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作者: | |
譯者: | 林麗冠 |
ISBN: | 9786267334560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3/12/06 |
內文簡介
<內容簡介>
自我啟發之父偉恩.戴爾博士暢銷30年經典
全球銷售超過3500萬冊,
超過27個月長居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亞馬遜讀者長達30年4.8顆星評價
如果把別人的肯定當成一種需要,那你永遠不會快樂。
如果不讓你關心的人去做他們選擇的事情,那你永遠無法明白愛。
如果用際遇和他人的感受決定自己的價值,那你永遠無法明白什麼是價值。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選擇成為什麼樣子。
「有人說」、「我不能」、「我應該」、「我擔心」、「這不公平」、「都是你害我的」……,
這些都是你自己製造出來妨礙你追求幸福人生的藉口,
世界上,喜歡你和討厭你的人永遠是50對50,
你可以決定自己想怎麼做,不需要別人的認可。
公平、責任、內疚、憂慮、別人的期望、遵循傳統……這些都是束縛住你的錯誤觀念,
丟棄它們吧,
當你真實地面對自我,就是邁向充實人生的第一步。
個人成長的經歷、社會集體制約的力量、對價值觀的認知,甚至大腦的獎勵機制,
都能提供你無窮盡的藉口,讓你停滯不前,不敢為自己踏出勇敢的一步。
書中以具體的案例一一破解讓你原地踏步的行為,
更進一步提供你具體可行的簡單方案,
只需一轉念,改變自己,從當下開始。
【關於偉恩•戴爾博士】
幼年在孤兒院成長,10歲後又遭繼父暴力相向,
但他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後成為治癒全球數千萬人的心靈大師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是他最富盛名的暢銷及長銷著作,
這本書曾改變了全世界三千萬人以上的生命。
【這樣做,生命就能改變】
作者從我們最隱而未見但卻又容易產生的迷思切入,如不敢做自己、期待他人的愛與認可、無謂的內疚與憂慮、要求公平等,逐一以不同的情境抽絲剝繭地直指我們內心的迷思。
●成長,意味著把你的生命力用來追求更大的快樂,而非是因為犯錯或在某方面有缺失而必須改善自己。
●愛是種能力和意願,能讓你關心的人去做他們選擇要做的事,且不要求他們必須令你滿意。
●快樂就是不把尋求認可當作一種需要,如果你想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要追求它。
●你的價值由你自己決定,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你的價值與你的行為和感覺無關。
●內疚無法改變過去,只是在浪費生命。每次你開始內疚,問問自己,是不是當下想逃避什麼。
●憂慮一點也不能使事情變得更好。事實上,憂慮很可能讓你更難有效處理當下。
●歸咎別人是一種小技倆,每當你不想為生活中的某件事負責時,它就能派上用場。它是外控型人的避難所。
●別再以那些不是對就是錯的方式思考,事物其實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都有不同,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去除那些錯誤的對/錯分類,你將會發現作決定比較容易。
★專家推薦:
【心理學名師傾心推薦】
「我非常喜歡書中提到關於「選擇快樂想法」的概念,從認知治療的觀點來看,此書提供了有趣、深入又實用的內容。」──諮商心理師/作家|黃錦敦
心理博士、故事療癒作家、敘事私塾主持人|周志建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
心理治療師/作家|游乾桂
諮商心理師/作家|蘇絢慧(以上按照筆畫序)
★目錄:
前言 自述
第1章 做自己的主人
第2章 從愛自己開始
第3章 你不需要別人的認可
第4章 擺脫過去
第5章 無謂的情緒──內疚與憂慮
第6章 探索未知領域
第7章 突破傳統的障礙
第8章 公平的陷阱
第9章 不要拖延──馬上就做
第10章 宣布獨立
第11章 告別怒氣
第12章 擺脫所有迷思的人
<作者簡介>
偉恩.戴爾博士 (Dr. Wayne W. Dyer, 1940-2015)
偉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教育諮詢博士,曾任紐約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教授。是國際級的心理學大師、自我啟發領域的作家與演說家,著作超過四十本書,上過數千次電視與電台節目,並錄有許多影音課程,美國國家公共電視還曾特別報導他的著作。《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是他最富盛名的暢銷及長銷著作,這本書曾改變了全世界三千萬人以上,至今仍為亞馬遜的五顆星暢銷作品。
其他中譯作品包括:《夢想的顯化藝術》(Wishes Fulfilled:Mastering the Art of Manifesting)、《還在找藉口嗎?別讓基因、家庭、文化等等不成理由的理由阻擋你實現夢想》(EXCUSES BEGONE! How to Change Lifelong, Self-Defeating Thinking Habits)、《智慧81:一日一則.改變生命的奇蹟》(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看見神性生命的奇蹟》(I can see clearly now)、《心想事成的九大心靈法則》(Manifest your destiny)。另有紐約時報暢銷書《獲致成功與內在平靜的十個秘訣》(10 Secrets for Success and Inner Peace)、《意念的力量》(The Power of Intention)、《靈性啟發》(Inspiration)等作品。
作者網址為:www.DrWayneDyer.com然草藥全書》記錄了她經過驗證、最豐富完整的草藥配方而廣受專業人士及一般讀者推崇。
譯者:林麗冠
台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碩士,譯有《金融與美好社會》、《分裂的全球》、《玩具盒裡的創新》(榮獲2014年金書獎)、《獲利的魔鬼,就躲在細節裡》(榮獲2012年金書獎)、《白地策略》、《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等數十本書。
★內文試閱:
•前言
一份個人宣言
一位演講人站在一群酗酒者面前,決心徹底向這些人證明,酒 精無比邪惡。他在講台上,手裡拿著兩個外觀相同、裡面裝有清澈液體的杯子,宣稱其中一個裝的是清水,另一個裝的是純酒。他把一隻小蟲放進裝清水的杯子,每個人都看到,這隻小蟲起先游來游去,後來游向杯子的邊緣,並直接爬上杯口。接著,演講人把這隻小蟲放進裝著純酒的杯子,結果,小蟲在眾目睽睽之下分解了。演講人問道:「你們看,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麼?」會場後排有人相當清楚地回應說:「我覺得它的意思是,如果你喝了酒,體內就絕不會有小蟲。」
這本書裡面有許多「小蟲」--這些小蟲就是基於你的價值觀、看法、偏見和個人史,你只會聽到和感受到的,你想接收的資訊。對寫作而言,想描述這些自毀的行為及克服自毀行為的方式,是相當棘手的。你或許會說,你想深入檢視自己並期望改變,但你表現出來的行為卻往往是另一回事。改變很困難。或許你跟大多數人一樣,將排除那些支持自我犧牲的感覺和行為的想法視為繁重的任務,你會想完全拒絕它。不過,儘管這本書有「小蟲」存在,我想你會喜歡它,我自己很喜歡! 而且寫的時候樂在其中。
我認為不應該用輕率的態度來看待心理健康,但也不贊成把心理健康看成是一本正經、充滿晦澀術語的議題。我試著避免使用錯綜複雜的解釋,主要是因為我不相信「快樂」是複雜的事情。
健康是一種自然狀態,我們每個人都了解達到這種狀態的方法。我相信,智慧地結合努力工作、思維清晰、幽默和自信心,是高效益生活的要素。我不相信花俏的公式,也不相信透過歷史回顧來探索你的過往時,會發現因為你小時候受過「嚴格的如廁訓練」,所以其他人應該為你的不快樂負責。
本書描述的是一條獲得幸福快樂的愉快途徑,這個途徑仰賴你為自己負責、對自己作出承諾,再加上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在當下想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不是複雜的途徑,而且符合常識,如果你是健康、快樂的人,可能會心想:「我也可以寫這種書。」你說的沒錯,缺乏專業的諮商背景或相關博士學位,一樣可以了解高效益生活的原則。你並不是從課堂上或書本裡學到這些,而是透過追求自身快樂,並針對此事採取行動才學會的。這是我每天從事的工作,同時,我也幫助其他人做出類似的選擇。
本書每一章都仿照心理諮商的方式來撰寫。這種做法的用意,在於盡可能提供自助的機會。每一章都會探索某個特定的誤區(erroneous zone)或某種自毀的行為,並檢視這種行為在我們文化(因此也包括你)中的前例,重點是幫助你了解,為何你會陷入這種自毀的誤區中。接著描述落入這個誤區的特定行為,我們談論的行為類型,是那些似乎完全能夠接受,但其實會對自身幸福造成傷害的日常舉止。書中的例子,並不包括有嚴重情緒困擾的臨床案例,而是人們平日幾乎都會傳送出來的神經質行為訊息。看過誤區的行為後,我們要接著檢視,是哪些因素使你持續做出讓你不快樂的行為,這包含深入檢視促使你維持自毀行為,而非放棄這種行為的心理支持體系(psychological support system)。這個部分試圖回答以下問題:「我應該避免什麼樣的行為? 」以及「如果這種行為對我有害,為什麼它還持續存在? 」當你檢視每個誤區時,必然會注意到每一個「獎勵區」(payoff section)都會傳達出類似的訊息,你將發現,保持神經質行為的理由普遍存在於所有的誤區中。基本上,固守已經學會的反應比較安全,即使它具有自毀性質;此外,如果你不去碰觸誤區,你就可以不必改變和負責。在整本書中,這些令人安心和安全的報酬顯而易見,你會開始看到,你的心理支持體系會讓你避免受到責備,並且阻止改變的機會。你是基於同一個原因而維持許多不利自己的行為,認清這項事實將有助於全面成長。排除這些原因,你就可以根除所有的誤區。
本書每一章都會提出一些排除自毀行為的直接策略。這種形式就像輔導諮商,也就是探索難題以及難題浮現之處、檢視這種自毀行為、洞察起因,並且擬出排除這個麻煩區域的策略。
有時候,這種方法會讓你覺得一再重覆。那是個好跡象──一種有效思考的跡象。擔任心理治療師許多年,我知道,有效思考──可以改變自毀行為的思考──並不會只因為說了些什麼就發生,一項洞見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覆,只有當你完全接受與理解它時,你才能開始改變行為。因此,本書某些篇章必須一再重申某些主題,就像在一系列諮商過程中必須一再提出它們一樣。
本書有兩個中心主題,第一個主題是關於你選擇自己情緒的能力,從你已經做出或未能做出的選擇為出發點,開始檢視你的人生,讓你對「你是什麼」與「你覺得自己如何」負起全責。成為更快樂和更有效益的人,意味著你對現有的選擇更清楚。你是你所有選擇的總和,我「極度」相信,有了適當的激勵與努力,不論你選擇什麼,樣樣都做得到。
本書強調的第二個主題,是把握當下,這個句子會一再反覆出現。要排除誤區並創造自身幸福,關鍵就是把握當下。你能體驗任何事物的時間,就只有一個時刻,那就是「現在」,但你卻一直沈緬於過往或未來的經驗,因而浪擲許多光陰。充分實現你的當下,就是高效益生活的試金石,其實,所有自毀行為(誤區),都是因為一直想生活在其他時刻,而非活在當下。
本書幾乎每一頁都強調「選擇」和「活在當下」。你仔細閱讀之後,會開始自問以前從未想過的問題。「為什麼我現在要選擇覺得沮喪? 」以及「我如何能夠更有效運用我的當下? 」一個從誤區走向自立自強和快樂幸福的人,會在內心如此自問。
本書以一個人的簡單形象作為總結:這個人排除了所有的誤區,並生活在自我掌控而非外在控制的情感世界裡。下面提出了二十五個問題,目的在於衡量你選擇幸福及實現幸福的能力,請盡可能客觀地回答問題和評估自己,以及你是如何活在當下。回答「是」,就表示具備個人掌控力和有效的選擇能力。
1.你相信你的思想是屬於自己的嗎? (第1章)
2.你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感覺嗎? (第1章)
3.你能自我激勵而非仰賴外在激勵嗎? (第7章)
4.你不需要他人的認可嗎? (第3章)
5.你自己設立行為規範嗎? (第7章)
6.你沒有要求正義或公平的念頭嗎? (第8章)
7.你能接受自己並避免抱怨嗎? (第2章)
8.你沒有英雄崇拜心理嗎? (第8章)
9.你是實行者而非批評者嗎? (第9章)
10.你喜歡神秘和未知的事物嗎? (第6章)
11.你能避免以絕對的詞句來形容自己嗎? (第4章)
12.你能一直都愛自己嗎? (第2章)
13.你能靠自己扎根嗎? (第10章)
14.你已經排除所有的依賴關係嗎? (第10章)
15.你已經排除生活中的歸咎和挑剔批評了嗎? (第7章)
16.你能避免罪惡感嗎? (第5章)
17.你能避免為未來擔心嗎?(第5章)
18.你能付出愛和接受愛嗎? (第2章)
19.你能避免在生活中動怒嗎? (第11章)
20.你已經革除拖延的生活習慣嗎? (第9章)
21.你學會如何有效處理失敗了嗎? (第6章)
22.你能夠在沒有計畫的情況下自得其樂嗎? (第6章)
23.你能夠欣賞並製造幽默嗎? (第11章)
24.別人對待你的方式是你期望的嗎? (第10章)
25.激勵你的因素,是你的成長潛能,而非覺得有必要彌補自己的不足? (第1章)
如果你願意捨棄一生中所學到的許多「應該」或「必須」,那麼在人生的任何時刻,你都可以對上述的所有問題說「是」。真正的抉擇是:你決定要自由自在,還是繼續因為別人對你的期望而受到束縛。
我的朋友桃樂絲.華謝(Doris Warshay)聽了我一場演講後,寫了一首詩送我,詩的名稱就叫〈新方向〉(New Directions):
我想要盡己所能地行遠,
我想要接觸自己靈魂深處的喜悅,
改變我所知的極限,
感受自己心志和精神的成長;
我想要生活、存在、生存,
傾聽自己內在的真理。
我相信,這本書將協助你排除任何可能會阻礙你擁有美麗新體驗的「小蟲」或眼罩,並發現和選擇你自己的新方向。
•摘文
第2章 從愛自己開始(節錄)
自我價值不能由別人來認定:你是有價值的,因為你認定自己有價值;如果靠別人來認定你的價值,那是別人的價值。
你很可能罹患了一種社會通病,這種病稱為「自卑敗血症」,光靠打一針無法改善,現有唯一的治療方式是大量施予「愛自己」的藥劑。但也許正如社會上許多人一樣,你從小就認為愛自己是不對的。社會告訴我們要為別人著想,教會告誡我們要愛鄰居,似乎沒有人記得要愛自己。但如果你要獲得當下的快樂,首先必須學習愛自己。
小時候愛自己是件很自然的事,但你也是從小就開始學習,愛自己是件自私或自負的事。
你學會把其他人擺在自己前面,凡事先想到別人,因為這樣才顯示你是「好人」。你學會避免出風頭,接受「好東西應該與人分享」等訓示,不管那些是你的寶物、珍品,或者父母親可能不會與別人分享的大人玩具。人們甚至教導你要「有耳無嘴」,以及「應該知道分寸」。
小孩會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既漂亮又很重要,但是到了青少年期,社會的訓示已經生根,他們開始極度自我懷疑,隨著年紀增長,自我懷疑的程度有增無減。畢竟,你不應只愛你自己,這麼做的話,其他人會怎麼看你!
這種暗示很微妙而且沒有惡意,但確實控制了人們,使人們規規矩矩。從父母、直系親屬,一直到學校、教會和朋友那裡,小孩子學習一切高雅的社交禮儀,這些社交禮儀是成人世界的標記。但小孩彼此之間絕不會那樣做,除非是為了討好大人。小孩被要求一定要說「請」和「謝謝」、要鞠躬、大人進來時要起立、離開飯桌前要徵求許可,另外還要忍受大人捏他們臉頰,拍他們腦袋。這其中的訊息很明顯:大人是重要的,小孩子不算什麼;其他人重要,你無足輕重。「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斷」,是第一個必然產生的結果,許多以「禮貌」為名的規範則強化了這項結果。這些躲藏在「禮貌」背後的規範,讓你把別人的判斷當作自己的判斷,代價卻是犧牲自己的價值。毫不意外地,這些懷疑與自我否定會一直持續到成年期。自我懷疑會如何妨礙我們?就是在「愛別人」的重要領域中,你可能會碰到困難。其實,愛別人與愛自己的程度有直接的關係。
◎愛,建議的定義
「愛」這個字有很多定義,很多人都曾詮釋過。看看下面這個定義合不合適:愛是種能力和意願,能讓你關心的人去做他們選擇要做的事,且不要求他們必須令你滿意。這或許是可行的定義,但實際上很少被採用。你要如何才能夠達到這個地步--讓別人做他們自己選擇的事,而不要求他們符合你的期望呢?很簡單,那就是:愛你自己,覺得自己是重要、有價值,而且美好的。一旦你認定自己很好,就不必藉由要求別人的行為符合你的意思,來加強自我價值。如果你有自信,就不會想要或需要別人跟你一樣,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其次,那樣做會剝奪那些人具有的獨特性,你對他們的喜愛,就在於那些令他們與眾不同的特性。等這種想法開始融入你的心裡,你就會懂得愛自己,先對自己付出及為自己效力,就能夠愛別人,對別人付出,為別人效力。到那時,你的付出並沒有自私的目的。你這麼做,不是為了獲得感謝或回報,而是因為你從身為助人者或愛人者得到真正的快樂。
如果你缺乏自我價值感,或者不愛自己,就不可能愛人。如果你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又怎能付出愛?你的愛有什麼價值?如果你不能付出愛,就無法接受愛。畢竟,如果把愛給一個毫無價值的人,這種愛有什麼價值?一個人想沈浸在愛中,包括給予愛和獲得愛,都要從充份被愛的自我開始。
以諾亞為例,諾亞是個中年男子,自認為很愛妻兒。為了表示愛意,他買貴重禮物給妻兒,帶他們去度豪華的假期,出差時也總是寫信回家,並在信上仔細寫下「愛」字。但是,諾亞從未親口跟妻子或孩子說他愛他們。他和自己深愛的雙親一樣,都有同樣的問題。諾亞很想說這幾個字,這幾個字一直在腦中盤旋,但每當他想說「我愛你」時,總是說不出話來。
諾亞認為,說「我愛你」這幾個字,會讓他自己面臨風險。如果他說「我愛你」,對方必須回答:「諾亞,我也愛你。」他這項愛的宣言,必須符合他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對諾亞來說,說那幾個字是相當冒險的,因為他可能得不到回應,這樣一來,他的整體價值會出現疑問。另一方面,如果諾亞能夠以「自己受人喜愛」的這個前提出發,他就不會說不出「我愛你」;是否得到期待的那句「諾亞,我也愛你」,和他的自我價值也沒有關係,因為在他還沒開口之前,他的自我價值是完整無缺的。至於他說了「我愛你」之後,是否會獲得愛的回報,那就是他妻子或他所愛的人的問題。他可以想要別人愛他,但這不是自我價值的必要條件。你可以根據愛自己的能力,向你所有的自我感覺挑戰。記住,無論在什麼時候、任何情形下,愛自己都比恨自己的心態健康。即使你以自己不喜歡的方式行事,憎惡自己只會導致停滯不前與破壞。別憎惡自己,應該要培養正向情緒,從錯誤中學習,下決心不重蹈覆轍,但不要把犯錯與你的自我價值連結在一起。
關於愛自己與愛他人,最重要的部分是:千萬不要把你的自我價值,與你的行為或別人對你的行為混為一談。同樣地,這並不容易做到。社會的訊息極為強大,難以抵擋。人們說「你是壞孩子」,而不說「你的行為不對」;會說「你這樣做,媽媽就不喜歡你」,而不說「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你從這些話得到的結論可能是「她不喜歡我,我一定是壞孩子」,而不是「她不喜歡我,那是她的決定,雖然我不喜歡這樣,但我還是很重要。」在《心有千千結》(Knots)一書中,朗納.連恩(R.D.Laing)總結了把別人的想法變成自己的想法,並將它們與自我價值相提並論的過程。
我媽媽愛我,我感覺很好。
我感覺很好,因為她愛我。
我媽媽不愛我,我感覺很差;
我感覺很差,因為她不愛我。
我是壞蛋,因為我感覺很差;
我感覺很差,因為我是壞蛋。
我是壞蛋,因為她不愛我;
她不愛我,因為我是壞蛋。
童年時期的思考習慣不容易因為長大了就戒除,你的自我印象可能仍然建立在別人對你的看法上。雖說你最初的自我形象確實是從大人那裡聽來的,但你不一定得永遠保有這些看法。
沒錯,要擺脫那些舊枷鎖,清除尚未癒合的疤痕,是件相當困難的事,但如果你考慮後果,就會發現堅持舊看法只會更糟。藉由練習心志,你可以採取一些愛自己的選擇,這些選擇將令你感到驚喜。
哪種人懂得愛?是那些有自毀行為的人嗎?絕對不是。他們會壓抑自己、躲在角落嗎?不會。要學會愛人和被愛,要先從家庭做起,欠缺自信的行為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你一定要停止這種行為。
第3章 不需要別人認可(節錄)
需要別人認可等於是說:「你對我的看法,比我對自己的看法更重要。」
或許,你現在把太多時間用來爭取別人的認可,或是擔心可能碰到什麼非難。如果別人的認可變成你生活中的一種需要,你就有必要採取一些行動。第一步,你要了解尋求別人認可是一種意願,而非一種需要。我們都喜歡掌聲、恭維和讚揚,心理受到撫慰時覺得很舒服,誰願意放棄這些?確實沒有必要放棄。認可本身並非不健康,事實上,受到奉承是一大樂事。但若是尋求認可成為一種「需要」,而非「想要」時,它就是一個誤區。
如果你是想要獲得認可,你只是樂於擁有別人的支持。但如果你是需要獲得認可,那麼得不到的時候就會讓你感覺崩潰,此時也是自毀力量進駐的時刻。同樣地,當尋求認可變成一種需要時,你就會把一大部分的自我交給「外人」,你需要這些外人的支持,如果他們不認可,你就會停滯不前(即使幅度很小)。在這種情況中,你就是將自我價值的評估權交給別人,只有當他們決定給你一些稱讚時,你才覺得舒服。
需要別人的認可已經夠糟了,但真正的麻煩在於,你事事都需要每個人的贊同。如果你隨時都有這種需要,你的生活中必然會遭遇許多苦惱與挫折。此外,你將形成優柔寡斷、沒有地位的自我形象,最後造成前一章討論的那種自我排斥。
所以必須排除對「別人給予認可」的需要!這是毫無疑問的。你如果想達到自我實現,就必須從生活中根除它。這種需要是心理上的死胡同,對你絕對沒有好處。
人生路上,免不了會遭遇許多不被認可的事。這是人性使然,是「活著」都要繳交的學費,根本無法避免。我曾有一位名叫歐濟的中年男性病患,他很符合典型的需要認可心理。對於所有具爭議性的主題,例如墮胎、節育、中東戰爭、水門案、政治等等,歐濟本來有自己一套看法,但每次遭到奚落就馬上破功。他花費大量精力,要使每個人都認可他所說和所做的每一件事。有一次他跟岳父講述一件事,過程中提到他堅決主張安樂死,但他一注意到岳父不以為然地皺起眉頭,就立刻修改立場:「我的意思是,如果那個人意識清醒,而且確實一心求死,就可以採用安樂死。」
歐濟注意到岳父有同感,才鬆了一口氣。
歐濟也對上司表示主張安樂死,但是上司大聲反對:「你怎麼可以這麼說?你不知道那是玩弄上帝嗎?」歐濟無法承受這種反駁的言語,就立即改變立場:「我的意思是,只有在極端狀況下,也就是當病人已被宣布合法死亡時,就可以拔去插頭。」上司終於勉強同意,歐濟才再次擺脫窘境。
歐濟又對哥哥聲明他對安樂死的看法,哥哥立刻表示贊同……歐濟鬆了一口氣,這次他很容易就過關,甚至不必改變立場以爭取哥哥的認可。
歐濟講述自己平常與人互動的方法時,提到了這些例子,他在社交圈中沒有自己的想法,極需要別人的贊同,所以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以討好別人。歐濟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別人對事情的偶然反應,這些反應不只決定歐濟的感覺,也決定他的想法和說法。別人要歐濟成為什麼樣子,他就是什麼樣子。
當尋求認可成為一種需要時,會將真實的可能性抹殺殆盡。如果你需要受到讚美,而且也發出那種信號,就沒有人會直率地對待你,你也無法隨時充滿信心地說出你的想法和感覺,你的自我將成為他人看法和偏好的祭品。
政客這類人通常不受信任,他們極需要獲得認可,若得不到認可,就會失業。因此,他們通常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發言者說話變來變去,為了討好每個人,以某種巧妙操縱的方式繞著問題說話,就不會有真實性可言。這種行為,在政客身上很容易察覺,但要是出現在自己身上,就很難自我省察了。也許你保留自己的想法是為了安撫某個人,或者,你贊同某個人的意見是怕引起對方的不滿。你知道如果自己受責難就會不快樂,所以就修正行為來避免別人批評。
要應付別人的反駁很困難,選擇別人贊同的行為比較容易。但是採取這種容易的方式,等於把別人的意見看得比你的自我評價更重要。這是一種惡性的陷阱,也是在社會中很難避開的陷阱。
為了不讓別人的意見控制你,避開「尋求認可」陷阱,我們有必要檢視助長「尋求認可」這種需求的因素。下面我們就簡略瀏覽導致許多「尋求認可」行為的發展途徑。
◎尋求認可的軌跡
對認可的需求,是根據一個簡單的假設:「不要相信自己,先聽聽別人的說法。」我們的文化強調尋求認可的行為是一種生活標準,獨立思考不僅不符合傳統,也是社會堡壘制度的敵人。如果你在這樣的社會中成長,就會感染這種特性。「不以自己的名起誓(不要對自己深信不疑)」就是這種需求的本質,我們的文化不斷地強化這樣的觀點,把別人的意見看得比自己的意見重要,如果得不到別人的贊同,你就有各種理由覺得沮喪、沒價值或內疚,因為別人比你更重要。
給予認可,可以成為一大操縱因素。你的價值存在於別人身上,如果他們不提供認可,你就一無所有,變得沒有價值。就這樣,你愈需要奉承,就愈會被人操縱。任何朝「自我認可且不倚賴別人意見」這個方向前進的腳步,都是遠離別人控制之舉。然而,這種確保擺脫他人的健全行為卻被貼上自私、冷漠、輕率等標籤。想了解這種惡性的操縱循環,可以從「尋求認可」的文化訊息著手。從你小時候起,這些訊息便開始大量地向你轟炸,至今仍持續不輟。
◎典型尋求認可行為的一些例子
就如同自我排斥一樣,尋求認可也包括了許多對自己不利的行為。最常見的尋求認可行為如下:
.改變立場或改變原來相信的事,因為有人表現出不贊同的跡象。
.刻意修飾說詞,以免對方有不悅的反應。
.逢迎拍馬,讓別人喜歡你。
.有人不同意你的想法時,你便覺得沮喪或焦慮。
.有人與你意見相左時,你便覺得被侮辱或被看低。
.對別人貼上「勢利小人」或「狂妄自大」等標籤,這等於是說:「請多注意我。」
.即使根本不認可別人所說的,還是表示同意或點頭。
.人云亦云,對於「不能說不」感到氣憤。
.被精明的售貨員唬住,買下你並不想買的東西;或是害怕拿回家,因為另一半不喜歡你這樣。
.在餐廳裡勉強吃下一客不是按你指定的方式烹調的牛排,因為擔心退回去,侍者會不高興。
.說些言不由衷的話,以免惹人討厭。
.傳播有關死訊、離婚、搶劫等壞消息,享受被人注意的快感。
.徵得生活中某個重要人士的同意才說話、買東西或做任何事,因為你怕那個人不高興。
.動不動就說抱歉,常說「對不起」,想要讓別人原諒你,並隨時認可你。
.故意標新立異以引起注意,這與為了讓人認可而盲從一樣神經質。因此,穿著晚禮服時腳套網球鞋,或是只吃一小撮馬鈴薯泥,想要別人注意你,都是在尋求認可。
.在所有場合都以生病為由遲到。遲到就一定會被人看到,那是一種尋求認可的方法,可使每個人注意你。你這樣做可能是想要突顯自己,但如此一來,你就被注意你的人所控制。
.「假裝」對某件你一無所知的事情很了解,藉此讓人對你印象深刻。
.讓自己處在受人認可的狀態,藉此博取稱讚,如果沒有獲得稱讚,就感到難過。
.你尊重的某個人和你觀點不同,並且向你表達他的想法,你因此感到不開心。
顯然,這張清單可以不斷地列下去。尋求認可是世界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文化現象,只有當它成為一種需要,才會令人厭煩。當然,尋求認可若成為一種需要,就等於放棄自己,並將你如何感覺的責任,交到你尋求認可的人手中。
◎尋求認可的心理效益
檢視這種對自己不利行為的起因,有助於提出一些策略來排除「尋求認可」的需求。以下這些比較常見的原因,本質上大多是出於神經質。將「尋求認可」視為需求可能帶來的效益包括:
.要別人為你的感覺負責。如果你有卑微、受傷、沮喪等感覺,是因為別人不認可你,該為你的感覺負責的是他們,而不是你。
.如果因為他們不認可你而必須為你的感覺負責,那麼要你做任何改變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會這樣感覺都是他們的錯,所以他們也應該為你的一成不變負責。因此,尋求認可的行為可以讓你避免改變。
.只要有他們負責,而你又不求改變,你就不必冒任何險。同時,若尋求認可成為你的生活方式,你在生活中自然會避免任何有風險的活動。
.加強可憐的自我印象,因而越來越自憐與無所作為。如果你不需要認可,當你得不到認可時,就不會自憐。
.加強別人必須照顧你的想法,這樣你就可以回到兒時,受到寵溺、保護,以及控制。
.把你的感覺歸咎別人,這樣就可以對生活中你不喜歡的任何事創造代罪羔羊。
.自我欺騙。認為自己被你感覺比自己更重要的人喜歡,所以即使你內心很不滿,外表卻顯得很愉快。只要認為別人更重要,外在表現也就更為重要。
.因別人注意你而獲得安慰。別人注意你,讓你可以對其他同樣尋求認可的朋友吹噓。
.融入讚賞這種行為的文化,可以為你贏得許多人的好感。
這些神經質行為的效益,顯然與自我憎惡的效益類似。
事實上,「逃避責任、改變與冒險」這項主題,是本書提到的一切自毀思想和行為的核心。如果沒有這一切奇怪的診斷用語,堅持神經質行為就會更容易,更為人所熟悉,而且風險更少,尋求認可的需要顯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