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店
  • 行銷企管
  • 溝通說話
  • 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Twitter 、Slack高績效團隊負責人,教你化解歧見的8種溝通心理技術
//cs-a.ecimg.tw/items/DJAD3JA900BSXLJ/000001_1632370200.jpg;
商品編號:DJAD3J-A900BSXLJ

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Twitter 、Slack高績效團隊負責人,教你化解歧見的8種溝通心理技術

$284
$360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辣炸雞球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OK】單筆滿$1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OK購物金50元(限量)

  • 登記送

    i郵箱-下單取貨之訂單登記送30點現金積點(使用效期30天/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譯者:
辛一立
ISBN:
9789863987123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9/29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歧見就像雜草,從來不會完全消失,
    吵贏了也不會真正改變其他人的想法。

    溝通不同意見,了解自己怕什麼,比事實數據更重要!
    在高壓情境、敏感議題上,也能夠不暴走、不隱忍、不假裝,好好說。

    ◇為什麼別人不願意改變想法?明明是我對?
    ◇當對方聲音變大、公開作對,如何化解焦慮緊張?
    ◇跟父母或朋友的關係緊張,乾脆不參加聚會,放棄溝通?

    吵架是吵不贏的!偏見讓我們沮喪和激動。
    改善5%的溝通習慣,就能讓生活品質提升50%,團隊更有效率!

    當期望與現實不符,就會引起我們的焦慮,甚至暴走和爭執,其實這是自己心裡有隱而未見的因子,導致預設立場、對新訊息產生錯誤反應。例如聽到反對疫苗者的言論就產生焦慮感;或者人們因為不同政治背景,就猜測他人的水準比自己差很多。

    反對你的人,其實最清楚你的盲點,反而能激發更好的點子!
    作者過去20年來曾在Amazon、Twitter 和 Slack 等科技公司的高績效團隊擔任主腦人物,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中,促成各部門和客戶達成有意義和具有建設性的合作。同時,作者一直在研究認知偏見、邏輯謬誤,以及系統性思考,並將其應用在工作和人際溝通上。他曾發表一篇綜合世界上 200 多種已知認知偏見的文章,有超過150萬人閱讀,包含心理學界、經濟學界、大眾讀者等,世界各地都有學者和研究人員引用此文,作為重新建構認知偏見的方法。

    8種對話練習,讓爭執轉化為正向的健康關係
    作者介紹8種溝通技術,包括觀察引發焦慮的原因、分辨自己的內在意見、善用認知偏見、只說己見且不推測他人想法、尋找交集、提出好問題、建立有安全感的分享空間、實際參與困難的議題等,並且透過練習,讓讀者達到:

    ◆ 減少生活中重複且令人沮喪的爭執。
    ◆ 與立場完全相左的人,達成共識,或找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 化解生活和工作上的緊張情況,對自己充滿自信。

    不用大吼大叫,也不會心累洩氣。當你學會在各種關係中有效表達不同的意見,溝通效果倍增,同時還可以提升你所有其他的技能。
    有不同意見也能好好說,是你能學習、運用的最強手段之一。


    ★名人推薦:

    *埃文.威廉斯| Twitter 共同創辦人
    *賽斯.高汀|《這才是行銷》作者
    *丹尼爾.品克|美國前副總統高爾首席撰稿人
    *史丹利.麥克里斯|退役美國陸軍上將,前聯合參謀部主任

    作者完全改變了我們對爭執的所有看法。讀這本書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竟然會期待下一場爭論的到來。我們可以打造的生活技能當中,最被低估的就是具有建設性的爭執能力了。
    — 埃文.威廉斯,Twitter 共同創辦人
     
    這是一本會改變你人生的書。讀完三遍之後,買一本送給任何一個你關心的人,這樣做會讓一切變更美好。
    — 賽斯.高汀,《這才是行銷》作者
     
    衝突可能會讓場面很難看。不過如果你遵照作者的準則,你就會發現,衝突無法避免,而且有其必要,甚至對你我有所幫助。儘管沒有人能完全避開衝突,但是,藉由這本深具啟發性的書,我們大家都可以學會如何吵得更好,也更具成效。
    — 丹尼爾.品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美國前副總統高爾首席撰稿人

    在現今兩極化的氛圍之下,「有建設性的爭執」聽起來好像很矛盾。作者挑戰這個想法,寫出這本周到的指南,討論我們要如何降低自己的音量、容忍緊張氣氛、同時進行我們世界所欠缺的建設性對話。
    — 史丹利.麥克里斯特,退役美國陸軍上將,聯合參謀部主任


    ★讀者推薦:

    參加下一次家族節慶聚會之前,你一定要先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自己具備了新的工具,能辨識自己的焦慮感,知道如何回應。
    — 米拉杜

    我在Goodreads網站上讀到一篇書評寫到「人人都應該讀本書」,就立刻買了。這完全就是所有的學校應該要教孩子的事。我從這本書裡學到太多東西了。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爭論,其中有九成是讓大家大吼大叫,卻完全沒有解決的爭議,這本不起眼的書,卻有滿滿的影響力!我現在可以明白自己有多常大吼大叫卻沒有解決問題的盲點在哪裡。
    — 瑪麗安.杜洛許
     
    這本書不但好讀,又有易懂的個案說明。篇幅長短適中,非常推薦這本書!
    — 葛瑞格.佩里
     
    這不是一般科技人告訴我們如何正確經營公司的書。這本面面俱到的書,談的是我們個人可以怎麼做,跳脫那種「我們對上他們」的衝突處理辦法,不再讓這種舊式的方法撕裂你我的社會。
    — 班達那
     
    這本書提供一個清楚明白的思考架構,把我們和他人難免意見不合時的焦慮感,透過作者所謂「具有建設性的爭論」,變成可以彼此學習的方法;而且,就連讓人傷心的兩極化的爭論,也可以這樣化解。我很喜歡他因為研究了人類的認知偏誤後,進而寫書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有偏見,同時告訴大家,該如何意識到自己的偏見,並且加以解決。
    — 阿提那
     
    我讀過好幾本書,討論如何有建設性地處理爭議,不過這些書大部分都偏重在措辭和說服力上。本書反其道而行:以幽默、清晰、又精準的筆法,寫出我們要如何變得更開放,接納改變自己思維的意見。他鼓勵大家要跟爭論正面對戰,而且還提供了工具,幫我們化解衝突引發的恐懼和焦慮。我相當推薦這本書。
    — 科學愛好者
     
    這本書輕易成為我今年的愛書之一!我沒想到自己會喜歡一本談爭吵的書。說真的,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面對人生的指南書。作者對這個我幾乎不瞭解卻每天要面對的議題,進行了好多寶貴的研究,他用詼諧又坦白的方式所寫出的個人故事,就是佐證之一。這麼講聽起來可能有點怪,不過,假如我可以遵照書裡列出來的建議做的話,我可能會變成更好的丈夫、爸爸、還有同事。謝謝你。
    — 安迪
     
    這是一本好讀也重要的書。對提升自我很有幫助。我在某一堂政治課上,用了這本書作為主要教材。此外,本書的「認知偏誤清單」不僅很有用,設計還相當酷。我希望亞馬遜可以賣這個表單。
    — 亞馬遜客戶


    ★目錄:

    前言  意見不同是健康關係的象徵
    1.觀察引發焦慮的原因
    2.分辨自己的內在意見
    3.善用認知偏見
    4.只說己見且不推測他人想法
    5.提出好問題
    6.尋找交集
    7.建立有安全感的分享空間
    8.實際參與困難的議題
    後 記
    感 謝
    推薦書目


    <作者簡介>

    巴斯特.班森(Buster Benson)
    曾任Amazon、Twitter、團隊溝通平台Slack的經理人和產品團隊負責人,擁有20年產品開發經驗,幫助小型企業構建分析和快速推廣工具。現為750words.com的執行長和專欄作家。
    作者需要和工程師、設計師、行銷人員、研究人員、數據分析師、客服人員,業務負責人,以及客戶一起工作,處理各部門的焦慮衝突,在有許多限制條件的環境中,協助促成富有意義和建設性的合作。同時,他一直在研究認知偏見、邏輯謬誤,以及系統性思考,並且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工作中。
    他分析200多種已知的認知偏見,包括刻板印象、權威謬誤、從眾效應、安慰劑效應等,認為我們不應該將偏見當成毛病,若能善加運用,能夠讓溝通更有成效。並且發表文章Cognitive bias cheat sheet,至今超過150萬人閱讀,讀者橫跨心理學、經濟學、學術界,以及對認知偏見感到好奇的讀者。世界各地都有學者和研究人員引用此文,成為重新建構認知偏見的方法。  

    譯者:辛一立
    國立東華大學外文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研究所畢業,譯有《老大的權威來自溝通的技巧》、《行銷創意玩家》、《小氣財神》等。


    ★內文試閱:

    ◎ 前言  意見不同是健康關係的象徵

    我們先釐清一些對歧見本質的常見誤解。

    ●錯誤觀念 1:爭執是不好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對話時,衝突無可避免,因為大家有各自獨特的觀點。意見不合是關係健康的象徵。但是我們多數人從未學過如何爭執,沒學過如何應對負面情緒,因而無法認識負面情緒和增強正面情緒。如何爭執很重要。幸運的是,這個問題可以解決,我們可以學習這項技術。

    ●錯誤觀念 2:爭執能夠改變想法。……如果我們無法改變主意,至少可以改變人們的行為,對吧?改變別人的行為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使用武力的情形下。然而,或許當下不明顯,可是很容易觸發適得其反的效果。

    ●錯誤觀念 3:爭執會結束。……歧見不會結束,它們根深柢固,可能暫時從表面消失,其實只是隱藏起來。

    ……

    如果能有一周,或甚至一天沒有爭執,可算是無上的快樂。為什麼我們應該要有更多爭執呢?意見不合就是機會,你會期待具有建設性的歧見,而非害怕意見不合,它會帶來互惠互利的結果。

    具有建設性的爭執會產生成果:藉由消除威脅、降低風險、達成協議、或制定決策,進而產生安全有保障的成果。藉由揭露世界或彼此的新訊息,讓我們看到且理解現實,進而產生成長的成果。透過將我們聚集在一起,大家有機會建立信任,進而產生連結的成果。藉由教導我們以強調遊戲、冒險、有趣,有時甚至是敬畏的協作心態,進而產生有樂趣的成果。
     
    我們都曾有過良性爭執、衝突、意見不合,無論你想如何形容它們,最終都是相互進步,而非相互毀滅。有時我們會感到驚訝,因為從未期望爭執可以帶來一些成果。學習如何增加這種驚喜的機會,就是本書所談的具有建設性歧見的技術。

    這種觀點需要時間體現,並非是希望更多或更少的爭執,因為我們實際上別無選擇。假設我們彼此糾纏不清,如何才能以最好的方式相處?

    現在,有建設性歧見的技術運用在各種情況中,我們的世界越來越朝向兩極化的分化,就連最淡定的禪宗大師也會受不了。

    本書將引導你透過八種對話習慣,幫助你將令人沮喪的爭執,轉變成愉快且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引導你了解產生分歧的原因。藉由練習這門藝術,你將會獲得這三種超能力,你的改變會對日常生活產生極深的影響。

    1. 爭執不會令人沮喪。他們不像死胡同,更像是進入未開發的領域。當你似乎找不到前路可行時,你將學會確保開放對話的方法。

    2. 你最後會減少重複、令人沮喪的爭執。並非因為你逃避或壓制這些歧見,而是因為你能夠結束這個不斷產生相同爭執的循環。你將學會把歧見連根拔起。

    3. 世界將變得更寬闊。因為你不會跟意見不同的另一方的所有有趣對話、想法、人,以及機會隔絕。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願意和你害怕的人或想法互動。你會了解從內部來看對立的觀點,往往會截然不同,不像你從外部投射的觀點那麼糟。

    ●你的新超能力

    有些人稱有建設性歧見的技術為「後設認知技術」(meta skills),我則稱之為「超能力」,因為它可以提升你所有其他的技術。

    這是具備閱讀、寫作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這種技術十分重要,值得投資,如果你在解決分歧時更具有建設性,即使只改善 5% 10%,你的生活會改善 50% 100%,因為你在生活中扮演的每個角色都需要溝通和解決突然發生的爭執。

    當你學會在不同的角色中有效表達不同的意見,效果會融合且加大,從而使你成為更好的朋友、更有能力的同事,更有愛的伴侶、更活躍的家庭成員,以及更有影響力的世界公民。這是一種超能力,它可能是你能運用的最強手段之一。很少有人能得到正確的工具、規則和環境來發展和完善其具有建設性歧見的技術,因此我們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如何閱讀本書?

    有建設性歧見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在第 1 章中,讀者可以學習觀察焦慮如何在你的腦海中出現,又如何成為路標,以指引你最重要的個人信念和期望。

    在第 2 章中,讀者可以學習如何分辨那些會影響你處理分歧意見的各種內在聲音。我們將以兩極分化的問題為例,例如疫苗接種,說明如何從正反分明,走向給予例外和灰色地帶更多的空間,替有建設性的一對一對話打開一扇門。

    在第 3 章中,讀者可以看到認知偏見如何使爭執複雜化,導致我們無法採用確實可行的方法進行公平決策,例如,企業的招聘決定。如果了解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將能夠減少偏見造成的傷害。

    在第 4 章中,讀者可以學習如何發現偽裝成聰明意見的推測、刻板印象,以及過度簡化。我會分享我和好友討論政治的例子,以說明如何替自己發言,而不是試圖推測他人的想法,如何能夠在打破和建立關係之間發揮作用。

    在第 5 章中,讀者可以學習如何提出能夠得到驚喜答案的問題。我們將說明如何引導問題至嶄新且有見地的方向,若沒有這些引導的問題,有可能錯失這種機會。

    在第 6 章中,讀者可以了解,為什麼團隊裡需要反對者。我將分享一系列的故事,顯示當我們共同表達論點時,爭執可以更有建設性。

    在第 7 章中,讀者可以了解,我們存在分歧的實際空間和媒介,將如何影響意見不合的結果。培養一個中性空間很重要,在這個有安全感的空間中,可以期待,甚至鼓勵人們表達不同意見。

    在第 8 章中,我們將探討危險思想的主題。有些人認為某些主題太過危險,以至於無法討論。讀者可以了解為什麼對這些主題有不同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書最後,我會按照相關章節,提供讀者進一步閱讀的書籍。

    就像普羅米修斯的贈火一樣,歧見這個禮物在本質上並非好事,必須依循我們的價值觀系統來思考它。在今日進行的各種對話脈絡中,我們從未學習過有建設性的爭執技術,所以我們承擔了那些因為參與,或放大無效爭執而造成的意外傷害。就像除不完的雜草一樣,意見不合無可避免,我們越是想努力消弭世界上的衝突,就把越多的衝突推入陰暗處,它們只會在那裡蔓延,變得更強壯,等待下個季節再次歸來。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