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
譯者: | 林步昇 |
ISBN: | 9786267516485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4/11/01 |
內文簡介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暢銷書!
2023年Amazon最佳書籍
瑞.達利歐不希望你讀這本書
當橋水基金的創始人、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創始人雷.達利歐在2022年宣布他將卸任這家近50年前從公寓起步的公司,這一訊息震驚全世界。達利歐因其公司驚人的成功而在國際上獲得崇拜和名聲,並因他頻繁的媒體露面、與名人的交往,以及其暢銷書《原則》的出版而增添神祕色彩。然而,《暗黑原則》的得獎記者,紐約時報的羅伯.柯普蘭揭穿了這位仁慈企業巨擘所精心構建的人設,揭示他的「原則」實際上是現代記憶中的一大傲慢—它們在實踐中助長一種有毒的偏執和背叛文化。
《暗黑原則》是一段引人入勝、超越虛構的旅程,深入探討財富和權力的稀有世界。它毫不留情地審視了達利歐所稱的其商業成功和意義人生的核心信條「激進透明」所帶來的痛苦。作者柯普蘭利用數百次內部和周邊人士的訪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故事的房間:美國前FBI局長詹姆斯・科米親吻達利歐的戒指、現任賓州參議院候選人大衛・麥考米克飲用「酷樂水」,以及一群難忘角色在他們魅力領導者的注視下,與自身的心理和道德極限作鬥爭。
這是一個警示故事,對於任何堅信賺取大量金錢與揭示人性原則有任何關聯的人。
★名人推薦: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李全興(老查)|數位轉型顧問
李麗美 Limei Lee|旅美書評人
許繼元 Mr.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游庭皓|財經直播主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終於,億萬富翁哲學家國王的時代有了一本具有定義性的書籍。《暗黑原則》是一部緊湊的非虛構驚悚小說。
布萊恩•伯瑞(Bryan Burrough)
《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作者
這是一個關於華爾街最有名人物的經典美國故事—或者說他看似的樣子。《暗黑原則》同時讓人震驚和娛樂。
菲利普•邁耶(Philipp Meyer)
《美國銹跡》(American Rust)和《兒子》(The Son)的暢銷書作者
我讀過最具爆炸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商業書籍—而且也是最有趣的。
布萊利•霍普(Bradley Hope)
《紐約時報》暢銷書《鯨吞億萬》(bestseller Billion Dollar Whale)的共同作者
毀滅性……充滿令人愉快的可怕軼事。
貝瑟尼•麥克林(Bethany McLean)
《房間裡最精明的人》(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的暢銷書作者
這是一本好書……每個人都應該讀!
卡拉•斯維舍(Kara Swisher)
播客《Pivot》的聯合主持人
這是一本極好的書,內容充滿了令人不舒服的細節……是有關華爾街的最佳書籍之一。《暗黑原則》是完美的憤怒閱讀。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書評
柯普蘭這位機智而有趣的作家,將一把火燒向達利歐作為華爾街天才的名聲……結果是對無約束的財富與不理智的愚蠢,碰撞出極具娛樂性的描繪。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是一部仔細觀察的調查……柯普蘭對該公司的歷史得力於深度來源,藉助新的錄音訪談、內部檔案和多封洩露的電子郵件,提供了達利歐心理的生動寫照。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對一家對沖投資基金公司的揭露……無情企業環境中,對靈魂摧殘的微觀管理生動描繪。
《柯克斯》(Kirkus)
令人瞠目結舌的敘事……金融記者羅伯•柯普蘭寫下的這本書,拆解橋水和中心人物的神祕。《暗黑原則》成功完成「揭開」華爾街傳說的不可能任務。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柯普蘭這本引人入勝的新作,揭露了瑞•達利歐之橋水基金的邪教文化。
《斯皮爾斯》(Spear's)
一部史詩般的小說……讀起來就像是最薄的驚悚小說。
《信使》(The Messenger)
對沖基金界的恐怖故事。
《澳大利亞人》(The Australian)
一幅引人入勝的霸凌者及胡謅藝術家肖像—更貼切地說,是對精英們將財富與天才混為一談的控訴。
《槓桿》(The Lever)
★目錄:
引言
序章
第一部
第一章:鬼地方
第二章:美女與維京人
第三章:絕對肯定
第四章:超額報酬
第五章:根本原因
第六章:大難臨頭
第二部
第七章:觀望宅
第八章:不一樣的公司
第九章:科米與申訴案例
第十章:主動出擊
第十一章:真相工廠
第十二章:性與謊言全都錄
第三部
第十三章:經濟機器
第十四章:未來之書
第十五章:大義滅親
第十六章:人工智慧
第十七章:毫無原則
第十八章:生存之道
第十九章:惡性循環
第二十章:自己人
第二十一章:「瑞,這根本是個宗教啊。」
第四部
第二十二章:信任圈
第二十三章:禮物
第二十四章:合夥制度
第二十五章:隨心所欲
第二十六章:神話破滅
終章
結語
誌謝
參考資料說明
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羅伯.柯普蘭(Rob Copeland)
《紐約時報》的財經記者。他之前在《華爾街日報》擔任多年對沖基金的記者,並報導過矽谷以及富有與權力背後的隱祕世界。他對橋水公司的前瞻性調查曾獲得《紐約報社俱樂部》獎,兩次獲得美國商業作家協會(SABEW)的榮譽提名,還被評為新聞媒體聯盟的「新星」(「30歲以下頂尖30人」)。他曾在ABC的《今日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NPR和其他主要新聞網出現。
譯者:林步昇
鍾情於綠豆的貓奴,翻譯是甜蜜的負荷,配音為後半生志業,希冀用文字與聲音療癒自己與他人,近期譯作包括《療癒原生家庭創傷》、《為什麼難過的總是我?》、《戰地春夢》等。本書作者透過眾多匿名訪談與第一手資料,大膽揭露橋水基金的祕辛,內容迥異於外界對Ray Dalio和《原則》的主流觀點,不妨視為平衡報導的參考。
★內文試閱:
•前言
瑞・達利歐(Ray Dalio)不希望你讀這本書。
他自己跟我說的。在這個計畫開始時,我寫了封電子郵件給他,想徵詢他的觀點。他回覆的態度似乎覺得我別有居心。信件一來一往好一陣子後,他決定不接受採訪,這當然是他的權利。
我非常感謝橋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內部員工與相關人士,願意把時間和經驗都交給我。我也大量仰賴當時的筆記、電子郵件、錄音、法庭記錄、無數的公司內部和外部文件,以及已發表的專訪和文章。本書裡出現的所有名字幾乎都是真名,只有使用一個化名,以保護一名指控不當性行為的前員工。
本書收錄的對話部分是直接取自當事人,部分則取自現場的其他人、事後聆聽簡報的人或聽過錄音檔的人。請勿認為引述對象是在對我說話。正如普立茲獎得主詹姆斯・史都華(James B. Stewart)所寫:「由於人類的記憶變幻莫測,回憶中的對話鮮少符合實際錄音檔和逐字稿。同時,準確度跟其他的回憶差不多。」
至於達利歐自己的回憶,社會大眾沒機會聽到了。他寫了一本暢銷自傳暨勵志書《原則:生活和工作》(Principles: Life and Work)。過去十年來,他接受了數百次媒體專訪,福音傳遍五大洲。他出現在各大廣播電台和有線電視、當紅podcast和雜誌封面上,就連知名影星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也訪問過他。截至本書付梓出版為止,他的LinkedIn頁面追蹤人數將近二百五十萬、TED Talk影片觀看次數累積將近七百萬次,人氣最高一支YouTube影片觀看次數更是突破三千四百萬次。
雖然達利歐稱不上是第一位享受鎂光燈的金融家,卻可能是第一位宣稱自己獨力找到他眼中人類兩大難題的解方,難題之一是我們對於反對意見的抗拒,難題之二是我們對人生意義的追尋。多年來,達利歐一直堅稱,橋水公司所有員工都是在平等的競爭環境中接受考核,任何階段或權威的差異,都只是以嚴格的制度來選賢與能。但實情其實更像是歐威爾式的極權。在橋水公司,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這是瑞・達利歐的故事,即橋水公司裡「最平等」的人。
—羅伯・科普蘭
•摘文
第十八章:生存之道
司機開著豪華休旅車,沿著墨西哥的班德拉斯灣(Bahia de Banderas)海岸開了一個小時,路況並不平穩,坐在後座的男人雖然覺得不便,但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飛越大半個地球來到巴亞爾塔港(Puerto Vallarta)後,葛雷格・詹森肯定巴不得要來杯酒。他滿頭大汗地下了車,走上大理石台階,進入這棟靠iPod致富蓋起來的宅邸。
說是「宅邸」可能略嫌委婉,不過要是按照屋主喬恩・魯賓斯坦(Jon Rubinsten)意思稱作「牧場」,就有點謙虛過頭了。這座占地一萬六千平方英尺的莊園共有七間臥室、二百零六英尺的私人海灘、多座游泳池,還有傭人宿舍區。詹森住在客房區,早上起床時,不得不繞過散布在庭院裡真人大小的雕像。
詹森其實很高興能找到藉口離開橋水公司。但無論環境多好,這趟出差對他來說還是很丟臉;達利歐派他來墨西哥是為了討好魯賓斯坦這位科技業大咖,因為他正在考慮加入橋水當下一任領導者,這就好像叫你前女友幫忙介紹新對象一樣尷尬。
當時,魯賓斯坦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他身材瘦高,看起來從猶太成年禮之後就沒變過,比詹森年長十八歲。他最早是在蘋果公司打響名號,因為幫賈伯斯開發了第一代iPod,因此人稱「iPod教父」(Podfather)。不過時間一久,魯賓斯坦在蘋果內部漸漸被當成務實但有點煩人的老古板。他經常跟賈伯斯和其他高層主管大吵架,反對各種他認為難以量產的設計改良。十六年後,賈伯斯覺得魯賓斯坦太自以為是了,二人就此分道揚鑣。賈伯斯說:「他老是研究得不夠深入,不夠積極。」
光是在蘋果最後三年,魯賓斯坦就拿到了價值八千三百萬美元的認股權憑證。所以,他才有錢買下這座「牧場」。
離開蘋果後,魯賓斯坦一直找不到另一個職涯重大突破。他從科技巨擘蘋果,跳槽去當競爭對手Palm的執行長,這徹底葬送了他和賈伯斯的友誼(二人從此再也沒說過話)。Palm的手機事業一敗塗地,後來賣給惠普(HP)後,魯賓斯坦也離職了。從那時起,他就一直在各種意義上的放假,因此成了橋水高層主管汰換計畫的絕佳人選。
達利歐可能不知道、也不在乎魯賓斯坦後半職涯起起落落,甚至對他一無所知。但達利歐肯定知道魯賓斯坦曾跟賈伯斯共事過,而且聘請魯賓斯坦的主意是來自內部新成員克雷格・蒙迪,他是微軟前策略長,也是比爾・蓋茲的長期心腹。蒙迪在橋水有個新頭銜,叫作副董事長。這些科技大佬正是達利歐想找的人,協助把《原則》轉變為適合所有人使用的軟體。
魯賓斯坦願意放手一試,同意每週工作七天,交換條件是橋水承諾在頭兩年給他高達五千萬美元的報酬。不同於賴瑞・卡普的是,他不介意共享執行長的職位(艾琳・穆雷會共同擔任)。魯賓斯坦負責IT部門,包括無比重要的iPad評分系統。
詹森帶著值得振奮的消息,從魯賓斯坦的牧場回到了西港鎮。
二○一六年五月,就在詹森與達利歐面對面衝突、被迫休假後回來的數週內,魯賓斯坦正式加入了橋水。這位新聘副董事長一到公司,就感覺整件事不太對勁。達利歐狠狠教訓詹森後意氣風發,比魯賓斯坦想像中還要投入公司運作。詹森在墨西哥時看起來親切開朗,但回到康乃狄克後簡直判若兩人,開會老是遲到,還不敢正眼看達利歐。
魯賓斯坦希望能有過渡期,讓他有時間來適應新環境,想默默展開工作,但達利歐另有打算;他還在為媒體用頭條新聞報導詹森遭降職,感到十分不爽,所以急著要發布消息來反制。他叫下屬寫一封客戶信介紹新聘副董事長,指示公關團隊把信洩露給記者。這封信很快就被節錄,登上了全球各大報紙。
信中寫道:「科技對於橋水各個部門都極其重要,特別是因為我們未來數年的主要策略,就是繼續完善在投資領域非常成功的系統化決策過程,進而將其拓展到管理高層。」
魯賓斯坦的手機馬上被訊息轟炸,全都在祝賀他進入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工作。
魯賓斯坦本以為,這樣高調亮相至少讓他有權力直接去解決橋水的科技問題。結果,他卻只拿到一台iPad,直接被送進個人《原則》訓練營。魯賓斯坦一頭霧水地坐著,看著橋水員工接二連三,輪流向他灌輸公司的理念。他們播放了投影片和影片,內容是員工被上司(包括達利歐)診斷和調查。魯賓斯坦立刻心生反感,他的前老闆賈伯斯雖然說話難聽人盡皆知,但從不說這是根據什麼高尚的理念。受訓幾天後,魯賓斯坦跟所有新員工一樣要做《原則》測驗。他如實作答,結果得知沒通過測驗。他對一位新同事說:「這一切都太離譜了吧。」
達利歐得知自己剛聘來的明星員工在訓練中表現不佳後,便要求跟他私下聊聊。魯賓斯坦想起自己才學到,橋水創辦人就愛聽血淋淋的實話,就決定把內心話告訴達利歐:
「你的《原則》有三百七十五條,那些不能叫作原則。豐田(Toyota)有十四條原則,亞馬遜(Amazon)有十四條,聖經只有十條。三百七十五條不可能是原則,根本是使用說明書。」
達利歐只怪自己,他說:「是我的錯,不該指望你這麼快就能了解這麼複雜的系統。《原則》不能只是單純死背就立刻吸收,唯一了解的方法就是去親身實踐。」達利歐把《原則》稱作「生存之道」。
就在這時,魯賓斯坦心想:「慘了。」
聘請魯賓斯坦並不是達利歐改變輿論的唯一手段。就在這位蘋果前主管審視橋水狀況時,達利歐也努力重新說出自己的故事,而且還找了幫手。
二○一六年五月,也就是魯賓斯坦剛來的那個月,達利歐飛到洛杉磯參加在比佛利希爾頓飯店(Beverly Hilton)舉行的米爾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這家智庫的年會,並且上台接受訪問。主持人是哈佛教授羅伯特・凱根,他曾參訪過橋水公司,還在自己的書中予以盛讚。達利歐先滔滔不絕地談論橋水如何在企業文化中培養謙遜(「這只是在心理上很不容易……一旦你開始用不同的態度看待,就會變得很愉悅,所以痛苦會轉為愉悅」),凱根接著低頭看了看筆記,好像是直接照稿讀出來:
「我最近看到一個研究顯示,千禧世代最想要更多的回饋。聽起來橋水會是千禧世代的天堂喔。」
達利歐對此露出微笑。
凱根問達利歐,什麼是對橋水最常見的誤解?
達利歐微笑著回答,顯然對這個問題早有準備:「其中一個常見的誤解是說,橋水是邪教。」
台下身價不斐的觀眾,發出了然於心的笑聲。「為什麼不是邪教呢?」凱根問。
「我們恰恰相反,我們鼓勵獨立思考,而且是你知道自己有權利、也有義務去理解一切,這是一種文化。」達利歐後來補充說:「你可以把它想成是法律制度之類的東西。」
回到總部,魯賓斯坦不禁納悶到底有何制度可言。橋水這家對沖基金花了數千萬美元開發《原則》評分系統,但魯賓斯坦設法調查該系統的實際功用時,得到的回答卻只有說系統衡量「可信度」。許多人告訴他,這個系統納入了IBM前科學家大衛・費魯奇的祕密公式,費魯奇幾乎沒向人透露是如何運算。這立即引發了魯賓斯坦的懷疑,因為他這輩子都在和費魯奇這類研究人員共事。按照魯賓斯坦的經驗,企業內部的科學家通常會向高層鉅細靡遺地說明自己的工作,要叫他們好好閉嘴才難。
魯賓斯坦可不是什麼小職員,所以他親自找上費魯奇。二人寒暄一陣後,魯賓斯坦拋出了他最想問的問題:「你是怎麼計算可信度的?」
費魯奇短暫地不與他眼神接觸:「我不會告訴你啦。」
「為什麼?」
「我沒臉說。」
直到數個月後,魯賓斯坦才終於得到答案。
而了解可信度一切內幕的人,其實職等遠遠在魯賓斯坦之下,正在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
隨著魯賓斯坦、克雷格・蒙迪和費魯奇這三位科技鬼才的加入,保羅・麥克道爾面臨喪失個人定位的風險。雖然他仍然不定期主導《原則》訓練課程,但他已從IT主管轉為達利歐非正式隨從,凡是達利歐需要向客戶或其他訪客炫耀公司文化和工具時,他就要負責幫忙。麥克道爾本來就不擅長寒暄交際,如今聊起橋水文化的優點時,更是在強顏歡笑。但對達利歐來說,麥克道爾是名理想的部屬,有時還能充當陪襯。麥克道爾在公司待得夠久,可以面不改色地承受達利歐的批評,而且看起來年紀和達利歐差不多,理論上可以成為平輩。有次向潛在俄羅斯投資人(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進行簡報時,麥克道爾無法搞定遠端連結。達利歐當著大家的面叫他「孬種」。麥克道爾怒火中燒,但還是要俄羅斯人放心,說達利歐只是在示範橋水的生存之道。
一旦不用跟老闆演戲時,麥克道爾就帶著小團隊拚命趕工,設法完成《未來之書》。這個軟體系統本來理應是橋水所有人事評分和管理工具的大集合,但現在有了好幾個新名字。有一陣子,達利歐取了iPrinciples這個名字,明顯是向蘋果致敬,後來這個系統又改名叫Principles Operating System,簡稱PriOS。在向客戶介紹PriOS時,達利歐經常運用汽車導航系統的比喻。他說,這個系統運作得非常出色又穩定,橋水甚至願意分享給客戶,但當然要收費。
達利歐在一次客戶會議上吹噓說,比爾・蓋茲和伊隆・馬斯克都測試過這套系統並給予肯定。達利歐希望客戶與其他公司,都能運用這套系統管理員工,把橋水的發明帶到美國每個職場。
達利歐表示:「這個系統會像GPS一樣幫你做決定。就像GPS會告訴你『向右轉』、『向左轉』一樣,套用在管理上,這個系統可以說『面試這個人』、『開除那個人』、『檢查這個人是否誠實』或『進行討論』。我覺得這個方法對你們非常、非常有價值。」
達利歐說PriOS不帶任何情緒,就跟他一樣。「我處理所有事情都是透過『創意擇優』的方式,我只要最棒的創意脫穎而出就好,不一定非得是我的構想。如果有人比我懂,我很樂意被糾正。」
客戶問道:「是誰發明這個系統?你用了哪位專家呢?」
「就是我本人。說真的,方法就是我每次在工作的時候,都會寫下自己在做什麼、還有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叫別人把它轉換成公式。」達利歐回答。「最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機器本身一直在進化,還會自己給出進化的指示,就像我的腦袋一樣。」
雖然達利歐對客戶談論PriOS時,好像系統即將就要完成了,但麥克道爾肯定知道真相。PriOS就是一場災難,只能進行最簡單的任務,例如搜尋某個詞彙是否出現在《原則》中,再顯示相關內容,但在預測達利歐的選擇上,能力跟公司裡任何員工差不多。這就好像麥克道爾在嘗試替一個超級惡搞的賽車遊戲寫導航程式,但是遊戲裡的路都歪七扭八,轉到最後卻是死路一條,即使你看到前面有橋梁,以為要通過危險路段了,結果卻發現橋梁才蓋了一半。
麥克道爾這個軟體愈拖愈久,他就愈倒楣,他也不能一直拖下去。最後不得不交差了,達利歐叫他把最新版本帶到橋水管理會議上。這些會議在橋水可是大事,只有像達利歐、詹森、費魯奇這些高層主管才能參加,而且還有攝影師全程錄影,讓其他員工也能觀看。沒有人想錯過這個機會,全都等著看誰會被達利歐罵得狗血淋頭。
那天,沒多久就很清楚是誰要倒大楣了。麥克道爾走到桌邊,給每個成員都發了一台安裝了PriOS軟體最新版本的iPad。這個軟體理應要深入剖析特定類別,判斷不同類別之間的連結(例如「堅持真相」的分數低,是否在「長期整合能力」的分數也低),也理應要能評估員工是否需要補修《原則》課程,甚至是否該換工作。但實際上,這個系統頂多就是半成品,動不動就當機,無法一直即時更新分數。最慘的是,麥克道爾跟達利歐努力了好幾年、耗費大量時間,還是找不出達利歐那套價值觀背後的邏輯一致性。PriOS簡直就是個廢物。
大家折騰了數分鐘後,達利歐在主位上大吼一聲:「保羅・麥克道爾人在哪裡?」
麥克道爾兩手撐著桌子,勉力站了起來。
達利歐罵說:「你把自己的專業給搞砸了。」
麥克道爾心裡多少也同意,自己確實沒做好。但他不敢說的是,他覺得達利歐要的東西根本就做不出來,假如在眾人面前指出這點,下場肯定不會太好看。所以他只好引用《原則》,跟達利歐說,他正深挖團隊中是誰表現差,目前鎖定一名成員,準備要採取行動了,但他沒指名道姓。
達利歐問:「你扣他錢了嗎?」
麥克道爾只好承認還沒有。
「你這主管做得很差勁。」
麥克道爾知道接下來要倒楣了。達利歐命令政治局重新調查,決定如何處置麥克道爾。麥克道爾在橋水待了八年,看過太多人被公審,也看過別人奮力一博,但結果仍然完蛋。他決定表達悔意。
「瑞,你儘管發動調查。我想你應該會發現我有一堆缺點,還有很多地方應該做得更好。這個過程雖然會很難受,但是我最後會愈來愈好。」
達利歐似乎沒料到他會這麼說。這樣他就不是因為打倒對手,而是對手投降才贏了。達利歐隔著桌子,瞪著麥克道爾好一段時間,然後說:「你的問題就是不夠狠,你不是王八蛋,可是我要的是王八蛋。」
麥克道爾不知道該回什麼,乾脆保持沉默。
達利歐只好對著空氣說:「我真想踹爆他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