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ecimg.tw/items/DJAD3JA900HAVF3/000001_1715658671.jpg;
商品編號:DJAD3J-A900HAVF3

時勢:財經知識型YT「小Lin說」第一本商業金融科普書,讓你一口氣看懂世界經濟大局

驚喜優惠

$395
$500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499回饋33 P幣,每帳號限乙次,限量2222名)

  • P幣

    滿618送5%P幣(遠足部分商品適用)

  • 登記送

    【全家】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全家霜淇淋Fami!ce兌換券乙張(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評價

5.0
共 1 則評價
5.0
100%
4.0
0%
3.0
0%
2.0
0%
1.0
0%
最相關
*鴻*
2024/05/19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786267428368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3/20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最紅財經知識KOL「小Lin說」出書了!
    梳理大國經濟脈絡
    濃縮複雜數據
    將世界運作的底層邏輯,簡單說明白!

    ☆ 最精煉、最專業、最有溫度、最高潮迭起!建立經濟知識架構的必讀之作
    ☆ 全網影片超過4億點擊,觀眾讚嘆:原來經濟金融可以這麼有趣!
    ☆ 當當網突破3萬則讀者五星好評

    📣 這本書適合:
    1. 投資人➜帶你看懂景氣循環、學會精準決策!
    2. 知識愛好者➜看穿各類經濟事件的本質、理解世界動盪的根源
    3. 大學生➜與經濟時事接軌,複雜經濟學理論瞬間現實化
    4. 高中生➜不需要微積分,就能理解總體經濟關鍵概念

    「小Lin說」是目前最受歡迎的YouTube財經知識頻道之一,
    創立3年多,迅速衝破167萬訂閱數,
    平均每部「總體經濟」系列影片,都突破100萬次觀看。

    小Lin擅長梳理第一手經濟數據與報告,
    從中歸納、提煉出令人著迷的故事,
    並將龐雜的數字轉化成通俗的經濟史與時事,
    把學習經濟學變成令人欲罷不能的知識享受!

    在本書中,她將用最精煉的篇幅、最活靈活現的趣味譬喻,
    解說日、韓、俄、英、歐盟、希臘、土耳其等大國或地區,錯綜複雜的經濟發展歷程;
    以及美、中、德等重量經濟體如何影響上述國家與全球經濟。
    帶領讀者一口氣深入世界動盪的核心,
    看見金融市場的溫度與博弈!

    ▎日本:低利、貶值之殤
    【經濟現象】堪稱史上最會印鈔票的國家,國債占GDP比重達260%,祭出了史上最極端的經濟刺激政策,為何全都無效?
    【底層邏輯】獨特的財團體系+民族性+人口高齡化+預期價格錨定

    ▎南韓:成也財閥,敗也財閥?
    【經濟現象】曾經窮到連北韓都不如,卻在短短30年內,人均GDP從全球平均1/4漲到2倍之多,南韓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底層邏輯】財閥體系+「全租房」模式+信用擴張+高等教育

    ▎俄羅斯:富得流油的寡頭經濟
    【經濟現象】普丁上任前,俄羅斯經歷了2,500%的惡性通膨、國債違約、盧布貶值,這些危機卻都在普丁上任後迅速好轉,他是真的頗有才幹,還是單純運氣好?
    【底層邏輯】休克療法+寡頭壟斷+烏俄戰爭+中印石油進口

    ▎土耳其:狂人總統向主流經濟學開戰
    【經濟現象】短短幾十年內,土耳其經歷了兩種最極端的利率:100%、0%,還創造了獨步全球的「降息打通膨」政策,這些政策背後的邏輯究竟為何?
    【底層邏輯】去美元化+伊斯蘭「反對利息」信仰+不獨立的央行

    ▎印度:經濟奇蹟背後的真相
    【經濟現象】印度挾著高速經濟成長,躍升到世界第5大經濟體、人口第1大國。大家都說「印度崛起」了,但實際上是「一片混亂」?
    【底層邏輯】許可證制度+行賄文化+產業跳躍式發展+種姓制度

    ▎希臘:史上第一個債務違約的已開發國家
    【經濟現象】希臘在短短10年內,獲得歐盟史上最高3,000億歐元的破產援助,為何直到2023年,GDP還停留在20年前的水準?
    【底層邏輯】房市泡沫化+嚴苛紓困條件+歐元區體制的先天缺陷

    【其他主題】
    ✅美、中、德、法:無所不在,牽動全球的重量經濟體
    ✅中東:一場百年石油戰,串出全球霸權經濟史
    ✅英國:剪不斷,理更亂的「脫歐」始末
    ✅歐盟:支離破碎,還是重啟繁榮?

    【知識關鍵字】
    聯準會、利率、國債、量化寬鬆、匯率、壟斷、經濟泡沫化、通膨+通縮、裙帶資本主義……


    ★本書特色:

    1. 最有「溫度」的經濟學讀本
    小Lin巧妙融合時事+宗教+歷史+政治+文化,用她獨特的幽默感帶出經濟學背後的行為心理,寫出了大國博弈背後的祕密心思!

    2. 經濟學知識重點延伸
    書中將重要經濟學理論&事件(如:國債利率與經濟的關聯、索羅斯攻擊英鎊的操作等)另設專欄深入解說,輔以小Lin活靈活現的比喻技巧,讓理論不再生硬難懂。

    3. 用最短的篇幅,培養經濟全局觀
    小Lin用9個國家,就涵蓋了近200年的世界歷史+各國經濟金融大事件+地缘政治+文化環境+科技新創,完整解析近代社會的樣貌與背後成因。


    ★名人推薦:

    .Cheap|知識型YouTuber
    .Miula|M觀點創辦人、科技巨頭解碼主筆
    .沈雲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胡采蘋|財經網美
    .范琪斐|資深媒體人
    .陳鳳馨|News98 財經起床號 節目主持人
    .游庭皓|財經直播主
    .韓嵩齡|寫樂文化總編輯、podcast「總編讀書」主持人
    【一致推薦】


    ★目錄:

    【第一章】日本之殤(一)泡沫如何產生?
    引言
    1  日本經濟復甦期(1946∼1954年)
    2  日本經濟崛起期(1954∼1972年)
    →日本的財團體系
    3  經濟低迷期成功轉型(1973∼1985年)
    4  《廣場協議》始末:經濟下滑的導火線(1985年)
    →虎視眈眈的美國
    →簽署《廣場協議》:為經濟泡沫埋下隱患
    →協議後果:日本經濟奇蹟不再
    5  經濟泡沫開始膨脹
    →錢變多了:經濟泡沫產生的直接原因
    →日本財團:經濟泡沫產生的深層原因
    →銀行過度放貸:經濟泡沫產生的根本原因
    →會計準則的調整:經濟泡沫產生的間接原因
    6  日本經濟大崩盤
    →刺破泡沫,資產崩盤
    →雪上加霜,經濟深層衰退
    結語

    【第二章】日本之殤(二)失落的三十年
    引言
    1  失落的三十年始末
    →泡沫破裂,危機初現
    →陷入通貨緊縮的泥潭
    →日本的對策(1)財政、貨幣雙寬鬆
    →日本的對策(2)增加發行國債
    →日本的對策(3)量化寬鬆
    →禍不單行:次貸危機與福島核災
    →日本的對策(4)組合拳
    →日本的對策(5)安倍經濟學
    →「安倍經濟學」的成果: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2  經濟刺激政策為何未達預期?
    →失敗(1)人口高齡化,導致內需不足
    →失敗(2)價格預期的錨定
    3  日本的現狀:迎來通膨
    結語

    【第三章】日本之殤(三)匯率暴跌、債市閃崩
    引言
    1  日圓匯率暴跌的來龍去脈
    2  日圓匯率暴跌導致的後果
    →輸入性通貨膨脹加劇
    3  日本政府的兩難處境
    →全球都在猜,日圓會升息嗎?
    4  外國資本做空日本國債
    結語

    【第四章】韓國:漢江奇蹟的背後
    引言
    1  獨立初期,軍閥統治(1948∼1987年)
    →窮到想要偷渡去北韓
    →李承晚時期:單一經濟模式
    →軍閥時期:經濟瘋狂起飛
    →朴正熙的「五年計劃」
    →漢江奇蹟
    2  民主時期的韓國經濟(1987年至今)
    →腐敗滲透,財閥「大到不能倒」
    →特殊的「全租房」模式
    →亞洲金融危機
    3  韓國飛速發展的後遺症
    →階層僵化
    →生育率低迷
    結語

    【第五章】印度:「神奇」的印度經濟
    引言
    1  印度經濟的復甦起飛之路
    →殖民時期,發展停滯(1947年前)
    →獨立初期,經濟恢復緩慢(1947∼1991年)
    →改革之後,經濟騰飛(1991年之後)
    2  全球「外包之王」
    →優勢1: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優勢2:IT教育的肥沃土壤
    →優勢3:英語優勢
    3  世界 第一人口大國
    4  印度經濟發展的底層問題
    →製造產業太薄弱:發展受限
    →腐敗的嚴重後果:資本望而卻步
    →種姓制度的弊端:降低效率
    5  全球前五大經濟體中,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結語

    【第六章】希臘:真的脫離債務危機了?
    引言
    1  20年經濟奇蹟與20年衰落(1950∼1994年)
    2  抓住救命稻草──「歐元」
    3  找高盛造假財務,混入歐元區
    4  搭著低利率順風車,瘋狂借錢
    5  在次貸危機中「裸泳」
    6  「歐洲三巨頭」的援助
    7  史上第一個債務違約的已開發國家
    8  希臘現狀:債務比、失業率雙高
    結語

    【第七章】歐盟:重啟繁榮,還是支離破碎?
    引言
    1  前所未見的緊密國家聯盟
    →歐盟如何形成?
    →歐元區順勢成立
    2  歐債危機始末
    →風險暗藏時期
    →歐債危機全面爆發
    →從上帝視角看歐債危機
    結語

    【第八章】英國:剪不斷,理更亂的「脫歐」始末
    引言
    1  地理:英國究竟分為哪四個地區?
    2  歷史:從輝煌到沒落
    →從「日不落帝國」到「歐洲病夫」
    →成功加入「歐洲小團體」
    →「鐵娘子」時代: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
    →「難民潮」埋下的脫歐隱患
    3  經濟:英國「脫歐」始末
    →「輪流坐莊」的政治體系
    →公投結果出乎全球意料
    →脫歐後的「談判無止盡」
    4  現狀:一場脫歐,換5任首相
    結語

    【第九章】中東: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引言
    1  發現「黑金」之地(1860∼1930年)
    2  「七姐妹」時代(1930∼1970年)
    →建立石油同盟:控制全球市場
    →「七姐妹」的石油壟斷策略
    →中東的反抗成功?還是失敗?
    →過渡階段:競爭加劇
    3  OPEC時代(1970∼1990年)
    →OPEC成立,「窮小子」結盟取暖
    →第一次石油危機:「窮小子」翻臉變「地主」
    →兩伊戰爭導致的石油危機
    →西方各國降低依賴OPEC
    →沙國大復仇:大量增產廉價石油
    4  混亂時代(1990年至今)
    →石油與波斯灣戰爭
    →中國對油價的影響
    →水力壓裂法橫空出世
    →全球暖化:石油時代即將結束?
    →OPEC+時代
    →OPEC+還是卡特爾嗎?
    結語

    【第十章】俄羅斯:獨一無二的「寡頭經濟」
    引言
    1  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1922∼1991年)
    2  經濟轉型時期(1991∼1998年)
    →「休克療法」能治好經濟嗎?
    →休克療法的最大惡果:寡頭壟斷
    3  普丁時代(1999年至今)
    →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期
    →烏俄衝突爆發,重創經濟
    4  2022年能源危機
    →「老顧客」變「仇敵」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歐盟擺脫了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結語

    【第十一章】土耳其:特立獨行的土耳其總統與經濟
    引言
    1  土耳其的經濟發展背景
    →高速通膨期(20世紀末)
    →央行獨立、經濟改革大成功(21世紀初)
    2  土耳其總統獨門的「降息打通膨」
    →遭美國制裁,通膨爆發
    →面對通膨,絕不升息!
    →利率是惡魔的父母
    →破100%通膨:反常規降息的後果
    →對內補貼,對外交友
    →未來能否走回正軌?
    結語


    <作者簡介>

    小Lin
    *YouTube頻道「小Lin說」破167萬人次訂閱
    *華爾街J.P. Morgan前分析師

    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在哥倫比亞大學主修金融數學,取得碩士學位,曾任職於紐約摩根大通J.P. Morgan投資銀行。
    擅長用輕鬆幽默的風格,結合專業數據、獨到的經濟學視角,分享商業財經內容。
    活躍於YouTube、哔哩哔哩、知乎等10餘個平臺。全網粉絲超過1,000萬,總觀看次數突破4億次,YouTube「宏觀經濟」系列影片平均每部超過100萬觀看次數。PTT、Dcard熱烈討論的YT財經新星。

    ★「小Lin說」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xiao_lin_shuo


    ★內文試閱:

    •作者序

    經濟學是有溫度的

    Hi,很高興見到你,我是小Lin。
    許多朋友可能是從「小Lin說」頻道認識我的,我也很榮幸能藉由分享財經及金融相關的知識被更多朋友認識。

    ☆ 我為什麼想普及財經知識?
    我想先說說為什麼我會從事經濟和金融相關的內容創作。
    我的教育背景一直集中在經濟和金融領域,本科在北京大學讀經濟學院金融專業,之後去哥倫比亞大學讀金融數學碩士。在我的知識體系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經濟學理論、模型,比如:供給、需求曲線的變化,選擇權的評價(Option Valuation)等等。
    在許多人看來,擁有這樣的教育背景應該算「科班出身」了吧?
    但實際上,我在讀書的時候,看新聞、讀研究報告、研究央行政策時也是一頭霧水,可能只比非專業人士多了解一些比如GDP(國內生產毛額)、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幾種不同演算法而已。
    其實不只是我,當時身邊很多同學都不覺得經濟、金融有趣,只覺得這些理論冰冷而無聊。而現實生活中,大家感到好奇、會在餐桌上饒有興致談論的所謂「有趣的財經內容」,又大多充斥著八卦、小道消息和陰謀論。
    當我真正開始在金融圈工作、身處金融交易中時,我才真切地看到身邊機敏的銷售人員,如何用那些「枯燥」的經濟數據侃侃而談,勸說客戶做某筆交易;資深的交易員會根據經濟形勢,動輒承受上百萬美元的風險暴露(risk exposure),書本中「冰冷」的理論和「有溫度」的現實,開始在我腦海裡碰撞融合。
    我還清楚地記得金融圈時每次公布重要經濟數據(比如:一些重要公司的財報,或美國勞動部發布類似NFP[Non-Farm Payrolls,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等)的情景。NFP是在每月月初的某天早上8:30準時發布,大家提前十分鐘就會全都上好廁所、沖好咖啡,蓄勢待發。資料公布前30秒辦公室所在的整個樓層可以說鴉雀無聲,大家都緊盯著螢幕等待。8:30資料一公布,整層樓轟的一聲像炸開了鍋,市場開始根據數據做出相應的劇烈波動。
    剛開始時,我也不明所以,並不明白為什麼這項數據對市場來說這麼重要。於是,在下個月NFP公佈之前,我做足了功課。我才瞭解到,這是美國聯準會最看重的就業數據,它的好壞決定了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的走向,比如:要不要升息,要不要縮減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
    就這樣,我在摩根大通工作的那幾年,逐漸感受到了經濟與金融的溫度。
    現在我希望能夠以客觀、專業的角度,將這種溫度從冰冷的資料和金融市場背後,傳達給你。
    我和身邊朋友交流時,能感覺到幾乎每個人都想多瞭解經濟學,我個人也認為,每個人也都有必要瞭解一些相關知識,比如:

    .升息、降息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利率、發行貨幣,和股市、房市、匯率之間有什麼連動關係?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為什麼都相當可怕?

    但問題是,這些理論知識對很多人來說太過複雜、冰冷。然而,每個國家的經濟都其獨特之處,一旦理解,你會發現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將會出現許多不同的面貌。
    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大家瞭解全球市場的參與者,包括各個國家的政府、企業、個人、央行、監管機構等,以及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歐盟、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組織。它們之間牽一髮而動全身,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博弈:

    .中東、英美、俄羅斯圍繞著石油資源,展開了何種較量?
    .198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為什麼韓國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日本的財團如何將日本拖進「失落的三十年」?日本央行又如何發明了量化寬鬆政策?
    .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拚命印鈔票,為何沒有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
    .歐盟的體制存在哪些本質性的衝突?

    你會發現大部分國家在二戰後都經歷了一段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時期;你會發現1980年代石油危機和資本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境遇;你會發現2000年初全球的資本狂歡,為之後的金融海嘯埋下了哪些伏筆。
    老實說,我研究這些國家、寫出自己對它們的理解,是因為我真的很著迷於這些議題。每一篇文章,都是從我感興趣的國家、主題出發,然後啃下大量有點晦澀、有點冰冷的報告,以及新聞和資料,再從中思考現象和資料背後的邏輯、各方力量的博弈,直至表像背後的溫度。而當我對某個國家、某種經濟體制、某個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時,我是非常興奮的。
    我希望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我體會到的溫度、我著迷的重點,以及我對經濟學底層邏輯的理解,盡我所能的分享給你們。
    最近,越來越多人留言跟我說,我分享的內容燃起了他們對經濟學的熱情。這裡面也不乏財經領域的學生。看到這些,我真的非常開心。也希望大家讀了這本書,不僅能瞭解這些國家、瞭解經濟學知識,也能體會到經濟學的樂趣、經濟學的溫度。
    財經金融不無聊,也遠沒大家想的那麼複雜與煩瑣。

    ☆ 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
    那麼,這本書到底講了哪些內容呢?
    簡單來說,可以用一句話總結:用「人話」帶大家一口氣瞭解各國經濟及其背後的底層邏輯。
    可能有人會認為,我只用一兩萬字來介紹一國的經濟,篇幅這麼短一定無法講清楚,肯定會漏掉許多東西,畢竟人家可能花費好幾本書的篇幅都不一定能講明白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書中部分內容確實講得不夠深入、不夠全面,我不否認這一點。
    但我同時也認為,「精練」是這本書非常重要的價值。我希望大家能理解這是一本「通俗」的讀物。
    這本書的內容經過大量簡化、提煉,我把最精簡、最核心、最基本的一些原理,用人人都讀得懂的語言表達出來。
    這也和我長期從事自媒體工作的習慣相關:在一段影片中,能用一句話表達的內容就不要用兩句話,連續三句話觀眾不愛聽就會滑走了,我必須儘量保證每句話都對觀眾有吸引力。
    如果你也希望花二三十分鐘瞭解一個國家的經濟、歷史、特色,還能清楚背後的經濟學原理,那麼恭喜你,這本書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
    當然,由於我在寫作過程中大量篩選並簡化了內容,所以本書可能會讓部分讀者錯以為「經濟學原來不過如此」。
    我想特別提醒大家:讀完這本書以後,千萬別誤以為經濟學是相當容易的,然後自認是百年難遇的經濟學天才,衝進金融市場打算撼動全球資本。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更加期待的,是大家能從這些國家的發展規律中,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幫助自己審時度勢,在生活和人生選擇方面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因此,我們賦予了這本書一個更高層次意義的書名──《時勢》。
    在寫作上,我儘量保持客觀,書中引用了不少圖表和資料。但客觀的資料其實會限制觀點的表達,讓大家讀起來不夠過癮。
    查閱和引用資料也往往讓人感到疲憊,有時可能束縛思路,但卻是非常必要。我經常在進行深入分析後,自信滿滿地構建了一套巧妙的邏輯脈絡,或者試圖表達大多數人都會贊同的觀點,但在查閱資料後,卻發現自己的觀點根本無法驗證,甚至事實可能與我的假設完全相反。
    這時,我只能推翻自己的邏輯,畢竟數字是不會騙人的。
    我們生活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許多講解各個國家經濟的專業書籍,任何資訊你隨手一搜尋,0.05秒就能獲得上萬條搜尋結果,完全不缺資訊來源。
    但問題是,許多專家、大師的講解常常太過專業,難以理解;而大多數速食式的短影音又缺乏專業與嚴謹,呈現出來的內容不一定可靠。
    我想大家最缺少的其實是:一個能夠把專業的資訊和知識整理成「人話」,並分享出來的可靠資訊來源。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

    •摘文

    Chapter 3 日本之殤(三)匯率暴跌、債市閃崩

    〈引言〉
    最近幾年日本經濟就像坐雲霄飛車,忽上忽下,十分不穩定。2022年3月開始,日圓匯率連續暴跌,有一瀉千里之勢,一路暴跌至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一向穩如磐石的日本國債也在2022年6月突然崩盤,日本雖然迎來了久違的通貨膨脹,卻高興不起來。
    本章將為大家解讀2022年日本資本市場的動盪及其與國際資本市場的博弈。

    ☆ 日圓匯率暴跌的來龍去脈
    我們先來談談日圓匯率從2022年3月開始暴跌的來龍去脈。如圖3-1所示,淺色線代表這一年日圓兌美元匯率的走勢,而深色線代表美國和日本10年期國債的利差,二者相關性極高。
    日圓匯率漲跌都與這條深色的曲線相關。簡單來說,國債殖利率代表了對應貨幣的投資報酬率,當日本的國債殖利率相對美國越高,說明日圓的投資報酬率越高,投資日圓的人會越來越多,日圓就會升值,反之同理。所以國債利差和匯率是高度正相關的。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升息,其他國家也會被逼著一起升息,否則本國貨幣兌美元就要大幅貶值。
    當然,兩者的相關性實際上沒有圖3-1顯示的這麼強烈,其中還包含一些隨機因素。如果把時間軸拉長,兩者之間其實有很大的差異,畢竟影響匯率的因素太多了,不能只用利差來解釋。
    我簡單梳理2022年的全球經濟大事件,大致可以串成以下發展鏈:俄烏衝突導致能源危機,油價暴漲,導致美國通膨進一步加重,逼得聯準會趕緊升息,升息導致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飆升,和日本10年期國債利差大幅增加,使得資本流向收益率更高的美元,最終導致日圓兌美元匯率的暴跌。
    許多人都意識到了其中的關聯。一聽到聯準會要升息,做空日圓馬上成為全球對沖基金最火熱的年度交易策略。

    ☆ 日圓匯率暴跌導致的後果
    匯率漲跌對經濟的影響不像股票或房地產投資那麼絕對:上漲就是好事,下跌就是壞事。
    那麼,日圓匯率暴跌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日本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便宜了,這樣就能刺激出口;其次,外國商品進口到日本市場變得更昂貴了,就會帶來通膨。

    →輸入性通貨膨脹加劇
    我們在前兩章曾多次提到,日本在歷史上作為出口大國,一直都力求日圓貶值,日圓升值反而是導致多次危機的重要原因。所以一般而言,日本政府聽到日圓貶值,心中應該是很高興的,但是,這次他們卻不太開心。
    首先是因為這次的匯率暴跌,日圓兌美元匯率是直接從1美元兌115日圓變成了1美元兌145日圓(圖3-3)。相比可控的、慢慢悠悠的下跌,暴跌比較麻煩,會導致國內需求下降。日本政府發現國際市場上的商品在國內突然貴了許多,油價更是翻了1倍多,而且石油還是以美元計價,若用匯率暴跌的日圓購買石油就更貴了。民眾看到東西突然間變得這麼貴,心理上肯定無法接受,就都不買東西了,總需求於是驟減。
    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總需求下降。這也是為什麼大家一致認為輸入性通貨膨脹不是好預兆。
    而且,日本也已經不是20世紀時的出口大國了。2008年之後,日本經常處在貿易逆差,即進口的商品比出口的商品多。對日本而言,日圓貶值,許多外國的商品又不得不買,更是加劇了出現輸入性通膨的趨勢。

    →資本市場動盪不安
    日圓匯率暴跌還有一個更麻煩的後果—嚇退國際投資者,並且吸引很多國際投機客,造成資本市場的長期動盪。
    首先,與日本有長期貿易往來的國家肯定不希望日圓匯率像坐雲霄飛車似的大起大落,日圓一直以來都是以低波動率聞名天下,這也是它在市場上具有高流動性且受到信任的重要原因。
    其次,金融市場也不希望日圓匯率大幅波動。日圓在金融市場的交易量很大,穩居全球第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圓存在大量的利差交易(carry trade)。
    對利差交易的投資人來說,這種交易存在一個很高的風險—在一開始要先把日圓換成他國貨幣,等到想要退出平倉(結清)時,需要反向將貨幣兌換回來。如果在兩次操作期間,日圓突然變得很值錢,投資人很可能得不償失,利差收益全部虧光。如果對這種風險進行對沖交易,成本往往很高,會失去套利空間。
    所以利差交易一定要選匯率非常穩定的幣種,不然就不是躺著賺錢,而是「考驗心臟」的投資策略了。日圓匯率大部分時間都非常穩定,所以才這麼受歡迎。可是這回日圓匯率波動太大,國際投資者看到苗頭不對,認為日圓不再適合套利,就大規模撤資。
    不光是利差交易,所有在日本投資的國際資本都非常不願意看到日圓匯率大幅波動,如果持續下去,國際資本肯定會逐漸減少頭寸。而且日圓不只是熱錢的主力標的,還是全球各國國庫的第三大儲備貨幣,從國家層面看,日圓匯率暴跌也可能會減少各國的日圓外匯儲備。
    這樣一來,日圓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就會下降。所以長期來看,日圓匯率暴跌對日本資本市場的負面影響難以估計。

    ☆ 日本政府的兩難處境
    日圓匯率暴跌,在導致本國需求降低的同時還促使他國資本外逃,日本政府肯定很著急,那有什麼辦法能讓日圓不要貶值得如此嚴重呢?
    答案似乎很簡單──日本跟著美國一起升息!
    但對日本來說,要實現升息卻十分艱難。

    →全球都在猜,日圓會升息嗎?
    前文提到日圓兌美元匯率跟兩國10年期國債的利差正相關。
    在美國、英國的10年期國債殖利率都超過3%時,日本的國債殖利率卻還是0.25%(圖3-6),這樣巨大的利差,導致日圓貶值。
    按照這個邏輯,日本政府只要提高10年期國債殖利率,就能讓日圓不再貶值對嗎?但我們在上一章介紹過,日銀正在實施質量兼備的量化寬鬆政策,不計代價地印鈔票購買日本國債,目的就是將國內長期利率控制在低於0.25%的水準,來刺激國內經濟(債券的價格和殖利率呈完全負相關,債券價格越高,殖利率越低。所以不斷買入國債,就可以把利率控制在0.25%以下。)。因此,如果現在升息來讓日圓升值,就和之前長期堅持的目標相衝突了。
    因此,日銀在升息問題上面臨兩難困境:究竟要不要跟著美國一起升息,來控制日幣的貶值呢?於是,2022年4 ∼ 5月,金融市場上的兩大話題就是:猜測聯準會的升息節奏,以及日銀是否會鬆口跟著美國升息。
    那麼,升息與不升息到底對日本意味著什麼呢?
    如果不升息,日圓匯率就很有可能持續暴跌,誰也不知道會跌到什麼程度,持續下去很有可能會導致通膨過高、需求萎縮和金融市場動盪。
    如果升息,日圓貶值的趨勢會減緩,但同時也會抑制本國的貨幣流通,這同樣會抑制需求。前兩章提到,日本多年以來的人口高齡化和信貸市場萎靡,導致國內需求一直低迷,現在升息會不會使這一情況雪上加霜呢?
    另外,提高國債殖利率還會導致一個更麻煩的問題──債務升高。國債殖利率不僅僅象徵著國家的利率水準,這些利率產生的所有收益都是日本政府的債務。而日本政府早就處在借新債還舊債的循環中了,其債務比重冠絕全球,達到了GDP的260%,共計10萬億美元。在最近十幾年利率幾乎為零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將近20%的財政收入去支付國債利息,如果所有債券殖利率都上升1%,那日本政府的收入連償付利息都不夠。
    現在大家應該清楚利率對日本政府財政的影響了,這也是為什麼經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國家發行的國債總額不能超過GDP的100%。日本之所以能夠保持260%的負債率,首先要感謝日銀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讓政府能以低到接近零的利率發債,而且50%日本國債其實都握在日銀手中,如果真有一天還不出錢,那日銀肯定要聽政府的,自家人賴掉自家人的帳。
    最終日銀權衡了一番,認為放鬆控制利率曲線的風險實在太高,而且2022年是黑田東彥任期的最後一年,他可不想再出紕漏,所以日本國內分析師幾乎都認為日銀不太可能放寬10年期國債0.25%的收益率上限。

    ☆ 外國資本做空日本國債
    但有些外國資本卻不信邪,認為日本政府可能會放寬0.25%的利率上限,就開始大量做空日本國債和國債期貨,押注利率會上漲。一旦日本政府鬆口,不再撒錢買國債,國債就會暴跌,利率就會暴漲,這些外資就能大賺一筆。
    自2022年3月日圓匯率暴跌開始,外資就一直在做空日本國債,想把利率推到0.25%以上,而日銀則不斷買進國債,把利率壓在0.25%以下,雙方展開了「國債殖利率保衛戰」。所以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日本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一直在0.25%左右徘徊(圖3-7)。
    從3月開始,雙方激戰越演越烈,國債交易量持續上升,在2022年6月達到了高峰,多次出現國債盤中崩盤,日銀立刻出手買回來的情況。這些外資希望像當初索羅斯攻擊英鎊和泰銖一樣攻擊日本國債,向日銀表明市場的強烈意願,逼日銀就範。……(更多內容詳見本書)

    Chapter 6 希臘:真的脫離債務危機了?

    〈引言〉
    以前提到希臘,大家通常會聯想到「陽光」、「愛琴海」和「浪漫的旅遊勝地」⋯⋯但這幾年,希臘卻頻頻和「債務」二字一起出現。這個曾經締造經濟奇蹟的美麗國家,是如何走上欠錢不還的不歸路?又是如何在高盛的幫助下搞小動作欺騙世人?對後來的歐債危機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本章中,我們將沿著債務這條線索,為大家介紹歐洲各國中最會「鬧事」,也最「倔」的小弟──希臘。

    ☆ 20年經濟奇蹟與20年衰落(1950 ∼ 1994年)
    要回顧希臘債務危機,我們首先要瞭解希臘曾經締造的經濟奇蹟。
    1941 ∼ 1949年是希臘接連經歷二戰和內戰摧殘的黑暗年代,接近10年的戰爭讓這個美麗的國家變得千瘡百孔。然而,從1950年開始,希臘很快就振作起來,開啟了長達20多年的「希臘經濟奇蹟」(Greek Economic Miracle)。一個國家只要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就能一順百順—希臘的工業、服務業、進出口蓬勃發展,彷彿閉著眼睛買彩券都能中一百萬元。希臘這樣一個小小國家,航運業卻做到了世界 第一,直到現在,希臘依然是全球擁有最多商用貨船的國家,全世界1/5的船舶噸位都由希臘船東持有。
    在1950 ∼ 1974年這20多年裡, 希臘保持了年均7.7%的GDP增速(圖6-1),排名全球第二,在當時僅次於日本。憑藉著極高速的經濟成長,希臘成功躍居已開發國家之列。
    但好景不長,在接下來的20年裡,隨著經濟成長速度減緩,希臘的問題一一暴露出來。
    首先,是富豪們逃漏稅。儘管希臘在航運業排名世界 第一,但許多大公司透過轉移總部到海外等手段,實際上繳納給希臘政府的稅款少之又少。
    其次,希臘政府內部也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
    經濟發展停滯再加上高速通貨膨脹,也就是我們前文提到過的「停滯性通貨膨脹」,使希臘的經濟情況開始變得糟糕。
    1974 ∼ 1994年,希臘的通膨率一度高達20%(圖6-2),雖然名目GDP成長率達到20%,但因為貨幣貶值,實質GDP成長率基本為0。

    ☆ 抓住救命稻草──「歐元」
    很快地,一個神奇組織的出現讓希臘看到了希望。
    1993年歐盟成立。接著,1999年1月1日,歐盟推出了成員國共同使用的貨幣──歐元。
    眼看著歐元體系越來越成熟,希臘亟須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加入歐元區。
    對希臘來說,加入歐元區有許多好處。一是可以參與更大的市場,商品、服務和資本都可以流通得更快,效率更高;二是相較於使用自己國家的貨幣,使用歐元可以帶來更穩定的物價,減緩國內的通膨。除了以上兩點,加入歐元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隱藏優勢—至少在2008年之前這個優勢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市場對所有歐元區的國家都沒來由地充滿信心。從經濟的穩定性來看,德國、法國這些歐洲核心國家的信用很高,國債殖利率應該較低;而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歐洲外圍國家,經濟不那麼發達,信用較低,理論上這些國家的國債殖利率應該較高。
    但當時的市場把歐元區所有國家視為一個整體,即使某個國家經濟出現問題,其他國家也不會見死不救──因此,歐元區所有國家的信用被視為相同的,各國的國債殖利率也非常接近。
    所以對希臘來說,如果加入歐元區,就可以用4%左右的低利率借債。這就好比某個人憑他以往的信用水準和收入情況,只能以5%的利率貸款100萬元;但是因為他最近加入了一個團體,而比爾.蓋茲也在這個團體裡,銀行就會認為即使此人缺錢了,比爾.蓋茲也會幫他還錢,於是借給他原本只有比爾.蓋茲才能享有的利率和額度,使得他能以1%的利率貸款一億元!
    當時,希臘的信用正在快速惡化,其貨幣德拉克馬(GRI)也在高速通膨中不斷貶值,如果能加入歐元區,將能一解燃眉之急!
    但問題是,加入歐元區的門檻不低,需要滿足很多要求。比如,政府債務必須低於GDP的60%,政府赤字必須低於GDP的3%,以免某個花錢大手大腳的政府在信用破產時波及整個歐元區的穩定。
    當時,希臘政府的債務大約是GDP的100%,遠高於歐元區的要求。對於一個債臺高築的國家來說,若想真正降低債務,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改革,但當時希臘政府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究竟有沒有立竿見影的辦法,能讓希臘滿足歐元區的要求呢?希臘政府想到了金融界某家收錢就能辦事的公司──高盛集團。

    ☆ 找高盛造假財務,混入歐元區
    高盛集團是非常神奇的公司,這家公司在許多世紀金融騙局中都當過「幫兇」,而且出事後跑得比誰都快,堪稱各大危機的最佳配角。
    這次,高盛集團幫希臘政府想到的辦法,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藏債。
    高盛集團利用一系列換匯換利交易(Cross Currency Swap)「衍生性金融商品」幫助希臘政府藏債。衍生性金融商品可以被列為資產負債表外的業務,雖然之後還是要還,但希臘政府的債務暫時就從資產負債表上消失了。這類操作在金融界屢見不鮮,摩根大通也曾用類似的手法幫助過義大利政府。
    最終,希臘政府隱藏了28億歐元的債務,而高盛也從中狂賺6億美元。當然了,這6億美元也不能表現在資產負債表上,本著「造假就要造全套」的原則,高盛還特意找了一群專家把自己的各種開銷從資產負債表中隱藏起來。修修剪剪,希臘總算是達到了歐盟的「入會門檻」,在2001年混進了歐元區。

    ☆ 搭著低利率順風車,瘋狂借錢
    希臘混進了歐元區這樣一個「高級名媛圈」,果然獲得了豐富資源。活躍又有錢的歐洲其他國家為希臘帶來了大量的貿易機會,振興了希臘的經濟。
    更關鍵的是,正如前文的分析,希臘政府終於能夠像德國、法國一樣,用最低約3%的利率發行國債,向公眾和投資人借債。要知道,希臘在進入歐元區之前的借債利率可是高達18% !
    圖6-3是希臘、義大利、德國和法國的10年期國債殖利率曲線,四條曲線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基本是重疊的。
    當時歐元區大部分國家都很守規矩,畢竟才剛剛「成團」,大家並不想毫無節制地借債,破壞團體的規矩。不過,希臘是個「叛逆小子」,只有它沒那麼在乎規矩,一看借錢的成本低到幾乎相當於零,那當然是能借多少就借多少。於是,希臘加足了馬力開始發行國債,債務跟GDP的比率也攀升到超過110%,比加入歐元區之前還要高!
    圖6-4是歐元區部分國家的借債比率,希臘和義大利兩國遠高於其他國家,常年超過100%。
    那麼,希臘政府究竟為什麼要借這麼多錢呢?……(更多內容詳見本書)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