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現實:杜拉克談新政治、新經濟、新社會、新世界觀(軟精裝)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5000回饋400P幣(限量)
- P幣
全盈+PAY 單筆滿1200回饋80P幣(限量)
- 登記送
11/01-11/07【加碼送300P幣-資格登記B】百貨指定單筆滿$1500 即可進行登記
- 信用卡、無卡分期、行動支付,與其他多種方式
- PChome 聯名卡最高6%,新戶再享首刷禮1000P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滿$290免運
作者: | |
譯者: | 林麗雪 |
ISBN: | 9789869985192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1/10/25 |
內文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供決策者和有志成為決策者的人閱讀的書;內容涉及相當廣泛的主題,包括全面討論日本、西歐、俄羅斯和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的政府、社會和經濟議題。本書也討論技術對武器與國防的影響、對政府的功能與限制的影響,以及對學校與學習的影響。作者彼得‧杜拉克在本書中並沒有聚焦於明日要做什麼,而是在深思默想明日的同時,聚焦於今日該做什麼。他就像一位智慧而又滿懷關切的老人,再次用他宏觀的視野和淵博的知識,為我們剖析了今日所處時代的前世今生,並指出了那些「已經發生的未來」,讓我們更加明前行的方向。
★本書特色:彼得‧杜拉克在三十多年前所提供的種種遠見,已逐漸實現,構成了我們今天面對的「新現實」。
★目錄: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另一個「歷史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 顧忠華再版前言
前言第一部 政治現實
第1章 時代分水嶺
第2章 消失的社會拯救
第3章 羅斯福美國願景的終結
第4章 俄羅斯帝國消逝後
第5章 軍備效果適得其反
第二部 政府與政治程序
第6章 政府的局限性
第7章 新多元主義
第8章 提防魅力:對政治領袖的要求已改變
第三部 經濟、生態與經濟學
第9章 跨國經濟與跨國生態
第10章 經濟發展的矛盾
第11章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經濟學
第四部 知識型社會
第12章 後商業社會
第13章 兩種反主流文化
第14章 以資訊為基礎的組織
第15章 作為社會功能與博雅技藝的管理
第16章 轉變中的知識基礎
結語 從分析到感知:新世界觀
<作者簡介>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譯者: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歡有生命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內文試閱:‧導讀
另一個「歷史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
顧忠華教授彼得‧杜拉克於1989年出版本書時,意外地預言了「蘇聯帝國」的垮台,他澄清從未想要「預測未來」,只是根據經驗的綜合判斷,描述自己看到的「現實」。實際上,杜拉克在三十多年前所提供的種種遠見,有不少現象的確已逐漸實現,也就構成了我們今天面對的「新現實」。
為何杜拉克有能力注意到一般管理學者忽略的情境,以致看得到局勢發展的趨勢呢?原因不僅僅在於杜拉克本身有著深厚的人文知識背景,更在於他始終把持著自由開放的心靈,不斷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如他自己所說: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分水嶺,往往不引人注目,而且在當下很少受到大眾注意。但一旦跨越了分水嶺,社會景觀和政治景觀就會改變,社會氣候和政治氣候都會不同,社會語言和政治語言也異於以往。新的現實情況就此出現。本書採取了一種宏觀的視野,觸及了極為廣泛的主題,杜拉克表示這是「一本供決策者和有志成為決策者的人閱讀的書」;不過,他也批評「他們中有太多人,也許是大多數人,仍然把決策建立在昨日的現實基礎上。」值得玩味的是,今日的讀者若是想要直接參考本書的論點,又應該如何避免落入「把決策建立在過時的現實上」?
其實沒關係,杜拉克先生早就聲明本書不會提供「答案」,而是「試圖讓在 21世紀社會中以資訊為基礎的知識組織決策者提出正確的問題。」即便如此,建議讀者仍須好好咀嚼本書並深入分析的各項議題,尤其是有關第7章的「新多元主義」,本章清楚描繪了現代社會如何產生了「功能性」的組織,這類組織又如何塑造出新的勞資關係,也時時挑戰陳舊的管理知識;而第四部「知識型社會」中的幾個章節更濃縮了杜拉克對於知識創新帶來深刻變革的「新世界觀」,而我們只須考慮到人工智慧(AI)造成的衝擊,便有可能自行想像人類目前面對的「新現實」。
最後不妨問道:另一個「歷史的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杜拉克若處於2021年,會如何看待世界局勢的變化?本書並未提到近三十年在國際經濟上出現的最大變數:中國的崛起。眾所皆知,杜拉克是非常反對共產主義的體制,他始終堅信唯有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能夠釋放出人類最積極的創造力,也才有能力經營美好共善的社會(他因此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然而,今天的民主價值體系正受到「數位極權主義」的嚴重威脅,究竟人類的未來命運將由哪種體制來支配?這讓我們不禁懷念起彼得‧杜拉克的「預言」了!
(本文作者曾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摘文|第1 章|
時代分水嶺即使是在最平坦的地表也會有一些隘口,小路先是爬到山頂,然後再下降到一個新的山谷。大部分的隘口只是一種地勢,山谷兩邊的氣候、語言或文化幾乎沒有任何差異。但有些隘口就不一樣了,是真正的分水嶺,通常既不高聳也不壯觀。布里納(Brenner)山口是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隘口中,地勢最低且最平緩的一個,然而自古以來,它就是地中海和北歐文化的邊
界。位於紐約市以西約70 英里處的德拉瓦水峽(Delaware water gap),甚至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隘口,卻分隔了美國東海岸和美國中部。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分水嶺,往往不引人注目,而且在當下很少受到大眾注意。但一旦跨越了分水嶺,社會景觀和政治景觀就會改變,社會氣候和政治氣候都會不同,社會語言和政治語言也異於以往。新的現實情況就此出現。
在1965 年到1973 年之間的某個時間點,我們就跨越了這樣的分水嶺,進入了「下個世紀」。我們揚棄了過去一、兩個世紀以來形塑政治的信條、承諾和陣營。我們踏入政治的未知領域,可以指引我們的熟悉地標寥寥可數。除了少數史達林主義者之外,沒有人會再相信社會拯救(salvation by society)了,這種信念自18 世紀的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以來,一直是政治的主導力量和主要動力。而另外一股政治反作用力:在「利益集團」內部或透過利益集團形成的政治整合,也已失效過時。對政治藝術和實務的貢獻,是出自美國,最早是由漢納(Mark Hanna)在19 世紀末塑造出來,並於40 年後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透過新政(New Deal)而變得完善。
最後一個殖民帝國俄羅斯, 已進入殖民地獨立(decolonization)的最後階段。因此,不論接下來繼承它的是什麼,將不可能是「俄羅斯」或「帝國」。
三百多年來,軍備一直「富有成效」,而且被當成一種政策工具,但現在已經造成「反效果」,即使不會癱瘓經濟,至少也會消耗經濟,所以只是一種不可靠的政治工具;而最重要也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改變是,軍備在軍事上已無能為力。
這些都是本書第一部所要討論的主要現實狀況。1873 年至1973 年
人類上一次跨過這樣的時代分水嶺,正是在一個世紀前的1873 年。在經濟衝擊方面,那一年維也納股市的崩盤並未釀成太大的災難,只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和紐約股市,引發了短暫的恐慌;18 個月後,整個西方世界的經濟就已經完全復甦。
但在政治上,鮮為人知的維也納股市崩盤事件,卻代表了自由主義時代的結束,也就是一百年來自由放任主義(laissezfaire)成為政治主要信條時代的終結。這個世紀是從亞當.斯密(Adam Smith)出版《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的1776 年開始。但從1873 年之後的十年內,曾經打著「進步」和「開明」旗幟、橫掃整個西方世界的各大自由主義政黨,步上了勢力消退與混亂狀態,而且再也沒有恢復元氣。
在歐洲大陸,這些政黨在1873 年後幾乎立刻分裂成馬克思社會主義者和反猶太社會主義者。這兩個陣營都是反資本主義者,也敵視自由市場和「資產階級式民主」(“bourgeois democracy”)。反猶太政黨訴求的對象是傳統的反資本主義者、農民和小生意人,而不是「後資本主義」時代的工廠工人。然而,反猶太政黨就和馬克思主義一樣,排斥自由放任和資產階級精神;也和馬克思社會主義一樣,從一開始就公認是一股推動政治整合的力量,也是取得政權的一套組織原則。事實上,第一個實施社會主義計畫,把瓦斯公司、電力公司和電車公司無償充公的政治人物,並不是馬克思主義者,而是反猶太社會主義者:在1896 年當選維也納市長的魯維格(Karl Lueger)。正如史達林(Josef Stalin)在大約50 年後所顯示的,馬克思主義和反猶太主義很容易結合起來。當然,史達林在他生命盡頭時,神智已經不太清醒;但是讓史達林在1940 年代發動反猶太運動的原因,不僅僅是偏執妄想症作祟而已。身為老練的政治人物,他當然了解馬克思主義已經無法當作政治信條,於是找到了反猶太主義當作替代方案,來挽救垂死的社會主義和癱瘓的共產黨。
從一開始(也就是1880 年代以來),馬克思主義和反猶太的「民族」社會主義就一直同步發展,爭奪繼承「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地位。在1873 年維也納股市崩盤前,阿德勒(Victor
Adler)和薛納爾(George von Schoenerer)這兩個年輕人,已是奧地利自由主義陣營裡嶄露頭角的後起之秀,也是親密的盟友和好友。但在五年內,他們就從好友變成了死敵。阿德勒成為歐洲大陸最受尊敬的馬克思主義領袖,薛納爾則成立了第一個反猶太政黨。60 年後,希特勒(Adolf Hitler)在德國實施的那一套做法,就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在維也納漂泊時,從薛納爾那裡學到的。
在1873 年以前,馬克思(Karl Marx)還是一個沒沒無聞的「怪人」,以記者身分勉強維生。五年後,他成為知識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信徒遍布歐洲,甚至美國。在1873 年後的20 年內,馬克思社會主義政黨在歐陸各個主要國家,包括法國、義大利、德國和奧地利,甚至在沙皇統治下受到官方壓制的俄羅斯,都成為單一的最大政黨。
在維也納股市崩盤十年後,從1883 年至1888 年之間,德國首相俾斯麥(Bismarck)創立了國民健康保險和強制性的老年保險制度。這啟動了由政府提供社會福利安全網的「福利國」制度。同時,英國和奧地利開始透過工廠檢查、衛生和安全法規,以及對僱用童工和婦女的限制,來削弱雇主的權力。即使是離開歐洲政治風潮甚遠的美國,也在1880 年代以格蘭傑法(Granger laws)和州際商務委員會(Interstate Commerce Commission)來規範鐵路業,並通過反托拉斯法和第一套規範及限制證券業的州法律,而脫離了不受限制的市場制度。1880 年代末期,美國也首次出現明顯的「反商」政治運動,這是一種民粹思想,要求政府控制金融業、農產品價格、工時和薪資。而且在1900 年左右,在民粹主義者的領導下,內布拉斯加州首府林肯市成為繼奧地利的維也納之後,第二個將當地電力公司、瓦斯公司和電車公司「社會化」的城市。
到了1890 年代中期,反猶太主義也成為一股主要的政治勢力。1894 年,德瑞福斯(Alfred Dreyfus)上尉在法國被誣告並被判為間諜。德瑞福斯受審案引爆了反猶太主義浪潮,而第二次大戰中親納粹的維琪政府(Vichy government),則是繼承這股反猶太主義的嫡系後代。1895 年,德國皇帝的宮廷牧師施托克(Adolf Stoecker)在柏林創立了一個社會主義暨反猶太主義政黨,鼓動德國的「反資本主義者」動員起來。一年後,如前所述,奧地利人選出了第一個反猶太主義者擔任維也納市長。
隨著德瑞福斯事件的發展,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也逐漸成長而羽翼豐滿。在德瑞福斯被誣陷為德國間諜後不到兩年,所有法國人都知道他是無辜的。事實上,在那時候,那個間諜的真正身分已經是公開的祕密。然而,對德瑞福斯洗清冤屈的要求,得到的回應卻是「誰在乎德瑞福斯是否無辜,重要的是軍隊的利益」。這正是極權主義的本質:主張集體的、政黨、國家與雅利安種族(Aryan race)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主張軍隊的利益是「真理」和最終標準的論調,使法國輿論對德瑞福斯極為不利。十年後,德瑞福斯終於獲得平反。但到了那時候,列寧已經把「真理」定義為:能夠幫助、強化和促進「黨」的一切事物,這也是後續所有極權政權所依據的定義,包括列寧自己、墨索里尼、希特勒和毛澤東的政權。
在1873 年維也納股市崩盤後的一百年來,政府對經濟的控制以及對社會的指引,成了「進步」的原因。當時重大的政治辯論並不是有關福利國的事情,而是兩派人馬之間的辯論,一派是福利國信徒,主張政府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的控制,應該受到民主和法律的規範;另一派則是包括馬克思主義與反猶太分子的極權主義信徒,他們宣揚並實踐政府擁有絕對的、不受限制的權力。
相關分類
寄送時間 |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
---|---|
送貨方式 |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
送貨範圍 |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
售後服務 | 缺掉頁更換新品 |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