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ecimg.tw/items/DJAD3JA79698184/000001_1478276549.jpg;
商品編號:DJAD3J-A79698184

脆弱的力量

驚喜優惠

$269
$340
°★重拾面對自己的勇氣!蔡依林、理科太太都推薦的《脆弱的力量》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499回饋33 P幣,每帳號限乙次,限量2222名)

  • 登記送

    【全家】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全家霜淇淋Fami!ce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辣炸雞球兌換券乙張(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譯者:
洪慧芳
ISBN:
9789866319877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9/26
  • 內文簡介

  • TED最受歡迎講者,《休士頓女性雜誌》指名最具影響力女性
    歐普拉、CNN、AB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指定專訪
    布芮尼.布朗博士(Brené Brown Ph. D.)創造千萬共鳴的全球暢銷著作!

    ☆《商業周刊》1348期書摘介紹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0月號作者越洋專訪
    ☆TED演講全球點閱率前五大,超過千萬人次觀看
    ☆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超過18週
    ☆全球熱銷26國版權
    ☆勇奪2013年「美好人生書獎」
    ☆《讓天賦自由》肯.羅賓森,《過得還不錯的一年》葛瑞琴.魯賓聯袂強推!

    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
    生涯遭逢瓶頸、創新可能失敗,令你不敢冒險突破舒適圈嗎?
    社會瀰漫批判,教育缺乏對話,人際充滿比較,讓你更加冷漠自保嗎?
    明知全心投入不保證會有所回報,所以你從不給自己一次機會嗎?

    成功者勇於追求不確定的冒險與夢想,內心必定承受不為人知的不安與脆弱
    這本書點醒我們:「掙扎,才有希望;讓我們脆弱的,也讓我們偉大!」
    在脆弱的時刻,我們找到自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是世界知名情感與同理心專家布芮尼.布朗博士的全球暢銷著作。本書強調「脆弱」是人的本質,是所有創造力和情感的核心,也是人性最強大的力量。展現脆弱真實的一面,真誠面對自己很害怕的部分,反而一再提升我們人際、情感、求學、職場和教養的能量。

    「脆弱」,是面對冒險和不確定時,產生的深刻恐懼和不安全感。當我們因為害怕脆弱、害怕丟臉、害怕失敗而退縮,我們也犧牲自信參與世界的機會,同時放棄自己得天獨厚的才能。

    「脆弱」不是軟弱,不是輸的感覺,更不是毫無保留──沒有走過脆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勇敢。當我們願意在生命每個當下直視脆弱,同時也撬開了自信、喜樂、創造力與一切可能性。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展現脆弱,別讓自己成為最大的批評者。站出去,讓大家都看見真正的你!《脆弱的力量》將讓你以嶄新的視野看待生命,幫助你每一天克服瓶頸,自我不再受限。

    本書能夠全面扭轉你的人生:
    ──如果我們想重新點燃生命的熱情和使命感,就必須學習如何擁抱脆弱
    ──既然無法逃避脆弱,我們又該如何因應?
    ──展現脆弱的力量之前,如何先克服自卑?
    ──脆弱如何化解感情、家庭與校園中的困境?
    ──如何運用脆弱激發職場中的領導力?釋放創造力?
    ──在鼓吹強勢的文化中,如何教養下一代脆弱的力量?
    搜尋關鍵字:「脆弱的力量」
    你將可以看到作者激勵人心的TED演講:
    www.ted.com/talks/lang/zh-tw/brene_brown_on_vulnerability.html
    以及所有發揮「脆弱的力量」的人生進階者的經驗分享
    脆弱的力量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aringreatly


    ★名人推薦:

    各界脆弱而有力量的推薦!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陳博志(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王文靜(商周媒體集團執行長)
    徐莉玲(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TED亞洲資深大使)
    蘭萱(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朱全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兼院長)
    吳福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魏德聖(導演)
    徐瑞娟(魅麗雜誌社長)
    盧蘇偉(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歐普拉在節目中坦承:
    讀完《脆弱的力量》,我了解到脆弱是人的本質,也了解到我的成功來自於脆弱。「脆弱」,是自信的基石。唯有讓自己冒險展現脆弱的一面,才能成為一個全心投入、一個自信的人。
    ◎《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盛讚: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家長、老闆、員工,或只是想過更充實的生活,你都應該讀這本書,勇者必讀。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葛瑞琴.魯賓強推:
    作者的見解獨到,旁徵博引大量的研究和個人經驗,用以探索勇氣的矛盾真理:當我們擁抱自己的脆弱,反而能變得更堅強;當我們肯定自己的恐懼,反而能更放膽無畏。這本書讓我讀了就停不住思考。
    ◎《生氣的藝術》作者哈里特?勒納說:
    這個世界需要這本書,作者兼具熱切、幽默、說服力等獨到特質,是激勵大家放膽展現脆弱的力量的完美人選。
    ◎《夠關鍵,公司就不能沒有你》作者賽斯.高汀說:
    這是本絕妙好書,內容懇切、重要、有趣,令人愛不釋手,讀完後持久共鳴。
    ◎《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丹尼爾?品克說:
    這是本重要的書,及時提醒我們凡事追求確定和掌控的危險。作者引導我們了解放膽展現脆弱的真正價值是更大的勇氣。
    ◎《破碎重生:困境如何幫助我們成長》作者伊莉莎白?萊瑟說:
    作者勇敢地寫出這本書,閱讀它,並在生活與工作中落實書中的精闢智慧,會讓你受益良多。
    ◎《你想成為誰》作者瑪麗亞?施萊佛說:
    如果你希望自己變得更勇敢,更圓融,更投入,更堅強,你不需衛星導航,這本書就是引領你的終極工具。




     

    DJAD3J-A79698184
    DJAD3J-A79698184
    DJAD3J-A79698184
    DJAD3J-A79698184
    DJAD3J-A79698184
  • 作者簡介

    知名學者、暢銷書作家,是認證的社工師(LMSW),也是休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的研究教授。她花了十二年時間研究人類心靈的脆弱、勇氣、價值感以及自卑感。研究結果被歐普拉、CNN、ABC、NBC、美國公共電視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廣泛報導。
    2008年,她成為休士頓酗酒與藥物防治學會的行為健康常駐學者。她的文章經常出現在《Self》雜誌、《ELLE 雜誌》、《REAL SIMPLE雜誌》、《Prevention女性健康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Mind雜誌》以及美國許多報紙上。她也是美國各地廣播節目時常邀請的對象,並被《休士頓女性雜誌》指名為「2009年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布芮尼.布朗2010年在TEDxHouston的演說:「脆弱的力量」(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是TED網站上最受歡迎的演講之一,已超過一千萬人次觀看,並引起廣大的迴響。布芮尼的著作都是暢銷書,除了《脆弱的力量》這本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外,她還著有《不完美的禮物》(2013,心靈工坊)及《讓自己更好》I Thought It Was Just Me (but it isn't)(書名暫定,2014年,馬可孛羅出版)。布芮尼目前與丈夫及兩個孩子定居德州休士頓。
    網站:www.brenebrown.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brenebrown?fref=ts
    Twitter:www.twitter.com/BreneBrown

    譯者: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推薦序

    ‧學習擁抱與投入脆弱
    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台灣大學名譽教授陳博志
    人生很多事是不確定的,我們的能力也非完美,因此我們常感到脆弱。作者發現面對脆弱的態度是成功人生的關鍵,退縮和冒進都不恰當。本書不是喊口號的勵志書,它以例證和分析,提供我們在許多情況下有用的態度和方法。

    ‧脆弱的台灣社會,需要脆弱的力量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
    台灣政治和經濟沉滯空轉的問題在哪?從社會中堅,到現在最徬徨的年輕一代,每個台灣人都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裡。不敢走出舒適圈,缺乏安全感的集體情緒,反映在經濟上的困境,社會充滿大肆追究的氛圍,大眾媒體也舉起殘酷無情的盾牌。我們的政治沒有對談,沒有人提出方向和對策,只有責怪和謾罵。

    到底我們的社會出了什麼問題,要從根本上找到答案。
    我們知道這個國家需要一個方向,亟欲在困境中找到出口,但追求安逸、迴避風險卻也是台灣社會普遍的價值觀,這之間是矛盾的,有人說這叫做「傳統工程師心態」。如果每個人都不願意走出舒適圈,這個國家沒有辦法產生任何變革的力量。一個缺乏冒險家、缺乏創業家的社會,怎麼可能出現奇蹟?

    《脆弱的力量》一書的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博士認為,「脆弱」是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時,產生的恐懼和不安全感。書中強調脆弱是人的本質,更是所有創造力和潛能的核心。在脆弱的當下,反而能激發人性最強大的力量。
    我們的社會鼓吹強勢,認定脆弱是一種無能的象徵。但脆弱人人皆有:在團隊中提出創意時,會害怕被否定;想要創業,會擔心血本無歸。這種深怕失敗、怕被看不起,怕自己不夠格的脆弱和恐懼,正是阻礙組織和社會進步的力量。如果每個人都在關鍵時刻被脆弱打敗,無疑是浪費了潛能、限縮了創意,也侷限了整個社會的發展。

    一個進步而有前瞻性的組織,需要以新的管理觀念重新洗牌。書中特別提到:領導人掌控全局、無所不知的觀念不僅已經過時,而且有害創意及發展。鼓勵展現脆弱,廣納意見反饋,採取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是一條必行之路。
    能夠培養「展現脆弱」的風氣,停止冷漠疏離,正是冒險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當我們越恐懼,就越脆弱,然後更加恐懼,同時衍生出咎責謾罵種種形式,取代公共議題上應該要有的理性對談。展現脆弱,應該是一種台灣社會原有的價值觀,一種充滿人情味,充滿包容和同理心的價值觀。
    台灣社會是脆弱的。這本書最大的啟示是告訴我們,脆弱並不是軟弱,走出舒適圈、展現脆弱需要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反倒是一種無限大的勇氣。脆弱,是一種更具前瞻性的價值觀,是一股更貼近台灣人的柔性力量,同時也帶給現階段台灣社會很大的反思。

    ‧接受不完美,活出自我的快意人生!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藹玲
    週二晚間的自我成長團體課,八月中剛剛滿一週年。過去一年中,我努力在極度忙碌的生活裡,擠出固定時間參加由溝通專家趙雅麗老師指導的課程,為的是「學習做真正的自己」。很多人疑惑,可能也覺得好笑,都年過半百了,生活幸福、一切順利,還需要找尋什麼自我?老實說,一開始是為了基金會和趙老師合作開班、服務女性朋友的計畫,抱著自己總要試上ㄧ試的心理。沒想到,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收穫。

    從溝通的基礎要領——如何傾聽開始,瞭解自我的多重版本、自我對話、學習親密關係的處理、到涉及極度個人隱私的分享,我和其他六位同學在笑淚中慢慢找到、開?、並療癒了許多成長以來的傷痛。
    每個生命有每個生命不同的故事,但是歸納最基本的道理,就是「踏實幸福人生的關鍵,在於做自己」,必須忠於自己的內心,才有真正的平安喜樂。但如何做自己?說來簡單,做起來一點兒也不容易。先要「認識並接受自己」。

    本書,由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博士寫的《脆弱的力量》,認為自己「值得」被愛並進而全心全意生活,是超越自卑、不再恐懼被脆弱擊倒的重要態度。沒錯!承認自己不完美,是認識真實自我的第一個步驟。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人,接受自己的原本面貌,功成名就與否,都無損於自己的價值。相信每個人都值得被愛,相信自己的存在有其獨特意義,就如「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說法,是踏入快樂人生的絕對必要元素。

    記得高中時,錯過了當儀隊機會。我明明入選了,卻不知是因為驕傲、還是不希望和他人競爭,而自動將難得的機會拱手讓人,讓我遺憾至三十多年後的今天。的確,因為怕出糗、怕自己不夠好、怕不被大家接受,很多人努力隱藏自己的缺點或脆弱的地方,甚至開始用冷漠來武裝自己,「我不在乎」、「沒什麼了不起的」,以為可以藉著忽視情緒和事實而讓自己更強。可是恰恰相反,冷漠的同時,人也開始失去,包括許多豐富的生命經驗和感動的時刻。與其作一個情感麻木的人,以為不自卑就不痛苦,卻也遠離了生命的悸動?或是接受不完美的自我,並願意站出來、讓大家看見並認識活著的真我?你選擇哪一樣?

    在這個大家都喜歡比較、批評、憤世嫉俗的社會裡,面對真實的自我並全心全意做自己,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與意志力的事。然而,每一個努力都一定會帶來進步、乃至喜悅。
    同樣的道理也非常適合運用在親子教育中。讓所有的科目都拿手,讓每一方面都優秀,努力拉抬弱點,似乎是這一代父母教養孩子的迷思。因為很多大人也從小被這樣要求長大。對上下兩代而言,許多壓力沮喪來自於此! 孰不知,花那麼多的力氣時間、補習加強比較不擅長的科目,不如將之投注於發現並培養自己的強項。全心全意地接受自己,扮演適合自己的角色吧!找到自己的熱情,才能活出自我的快意人生!

    ‧溫厚,良善的社會價值
    TEDxTaipei 策展人、TED亞洲資深大使許毓仁
    我的岳母的工作是保母,過去十幾年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心照顧別人托付給她的小孩, 最近她接到ㄧ個患有唐氏症的女寶寶,這個小孩長得很可愛,大大的眼睛經常掛著笑容,由於患有唐氏症,岳母常常要帶寶寶去醫復健,寶寶的媽媽常常會感嘆她先天的缺陷會讓她失去人生競爭的舞台,岳母總是會安慰寶寶的媽媽說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她們來到世界上帶給我們歡樂,或許她不完美,不像別的孩子那麼聰明,但是她是獨一無二的。這件事讓我想了很多台灣社會的現象。
    我們的文化是ㄧ種競爭的文化,從競爭中我們期待找出完美的產品和結果。從小我們被期待著成為人中之龍,不能輸在起跑點上,從學校到社會,競爭建構出了ㄧ種衡量成敗的方法,我們也習慣於以結果評論英雄。 我們的社會陷入ㄧ種單ㄧ思考 (single story)的觀點,大部分的人已經習慣於只問事情的結果,而沒有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質,整個社會輿論在單ㄧ觀點的顯微鏡下讓我們只看到眼前的問題,看不到問題背後的原因。

    常常在思考這個社會需要ㄧ個什麼樣的價值觀? 台灣過去幾年在競爭中衝突受傷。競爭、發展原本是商業的本質,適者生存,但是當我們只專注於競爭,我們也失去了許多。我們的孩子們在競爭的體制中不斷喪失對學習的熱情,他們知道要考好成績,卻不知道如何運用知識; 他們知道如何成功,卻不知如何接受失敗,從中爬起來; 他們知道如何升學,卻失去尋找自我人生實現的探索精神。
    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的 TED 演講給台灣社會ㄧ個很深的?示。在這個混亂的年代,我們不需要ㄧ種競爭的文化而是ㄧ種更溫厚、良善的價值觀。ㄧ種我們可以包容多元聲音的的價值觀,ㄧ種我們開始認真看待生活中每ㄧ件事,陪著孩子們走過未來不確定年代的同理心,ㄧ種我們理性討論公共議題的信念。ㄧ種我們不必是世俗價值的成功卻也能充滿信心的處世哲學。這樣的力量脆弱但是有韌性,不需要強大,而需要持續且發自內心,也要同時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改變。

    或許過去經濟發展的榮景難以再回,現在卻是人心回到普世良善的社會價值的時候,是我們檢視內心,多ㄧ點常識的勇氣和寬容,多ㄧ點耐心和放心的時候。或許這就是這個混亂年代最重要的信號吧。

    ‧創意,需要擁抱脆弱的力量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兼院長朱全斌
    在職場上,「脆弱」是個不太受歡迎的形容詞,因為它很容易被理解為軟弱、退縮及不耐操。然而,花了十二年時間來研究脆弱的布芮尼.布朗卻告訴我們,脆弱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也是創造力跟情感的核心,我們不但不該否定它的存在,反而還要正面擁抱它。
    我在大學裡教了好幾年跟創意培養相關的課程,遇見的都是出生於八零到九零間的Y世代, 這個與網路科技關係最緊密的一群人向來有草莓族之稱,以草莓來標籤就是指他們脆弱、抗壓性又低,難道他們因而就要成為失敗的一代嗎?我對此說法深不以為然,而《脆弱的力量》這本書更肯定了我的想法。

    跟上一代比較起來, 隨著人類過度開發與追逐成長的迷思,Y世代對逐漸解體的社會與崩壞的地球毫不陌生,因而先輩們勇敢在社會打拚,壓抑個人脆弱面的堅強形象,完全無法得到他們的認同。從「洪仲丘事件」中我們看到,年輕人完全不認同藉保衛國家之名就可以踐踏人權的軍中磨練,因為在他們眼中,許多隱忍否定自我的犧牲行為是愚蠢的,甚至會助長上層階級欺世盜名的謊言。面對著不完美的世界以及人際關係,可以掌握的小確幸無疑是比較真實的。
    比先輩們幸運的是當Y世代對實體世界失望時,他們可以在網路世界中滋養在成長階段中受創而脆弱的心。面對自卑的情結時,他們並不和先輩一樣否定它的存在,而會在網路透過匿名或尋找可信賴的對象分享,因此更能坦白與面對令自我價值低落的感覺與經驗。
    在我的創意課堂中,我總是告訴學生們不必急著去外在世界中尋找得道高人的創意方法,而應該先發現自己的創作沃土在哪裡?而這就像李安說過的,他成功的關鍵在於勇敢面對自己的脆弱,換言之,能夠勇敢對他人表露自我脆弱面,是挖掘個人創意能量的開始。
    於是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們就在課堂上輪番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交換著個人的生命經驗。在他們分享時,臉上總是充滿著快樂的表情,興致勃勃地跟他人表白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隱私,而講到激動處泫然落淚更屬常見,那時彷彿眼前已無聽眾,全然忘我於個人的敘述中,十分接近創作的境界。

    在這些故事中,我聽到的大多是阻礙創意之自卑狀態養成的故事,令人遺憾的是故事中的加害者多半來自於家庭或者教育體系,他們覺得自己不好或者有缺陷的意識也大都由父母或者老師那裡得來,這也是讓人們不敢發展自我最脆弱的部分。身為老師,我也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貶抑」這種會造成學生自卑心理的方式教學。
    無可諱言,網路世界也充滿了人心的險惡,不過它的確替不想太早社會化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逃避的出口。假如脆弱之心在此可以涵養出勇敢面對與分享的勇氣,就像白衫軍透過網路連結顯現參與社會改造的力量,我們將可以期待最具同理心的世代出現。

    ‧示弱不容易卻很值得
    魅麗雜誌社長徐瑞娟
    聽到出版社想邀我寫推薦序,很意外,一我不是名人,二我不是專家也不是作家,我想應該是出版社人員搞錯了,等收到書稿和邀請函時,我才認真想,真的可以嗎?要寫嗎?我從沒寫過推薦序,萬一寫不好對出版社不好意思,讓對方為難,也砸了《魅麗》的招牌。很多腦袋中的聲音一直冒出來,徘徊在我應該嗎?我可以嗎?我知道留在自己的舒適圈最安全,拒絕會是最容易的方法。但我也知道,人就是因為不肯跨出自己熟悉慣性的範圍,才會把自己活得很侷限,唯有向未知探索才會擴張我們的生命,以上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是人心有趣的地方就在:我們知道卻做不到,那個卡住的梗,就是那兒讓我們一直彆扭著。

    幾個月前《魅麗雜誌》有推薦布朗博士的另一本著作,因此我曾上網去看她在2010年TED的演說,我好喜歡她那種帶點靦腆又誠懇的樣子,娓娓道來關於她的研究、她的發現是如何轉化了她自己的生命。這段影片據說點閱率高達千萬人次,布朗博士實證了「脆弱的力量」,只要你勇於示弱,生命就不受限。

    這次我在本書中,更清楚地看到一個生命甦醒的故事:一家五代都是德州人,家族的座右銘是「上膛備戰」,天生討厭不確定感和流露自己的情感,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用不同的盔甲避免自己太過投入。一個努力工作、認真生活、擁有家庭、孩子、事業的女性,看似人生都在完整掌控中,卻在面對自己研究的結果中崩潰。一輩子想活得正確,卻被自己的研究歸類在無法全心投入生活的族群中。布朗博士被迫面對自己,過去的冷靜與人保持距離,抽離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麻痺來逃避那些讓人不安痛苦和焦慮的招數,在那一刻通通瓦解了。
    布朗博士在自序中說道,過去她研究和發表有關自卑、全心投入、脆弱的相關理論,都是根據過去十二年收集的資料,像是個地圖製圖者,她引領大家到一個許多人都想去的人生方向,但這些年來,她卻學到自己必須成為一個旅行者,即便是照著自己繪製的地圖前進,還是會有很多的沮喪和懷疑,令人舉步維艱,這雖不容易,但每一步都很值得。

    這本書布朗博士用了更邏輯系統性的方式,闡述那些阻礙我們「活出自我」的因素,那個「永遠不夠」的文化價值觀,讓我們一直在牢籠裡打轉:錢賺得不夠多、我不夠好、不夠強、不夠聰明、不夠滿足、不夠有安全感……那是一股不斷自我譴責的聲音,不管我們是用捍衛爭取、冷漠麻木或退縮哀怨的方式,都無法填補內心的空洞。
    「我不夠好」的信念帶來自卑和恐懼的情緒,每個人會在不同時間點,因為不同的理由,對應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招數,那些我們最常使用的討好、反抗或疏離都會切斷與他人的連結。布朗博士透過她的研究,再對應其他學者的論述,帶領我們看清自卑的虛幻,但更重要的是,她勇敢分享個人的經歷和領悟,向我們展現唯有接納自己的脆弱,勇於示弱,才會產生真正的自信與勇氣。
    現在你終於看到這篇文章,在寫推薦序這件事情上,我經歷了自卑帶來的不安與焦慮,最後我決定接受自己原本的樣貌,誠懇並認真地寫下我的感受,不顧毀譽,勇於展現在眾人面前,這是我從這本書所學到的。

    目錄

    前言 何謂脆弱的力量
    簡介 我的競技場冒險

    第一章 永遠不夠:檢討「永不知足」的文化
    1從脆弱的角度,解析那些自以為是的人
    2永不知足:問題出在「永遠不夠」
    3永不知足的原因

    第二章 破解脆弱的迷思
    1迷思一:「脆弱等於軟弱。」
    2迷思二:「我不展現脆弱。」
    3迷思三:脆弱就是毫無保留
    4迷思四:我們可以「一個人」

    第三章 瞭解與克服自卑(又稱「打怪練功」)
    1什麼是自卑,為什麼那麼難以啟齒?
    2分辨自卑、內疚、羞辱和尷尬等等情緒的不同
    3我懂了,自卑是壞事,所以該怎麼辦?
    4網與箱:男女的自卑有何差異
    5女性自卑的大網
    6男性的自卑體驗
    7別管幕後藏鏡人
    8發飆或冷戰
    9嚴以律己,也嚴以待人?
    10非關肥肉:男女、性愛和身體意象
    11話一出口,覆水難收
    12活回真實的自己

    第四章 防衛脆弱的武器
    1告訴自己「已經夠好了」

    2常見的脆弱防衛方法
    ? 第一面防衛盾牌:打預防針
    ——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學習感恩
    ? 第二面防衛盾牌:完美主義
    ——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欣賞自己的不完美
    ? 第三面防衛盾牌:自我麻痺
    ——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設定底線,尋求安心及修養心靈
    ——關照與修養心靈

    3比較不常見的防衛盾牌
    ? 其他防衛盾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重新定義成功,重新接納脆弱,並尋求支持
    ——創傷與脆弱的力量
    ? 其他防衛盾牌:盡情宣洩
    ? 其他防衛盾牌:強力放送
    ——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釐清意圖,設定底線,培養連結
    ? 其他防衛盾牌:強迫注目
    ——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質疑意圖
    ? 其他防衛盾牌:迂迴蛇行
    ——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在場,注意,前進
    ? 其他防衛盾牌:憤世嫉俗、大肆批評、冷言冷語、殘酷無情
    ——如何展現脆弱的力量?戰戰兢兢、克服自卑、確實檢查

    第五章 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培養改變,消弭鴻溝
    1當策略遇上文化
    2想要,但做不到:產生抽離的分界

    第六章 破壞性投入:讓教育和職場重新人性化起來
    1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領導人要面對的挑戰
    2發現與克服自卑
    3自卑已經滲入文化的種種跡象
    4怪罪他人
    5粉飾太平的文化
    6透過意見反饋,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7站在同一邊
    8展現脆弱的勇氣

    第七章 全心投入的教養法:放膽去做孩子的榜樣
    1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如何教養子女?
    2瞭解與克服自卑
    3如何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支持孩子不如相互支持
    4如何跨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了解「融入」和「歸屬」的不同
    5展現脆弱的勇氣
    結語
    附錄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