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內容簡介>
在現代詩體因格律解放,逐漸散文化、流於意氣薄弱、形式紛亂而招到質疑之際,三行成詩的日本俳句詩型,以其精簡、凝鍊的特性,被世界其他國家的詩人引用,形成另一種自由詩體,重啟詩的新想像。
國家文藝獎得主、詩人李敏勇,創作、譯介了不少詩作,這次以一冊二書的形式,出版《四季:李敏勇俳句集╱日本俳句五人選》一書,內容涵括自己創作的94首俳句作品,以及翻譯日本五大俳句家――芭蕉、蕪村、良寬、一茶、子規等,共134首俳句作品。
兩者皆以「四季」分類,三行成俳(詩),輕巧地捕捉季節感,彷彿照相機的快門在靈光一閃的剎那間,鋪陳出一幅景象。相較於詩,俳句更加短捷,卻同樣能精準表達創作者的心境,感受文字的奧妙。
★本書特色:
1.李敏勇、松尾芭蕉、與謝蕪村、良寬、小林一茶、正岡子規的俳句精選。
2.一冊二書,同時欣賞台日兩地的俳句,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圍。
3.簡短的三行,顯見創作者的心境,以及駕馭文字的功力。
<作者簡介>
李敏勇
台灣屏東人,一九四七年在高雄縣出生,成長於高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
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台灣筆會」會長的經歷。而為了在詩中應許的社會改造與國家重建,參與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
出版過《雲的語言》、《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島嶼奏鳴曲》、《自白書》、《美麗島詩歌:通行台語詩集》、《一個人孤獨行走》、《墓誌銘風景》、《詠嘆調》,以及漢英對照詩選《思慕與哀愁》,並編集《自由星火:鄭南榕殉道20週年紀念詩集》、《浮標》(漢英對照台灣詩選)、《繆思的聲音:當代世界女性詩》。
除了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譯讀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社會評論集等約九十餘冊。
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二○○七年(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二○二二年第四十一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
★內文試閱:
《四季:李敏勇俳句集》
序說
俳句四季,心境風景─從簡潔的意義開啟詩的小小新視野
我喜歡希臘詩人黎佐(Y.Ritos,一九○九∼一九九○)的一首詩,是以〈三行連句〉標示,類似俳句的短詩:
當他寫時不看海,
他感到鉛筆在指尖顫抖──
正是燈塔亮起時。
──〈三行連句〉 黎佐/許達然譯
初讀這首詩以及黎佐的作品,已是二十世紀末期,距今二十多年前了。許達然譯介了黎佐的作品,後來我也嘗試譯讀了他的一些詩。在《聽,世界在吟唱》(圓神出版)這本介紹十位世界詩人作品的書中,黎佐的十一首詩就位列其中。
三行連句類似日本的俳句,雖然不是以五、七、五共十七音組成,卻是世界許多國家,不同語言的詩人,在受到影響後嘗試的詩型。法國印象派畫家頗多受到日本浮世繪影響,世界許多詩人也興起仿俳詩。
黎佐的這首詩,呈現了一位希臘詩人寫作的時空狀況。寫時不看海,喻示在有海的地方,專注於書寫;感到鉛筆在指尖顫抖,喻示的是振筆疾書;正是燈塔亮起,說的是黃昏的時間,也讓人聯想到光,說的是意義和價值,而燈塔仿若一支筆。
黎佐還有許多三行連句的仿俳詩,我在《詩的異國心靈之旅》(聯合文學出版)中,曾以〈閃亮的精靈──俳句的觀照,東方回映西方〉譯介他的一串作品:
*
在白色的蛋裡
一隻黃色小雞
一首憂鬱之歌
*
新月
套上它的袖子──你看到嗎?
一把小刀
*
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
那麼多身體要到哪?樹上,風睡了,
一件破舊的灰色褲子。
不只心境和風景,這位希臘左翼詩人,甚至在仿俳詩中處理了拉丁美洲的社會意識。短詩如匕首,銳利無比。
在同一篇章,我也譯介了荷蘭詩人柏特.舒爾畢克(B.Schierbeek,一九一八∼一九九六)的仿俳詩:
太陽:白日
*
太陽登臨
整個世界紅通通
我也是
*
腳累了
想到風車
想要歇息
*
風止息
在蘋果樹下
太陽和我也是
日本的俳句詩型,普遍以三行詩的形式,被世界其他國家的詩人引用。在詩體格律解放,以自由詩散文句型展開的現代詩,流於意氣薄弱、形式紛亂,以致被詬病之時,仿俳句重拾了精簡、凝鍊的意義,提供了某種借鏡。
台灣,曾被日本殖民五十年。日治時期,俳句在台灣也形成風氣,不只一些日本俳人,也有台灣本地俳人留下作品。相形於新詩或現代詩風潮,俳句雖非主流,卻仍然存在。戰後,台灣的通行語言、文字轉換為中文,俳句兼及和歌只在一些俳人、歌人團體流傳,一直到後來才有漢俳在報紙副刊被提倡,人間副刊曾經邀集一些詩人發表作品。
其實,詩人黃靈芝的俳句以中文兼及日文甚至英文、法文,在詩誌《笠》中讓人驚艶:
*
風在光裡找著誰
六月──
院裡的樹葉雖叫著它
*
白雲在靜靜地
靜靜地流動著的
終戰日
*
說來話長
夫妻
春雷
*
春星明
軍鞋重
黃靈芝除少數中文作品外,大多為日文,文類兼及小說。日文俳句以音節為形式,轉譯中文的一字一音,不盡相同,不完全是三行詩。但漢俳以三行,英語詩也採三行形式。
詩人詹冰的詩集《綠血球》,有一些三行短詩原是日文俳句,晶瑩剔透,別有韻味:
*
現在是笑的極點
證據是
不斷落下的櫻花
──櫻花
*
季節的觸感是
記不太清楚的
母親的乳房
──富士山
二○一一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T.Transtromer,一九○三一∼二○一五),也有仿俳詩。我在一篇關於他漢譯詩集《巨大的謎語》的書評──〈藏在冷洌風景的秘密〉中,曾提到他的俳句:
*
一座喇嘛廟
中有懸著的花圈。
戰鬪的圖畫。
*
人形的花鳥,
蘋果樹已開過花。
巨大的謎語。
通行漢字中文或台語俳句,其實是短詩,呈現簡潔的意義。相較於一些徒具詩的形式,卻缺乏詩質、行句鬆散的作品,俳句的精鍊,別有一番意味。
《四季》這本俳句集,以春、夏、秋、冬四卷,加上散章,流露四季的心境與風景,也交織人間性和社會性的意味。以三行仿俳詩句,輕巧地捕捉季節感,彷彿照相機的快門在靈光一閃的剎那間,鋪陳一幅景象,連結人間觀照與大地情境。
不同於日本俳句通常無題,我的俳句加上標題,對閲讀有提示和辨識之用。
春之卷
*
櫻花季
在和菓子店買了櫻餅
糖漬之味
──櫻餅
*
和平公園
紀念碑
斑鳩咕咕聲
──鳥聲
夏之卷
*
南迴鐵路行
思想起山之形影
海潮音
──潮音
*
晴空萬里
噴射機的飛行雲
颱風警報
──雲影
秋之卷
*
路的盡頭
紅通通的懸日
有顏色的時間
──懸日
*
恆春半島
落山風
秋天的奏鳴曲
──山風
冬之卷
*
太平山
翠峰湖面鴛鴦游
聽風的歌
──聽風
*
一隻貓蜷縮在牆角
偶而舉爪搔動
飛過一片葉子
──貓影
散章
*
早報上政客們放冷箭
遮住了天
空氣品質愈來愈壞
──新聞
*
政客的銅像堆積鳥屎
鳥叫聲在上面
詩人的腦海構築燈塔
──銅像
漢字中文俳句,其實也是三行短詩。許達然以「三行連句」之名譯介希臘詩人黎佐的仿俳詩,也相當得宜。仿俳或三行連句,對於散文化過度,以自由詩之名的新詩或現代詩書寫,提供了一種借鏡,或說鑑照。
記得詩人白萩在論及詩行句的斷與連時,曾有「詩行與詩行之間應該有山與山之間留有山谷之喻,山谷不深、伸腳可及,沒有飛躍性成為平凡散文,或山谷太深無法跨越,跨越不能閲讀是謂晦澀難懂」的觀點。俳句或三行連句的書寫與閱讀,或許開啟了一扇窗,開拓現代詩的某種視野,某種小小的新視野。
--------------------------------
《日本俳句五人選》
序說
俳句之心──日本俳句的窗景和鏡像
在我的詩人之路,出於認識和理解的心情,我曾翻譯了許多世界詩人作品,也出版多冊譯讀書。出於對日本詩歌的興味,我也譯介一些日本現代詩人作品,並曾翻譯過著名的女詩人、歌人,與謝野晶子和歌集《亂髮》中的一百六十五首。和歌或說短歌,是以五、七、五、七、七,三十一音節形成的短詩,不同於俳句的五、七、五,十七音節,同樣是典型的日本詩歌。
俳句,以及和歌,後來在許多世界詩人的作品裡成為兩種短詩形式,見於不同語文的創作。季節感常見於行句,映照歲月情境。我在進入人生白秋之年,寫了一些漢字俳句,並且翻譯了松尾芭蕉、與謝蕪村、良寬、小林一茶、正岡子規這五位著名,或說代表性的日本俳人俳句,作為觀照的閲讀。
芭蕉是膾炙人口的日本俳聖,台灣的讀者對他的一首俳句也相當熟悉:
古池
青蛙躍入
水之聲
芭蕉的《奧之細道》書寫他遊歷日本本州的行腳,以俳句和隨筆留下風土見聞。在他許多落腳之地,後人以他的相關俳句設置詩碑,成為一種風景,巧妙的旅人心境和在地風情結合,滋潤了日本人的心靈。
我選譯芭蕉三十一首俳句,從「即使在京都/聽著杜鵑咕咕叫/我尋找京都」到「在旅途中病了/我的夢漫遊/在枯乾的田野」,季節交織心境,流露自然、人間況味。
我喜歡隨興觸及俳句詩行,在沒有題旨的行句中尋覓題旨的意味。心與俳句接觸之際,既浮顯詩的心境,也呈現風景、季節的意味。芭蕉的俳句不只深受日本人喜愛,也透過不同語文的翻譯流傳世界。
蕪村曾追隨芭蕉遊歷日本東北,後來定居京都,他也是一位畫家。他的俳句浪漫,被認為具有畫境,地位直追芭蕉,兩人與一茶並稱「俳句三聖」。
我走
你留
兩座山
──春之篇
兩棵梅樹
我愛它們盛開
一早一晚
──春之篇
蕪村的視野把人和自然、自然和時間連帶交織,簡單中流露觀照的意涵。人是動的,也是靜的,山是靜的,以山喻人,山的雄偉沉穩,相距相視。梅樹開花的春天,是並時的,早晚的觀照卻有時間的差別。
夜漸深
在山村入睡
滴落的水聲
──夏之篇
靜靜的深夜,滴水聲伴著入睡,人在睡夢中,水聲在屋外。此景此境,幽微中有某種怡然自得之味。
良寬出生於新潟,後雲遊各地。為日本江戶時代末期俳人,亦是禪門僧人、書道家。年輕時,讀葉笛譯芥川龍之介作品,記憶中有「君看雙眼色,不語似無愁」的良寬句。
本書譯介的良寬俳句有二十則,分為春、夏、秋、冬及無關季節:
矮樹叢中一隻鶯
成百人之間
無人察覺
──春之篇
一只風鈴
在三四尺外
竹林裡
──夏之篇
寧謐秋日
千羽的雀鳥聲
揮動翅膀
──秋之篇
冬的初雨
不知名的山
再添藝術之味
──冬之篇
植栽
倒在庭院
沒有覆蓋
──無關季節
一茶與芭蕉、蕪村並列「俳聖三家」。少時即學俳句,有「俳諧」之名,具有人道主義思想。流浪於京都、中國地方、九州、四國各地,深具地方性。
男人浸泡浴池
坐在稻田中
光突然亮起
──夏之篇
一只漆盤上
蒼蠅突然滑落
牠深沉的嘆息
──秋之篇
野雁啊
不要鳴叫
無論到何處生命是相同的
──秋之篇
子規是明治時代重要的文學家,是俳句現代化的號手,各種文類作品兼具,他是野球捕手,也是日本野球術語的奠定者,東京上野公園有子規野球場。四國松山出生的他,因患肺結核,以筆名子規喻自己肺結核咳血的樣態(子規是杜鵑別稱),得年只有三十八歲。故鄉不只有子規紀念館,更有安藤忠雄設計、以司馬遼太郞大河小說《坂上之雲》為名的文學館。日本設有「正岡子規國際俳句賞」以表彰俳人,台灣詩人黃靈芝於二○○四年也獲頒這項榮譽。
本書同樣以四季,譯介子規二十四首俳句:
日暮
山櫻花開
古寺亮了
──春之篇
地方話
從遙遠故鄉傳來
微風芳香
──夏之篇
夕暮之月
海浪沖擊礁石
一個女人站立
──秋之篇
子規為俳句賦予新境,開創了新時代的俳句詩情。俳句隨著時代演變,書寫視點的開拓,對於自由詩體散文化有省察作用。詩與散文,既為文體之別,也是文類之異。從俳句之被世界許多詩人引為書寫的另一扇窗鏡,重啟了詩的新想像。
逡巡芭蕉、蕪村、良寬、一茶、子規的一些俳句,探觸俳句流露的心。季節的形色在語字間呈顯,映照春、夏、秋、冬情境。在幽微中別有況味,人與自然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