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作者: | |
ISBN: | 9786263147676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4/12/16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父女齊力創作,兩代愛說故事的人相互交流與共創
●家庭版伊索寓言,透過可愛動物故事包裝人生道理
●可愛又荒謬的故事集,讓每個人重新找回赤子之心
你有多久沒好好享受故事了?你有多久不帶目的地説故事?
愛說故事的盧建彰✕天生故事好手盧願
父女聯手.首次合體創作!
誰才是可愛黨冠軍?!
「我努力地說故事,不是因為故事可以解決那些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而是故事或許讓我們有不同的機會得到不同的說法。問題也許未必會被解決,但是問題可能會有另外一種解釋的方式。」——盧建彰
◌
一名洞悉人性的偵探狗、
一隻不懷好意的小松鼠、
一對瘋狂搗蛋的兔子父女、
一個會喝罐裝可樂的猴王、
兩隻交換危險祕密的狐狸⋯⋯
在《可愛黨故事集》中,他們都是女兒盧願筆下的焦點人物,各自展開奇幻的故事旅程,時而翻轉觀點視角,時而讓人童心大開、拋開框架。爸爸盧建彰按題接棒創作,有時是故事的接龍,有時是故事的對立,有時用故事說家庭史、人生觀、社會時事,有時只是兩個人一起說一個好玩的、沒有為什麼而說的故事。
從問題少年,到問題中年,作為創作人,盧建彰導演總試圖用創作解決人生困惑;作為一位父親,他陪著女兒,用故事找到自己獨一的可愛。這本父女合力創作的故事集,是一場親子間battle說故事的對戰,也是兩位創作者的互相對讚:就算旁邊沒有人陪,你可以靠自己寫下人生的故事;就算旁邊有人陪,還是需要一個人寫好自己的故事——他們在說的,其實是一則則關於愛的故事。
★本書特色:
●父女齊力創作,兩代愛說故事的人相互交流與共創
●家庭版伊索寓言,透過可愛動物故事包裝人生道理
●可愛又荒謬的故事集,讓每個人重新找回赤子之心
★名人推薦:
廖玉蕙(作家.語文教育學者)——專文推薦
平路(小說家)、林楷倫(魚販.作家)、黃崇凱(小說家)、劉昭儀(水牛書店✕我愛你學田市集負責人)、鄧惠文(作家.榮格分析師)、賴曉妍(童書、親子散文作家)——可愛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
推薦序
爸爸序|感時花濺淚,不感時花澆水
女兒詩
小雲狗的故事
向日葵的故事
蜜蜂、蝴蝶與我的故事
偵探狗的故事
小貓的故事
瓢蟲的故事
小氣驢子的故事
猴王的故事
小丑的故事
花盆的故事
弓藏鳥不盡的故事
小狗與石虎的故事
夜鷺與松鼠的故事
小松鼠與小兔子的故事
兔子父女的故事
名字的故事
度日如年的故事
最危險的故事
怨天尤人的故事
貓咪村的故事
時空旅人之友的故事
放學前的故事
八百條牛的故事
熱水的故事
人間四季的故事
<作者簡介>
●盧願 Hope Lu
大家好我叫盧願
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媽媽煮的咖哩飯
我也非常喜歡畫畫跟看書哦
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做盧兔
我爸爸叫做盧猴
因為他瘋得像猴子一樣
我最喜歡兔兔了
然後我非常喜歡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比如說做一些很特別的美勞什麼的
●盧建彰 Kurt Lu
是廣告導演也是詩人,是小說家也是跑者。
曾是GUNN REPORT廣告創意積分台灣第一名,寫了二十一本書,寫過三首歌,和鋼筆是舞伴,每天一定要與咖啡談戀愛,還要游自由式一公里或跑五公里。認為如果抓到一個信念就要有抓到一個信念的樣子,不然就別怕北七過日子。
執導過小英廣告、「Google齊柏林篇」獲選十大微電影,TOYOTA修杰楷家族旅行篇、金士傑兩個爸爸篇⋯⋯
著有《句號那麼近》、《叫你不要創作的,不是對你好的》、《自由平等博愛,and you?》、《把好事說成好故事》、《替補的王牌》、《失去愉悅的逾越》、《最大的示愛》、《文案是⋯我不知道.你不知道的東西》、《文案力》、《感動,才有影響力》、《空烏》、《藥命》、《跑在去死的路上,我們真的活著嗎?》、《願故事力與你同在》等書。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kurtlu0816
★內文試閱:
【爸爸序|感時花濺淚,不感時花澆水】
看一看,不打草稿,直接面對。這是我給自己的題目。
故事的起頭是,女兒願願在學校有一欄「心情小語」,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寫出一段有意思的故事,但自我要求高、且不希望讓老師失望的女兒,感到壓力,在學期開始的第一天,愁眉苦臉。看在每天只想嘿皮開心度日的我眼中,自然是一項功課,我得處理面對的功課。
可以想見的安慰,勸女兒放寬心,出言鼓勵,樣樣我都思考過,但我自己覺得「一起」是最好的支持。所以我想一想,乾脆一起來寫。
我是這樣跟她說的。
我們一起寫,你寫一篇我寫一篇,不用擔心,把拔陪你。
結果,她老是寫得比我快,她都跑去玩了,我還在寫。嗚嗚,怎麼會變成這樣?我常常一邊寫一邊問自己,就像現在。
多數時候,我都看她寫什麼,我再往下發展。有時是故事的延伸,有時是故事的反面,有時是故事的聯想……當然,絕大多數是我的胡說八道,不具任何教育意義。勉為其難地可以稱為寓言,但絕無法認真看待,也許,當作笑話集還比較貼近一些。
寫作的時候,我也不在意地點,例如此刻,我是在一間便利商店寫這一篇序。我喜歡這種四周都是陌生人的地方,著實有種隱身術的感覺,我可以看到活生生的人在生活著,那讓人清楚感到安心。也許你不曾認同自己,但努力活著的人們說起來也是種視覺上的鼓勵,大家都在拚命,你是在沒力什麼?有力氣抱怨,其實就表示還有力氣,也都還有選擇。
我也可以孤獨一人寫作,我耐得住寂寞,就像跑步一樣,你得自己抬起腿來,無法靠別人。不過,好消息是,你也不需要去抬別人的腿,這對我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於是,我就也有種期待,也許幾年後,我的女兒在面對人生的某一題時,能夠想起,她曾經靠自己的力氣,一次一次抬起自己的腿,完成了一段路;她不必過分害怕眼前自己正在面對的有多巨大,她可以靠自己寫下自己的人生故事。
就算旁邊沒有人陪,還是可以一個人寫好自己的故事。
就算旁邊總有人陪,還是需要一個人寫好自己的故事。
我猜,這是我最想說的故事。
噢,對了,後來發現一件事,老師說希望女兒和同學們可以寫出通順有結構的故事,但女兒漏聽了一句,老師說的是「在老師教你們的兩年後」。也就是說,老師並沒有要求大家在開學的第一天就做到,而是希望兩年後,在遙遠的兩年後喔。是希望,而不是要求;是終點,而不是起點。
哈哈哈,結果這美麗的誤會,創造了這本小書。
當然,不得不說,這麼北七的故事,實在好適合北七的我們一家啊。
希望這本奇幻的小書,你會喜歡,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任何事都會不順利地順利完成。畢竟,連個小學生都能搞定人生的難題了,你一定也可以搞定你的心情的。
【人間四季的故事】
(⋯)那天看到一個影片,我覺得很有意思,是一位攝影大師到某個大學去演講,他講到一半,突然說:
「關於攝影這件事,我們今天是要談的是注意力,可是我現在看到,眼前至少有十個人正盯著自己的手機,他們的注意力並不在我身上,並不在我們正在討論的這個主題上。巧合的是,我們正在討論的主題是注意力。我認為,如果你此刻都無法好好地有注意力,在吃飯的時候,無法用你的舌頭好好地去感受食物的味道;站在太陽底下,你無法讓你的皮膚好好地去感受到當下的溫度,那麼,你又如何真的可以去攝影呢?我們在這裡討論的,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想,對我們而言,此刻,在這裡,我的演講就到這邊結束,也許是一個比較好的決定。」
當他講完的時候,全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這位攝影大師站起身,你可以看出來他是相對年邁的,但他非常恭敬有禮地跟台下的觀眾鞠了個躬,然後沿著樓梯走下舞台。他的腳步微微顫顫,那當下我是很震撼的。
我的震撼當然不只是一位講者在演講的場合,可以這麼當機立斷、這麼有態度地,沒有按照預定的計畫,而結束他的演講。當然這沒有按原定計畫的作為,也包含聽眾本身的行為,因為沒有一個主辦單位,沒有一場論壇或演講,會在事前計畫聽眾是不專心聽講、是希望聽眾一邊玩自己的手機一邊讓講者自顧自地講的。因此我覺得他的選擇、他的作為是非常恰當的,一點也不冒犯,且是有充分的理由,並在充分的說明之後取得理解。至少,他是努力想要取得對方的理解。
我更強烈的感受是,如果你此刻並沒有意識地活著,其實就該打斷此刻的行為。
我因此在想,我們常覺得很多事情就是要延續,那如果問你,你希望一個壞人好好地延續他的職業生涯嗎?你希望一件壞事是延續著的嗎?
如果不是的話,那我們不是應該要好好去思辯,現在做的這件事情是好的嗎?還是不好的?而不是輕易就覺得應該保持現在的狀況。
有時候我也在想,生命會不會也是春夏秋冬呢?
一年有四季,有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我們在每個不同的季節用自己的方式去對應它,但同樣的,如果把我們的生命看待成如同四季一般,也是有春夏秋冬,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不同的季節呢?甚至是我們自己家人的四季。春天也許是剛萌芽,剛開始,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全新的爆發力,所有事情都是新鮮的,而所有事情也可能未必熟練。我想的是,那面對我們自己的家人,在他的生命是處於春天的時候,我們有把目光放在他身上嗎?
我們有看到他們正在嘗試,正在創造不一樣的故事嗎?
當生命來到夏天時,充滿了熱力,充滿了想像,也充滿了不尋常的、可以完全不顧一切的爆發力,就好像我們在夏天常常會渴望脫掉衣服、跳進海裡,剝去所有的束縛。你可以全力以赴,不必管太多的後果,因為你正在生命裡的夏天,你可能會闖禍,但是那些歡笑好像可以沖淡一些對於未知的害怕。
那秋天呢?秋天也許開始感受到蕭瑟,如同所有樹葉落下,並不是能主動掌握的,會感到有些失落,但那個落下,會不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會不會也是必須要去接受的呢?
更別提冬天了,我們對於冬天難免總是感到悲傷,感到不捨,但是如果沒有冬天,如果永遠都是夏天,環境可能也受不了我們的族群啊,不斷出生,不斷增長而造成環境的負擔,我們自己也是。想像一下,如果沒有人會離去,那眼前我們所有的資源短缺問題,將會變得更加可怕,變得不再只是世代的問題了,是所有人的生存問題。
我們都希望所愛的人可以好好地、繼續地在我們身旁,但很多時候,這樣的願望未必能夠實現,如果能實現的話,恐怕我們的願望也會不實現。為什麼?因為當所有人都活著的時候,所有人都無法好好活著。
我們真正的願望是,希望我們愛的人能夠好好地活著。但基本上,這願望跟現實某種程度是有差距的,除非我們在好好活著之外,也會希望愛的人能夠好好地離去,這才會make sense,才會達成平衡。
我對於自己有很多的好奇、納悶,甚至是困惑,為了消去這些困惑,我努力地說故事,不是因為故事可以解決那些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而是故事或許讓我們有不同的機會,得到不同的說法。
問題也許未必會被解決,但是問題可能會有另外一種解釋的方式。
為什麼我的父親必須離開我?
為什麼我的母親會是失智症?
為什麼我愛的狗牠得死亡?
為什麼我敬重的長輩必須遠行?
為什麼我們會是被留下來的那個人?
而當我們留下來,難道對這世界就比較好嗎?好在哪?
我傾向覺得,這些問題有非常非常多種答案,最理想的答案是你不斷地有新的答案,不斷地有適當的答案。很多時候,我覺得那答案就是故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