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店
  • 行銷企管
  • 演講簡報
  • 秒回表達力:會議提案、談判說服都能無往不利的臨場反應練習(隨書附!秒回練習500題庫小冊)
//cs-a.ecimg.tw/items/DJAD3JA900H270W/000001_1704274595.jpg;
商品編號:DJAD3J-A900H270W

秒回表達力:會議提案、談判說服都能無往不利的臨場反應練習(隨書附!秒回練習500題庫小冊)

驚喜優惠

$300
$380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499回饋33 P幣,每帳號限乙次,限量2222名)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辣炸雞球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OK】單筆滿$1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OK購物金50元(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譯者:
卓惠娟
ISBN:
9786267311950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10
  • 內文簡介

  • 一開口就講重點,才是「會說話」!
    沒有內容的話術,說得再漂亮都是廢話。

    ☆ 讓回話兼具「即時」和「內涵」的臨場思考術。
    ☆ 全球獲獎無數的廣告撰稿人,教你如何好好說出想法、簡單就能打動人心。

    【1張A4紙的筆記練習+12篇對話範例+11則說話深度技巧】
    14天內、有感提升臨場表達的品質!
    治好「詞不達意」和「腦袋空白」的溝通症頭,打造主管認同、客戶點頭、同事佩服的溝通軟實力。

    ◎「表達力&創意發想」課程學員,絕讚正向回饋──
    •就算工作時突然被提問意見,也能立刻明確地給出答案。
    •明顯感覺自己說話時具體多了,說服力也增加了!
    •被問到自己的意見並表達出來後,常得到「很一針見血耶」的回覆。

    ◎這些臨時被點名的場合,該如何有內容的秒答?
    ■會議中出現的兩個提案,主管詢問大家的意見──
    (X)B案感覺簡潔有力,我很喜歡。〉〉只講出模糊的感受。
    (O)B案主打的客群明確,且文案有強調重點字。〉〉具體說出喜歡的原因。
    ■同事或後輩,請你提供書面報告的建議──
    (X)感覺有地方怪怪的,但說不出來是哪裡……〉〉無法將感受表達出來。
    (O)底圖太花俏了反而閱讀起來很吃力。/文字太多了,看不出哪裡是重點〉〉明確提出要修改的地方。
    ■提案完畢後,被客戶反問「我們的產品真的會賣嗎?」──
    (X)是的,可以理解您的擔心。〉〉話說得漂亮,但沒有解決問題。
    (O)提案特別強調了這項產品的獨特性XXX,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直接提出問題的解答。

    ◎專家級的回話練習技巧
    •用1張A4影印紙,練習對一個問題/主題的具體意見。
    〉〉每個問題限時2分鐘,一天練習3個問題,增加腦中回話的資料庫。
    •在社群PO文時,將事件經過加上個人感受。
    〉〉練習對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開會時的筆記,用「問句」紀錄。
    〉〉提示「明天的自己」要從什麼方向切入重點。

    ◎把「感受」文字化的「思考輸出」練習
    作者荒木俊哉是獲獎無數的廣告文案創作人,對他來說,撰寫文案就是將客戶的感受意念轉化為清晰具體的文字;他認為,透過將「思維具象化」的書寫練習,無論是誰,都能立刻臨場秒回並且明確表達自己看法。
    •為什麼「寫下來」能有助表達和溝通?
    人的想法和感受,存在腦中時都是一張張「圖像」,寫下來的過程,能讓畫面具體地文字化;對於一個主題或想法,只要先寫出第一段具體的內容,就能將其他圖像都轉為文字。
    書中的「1張A4紙的書寫練習」,就是利用將腦中畫面一一具象文字化的思考過程,鍛鍊快速把感受和想法語言化的臨場表達力。

    ◎「秒回表達」是可以練習的!最常見的職場對話範例。
    【公司內部簡報】這份企劃案中,最需要關注的重點?
    想法:如何因應客戶要面對的課題?
    〉〉因應需求,盡可能加上附加價值。〉〉別為了製造差異而忽略了價值。
    結論:關注重點是「需求」+「部分的附加價值」。
    【工作事項管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想法:回顧自己在工作上白費功夫的事項。
    〉〉不自覺地一再確認資料和郵件。〉〉確認一次就好。
    結論:不要陷入完美主義!
    【向上匯報】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
    想法:思考對方不高興的原因。
    〉〉好好處理對方真正生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不是表面上看到的。
    結論:或許,生氣原因是想獲得認同。
    【企劃書】如何寫出易懂的企劃內容?
    想法:寫一個有故事性的企劃案。
    〉〉想像閱讀者的想法來思考故事性。〉〉人們在理解故事之後,接受度就會提高。
    結論:產生認同感時,也容易對企劃產生共鳴。

    【特別收錄】秒回表達力500題庫
    工作•自我分析•人際關係•未來規劃──四大主題的問題清單思考練習,從「工作」到「個人」和「人際」,包含各種主題、一共500個問題,將想法具體化、語言化的表達練習。


    ★名人推薦:

    小虎老師(羅鈞鴻)|《有溫度的溝通課》作者
    李崇建|薩提爾推手、作家
    林大班|BFA簡報共同發起人
    林長揚|暢銷作家、簡報教練
    林珮玲Ada|筆記女王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婉蒨|鏡頭表達教練、前財經新聞主播
    郝旭烈│暢銷書作家、企業知名財務顧問、講師
    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張榮斌|臨床心理師、《又是在人間美好的一天》作者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專家五星★★★★★好評強推
    「臨場反應是可以鍛鍊的,如果要更有效率地培養反應力,這本書能幫助你找到方向!」──小虎老師(羅鈞鴻)|《有溫度的溝通課》作者
    「《秒回表達力》這本書,道出訓練表達的關鍵,定能讓學習者有所收穫。」──李崇建|薩提爾推手、作家
    「說出重點,靠的是思考而非表達,好好說話,靠的是能力而非技巧,想得清楚才能說得清楚,一起來學習將思考具體化的能力。」──林大班|BFA 簡報共同發起人
    「在練習把話說得漂亮之前,我們可以先訓練如何將『想法』表達出來;因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話語,往往是你的好想法,而不是華麗的包裝。」──林長揚|暢銷作家、簡報教練
    「不懂得思考,就很難清晰地表達。不了解自己,就很難藉著言語走到自己渴望的目的地。沒有事先的練習與準備,也很難在臨場靈活地隨機應變。將想法具體化,顯然對於我們這個從小要孩子『有耳無嘴』的文化,特別寶貴。有幸能閱讀這本好書,盼望我們藉此更好地表達自己,也打動人心!」──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想成為反應快、言之有物的人必看!《秒回表達力》這本書提供具體的訓練方法,幫你改善『腦霧』、提高『言詞解析度』!」──洪婉蒨|鏡頭表達教練、前財經新聞主播 
    「表達力的提升,永遠是拉近人們彼此之間的距離,提升自己的價值最重要的學習關鍵。」──郝旭烈│暢銷書作家、企業知名財務顧問、講師
    「一本讓你『效率』與『效果』兼具的表達書。」──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社群網站當道的時代,影響力是我們重要的資產之一,這本書將帶領我們掌握表達力,並帶給我們富足的資產。」──張榮斌|臨床心理師、《又是在人間美好的一天》作者
    「要兼顧表達的速度及深度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此書將有效指導您如何辦到。」──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內文試閱:

    •前言

    又快又有料的回覆,是如何練成的?

    「明明有很多想說的,卻沒辦法好好表達……」,是許多人的煩惱。
    例如在開會時,被主管或同事問到:「你覺得呢?」卻無法好好地說出想法;情急下牛頭不對馬嘴,當下真的有夠丟臉!要是當時能擠出點像樣的意見也就罷了,但多數時刻,腦袋根本一片空白。
    又例如,在找工作面試時,明明自認企圖心比任何人都強烈,卻無法以言詞準確地傳達想法;言談如果太過天馬行空就容易缺乏說服力,而只知道拾人牙慧,也會被認為「想法膚淺」。
    此外,在撰寫企劃案時,明明腦海中浮現隱約的輪廓,卻怎麼也想不出貼切的言詞作出具體的描述;好不容易寫出來了,卻被批評「不夠具體」、「內容似曾相似」而被直接打了回票。
    以上這些「無法將想法化為言詞」的情境,是許多商務人士的煩惱,而本書正是告訴讀者如何透過自我訓練,將想法以具體的言詞表達出來。
    訓練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將一個問題或主題寫在空白A4紙的最上方,把腦
    中第一個想到關於這個問題的想法寫在A4紙上,詳細內容在第三章會再說明;要注意的是,寫完一張A4紙的時間,不能超過兩分鐘,以及每天都要練習三個問題(三張A4紙的書寫練習)。
    每天持之以恆,養成「言詞表達訓練」的習慣,之後只要有需要,你就能在任何時刻,讓恰當的言詞靈光一現。為什麼只要透過一張A4紙的書寫練習,就能提高表達能力呢?就讓我接著為大家揭曉答案吧!
    •把話說得漂亮,不等於「表達力」
    翻開本書的你,是否也有想法很多、但表達不清的煩惱?本書正是為了苦於「表達能力不佳」的人而寫成,並不是寫給文字創作者的專業書籍,而是適用各行各業的一般人和上班族。
    在書中所提到的「(言詞)表達力」,是泛指開會、談判、簡報、製作報告、寫企劃案、及時匯報等工作上必備的「商務能力」。若是缺乏適當的表達力,可能會讓人認為「怎麼會講出這種不經大腦的話」、「實在不懂他到底想說什麼」,很難得到好的職場評價。
    然而,儘管表達能力如此重要,但在平常幾乎完全沒有訓練的機會。前面提到在許多場合無法好好表達的人,通常會從書店琳琅滿目的「溝通類書籍」尋求解方。只可惜,即使學習再多這類書籍中的技巧,依然無法提高表達能力。因為目前市面上所有和溝通能力有關的書籍,都著重在如何「巧妙地表達」說話內容;換句話說,這類書籍所談的「表達技巧」,都屬於「已經知道如何將想法說出來」之後的階段。
    這就如同學習再多料理的烹調技術,依然無法提高食材本身的品質;無論後期階段的「話術技巧」學得再怎麼嫻熟,依然沒有解決前期階段「將想法化為言詞」的問題。
    如果你煩惱的是如何把想法以清楚的言詞說出來,就不該執著於怎麼把話說得漂亮或是如何有技巧的回話,而是先訓練自己如何好好表達想法。
    •表達的「能力」比「技巧」更重要
    很抱歉現在才自我介紹,我是荒木俊哉,在電通廣告公司已擔任十八年的廣告文案撰稿工作。
    一提到文案撰稿人,許多人可能誤以為我們是靠高超的「表達技巧」謀生,但實際上這個職業的工作,都是先從表達能力、也就是將想法輸出成言詞開始。
    或許你會感到意外,文案撰稿人最初的工作,就是聆聽(廣告)客戶的聲音。多數客戶對於他們的商品或服務雖然有強烈的想法,但絕大多數都無法轉化成貼切的言詞。因此,撰稿人必須先從客戶端蒐集資料,理解「該說什麼」才能傳達出他們的想法,並將這些想法轉化成文字或言詞。
    接著再問問自己,從消費者的觀點來思考,他們對這些文字或言詞有什麼感受,檢驗「該怎麼說」,最後才寫出廣告詞。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將客戶的「想法」一而再、再而三地轉化成文字(言詞),最後再思考「該如何說」。講得極端點,最後這個「如何說」的階段可能只占整件工作的5%,文案撰稿人的工作,有95
    %是將想法轉為具體言詞的作業。
    話雖說如此,其實我過去也完全不擅長這麼做,無法將客戶的「想法」好好地轉化為文字和言詞,看了前輩寫出經過轉化後的文案,我甚至提不出任何
    意見;當時前輩問我有什麼看法時,內心其實完全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而且更重要的是,當時還無法順利做到「言詞化」的我,寫出的廣告詞幾乎完全無法打動人心。網路廣告以數字殘酷地呈現出消費者的反應,差到讓我對客戶充滿愧疚,而什麼廣告大獎對我而言,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雖然學過所謂的「表達技巧」,卻無法提升撰寫文案的能力,直到有一次我突然領悟,原來問題本質出在我的表達能力、也就是將想法轉成言詞的能力太差。
    細思之下也是理所當然,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是「說了什麼」,關鍵在於
    實質內容;空洞的內容再怎麼費心說得天花亂墜,人們也能敏銳地看穿那只是
    表面的包裝。
    不論穿上多麼漂亮的衣服來打扮自己,最後人們重視的都將回到「內在」。相同的道理,「實質的說話內容」才能產生語言的力量,溝通的本質就是「言詞化的能力」。
    •秒回思考力的書寫訓練
    我察覺到「言詞化能力」的重要性,開始努力地自我訓練,在歷經各種嘗試錯誤後,最後發掘出本書中「言詞化能力」的表達力訓練方式。
    自從開始這個訓練以後,我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不是漸入佳境式的緩慢改變,而是脫胎換骨般的急遽變化。
    在獲得日本國內的廣告文案獎之後,很幸運地連續榮獲日本國內外共計二十座以上的獎項;過去表現始終差強人意的我,竟然接連獲得全球三大廣告獎中的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以及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的The One Show 廣告創意獎。
    此外,也收到了許多被文案吸引而來的工作委託,請我負責國際性活動的概念設計(Concept Making),或是擔任海外國家層級的企劃活動等,至今承攬過全球五大洲、共二十多個國家的廣告文案工作。
    我也受到大學及企業的邀請,參與演講或研習活動,並得到許多參加成員的正面回饋—
    「現在即使突然被要求發表意見,我也能立即說出明確的回答。」
    「我的言談更加具體,說服力明顯提高了。」
    「現在能把想說的話確實地表達出來,也時常被人稱讚『你的意見很一針見血』。」
    「表達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才能,而是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訓練養成。只要掌握這個方法,相信任何人都做得到。」
    那麼,我又是如何快速提升「言詞化」的表達能力呢?其實,只是「將浮現腦海的想法」寫在A4紙上、將想法輸出為文字的練習。
    •把「想法」具體化的書寫練習
    可能許多人會納悶「為什麼是寫筆記?」一提到筆記,多數人都認為那只是「記錄的工具」。不過,我希望透過本書讓大家知道,寫筆記還有更厲害的功能,那就是「可以將想法文字化、具體化的工具」。
    我們絕大部分的模糊思緒,通常幾乎都沒有以「言詞/文字」的形式儲存在腦中,而只是以如同薄霧般朦朧的曖昧意象狀態存在,就像是「感覺」或「概念」。當人們只是說話或在腦中思考時,有許多事情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停留在模糊不清的意象狀態,無法轉化為言詞。
    相對的,「書寫」則是必須將這種模糊的感受或概念,轉化為能具體表達的「文字/言詞」。雖說是理所當然,為了寫下來,就必須把平時「模糊的思緒」具體輸出轉換成言詞,等於強迫自己置身於「必須要將想法具體地文字化」的狀態,而這樣的實際行動,就是書寫。
    當漸漸習慣本書使用的言詞化表達練習,把腦海中模糊的意象不斷地轉變為明確的文字,這麼一來,增加平時腦中的「明確言詞」、提高腦中「文字顯現的解析度」,就能在緊要關頭信手拈來所需的語彙。
    另外,可能有人會覺得自己「腦中一點想法都沒有……」,其實原因也是相同的。這樣的人只是有模糊的意象、解析度低到幾乎看不見,但實際上一定存在自己的想法。
    首先試著一點一點地寫出腦中已經有的想法,「什麼都好,總之,先寫出一項試試看」的嘗試非常重要!讓寫出的這一段話、一個詞猶如觸發點,產生拋磚引玉的作用,藉由寫下來的第一個想法,聯結到腦中其他原本模糊的意象(想法),也能自然而然地文字化。
    然後,更進一步將一段段文字化的言詞寫在筆記上,會再次成為觸發點,讓其他的「模糊意象」也能轉化為具體的文字言詞。
    每天重複這個循環的過程中,你的言詞解析度會愈來愈清晰,最後就能讓你的言詞表達既具體又明確。運用筆記工具,是為了「把思考言詞化」而使用,發揮思考的真正價值。
    •訓練出能立刻「秒回」的表達力
       說雖這麼說,也不是要做什麼費力的練習,只需不斷地把浮現腦海的想法一一寫出來即可。
    不過,時間限制是「一張A4紙兩分鐘」,每天三張,總計寫六分鐘,把這件事當成每天的習慣。這樣的練習就足以在短期內飛快提升你的言詞化能力;只需要兩個星期,你應該就能感受到:「咦?竟然文思泉湧!」
    把時間限定在兩分鐘以內,不只是為了讓再忙的人也做得到,而是因為我平時在撰寫文案時就感受到:藉由提高一點難度的時間限制要求自己,更能專注於把想法具體地文字化。
    在會議上被問到意見,或是面試時突然被提問、企劃書一直停滯不前等等……,不論任何時候都能靈光乍現,找到一針見血的詞句並回覆。本書的言詞化能力訓練的終極目標,就是像這樣達到極致秒回表達的狀態。
    •兼顧表達的「速度」及「深度」
    若能做到秒回表達,不只能加快找到語彙的「速度」,也能將說話內容的「深度」提高到最大極限。有些人能夠毫不猶豫地講出觸及核心的意見,往往是因為他們可以在瞬間就說出來。我們常會誤以為,要透過深思熟慮才能產生具有說服力的話語,其實相反!我們必須兼顧言詞的速度與深度。
    你完全不需要過度繃緊神經,反而要盡可能地放鬆心情投入文字語彙化的練習,這樣能更容易、更流暢地產生更多言詞。此外,這個練習的目的是進行「(將自己的想法)言詞化」的訓練,並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展示,因此不需要求字跡工整漂亮。
    最後,簡單地介紹本書各章的內容─
    第一章,探討「為什麼言詞化能力如此重要」的原因。
    第二章,則要介紹「如何才能把想法轉化為言詞」,以及「為什麼要用A4紙」,更加具體地解說練習的結構。
       第三章,介紹如何增強言詞化能力的具體書寫練習過程;第四章的「實踐篇」,則是模擬不同的商務場合,並提供具體的訓練範例。
    最後在第五章,是為了希望更進一步磨練言詞化能力的讀者,補充說明更多的訓練方式。
    另外,如果天天練習的話,可能會不知道該提出什麼問題,因此隨書附贈「秒回表達力五百則訓練題庫小冊」,提供給各位讀者練習時的參考。
    衷心期盼各位能實踐本書的方法,感受到「隨時都能秒回表達」的喜悅,那就再好不過了!

    •摘文

    ◎ 解決「有想法,卻難以表達」的煩惱  
    這一章我希望先談「言詞化能力」在工作上有多重要,同時又能成為你多大的助力。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深入理解這項能力的必備性和重要性吧!
    就如同我在〈前言〉中說過的,本書並不是針對創作者而寫,而是適用於各行各業一般上班族的書籍,主要的著眼點完全都是為了解決在職場上的各種狀況中需要言詞化的煩惱。
    我們通常都會認為,人人會使用言詞是理所當然的!太過習以為常之下,以致於幾乎不會意識到,這其實是一項技能。
    那麼,本書主題的「言詞化能力」,究竟是什麼呢?這項能力並不是單純讓口才流利或文章寫得更好,而是指更深層次的能力。在本書中,若要一句話來定義,我會說是「把模糊意象轉化為清晰言詞的能力」。
    然而,所謂「模糊的意象」又是什麼呢?那就是我在〈前言〉所提到,腦海中朦朧不清的印象、感覺或概念。「雖然有話想說,卻無法順暢地表達……」,當有這種心焦如焚的感受時,正是無法「言詞化」的時候,本書的目的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為了讓言詞化能力更具體,我想舉出現實的職場上各種不同的商務場景為言詞化能力而煩惱的狀況。
    翻開本書的你,想必也有類似的困擾,放心吧!為了表達能力不佳而暗地裡煩惱的人,你並不是唯一的一個。

    ◎懂得「說話技巧」, 不代表有「表達能力」
    前面談到會議、簡報、企劃書、資料整理等商務場合中,需要將想法轉為言詞的困擾。我個人在最近幾年,也切身感受到其實有許多人都有不知如何「言詞化」的煩惱,尤其是在逛書店的時候,這種感受更為強烈。
    最近幾年書店的書架陳列各式各樣有關「說話技巧」的書籍,被分類在「溝通」,如果你也曾經讀過這類的書,感想是什麼呢?
    我可以十分肯定,這些闡述說話技巧的書籍,無法解決關於言詞化煩惱的本質問題!因為「表達內容」和「表達技巧」,本來就是截然不同的能力。
    •溝通分成兩大類:「說什麼」和「怎麼說」
    先談談什麼是「使用言詞溝通的本質」,讓各位了解差異在哪。溝通,可以分解為「說什麼」和「怎麼說」。例如:
    ─用「不好意思」當作開頭。
    ─比起「你應該更努力」,不如說「我們一起學習」。
    ─要舉實例說明,比如說「簡直就像○○」。
    以上這些建議,都是「怎麼說」,加一段開場白、改變說法、舉例等等,都沒有改變「說的內容」;這些「怎麼說」的訣竅,就是說話技巧。
    相對的,當我們要說什麼事情,在思考「怎麼說」之前,就應該要思考說的內容,也就是要「說什麼」,為此而需要的技巧,就是言詞化的能力。

    ◎內向?社恐?表達能力和性格無關!
    在第一章的內容,談到「說什麼」比「怎麼說」更重要,同時也說過,訓「要說什麼= 言詞化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想必多數讀者不免納悶:「話
    雖如此,但實在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培養言詞化能力……。」
       首先我要請你放心,不論任何人,一定都能鍛鍊出將想法轉化為言詞的能 力。我在從事廣告文案撰寫的工作以前,不是特別有文采,也不擅長寫作。從小就容易緊張、有社交恐懼的我,其實很害怕在別人面前說話。
    這世上有人擅長談笑生風、妙語如珠,讓聆聽者不自禁的被吸引,受到感動;相反的,也有人完全不擅長。這和從小培養以及當事人的個性都有很大的關係,也不是長大成人就能立刻學。
    •實在的說話內容,才能留下印象
       但是,「口才很好」和「表達能力」完全是兩回事,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口才好、伶牙俐齒,是「怎麼說」的技巧,而能否言詞化的表達能力,則是「說什麼」的部分。
    例如,像我這樣不敢在大眾面前說話的人,只要懂得如何把內在的想法好好地轉成適當的言詞,即使突然被提問,也能把腦中的想法或意見充分表達出來。
    這時候,即使因為緊張而結結巴巴、口才不夠流利,也完全不是問題。對方並沒有期待你要能舌燦蓮花,而是期待你「會說什麼」,也就是說話的實質內容。
    表達能力的重點,是我一再重複強調「說什麼」的言詞化能力,無論是誰,都可以經由訓練而學會。以下是來自實踐本書訓練方法的各方回饋,感覺得出他們滿懷喜悅。
    「我開始能在必要的時候,『立即』說出該說的話。」
    「自然而然能文思泉湧。」
    「能說出『像自己要說的話』,容易獲得對方認同。」
    以往不擅長把想法訴諸言詞的我,也因為學會了言詞化的能力,成為專業廣告文案撰稿人。當然,以我來說,若是沒有訓練這項能力,就無法置身在撰稿廣告文案的環境,因此必須一點一滴地磨練出這樣的能力。
    難道沒有從事廣告文案的工作,就無法養成這種能力嗎?絕對沒有這回事。只要讓自己置身於「訓練言詞化能力的環境」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轉換你的職業。
    ◎經驗,就是「事件」加上「感受」
    什麼叫做經驗?如果有人這麼問我,我會回答經驗是由「事件」及「感受」這兩個要素所組成。
    所謂「事件」,就是過去體驗的事實及事項本身;而所謂「感受」,則是指透過過去體驗的事實及事項,而產生的個人感受。
    當有人要你回顧過去的經驗時,出乎意料地,大多數的人都只想到「事件」,只有極少數的人意識到「感受」。
    這麼說可能比較抽象,或許不太容易理解我的意思。舉前面的例子來說明,以「現在團隊面對的課題是什麼?」的言詞化訓練主題,稍微說明「事件」及「感受」的差異。把腦中「團隊面臨的課題」的想法轉化為言詞、寫在A4紙上時,首先進行剛剛所說,回想「在團隊的經驗」。例如:回想一下,最近團隊開會時,你記得什麼?
    在回顧時,重要的是不要僅止於「之前團隊開會」這個「事件」,如果只顧了「事件」,你的意見及想法並沒有言詞化。對於這個「事件」,你的「感
    受」是什麼?回顧必須進行到這個程度,才算是「回顧團隊的經驗」。
    舉例來說,開會時如果只有組長發言,你應該會覺得「團隊溝通不良」,或「成員不夠積極」等等,對嗎?這些「感受」,才是你對於團隊感受的模糊意念、要轉化為言詞的瞬間;光是回想事件經過,是無法達到把感受化為言詞的目的,必須做到回想出「事件」及「感受」,才算是成功的言詞化。
    在言詞化訓練中,要回想過去的經驗,並且在發生的事件中,將感受寫成筆記。這樣才能使本書的訓練更加有效,請一定要實際練習看看。另外,回顧過去經驗而成為加強表達力的關鍵,並不只適用於言詞化訓練。如果遇到開會突然被提問的狀況、撰寫企劃書時明確的表達想法,以及其他任何在職場上
    被徵求「想法及意見」的情境,首先抱著「回顧經驗」的意識,一定對你有幫助。
    再次強調,回顧經驗之際,不只是回憶「事件」本身,也要一併回想「感受」,然後盡可能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養成這個習慣後,即使突然有人把問題拋給你,我想你一定也能自然而然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

    ◎社群媒體的PO文, 也能練習加強表達力!
    我剛從事文案撰寫工作的時候,還沒有出現社群媒體這樣的工具。因此當形形色色的社群媒體如雨後春筍般誕生時,對於從事文字工作的我而言,當年因推特(Twitter,現已更名X)的登場而受到的衝擊,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推特(X)訊息的發布基本上是文字,而且有字數的限制。當時我雖然存疑:這麼多的限制,大家會想用嗎?但從發布當時到現在已有十五年,如今已成為眾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這麼多人在平日中以文字來傳達自己的感受,可說是有史以來不曾有過的光景。
    不過,像這樣「特意把感受轉化為文字」的行為,不正是言詞化的過程嗎?如果你並不抗拒使用社群媒體,請積極運用它作為鍛鍊的工具。
    當運用社群媒體作為言詞化訓練時,也務必注意分享經驗,也就是一併分享「事件」及這個事件的「感受」。
    我們就這一點再進一步想想看。不過,先聲明一點,接下來我要說明的是針對運用社群媒體來進行言詞化訓練。或許會有人不滿:「我在社群媒體高興怎麼寫就怎麼寫,管那麼多!」希望你別生氣,先繼續讀下去。
    舉例來說,你打算在社群媒體上記錄假日和公司同事一起去露營的事情,你會寫些什麼呢?是不是一開始會把浮上腦海的事直接寫下來呢?
     「我和公司同事去露營!」
    這個內容,就是「事件」本身。若是希望運用社群媒體來鍛鍊言詞化,事
    件發生的「感受」才會是重點。
    「很訝異主管竟然廚藝這麼好!」
    「原來露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廚藝好壞。」
    「廚藝這麼好的人平時在家可能也經常下廚。」
    「露營也能看出一個人在家的樣子。」
    「露營可以看出一個人不同的一面。」
      「平時我可能只看到主管工作上的一面。」
    「每個人都有在公司看不到的魅力。」
    「今後我要多觀察每個人其他的面相。」
    「定期舉辦露營活動,或許可以凝聚團隊力量。」
    ……
    我想,一定還有其他更多感想。像這樣透過「事件」,不斷把你的「感受」寫下來。許多以往未曾言詞化、那些露營時的愉快時光,透過在社群媒體發文,一一再度浮現眼簾。如果你只寫了一句「我和公司同事去露營!」就結束,這些感受和想法,很可能永遠都不會以言詞化的方式被表達出來。
    此外,當假期結束回到公司上班時,主管問你:「這次露營好玩嗎?」你一定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感想,而不是平淡的一句「……嗯,很開心」,就句點了。
    讀到這裡,我想你或許已經發現,這和我在第三、四章詳細介紹的「言詞化訓練」的基本目的相同。
    我認為,運用社群媒體的發文來進行言詞化訓練,是使用筆記練習的延伸,這是因為大家都知道,在社群媒體中,任何人都有機會看到你所寫的內容。本書在前面章節談到提升言詞化能力的訓練,基本上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寫出自己的經驗。

  • 作者簡介

    荒木俊哉〈株式会社電通 廣告文案撰稿人〉
    一橋大學畢業後,二〇〇五年進入電通株式會社。從配屬營業部再轉調創意部,之後作為廣告文案撰稿人,從事各種商品、企業、團體的品牌策劃。迄今為止參與超過一百個項目,活動遍及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曾在全球三大廣告奬中的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和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的The One Show廣告創意獎中獲得雙重奬項,此外也曾獲得ACC獎、TCC新人獎、NIKKEI ADVERTISING獎、YOMIURI ADVERTISING獎、MAINICHI ADVERTISEMENT DESIGN獎等日本國內外逾二十多項廣告獎。除了廣告,也為國際大型活動進行概念策劃,協助初創企業制定願景、使命、價值。此外,每年在一橋大學都會開設廣告文案和創意思考的研究班。
    透過多年的文案撰寫經驗意識到,在學習「如何表達」之前,明確知道要「表達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本書為作者處女作。

    譯者:卓惠娟
    從事日文翻譯工作十餘年。出版譯作數量超過身高,包括《半導體地緣政治學》、《暗黑心理學》、《哲學超圖解》等。
    臉書交流專頁|卓見•拙見
    E-mail:megu1002@gmail.com

    目錄

    【前言】又快又有料的回覆,是如何練成的?
    把話說得漂亮,不等於「表達力」
    表達的「能力」比「技巧」更重要
    秒回思考力的書寫訓練
    把「想法」具體化的書寫練習
    訓練出能立刻「秒回」的表達力
    兼顧表達的「速度」及「深度」

    第一章 說話的「內容」,比「技巧」來得重要!
    解決「有想法,卻難以表達」的煩惱
    說服、談判、溝通,都需要有效率的表達力
    ─會議中出現的尖銳提問,絕不能附和就好
    ─很有想法、卻總是被說老哽的企劃書
    懂得「說話技巧」,不代表有「表達能力」
    ─溝通分成兩大類:「說什麼」和「怎麼說」
    有料的表達內容,讓職場評價大加分
    打動人心的關鍵,在於內容本身
    表達,就是要有個人的獨特觀點
    「有想法、會表達」的溝通軟實力

    第二章 讓「想法」具體化的技術
    內向?社恐?表達能力和性格無關!
    ─實在的說話內容,才能留下印象
    不知不覺中接收到的各種想法和感受
    大部分的生活感受,很容易被忽略
    越在意的事情,反而越講不好?
    ─很有想法,卻無法精準表達
    只是先「寫成文字」,表達力就有驚人變化!
    ─「寫出來」,是想法轉化成言詞的最佳路徑
    ─帶出獨特觀點的書寫練習
    ─光是在腦中思考「怎麼說」,很難說得具體又到位
    累積言詞的數量,提高表達反應的速度
    言詞的「速度」,能加深言詞的「深度」

    第三章 一張A4紙的「表達力」書寫訓練
    秒回表達的思考力,一定要靠主動練習
    把想法轉化為言詞的筆記術訓練
    一張紙兩分鐘內寫完,一天練習三張
    ─時間短,才能專注又不耗時
    用喜歡的筆書寫,是維持練習的小技巧
    ─書寫練習時,請搭配「拿起來就想寫字」的筆
    三個專家級技巧,提高表達內容的深度
    ─技巧(1)再做一次相同問題和主題的言詞化練習
    ─技巧(2)用其他視角切入相同的問題
    ─技巧(3)勇於思考「反對的意見」
    書寫筆記帶來的驚人溝通力
    ─練習表達能力,是為了要溝通順暢
    ─書寫筆記的超高職場效益
    ─先筆記下來,等待之後的「新發現」

    第四章 表達力書寫訓練:12個超實用的職場對話範例
    職場和生活場景中的表達練習
    【會議】目前的工作團隊,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管理】應該成為什麼樣的領導者?
    【商談】客戶課題的勝負關鍵是什麼?
    【公司內部簡報】這份企劃案中,最需要關注的重點?
    【企劃書】如何寫出易懂的企劃內容?
    【工作事項管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及時匯報】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
    【情緒管理】對工作感到煩躁的真正原因?
    【自我分析】什麼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轉職】為什麼想去那家公司?
    【自學】為什麼要學英文?
    【閒聊】對自己而言的「放鬆」是什麼?

    第五章 讓秒回表達更有深度的專家級練習
    沒有限制,反而不知道怎麼寫才對
    一邊回顧自己的經驗,一邊寫下想法
    「經驗」,就是「事件」加上「感受」
    回顧經驗時,要聚焦在「情感」
    社群媒體的PO文,也能練習加強表達力!
    秒回表達的加分技巧
    提高「想法與意見」的傳達效益
    ─①將寫下的用詞分類
    ─②盡可能使用直截了當的用詞
    以「問句」記錄會議筆記的專家秘訣
    對一切事物保持「為什麼?」的態度

    【結語】表達的初衷,是希望能打動人心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