝴蝶之謎 兄弟和姐妹,劊子手、受害者和選民 耳語、呐喊,還有狂喜 孤獨的紅色元帥和被遺忘的那三天革命 回憶的施捨和理智的欲望 另一種聖經和另一種信徒 火焰的殘酷與高尚的救贖 苦難中的甜味和俄羅斯精神的焦點 殺人者自稱替天行道的時代 一面小紅旗和斧頭的微笑 第二部 空虛的魅惑 街談巷語和廚房對談(二〇〇二~二〇一二) 赤色裝潢之外的十個故事 羅密歐與茱麗葉……只是現在改名為瑪格麗塔與阿布林法茲 共產主義時代之後,他們立刻變成了另一種人 與幸福很相似的孤獨 想要殺死他們所有人,又為這個想法而恐懼 扎著辮子的老太婆和美麗的姑娘 上帝把外人的不幸放在了你家門口 生活就是婊子,白色小瓶中的一百克粉末 死者的清白和塵土的寂靜 狡猾的無知,以及由此產生的另類生活 勇氣,以及勇氣之後 大時代中的一個小人物 附錄 與娜塔莉雅.伊格魯諾娃的訪談 亞歷塞維奇:「社會主義過去了,而我們留在這裡。」 二〇二二明鏡周刊訪談 專訪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慕勒與亞歷塞維奇 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致詞摘錄 一場敗北的戰役 <作者簡介>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 1948年生,記者出身。父親是白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因此她2000年離開家鄉,受國際避難城市聯盟協助流亡歐洲其他國家。她於2011年曾回到白羅斯居住,其後又因為參與白羅斯民主抗爭活動,反對統治近三十年的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而在2020年必須再次離開家鄉;即使如此,她仍心繫著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 其作品以新文體寫成,此為諾貝爾文學獎從未出現過的體裁。這樣的寫作技巧,來自俄國口述傳統。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透過拼貼許多聲音,使作品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是一種記錄真相的文獻文學。 她每部作品都花費數年書寫,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從1917年到今天。可說是關於蘇維埃靈魂的長篇史詩。其描繪的人性拼圖和提出的問題,使其作品不僅是關乎蘇聯而是甚至於全體人類。 除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與1999年赫爾得獎,其作品獲獎無數,《戰爭沒有女人的臉:169個被掩蓋的女性聲音》獲得2011波蘭安格魯斯中歐文學獎、2011波蘭理查德‧卡布辛斯基獎報導文學類。《車諾比的聲音》獲得2005全美書評人協會獎、1996瑞典筆會圖霍爾斯基獎。《二手時代》獲得2013法國文學界四大獎──法國梅迪奇獎散文類、2013德國藝文界最高榮譽──德國書商和平獎。 譯者:呂寧思 1955年生於瀋陽,現為香港鳳凰衛視資訊台執行總編輯、副台長,南京大學客座教授、西華大學客座教授。為復旦大學歷史系學士、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文學碩士、澳洲雪梨大學亞洲研究博士。曾擔任記者、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