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店
  • 行銷企管
  • 生涯規劃
  •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cs-a.ecimg.tw/items/DJAD3JA9007LON1/000001_1491962791.jpg;
商品編號:DJAD3J-A9007LON1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253
$320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辣炸雞球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OK】單筆滿$1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OK購物金50元(限量)

  • 登記送

    i郵箱-下單取貨之訂單登記送30點現金積點(使用效期30天/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評價

5.0
共 1 則評價
5.0
100%
4.0
0%
3.0
0%
2.0
0%
1.0
0%
最相關
*鈞*
2024/06/17
商品詳情
作者:
譯者:
許恬寧
ISBN:
9789862137505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28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設計師也熱愛問題

    ‧如何才能找到喜歡的工作?甚至是熱愛的工作?
    ‧如何才能打造讓我過著美好生活的事業?
    ‧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
    ‧如何改變世界?
    ‧怎樣才能瘦到爆、性感,並且有錢到天怒人怨?

    *生命設計的五種心態
    ‧好奇心
    ‧行動導向
    ‧重擬問題
    ‧覺察
    ‧通力合作

    設計師靠著「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解決問題,帶來我們今日的世界。看一看辦公室,看一看家裡,手上那台平板、那支手機、坐著的那張椅子,生活中每一樣東西都源自設計,而每一個設計的起點,都是設計師或設計團隊想解決的問題。

    本書作者比爾‧柏內特(Bill Burnett)與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讓我們瞭解,如何透過設計思考,創造出有意義又快樂的人生。不管是誰,身處何方,現在或先前的工作是什麼,目前多老或多年輕,都可以藉著那些帶來世上美妙科技、產品、空間的設計思考,打造專屬於自己的事業與生活,活出圓滿、有趣、創意無限、生產力十足、永遠有驚喜等在前方的人生。


    ★本書特色:

    自己的人生,自己設計!

    終於,有一本書要教我們如何打造人生,更貼切的說法是「設計」人生。
    任何年齡、任何人生階段都適用──

    ◆歷經15年實證的課程(8年在柏克萊,7年在史丹佛)
    本書精鍊自史丹佛設計學院知名的生涯規畫課程,由兩名教授共同撰寫。歷經十幾年的實證,此課程的生命設計模式對於個人的改變相當有效,大幅降低焦慮感以及有關職涯、生命的錯誤迷思,能更有效地達到職業目標。作者教學經驗豐富,深知激勵人心的祕訣,將設計與生命觀點的共通性緊密串連。

    ◆適用於各年齡層人士
    課程內容經過濃縮,適用於不同的生命情境,簡易、實行度高。不論是對二十、四十、六十歲的人,剛踏入社會、轉換跑道、中年轉職或屆臨退休的人士,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有啟發性跟實用性。

    ◆輕鬆解決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
    在人的一生中,職涯成功與否、生命快不快樂,都是重要課題。然而,針對此課題,以及面臨生命走向的重大決定時,我們的教育系統幾乎沒提供相關的工具。本書用「設計思考」回答人生最具挑戰性的問題:「我這一生要做什麼?」展現在史丹佛開創、於矽谷發揚光大,嶄新又富創意的生命設計過程。

    ◆矽谷頂尖設計團隊
    本書作者的設計作品包含蘋果「老鼠」、第一台消費性筆電、雷射印表機、星際大戰動作人物等。比爾是史丹佛設計系的執行主任,也是蘋果Powerbook的行銷主管。戴夫則是史丹佛生命設計實驗室的共同主任,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跨國性互動娛樂軟體公司「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的創辦人之一。


    ★名人推薦:

    丁菱娟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廖韡 平面設計師
    劉安婷 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鄭宇庭 新手書店店長
    賴麗秋 《熟年誌》總編輯

    「本書用設計師處理挑戰的方法,帶著讀者打造出具有意義的滿意生活。實驗、找路,製作原型,不斷找出更合適的方法。讀這本書吧,每個人都會讀。」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暢銷作者

    「未來十年的生涯指引,就靠這本書了……每當你面臨人生重大階段,準備好活出自己熱愛的生活,都可以翻翻這本書。」
    ──大衛‧凱利(David Kelley),IDEO創始人


    ★媒體推薦:

    「來自兩位作者在史丹佛大學人人搶修的同名課程……本書最重要的啟示,或許是世上沒有失不失敗的人生。我們唯一會做錯的事,就是死守著讓自己不快樂的人生。這本書懂我們的迷茫,給予理智的建議,引導我們找出人生是怎麼一回事。人生規畫的經典之作。」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目錄:

    簡介:人生是「設計」出來的
    第一章:從此時此地
    第二章:給自己一個人生羅盤
    第三章:找出一條路
    第四章:卡住怎麼辦
    第五章:自己的人生,自己設計
    第六章:打造原型
    第七章:找「不」到工作的方法
    第八章:打造夢幻工作
    第九章:選擇幸福
    第十章:萬無一失
    第十一章:建立團隊
    結語:好好設計生命之後
    謝辭
    註釋


    <作者簡介>

    比爾‧柏內特(Bill Burnett)
    史丹佛大學設計學程(Design Program)執行總監。

    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
    史丹佛大學產品設計學程(Product Design Program)兼任講師、管理顧問、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共同創始人。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官網:www.designingyour.life

    譯者:許恬寧
    自由譯者,譯有《好日子革新手冊》、《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等書。


    ★內文試閱:

    前言 

    人生是「設計」出來的

    艾倫喜歡蒐集石頭,平日熱中把戰利品依據大小、形狀、種類、顏色分門別類。在一流學府就讀兩年後,學校要她選擇主修。老實講,從小到大,艾倫不曉得人生要做什麼,也不曉得以後該從事哪一行,但既然一定得選,念地質系似乎順理成章,畢竟石頭是她的最愛。
    艾倫的爸媽以女兒為榮。哇,主修地質,以後是地質學家耶。然而,艾倫大學畢業後搬回家住,開始幫人帶小孩和遛狗,賺點零用錢。父母困惑不已,這種工作女兒高中就在做,而他們才剛付完昂貴的大學學費。女兒什麼時候才會搖身一變,成為地質學家?什麼時候才要展開事業?她讀地質不是嗎?理應成為地質學家。
    真相是艾倫不想當地質學家。對於地球是如何形成、組成物質是什麼、前因後果又是什麼,她其實不太感興趣。她對田野工作也興趣缺缺,不想替自然資源公司或環保部門工作。製圖,不喜歡。寫報告,也不喜歡。她念地質,只是因為當初不曉得要選什麼科系,恰巧又喜歡石頭。艾倫大學文憑在手,老爸老媽又整天在耳邊碎碎念,但她實在不曉得該如何找工作,更不曉得人生的路怎麼走。
    大學的確就跟大家講的一樣,是人生最美好的四年,但是一畢業,快樂時光就結束了。艾倫不曉得自己的困境並不特殊。許多人跟她一樣,不想找和主修相關的工作。在美國,甚至僅有二七%的大學畢業生,後來的工作與當初念的科系有關。不論是「主修什麼,這輩子就會做什麼」,或是「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再來就是工作、工作、工作和無聊到死)」,困住艾倫的念頭,都是本書要談的「無效的想法」(dysfunctional beliefs),也就是讓許多人無法設計美好人生的迷思。
    ***
    ⊙無效的想法:大學念什麼,以後就得做什麼。
    ⊙重擬問題:四分之三的大學畢業生後來做的工作,都和自己的主修無關。
    ***
    珍妮從小到大都努力念書,到了三十五歲左右,開始收割甜美的果實。她一帆風順,從來不曾跌倒,先是畢業於一流大學,念完了頂尖法學院,接著進入專門打大官司的法律事務所,眼看就要功成名就。不論是大學、法學院、婚姻、事業,人生的一切,樣樣心想事成。珍妮靠著意志力和奮發圖強,要什麼有什麼,堪稱成功的典範。
    然而,珍妮有一個祕密。
    有時,晚上從矽谷最負盛名的法律事務所開車下班後,她會在華燈初上時,坐在陽台上流淚。她覺得自己理應擁有、應該追求的事物,統統都有了,她卻非常不快樂。她知道理論上,該為努力贏得的人生感到志得意滿,但是她一點都不開心,一點也不。
    珍妮覺得自己有問題。有誰每天早上醒來是成功人士的代表,晚上睡覺時卻心有千千結,好像人生缺少什麼,一路走來似乎失去了什麼?一個人擁有全世界卻又一無所有,該怎麼辦?珍妮和艾倫一樣,抓著無效的想法不放,以為只要按表操課,跑完人生大地遊戲的每一關,最後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珍妮不是特例。在美國,三分之二的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一五%的人甚至達到痛恨的程度。
    ***
    ⊙無效的想法:只要成功,就會快樂。
    ⊙重擬問題:真正的快樂,來自打造適合自己的人生。
    ***

    唐納腳踏實地賺錢,同一份工作做了超過三十年。房貸差不多快繳完,孩子拉拔到大學畢業,平日也有好好存退休金,擁有踏實的事業、踏實的人生,每天起床,上班,繳帳單,回家,上床睡覺。隔天早上起床,上班,繳帳單,回家,上床睡覺。工作,繳帳單,工作,繳帳單。
    多年來,唐納一再問自己同一個問題。不管是在咖啡廳、餐桌上或教堂裡,他都在想那個問題,甚至到家附近的酒吧也沒丟開。幾杯威士忌下肚後,可以暫時忘掉,但酒醒後又會想起來。近十年的時間,那個問題讓唐納半夜兩點醒來,站在浴室鏡子前自問:「我究竟為什麼要過這種人生?」
    每個夜深人靜的時刻,鏡子裡回望的那個人,從來不曾給他答案。唐納的無效想法和珍妮很像,只不過他撐得比較久—一輩子認真上班,事業有成,理應快樂才對。人生這樣就夠了吧?唐納另一個無效的想法就是,人生如果向來這麼過,以後也非得這樣過下去。要是鏡子裡那個人能告訴唐納,他不是世上唯一覺得被困住的人,沒人說以前做什麼,以後就一定得做什麼,那就好了。光是在美國,四十四歲到七十歲之間,有超過三千一百萬人渴望擁有「安可職涯」(encore career),也就是能帶來人生意義、不間斷的收入,還能造福社會的工作。其中一小部分人找到了安可事業,但大部分的人不曉得如何著手,擔心年紀大了,想做什麼重大改變都來不及了。

    ***
    ⊙無效的想法:太遲了。
    ⊙重擬問題:設計你熱愛的人生,永遠不嫌遲。
    ***

    三個人,三道棘手問題。
    設計師熱愛問題
    各位可以看一看四周,看一看辦公室,看一看家中,你坐的椅子,手上的平板電腦,或是智慧型手機。身旁的每樣東西都來自某個人的設計,每個設計的起點,都是一個問題。今日的我們,靠著別在上衣、約一吋見方的東西,就能聽三千首歌,是因為有人碰到以下這個問題:要是想聽很多音樂,得扛著一箱CD四處跑。正是因為有人碰上問題,我們才能擁有可一手掌握的手機、電池續航力達五小時的筆電,以及能播放鳥叫聲的鬧鐘。什麼?鳥叫聲的鬧鐘?的確,人生重要的事很多,討厭鬧鐘的聲音,聽來不是什麼重要問題,但是有的人不想在標準鬧鐘的刺耳嗶嗶聲中醒來。對他們來講,這個問題很重要。有問題,所以今日我們家中才有自來水,才有隔音隔熱牆。水管會出現,是因為有人碰上問題。牙刷的發明,是因為有人碰上問題。這世上會有椅子,是因為某個地方的某個人想解決一個重大問題:坐在石頭上屁股會痛。
    「設計問題」與「工程問題」是兩回事。身為本書作者,我們兩人都擁有工程學位,只要手中握有大量資料,而且確定有單一最佳解,工程是解決問題很好的方法。舉例來說,比爾從前負責蘋果公司(Apple)第一代筆電的轉軸工程問題,團隊想出的解決辦法,讓蘋果成為市場上最可靠的筆電。那個解決辦法有過眾多原型,還經過無數次測試,和設計過程很類似。然而,做出「能撐五年的筆電轉軸」這個目標(或是能開闔一萬次)是固定的,比爾的團隊測試眾多機械方案,直到達成目標。一旦達成,這個解決方案就能複製數百萬次。換句話說,筆電轉軸是一個很棒的工程問題。
    然而,筆電的轉軸問題,不同於設計出第一台有「內建滑鼠」(built-in mouse)的筆電。由於蘋果電腦所有的功能幾乎都仰賴滑鼠,打造一台不外接一般滑鼠就什麼事都不能做的筆電,簡直白費工夫。內建滑鼠屬於設計的問題,因為沒有前例可循,不曉得最後會得出什麼,沒有預定的終點;起初,大家在實驗室拋出各種點子,其中幾個經過測試,但沒有一個行得通。接下來,出現一位叫強.克拉寇威爾(Jon Krakower)的工程師,克拉寇威爾當時正在實驗微型軌跡球,他有一個瘋狂點子,想把鍵盤打字的地方往後挪,前方留空間給小型指向裝置。這個點子最後成為人人期待的重大突破,以後每台蘋果筆電都有這項標準配備。
    美學,或是事物的外觀,是另一個沒有明顯單一解答的例子,也是設計師要解決的。舉例來說,世上有眾多性能優異的跑車,都讓人覺得是速度的象徵,然而保時捷(Porsche)的車,長得一點也不像法拉利(Ferrari)。兩家的跑車,都來自專業工程技術,零件幾乎一模一樣,美的地方卻完全不同。兩家公司的設計師,同樣極度重視每個弧度、每道線條、每具車燈跟水箱罩,卻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每間公司都用自己的方法做事—法拉利一看就知道是熱情如火的義大利車,保時捷則是精準、迅捷的德國車。設計師花上無數年鑽研美學,好讓跑車這種明明是工業產品的東西,有如在路上奔馳的藝術雕塑品,那正是為什麼從某方面來講,美學是最極致的設計問題。美學與人類情感有關—而我們發現,涉及情感時,「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我們兩人平日協助學生解決一個問題:讓他們在大學畢業、出社會時,快樂且具備生產力,有辦法找出前方的人生究竟該做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設計思考是最佳途徑,因為要設計出沒有明確目標的人生,不同於製造能撐五年的轉軸,也不同於蓋出可以安全連接陸塊的大橋。轉軸和橋樑是工程問題,我們可以替各種選項找出一目瞭然的數據,進而打造最佳解決方案。
    如果知道想要的結果(超好攜帶的筆電、性感跑車、設計一流的人生),眼前卻沒有明確解決方案,就得腦力激盪,試一試瘋狂的點子,即興發揮,接著「想辦法一路往前推進」,直到找出行得通的方案。不論是曲線無懈可擊的法拉利,還是超輕薄的MacBookAir,當「就是它了」這樣的東西出現時,我們馬上就知道。優秀的設計,不會來自方程式與試算表,也不會來自數據分析。優秀的設計就是有一種特別的樣貌,給人一種感覺—這是一件打動你心坎的美麗物品。
    經過妥善設計的人生,也會有一種獨特面貌,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設計思考可以協助每個人解決自己的生命設計問題。世上每一樣讓日常生活更方便、更有生產力、更美好、更有樂趣的東西,當初之所以出現,都是因為一個問題,因為在世上某個角落,有某個設計師或設計團隊,想辦法解決了那個問題。我們生活、工作、娛樂的空間,全都來自想讓生活、工作、娛樂更美好的設計。放眼望去,處處是設計師解決問題後得出的成果。
    設計思考帶來的好處,看一看周遭就知道。
    設計思考也能在我們的生命中派上用場。設計不僅能帶來電腦或法拉利等酷炫物品,也能帶來酷炫人生。我們可以靠著設計思考,創造出有意義、好玩、成就感十足的生活。不管各位以前或現在是什麼樣的人,過往或今日從事什麼職業,不論現在多老或多年輕,都能靠著創造出最迷人的科技、產品、生活空間的思考方式,好好打造自己的事業與人生。經過妥善設計的人生,將不斷帶來新生命—永遠具備創意與生產力,千變萬化。意想不到的驚喜,永遠在前方等候。努力一分,將可得到十分。經過妥善設計的人生,不會是行尸走肉、無限重複的人生。
    我們怎麼知道?
    一切要從一頓午餐說起。
    好吧,其實要從我們在一九七○年代念史丹佛大學說起(戴夫早比爾幾屆)。比爾在大學時發現,原來世上有「產品設計」這種主修,而且這個領域提供令人興奮的職業生涯。比爾從小就喜歡坐在祖母的縫紉機底下畫車子、畫飛機。他之所以主修產品設計,是因為他(訝異地)發現,原來世上有人每天跟他做同樣的事,那種人叫「設計師」。比爾今日是史丹佛設計學程(Design Program)執行總監(executive director),依舊在塗鴉和做東西(不過已經從縫紉機底下鑽出來);此外,還指導大學部與研究所的設計課程,任教於「d.school」(「哈索普拉特納設計學院」〔The 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的簡稱,史丹佛大學的跨領域創意中心,學院所有課程皆來自設計思考流程)。此外,比爾也在新創公司與財星百大企業(Fortune 100)工作過,包括在蘋果待了七年,設計出得獎筆電(還有剛才提到的轉軸),以及在玩具產業待過幾年,負責設計星際大戰(Star Wars)玩偶。
    比爾知道自己能夠找到產品設計這個領域,而且很早就擁有豐富有趣的工作生涯,可說是異常幸運。我們在教書期間,知道這種事有多罕見。學生通常不會早早就知道自己的道路,就算是史丹佛大學的天之驕子也一樣。
    戴夫和比爾不一樣,念大學的時候,他不曉得以後要做什麼。入學時主修生物,但成績一塌糊塗(後面會再講這個故事),最後畢業於機械工程系—老實講,他改念後面那個科系,也只是因為不曉得要念什麼才好。戴夫在大學期間,從來沒有人能協助他回答一個問題:「如何找到人生要做什麼?」戴夫後來一路跌跌撞撞,才終於有了答案,三十多年間在高科技產業擔任高層主管與管理顧問,是蘋果初代滑鼠與早期雷射印表機的產品經理、「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共同創始人,還協助過眾多年輕的新創公司創辦人找到自己的路。戴夫最初磕磕絆絆,雖然後來事業順利,但他一直感嘆,當初要是知道方法,就不必走得那麼辛苦。
    我們出了校園之後,雖然在外頭闖蕩與成家立業,依舊與莘莘學子有合作機會。比爾在史丹佛教書時,無數的學生在辦公室時間跑來找他,煩惱畢業後該做什麼。同樣地,戴夫在柏克萊加大(UC Berkeley)教書時,設計了「如何找到自己該從事的行業」課程(How to Find Your Vocation,又名「你的天命在呼喚你嗎」〔Is Your Calling Calling?〕),八年間開了十四次。儘管這個課程受到熱烈歡迎,戴夫後來到史丹佛大學任職時,希望能多做一點。就這樣,他和比爾開始有了交集,工作及私底下一再碰到面。戴夫聽說,比爾剛接下史丹佛設計學程執行總監一職,那個學程他很熟。戴夫接著想到,設計師需要的跨領域能力,大概讓設計系學生承受著不尋常的龐大壓力,必須發想出原創、對自己有意義,商業上又可行的職業道路。戴夫於是打電話給比爾,邀他吃午餐,聊一聊自己的想法,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一切順利,或許他們能多吃幾頓午餐,聊聊這個話題;一年後,說不定能醞釀出一些東西。
    那就是為什麼前文說,一切始於午餐。
    我們兩人吃了五分鐘飯,就一拍即合,決定一起為史丹佛設計新課程,將設計思考用來設計學生畢業後的人生—先在設計系學生之間推廣。一切順利的話,再推廣至所有的學生。
    那堂課,後來成為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選修課。
    別人問,我們在史丹佛做些什麼,有時我們會給個一板一眼的簡單答案:「我們在史丹佛教書,協助學生運用設計思考的創新原則,在求學階段與出社會後,解決生命設計這個棘手問題。」大家聽完後都說:「聽起來很棒!這到底什麼意思?」
    此時,我們通常接著說:「我們教人運用設計的方法,找出長大後究竟要做什麼。」聽完這個答案,幾乎每個人都會說:「哇!我可以去上這門課嗎?!」每一年,我們都得說「不行」;至少,如果你不是史丹佛一萬六千名學生中的一員,我們都得說抱歉。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每個人都能在www.designingyour.life,參加「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Designing Your Life)工作坊。此外,我們還寫了這本書,各位不必大老遠跑去史丹佛,也能好好設計自己的人生。
    我們將協助大家設計人生,然而各位得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幾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設計師也熱愛問題
    如同唐納每天晚上問鏡中的自己:「我究竟為什麼要過這種人生?」每個人都會碰上類似問題。究竟為什麼要過這種人生、做這種工作,活在世上的意義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如何才能找到喜歡的工作?甚至是熱愛的工作?
    ●如何才能打造讓我過著美好生活的事業?
    ●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
    ●如何能改變世界?
    ●怎樣才能瘦到爆、性感,並且有錢到天怒人怨?
    本書可以協助各位回答前述所有的問題—最後一個除外。
    每個人都被問過:「你以後要做什麼?」這是人生非常基本的問題—不論我們是十五歲或五十歲都一樣。設計師喜歡問題,不過他們熱中的,其實是重擬問題(reframing question)。
    「重擬」是設計師最重要的思維。許多優秀的創新都從重擬的過程開始。設計思考永遠告訴我們:「不要從問題開始,從人開始,從同理心開始。」一旦對產品使用者有同理心,就會知道該從什麼觀點出發,腦力激盪一番,開始打造原型,找出問題中的未知數。這樣的流程一般會啟動重擬的過程,有時也稱為「軸轉」(pivot)。重擬是指依據問題的新資訊,重新描述觀點,接著再度發想、重新打造原型。舉例來說,一開始,你以為自己要設計產品(新咖啡口味、新型咖啡機),接著發現其實是在重新打造咖啡體驗(星巴克〔Starbucks〕),於是你開始重擬。或者,想打擊貧窮的話,別再貸款給國內的富裕階級(例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做的事),改而借錢給窮到還不起的人(微型貸款與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蘋果想出iPad點子的團隊也一樣。他們徹底重擬了可攜式電腦的使用經驗。
    人生的設計也需要很多重擬的過程,最重要的觀念重擬是瞭解到:「人生無法事先做完美的規畫」。人生不只一個解決方案,沒有標準答案是好事。人生可以有各種設計,每一種設計都能帶來希望,你可以過著有創意、不斷開展、值得體驗的人生。人生不是死的,而是一種體驗,設計並享受那個體驗,將帶來無限樂趣。
    「你以後要做什麼」這個問題,重擬之後,變成:「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生命的重點是不斷成長、不斷變化。人生不是靜態的,沒有固定終點,也不是回答完以後要當什麼樣的人之後,一輩子就這樣了,不能再變。沒有人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算是那些決定當醫生、律師、工程師的人也一樣。所謂的要當什麼「師」,只不過是模糊的人生方向,一路上依舊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過程」—一個設計過程—找出自己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熱愛的生活。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