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內容簡介>
當下能為這個疲憊又無力的自己做的,就是出門走走。
走路,這看似平凡的舉動,能為生活帶來巨大的轉變。
本書作者離開職場,全心在家育兒後,經歷了內心掙扎的時期。
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對未來感到不安。
倦怠、耗盡體力、失眠、自尊低落,令她每天都很難受。
直到某天,她決定時間到了就放下手邊工作出門走路,
從此,生活和心態展開積極正向的改變:
心情愉悅,體力變好,懂得排解帶孩子的壓力。
母子參加健走大會、去沖繩和濟州島旅行。
她還參加馬拉松,攀登「嶺南阿爾卑斯山九峰」100次以上。
作者向讀者分享走路的益處:
規律運動能讓人感到快樂。
別小看像走路這類簡單的事情,克服惰性並不容易。
有紀律地專心做一件事情,會累積好的影響。
如何持續每天走路?
‧從一週走三次開始,漸漸進步到每天都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把走路放在優先順位:找到「無論如何都想要走路」的熱忱,讓走路成為自己喜歡的事。
‧讓出門變得簡單:將必備用品放在門口,預定出門的時間一到,不論手邊的工作如何,都要毫不猶豫地放下,套上鞋子出門。
‧訂下明確的目標:比起一口氣走一萬步,不妨以三十分鐘為基準,如果沒有時間,飯後散步十分鐘也很好。從連續三天、一週,再到一個月、一百天。藉由文字或照片記錄並回顧自身感受也很重要。
‧改變運動的型態:藉由參與健走、旅行、登山、馬拉松等不同型態的活動,或是與家人、同伴一起走路,增添變化與樂趣。
走路時需要注意什麼?
‧選擇適合的鞋子、攜帶足夠的飲用水。
‧步速不要過快:走得太快會對關節造成負擔,可以邊走邊聊天的速度最恰當。
‧姿勢正確:挺直腰桿、脖子和頭也要擺正,眼睛直視前方。以腳後跟為起點,接著是足弓,再來才是腳趾頭。
早晨是最佳的走路時機
‧早起走路是最佳選擇,如果用走路來開啟一天,就能在本質上度過不同的生活。
‧早晨的空氣格外清爽,使人的心態充滿正向想法,心情變得寧靜又平安。
‧鳥叫聲、水聲、風聲等,這些大自然的環境音,能夠治癒內心,累積的疲勞彷彿都會消失無蹤。
‧早晨走路能夠喚醒變得遲鈍的感覺和思考,能夠更專注、更豐富地度過一天的生活。
走路時可以做的事
‧學習:學外語、聽演講、聽有聲書。
‧觀察周遭的風景:就算重複走同個地方,也能發現開車時不會留意的巷弄風景,學習慢活的樂趣。對萬事都很無感的人,如果一邊仔細欣賞風景一邊走路,也能激發出感性。
‧整理思緒:回顧過去並擬定未來計畫、思考這一天要如何展開。
走路對身體健康的好處
‧肌肉與骨骼強健:走路是全身運動,可以消耗能量並使身體發熱,藉此改善身體器官機能,預防老化。在戶外走路亦可攝取維生素D,減少骨質疏鬆的機率。
‧降低重大疾病發生率:糖尿病、癌症、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等,都有相關數據指出可藉由走路降低發生率。同時也可提升免疫力,改善過敏症狀。
‧改善睡眠及心理健康:走路時可增加血清素分泌,血清素於夜間轉變成幫助睡眠的褪黑激素,因此白天走路可調節生理時鐘。血清素也能減緩憂鬱症狀。
不必捨近求遠,在住家附近的街道和公園,
每天走30分鐘、1小時或5000步,
讓自己專注在腳下的步伐與身邊的景色,
能令心情愉悅且樂在其中,你會發現幸福就在眼前。
哪些人適合成為每天走路的人:
1.想要嘗試運動來改善身體健康,卻不知從何開始。
2.受身心症、失眠所苦的人。
3.做事經常三分鐘熱度,想培養耐性的人。
4.想找一件事當作努力目標的人。
★本書特色:
作者因為身心困頓,想要找到改善的方式,在多方嘗試後開始了走路的人生。這本書除了提供讀者如何持續走路、享受走路的要訣,更在字裡行間透露出自己的生活細節與身心狀態的變化。無論是一路上面對的的種種挑戰,或是與孩子一起走路的生活點滴,即使作者並未多言,也能從中感受到走路對她帶來的影響,彷彿一起看到了正向與幸福的力量。
★目錄:
【前言】當下能為自己做的事
第一章 開始出門走路後,覺得自己做得真好
試著以走路展開一天
感覺一天應該能走三十分鐘
日常過得像旅遊,旅遊過得像日常
這次不能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
面對自己唯有趁現在
有破洞的褲子帶來的啟發
看著自己一點一滴改變,覺得走路真好
第二章 慢慢地向前走,感覺自己活著
熱鬧的走路慶典,大家一起走
鼓起勇氣挑戰光腳走路
八百公里的國土大縱走
因為走路,才能跑十公里馬拉松的體力
挑戰嶺南阿爾卑斯九峰登頂活動
爬山如同人生,在學習後成長
沖繩徒步旅行的體會
那年夏天在濟州,感覺自己活著
第三章 身體變健康,想做的事也變多
走路是萬靈 丹
克服失眠,克服憂鬱
現在才知道走路的好處
通往幸福的捷徑就在這裡
每天走路的理由
走著走著,想做的事情變多了
第四章 找回日常的活力,變得自由
讓走路不吃力的習慣
從現在開始是「走路的人」
每天應該走幾步、走多久
心所到之處,腳所踏之地
清新的雨天漫步
從手機中解放出來,重獲自由
我的每日步行路線
不要隨便走,要認真走
重新思考健康的定義
【結語】走著走著,我的人生改變了
<作者簡介>
張銀珠
韓國人。畢業於慶尚大學法語教育學系,曾於高中擔任法語教師,之後在大學圖書館工作五年。她在滿三十歲之前,因為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於是決定進行「國土縱走之旅」:從韓國最南方的天涯海角村,向北走800百公里到統一瞭望臺。並曾到歐洲、東南亞、印度、日本等地背包旅行,旅遊足跡遍布16個國家,共拜訪過46個城市。
張銀珠婚後因為離開職場在家育兒,度過一段鬱悶的時期。倦怠、無力感、各種壓力、失眠和自卑感,促使她改變生活習慣。除了每天走路,幫助自己調適身心;她還清晨四點半起床自修;每年讀書一百本以上,讀書筆記超過二十本;持續推動英語讀書會十多年,並取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目前擔任國小課後英語老師。
譯者:張雅眉
畢業於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喜歡透過工作傳遞生活的價值,因此在畢業後帶著熱忱踏入翻譯與教學的行業。主要翻譯領域有文學、藝術、文化、飲食等,譯有文學小說《白》、《薩哈公寓》,及非小說《三十三歲的逆襲》、《登入元宇宙》等書。
★內文試閱:
‧前言
當下能為自己做的事
我什麼都沒做,也沒什麼特別的目的,
只是走走而已,心情就變好許多,
像是在陽光下曬得鬆鬆軟軟的乾棉被。
我以為只要好好養育孩子,盡力做好分內的事,生活就會慢慢好轉。然而,不如意
的日子其實更多。
我想過平凡的生活,希望時光靜悄悄地流逝,不過煩心事卻常常彷彿伺機而動般突
然找上門。該處理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單靠我的力量實在沒辦法承擔。明明很努力奔跑,卻像在原地踏步,只有經歷過這種空虛感的人才能體會我的心情。痛苦的日子持續不斷,我開始飽受失眠的折磨。
但是,到了早上又不想睜開眼睛。孩子出門上學後,我對自己的處境感到茫然不已。
該如何度過這一整天呢?我很害怕生活會像這樣持續下去。抬頭仰望天空時,陽光太過燦爛,讓我忍不住落淚。
該怎麼做才能擺脫這種生活?是不是大家都過得很好,只有我一個人不幸福?
不曉得在哪裡讀到「四十歲還不晚,正值開始嘗試新事物的好時機」,四十歲真的
是好時機嗎?我在嘗試做些什麼之前就已經開始害怕。我沒有挑戰的勇氣,體力也非常差。
我以前沒有什麼特別的計畫,只要一睜開眼,就重複同樣的生活。育兒完全是我的
責任,連一天都沒得休息,所有的日常都繞著孩子打轉,「照顧自己」這件事總是被拋
在腦後。
整天待在狹小的空間中,連內心也變得軟弱。我常常缺乏動力,只想成天躺著。就
算心情很好,也會突然憂鬱起來。我在一天當中經歷無數次情緒的變化,猶如在洗三溫暖。
這樣正常嗎?我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我開始到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在陌生的城市裡,連能見面的朋友、能去的地方都沒
有的時候,書架上的書開始跟我搭話。掃視過去,有很多書光看書名就能帶給我安慰。回家後,拜抽空閱讀的育兒書籍所賜,我產生了支撐下去的力氣。當時腦中突然浮現一個想法:
「我是以什麼樣的身分走過來的?照顧孩子並不是我人生的全部啊!這樣生活也沒
關係嗎?我只是持續做分內的事,回神時卻已經走到這裡了。什麼時候才能活出自我
呢?」
我和自己對話的時間逐漸變多,但我越這麼做越覺得無解,只感到心裡很空虛。我
期待的並不多,只是想過得稍微充實一點,而不是三餐飽足卻仍感到飢渴。
「唉,我再這樣下去,八成會失去自我。」
我越來越意識到,往後應該要更專注在自己身上。
當時我一有空就到處去聽講座,維持幾個月後又喊停,不斷重複同一個循環。其實
那些講座的內容需要持續的練習和努力,但我一回家就沒時間實踐。
一再拖延後,實力沒有增長,動力也跟著消退。我總是嘗試到一半又放棄,任何興
趣都沒培養出來。我就這麼沒有毅力嗎?現實中沒有一件事做得好,讓我十分沮喪。
「如果我一直像這樣得過且過,就只會在重複的日常裡又多添一件後悔的事吧!」
某天有個強烈的念頭在腦中閃過:「我不能再這樣生活了!」但是當下卻沒有我能
做的事。
「我現在能為疲憊的自己做些什麼?」苦思一番後,我決定先出門再說。避開住家
附近的熱鬧地段,到處走走逛逛。看到街頭和公園裡充滿生氣的清新花朵時,心情也跟著變好了。
天空很美麗,灑在公園的陽光也耀眼奪目。沒想到住家附近竟然有這種地方。我之
前到底在忙什麼,怎麼會錯過這些?我坐在長椅上默默地觀察經過的路人。
親暱的戀人和出來散步的一家人映入眼簾。他們笑開懷地走著,看起來都很開心。
是什麼事情讓他們那麼開心?光是陪伴彼此就能笑得那麼開心嗎?
每個人一定都有不同的故事和各自的難題,然而,能在當下展露笑顏,僅僅如此就
讓他們看起來很幸福。我不禁懷疑自己是否也有過那樣的時期,已經想不起來上次那樣笑是什麼時候的事了。我就這樣一邊觀察路人一邊打發時間。
走完路回家時,心境已經變得和出門之前不同了。鬱悶又憂愁的心情稍微變得舒服
一些。我什麼都沒做,也沒什麼特別的目的,只是走走而已,心情就變好許多,像是在陽光下曬得鬆鬆軟軟的乾棉被。我想讓這種心情維持得更久。從那天之後,我決心要從走路開始挑戰。
這本書紀錄我走過來的歲月,以及我透過走路而產生改變的生活,並且談到我在走
路的過程中,日常發生什麼樣的改變,而走路又有哪些的優點。
如果留心察看,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如果你覺得很鬱悶又憂慮,那麼至少移動
一小步吧!先試著出門走走吧!煩惱的重量一定會變得更輕一點。
希望你能成為在日常中走路的人,並因此享受微小的快樂。
‧摘文
日常過得像旅行,旅行過得像日常
漫無目的地出門散步時,不知道為什麼,時間總會流逝得很慢。
——谷口治郎
三月第一週過去後,大自然一片春意盎然。忙碌的時期已經過去,我正享受著些許
從容。某天春日陽光太過美好,光是待著實在可惜,於是我腦中突然浮現一個想法:「不該只是待在家裡觀賞,要不要一邊走路一邊感受美好的陽光?」
興致變得高昂後,我正式開始走路。不是有句話說,最難越過的就是自家的門檻
嗎?就像一直以來的那樣,走出家門這件事從一開始就很不容易。只要走出家門,不管是哪裡都能去,但最難的是,從那狹窄的空間裡向外移動一小步。
決心出去走路的這一天,我正忙著在電腦前工作。要什麼時候出去呢?我不時看向
時鐘,持續注意時間的流逝。
我前一天晚上訂下大概的時間,打算十一點的時候出門運動,不過一到十點五十
分,我就變得很難專注。手雖然在敲鍵盤,但心思全都跑到時鐘上了。「應該要出門
了……應該要出門了……」我像唸咒語般反覆在心裡這麼想。到了十點五十五分,內心開始變得很焦躁。
結果我放下手邊做得正起勁的事情,開始準備出門。與其那一直坐著,還不如站起
來。
遇到專注時得中斷動作的狀況,我通常很難立刻採取行動。然而,與自己的約
定——那份無論如何都要嘗試的決心——總是讓我很煎熬。「好吧,還是先出門吧!」我一邊這麼想,一邊慢吞吞地套上外出的衣服。
雖然走出了家門,卻不曉得該去哪裡。因為沒有特別熟悉的路線,所以想到的是在
住家附近、去過幾次的登山步道。要不要沿著那條路走呢?當我站在登山步道的路口
時,看到眼前有好幾條岔路而陷入苦惱。既然都已經出門了,我想試試沒走過的路。
結果我選的路線從一開始就不好走。在我邊喘氣邊往上爬的同時,可以明確感受到
平常的運動量是多麼不足。雖然上坡和下坡走起來很辛苦,但我不僅出了汗,還覺得很有意思,而且因為路很難走,反而能完全專注在走路上。
出門前進行到一半的工作不太順利,讓我很鬱悶。不過,我現在整個人都沉浸在走
路裡,幾乎忘記出門前正在做什麼。所幸我選的路線很困難,第一天就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回來的路上甚至還開心到笑出來。我下定決心:「為了運動,不要光是選輕鬆的路走。」
就這樣來到決心出門走路的第二天早晨。早上有很多要做的事,還有一堆要收拾的
東西。我煩惱著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把東西都收完,心裡突然急了起來。
我送孩子上學後坐在電腦前面,不知不覺時針已經指向十一點。我彷彿中了十一點
的魔法,一看到數字就開始重演昨天的狀況,再次猶豫不已。
「昨天也是這樣掙扎一番後出門走路,結果不是很棒嗎?今天也出門走走吧!」
我一個人喃喃自語,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緩慢地拿起帽子和墨鏡,走出家門。
「今天要去哪裡走路呢?」
我想起昨天走過的山路,有點想走走看另一條平緩的平地路。
只是走走路竟然就能這麼滿足
我決定在住家附近繞一圈。記憶被喚醒後,意外發現住家附近有許多名勝古蹟。我
甚至慢慢穿越狹小的隧道,看一下時間,剛好花了十分鍾。每次都是開車經過,第一次以雙腳步行,這種感覺非常新鮮。
周遭的景物都很神奇,讓我不自覺在半路上停下腳步。這裡原來有這種地方啊!就
連路邊的小東西都能吸引我的目光。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一處名為白雲臺的古墓。我仔細地閱讀導覽內容,這裡是
出土六世紀陶器的地方。沒想到我竟然在歷史的現場散步,於是拿起手機,像來參觀的人那樣到處拍照。
從山坡上俯瞰的村莊和仰望的藍色天空非常漂亮。雖然到處都擺了長椅,但我選擇
繼續前進,因為陽光太明媚,我想要勤勞地再多走點路。
我離開古墓後到處找捷徑,結果反倒走錯了路。在加快腳步的同時,不曉得從哪裡
傳來高亢的狗吠聲。我沿著旁邊的菜園看過去,發現一間小小的房子,原來聲音是從那裡傳出來的。我加快腳步飛也似地「逃離」那一帶,白白浪費了五分鐘。
我接著從地勢高的地方往下走,看見出租套房公寓和美麗的田園風格別墅比比皆
是。在面向南邊、採光好的地方,有許多房子錯落其中。我在那些房子中看見讓人聯想到一九七○年代的破舊矮牆和保留原色的鐵門,還有幾乎快崩塌的屋頂,以及停放在鐵門前、載滿廢紙的手推車。現在竟然還有這種房子。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設計時髦、庭園整修得很漂亮的房子,非常引人注目。離家大
約十分鐘路程之處竟然有這種地方,真是讓人驚訝。
看到猶如迷宮般的狹窄巷弄旁,一間間房屋鱗次櫛比,還有那些顏色又綠又藍的大
門,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回憶。放學回家後如果沒事可做,我就會在巷弄間四處亂逛,那是我唯一的遊樂場。
當時我好奇心旺盛,在住家附近到處穿梭、四處亂逛,真的充滿趣味。一邊走過巷
弄一邊沉浸在過往回憶的同時,我終於找回丟失的那個自己。身體雖然活在當下,心思卻彷彿回到年幼的時光。想到自己不知何時已經上了年紀,心頭忍不住一陣感傷。
我逛了一下附近的景點,發現大門和許多裝飾上都有烏龜的紋樣。不久前準備漢字考試時學到的烏龜的「龜」非常鮮明地映入眼簾,街上路燈的底端紋樣看起來也都是烏
龜。沒想到這個地方竟然有和烏龜相關的傳說,這時我才知道地區名稱裡有個「龜」字的原因。
親眼看到後,這些畫面更清晰地刻印在腦海中。親自發現新事物的喜悅真的相當有
意思。我沿著公寓和商家的旁邊走時,發現了磨坊、小吃店等不錯的店家。原來不用跑得很遠,在我住的地區就有很多很棒的地方啊!如果開車過來,肯定無法看到這些。
雖然在這一帶住了很久,但我對這裡其實沒什麼興趣。然而,走路時我完全沉浸在
觀察的趣味中,改變了我對這個地區的想法。一個小時不知不覺間很快就過去了。
把日常過得像旅行一樣就是這種感覺嗎?一邊走平常沒走過的路,一邊開心地探索並發掘新的事物,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
我一時分不清楚自己是去走路還是去參觀古蹟。雖然這個地區總是打著「適合居住的城市」的名號,但我沒想到竟然是這麼棒的地方。光是發現自己喜愛的景點就讓我自
豪不已。
走路的力量果然很龐大。我沒花到半毛錢,只是稍微走一下而已,竟然能如此滿足,
我決定要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跟孩子一起走來這裡。我就像外出郊遊的小孩一樣,覺得周遭的環境既神奇又有趣,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經常感受到這種悸動和愉悅,我就別無所求了。真想長久珍藏走路時全身都沐浴在陽光下的瞬間,好在日後情緒低潮時拿出來欣賞。
這次不能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
我走得很慢,但是我從來不曾後退。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到了決心要每天走路後的第三天,內心變得很沉重,身體則比內心更沉重。我想撐
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階段,可是邁出步伐並沒有所想的那麼容易,做家事做到一半總是忍不住偷瞄時鐘。雖然不管怎樣都要出門,但我實在很難打開門走出去。
「要現在出去嗎?還是等一下看時間再出去?」我又再次猶豫不決。一旦開始煩
惱,想法就變得很複雜。我想專心做完正在做的事情,但如果再繼續這樣要出門不出門的,似乎就會把每天出門走路的約定推延到很後面的順位。
雖然家裡一團亂,但我還是把那些都放著,起身出發。
我沿著非常輕鬆的山行步道慢慢地散步。周遭傳來水聲、風聲、鳥叫聲,出來果然是對的。然而才走了五分鐘,卻突然覺得腳使不上力。「是之前運動太少,體力下降的
關係嗎?」我一邊想一邊緩緩移動腳步。
一開始走困難的路線時,很想改走輕鬆的路,但現在連輕鬆的路都覺得困難。我一
邊感受體力的極限一邊勉強地走到山頂,在那裡一看到長椅就馬上躺下來。我抬頭仰望天空,愣愣地望著飄動的雲朵。
大學時曾經將書當作枕頭,躺倒在長椅上,但上次像這樣仰望天空,不曉得是什麼
時候的事了。雖然並不覺得過了很久,但在不知不覺當中,時間已經如雲朵般飄走了。各種想法從腦中一閃而逝。
「原來之前我都沒有照顧自己,只是隨波逐流啊!往後應該要多多照顧自己才行。
真的不能再這樣放縱自己的身體了!」想到這裡,我猛地打起精神來。
短暫度過甜美的休息時光後,我帶著變得輕盈的心情,伴隨輕鬆的步伐返回原路。
超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階段後,總算比較從容了。「啊,終於超過三天了!太好了!不要太貪心,就再挑戰個三天吧!」我鼓勵自己並決定要繼續挑戰。
這天早上十點有個約會。雖然正在下雨,但我還是非常想要走路。我送小孩去上學
後前往約會地點,結果抵達時還剩下四十分鐘,時間很充裕。我確認著這天的行程,發現要另外抽出時間走路應該很困難,便決定在附近走走。
我正在想要去哪裡時,看到大馬路對面有一塊平地。「先走過去再說吧!」我拿著
雨傘快步穿越馬路後,眼前出現一處大樓重建區。寬闊荒涼的空地旁就是工地,周遭還有許多工廠。
早上出門的時候以為雨已經停了,現在才發現自己穿網布材質的運動鞋,布面上有
許多透氣的網格,所以很快就進水了。走路的時候腳一直都是溼的,鞋子踩起來很滑,連帶走路姿勢看起來也很奇怪,不過我還是耐著性子繼續走。
在車子奔馳的道路兩側,有花店、木材工廠、中小企業等建築物林立。從工廠機器
忙碌運轉的聲音中,可以感受到大家早晨趕著要上工的繁忙氣氛。男人一大清早就勤勞地出門上班,對身為一家之主的他們而言,這一天該會多麼艱辛呢?
在對面的公寓社區,則可以看到略帶倦容的媽媽正和幼稚園小朋友一起等黃色的娃
娃車。那不就是我不久前的模樣嗎?我腦中自動勾勒出她們和孩子在上學前大戰一場的畫面。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勞地開始一天的生活。
走路時會像這樣撞見生活中各種瑣碎的樣貌。
每天出門走路喚醒生活的感覺
雨水持續傾瀉,貌似不會停了。雖然大型車輛行經時雨水四濺,但我不太在意,只
是繼續勤勞地走路,總覺得在這種天氣裡走路的自己有點陌生。
在滂沱大雨中撐著傘獨自走路的心情原來是這樣!我竟然一大早就在偏僻又冷清的
工地附近走路。換作以前的我,現在想必舒服地坐在咖啡廳裡觀賞雨景,或是根本就沒出門。如今,這樣的我竟然正一邊走路一邊感受雨滴落下。
雨滴落在傘面上的聲音,比任何音樂都還動聽。用耳機聽音樂,有時聽久了也會膩,
還會有些疲憊。然而,大自然的聲音卻能帶來內心的平靜。輕快的聲音隨著雨滴落下的節奏充滿活力地傳來,我豎起耳朵靜靜地專注聆聽。「原來我之前都沒注意到這些聲音。」我突然在落下的雨中,透過全身感受到自己活著的事實。
從走出家門的那一刻起人就整天暴露在噪音當中。聽到的大多都是汽車的聲音和吵雜的人聲。在雨天走過安靜的地方,側耳傾聽雨聲時,我聽見了自己:
「我還活著,還足以完整地感受到雨水落下的動靜。」
我之前光是埋怨感性細胞變得遲鈍,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幸好我沒有待在家裡,
而是出門。下一次如果又遇到雨天,一定要再出門走走。
努力走路後回到停車場,結果衣服和鞋子都變得一團糟。雖然有點冷也有點喘,但
奇怪的是,我卻很開心。
這種幸福的感覺是什麼呢?走路果然是個好選擇。
持續走路一陣子後,出門前猶豫的時間稍微變短了。經驗告訴我,煩惱的時間一旦
變長,就會很難出門。煩惱的時候還不如去穿運動鞋,這樣心裡也會比較舒服。我決定往後只要想著:「今天也勤勞地走路吧!」
因為前一天下雨的關係,今天冷颼颼的,風勢很強。「今天要去哪裡走路呢?」我
和朋友約好吃中飯,為了赴約而提早一個小時出門走路。
經過住家附近的博物館時,我繞到後面,發現那裡有步道。四方的樹木都冒出花苞,
不曉得有多漂亮,我一邊拿起手機一邊讚嘆連連地忙著拍下美景。
心裡雖然很急,賞花時卻很開心。直接路過漂亮的花朵實在有點失禮。我一個人開心地穿梭在花叢中,絲毫沒察覺時間的流逝。
大自然看似無語,有時卻又彷彿滔滔不絕地在向我訴說。春天如期而至,花朵按時
綻放,那我呢?有好好地生活嗎?植物開花的季節不盡相同。我暫時停下腳步,思索自己是否正為了綻放而努力。
冷風趨於平靜,太陽也出來了,花朵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更加耀眼迷人。博物館後面
竟然有這樣的路,如果沒有出門走路,想必就不會發現這個新地點,我開心不已。
不需走到遠處,附近就有這麼棒的地方,真的是太感謝了。我有預感以後會常常過
來。
步道附近有很多神奇的樹。站在撐過辛苦歲月、堅毅地守住崗位的樹木面前,我變
得無比渺小。「只活了這點年紀,就在那邊苦得哎哎叫。」
「應該要像總是堅守崗位的樹木這樣,變成很可靠的人才對。」
我想在別人眼中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