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
譯者: | 梁永安 |
ISBN: | 8667106511339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0/07/08 |
內文簡介
<內容簡介>
歷史普及作品中的傑作
《拜占庭帝國:324-1453拯救西方文明的千年東羅馬帝國》
《紐約時報》盛讚本書作者為傑出的歷史普及作家
作者熱愛拜占庭,拜占庭是他寫作的原點。
2009年作者出版第一本書《拜占庭帝國》,即成為其成名之作,暢銷至今。
美國亞馬遜近四百位讀者4.5顆星高評價
Goodread近四千位讀者4.1顆星高評價
476年,羅馬帝國滅亡了。然而,滅亡的只是它的西半部,東半部後來以拜占庭帝國之名繼續存在十一個世紀。在一千多年裡,拜占庭帝國高舉基督教文明的火炬,堅強抗拒伊斯蘭教的擴張,也讓基督教和古典思想保持活力。一波波財富流入首都君士坦丁堡,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藝術和經濟奇蹟。
另一方面,拜占庭皇帝導演的政治陰謀和軍事征服高潮迭起,充斥暗殺、色誘、大規模處決、不擇手段奪取權力的故事,以及兩軍相搏、千軍萬馬血染沙場的畫面,就連一般公民的生活也有精彩一瞥,引人入勝的程度不亞於任何歷史時代。後世受惠於拜占庭帝國,在成就、品味和遺緒上拜占庭都不輸給任何帝國。
《紐約時報》盛讚本書作者為傑出的歷史普及作家。他的敘事扣人心弦,淋漓盡致,以清晰和機智的文筆讓拜占庭帝國活靈活現,帶領讀者穿越這個被遺忘的帝國,走進「繽紛絢爛、險象環生」的歷史世界,令人著迷。《盧比孔河:509–27 BC 羅馬共和國的興衰》
大眾歷史作家湯姆.霍蘭扛鼎之作,2004年出版以來暢銷至今
榮獲2004年赫塞爾-蒂爾特曼獎(Hessell-Tiltman Prize for History)
凱撒渡過盧比孔河,成為歷史上每個關鍵步驟的代表
美國亞馬遜500位讀者4.5顆星高評價
Goodread 14000位讀者4.2顆星高評價
在今天,羅馬無所不在,但大都指羅馬帝國,也就是西元前27年從屋大維「奧古斯都」開始的帝國。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羅馬也不是天生就是個帝國,它有段不短的時間以共和國自居,追求自由曾經是羅馬的驕傲,直到凱撒跨過盧比孔河,世界變成我們今天所認識的模樣。《盧比孔河》帶我們回到河的另一邊,一窺令人懷念的羅馬共和國,及其殞落。
在羅馬建城第705年,西元前49年1月某個昏暗的早晨,凱撒被迫渡過盧比孔河,這條河標誌著義大利的邊界。凱撒是個賭徒,就像他在公共場合上一直是最出色的演員一樣,在本書中他引述了米南德(Menander)戲劇裡的台詞:「骰子已經擲出。」只有成為一個賭徒,並出於一個賭徒的熱情,凱撒才能下令他的軍團前進,越過河流,朝羅馬前進。凱撒死後,羅馬陷入內戰,最終摧毀了羅馬共和國的傳統自由和公民自治,在其殘骸上建立起羅馬帝國的獨裁統治。
《盧比孔河》描述羅馬從共和國轉變為帝國的過程,也就是西元前509年至西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從建立到結束的歷史。在500年間,羅馬從七丘之城變成跨歐亞非三洲的泱泱大國,但此霸業不是由另一位亞歷山大大帝,而是由一個「共和國」完成的。
羅馬共和國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從名稱可知它有著無可避免的矛盾與衝突:元老代表貴族,人民包含平民,雖然兩者共有國家,卻是不同等的存在。如何在這兩個群體中周旋取得平衡,是每個羅馬政治家的課題。作者引人入勝的筆觸鋪陳了凱撒一代群雄的故事,將羅馬共和國的落日餘暉,及其在腥風血雨中轉型為帝國的過程,展現在讀者眼前。
在羅馬共和國的建立和殞落中,從凱撒、西塞羅、斯巴達克斯、布魯圖、克麗奧佩脫拉、維吉爾到奧古斯,歷史上最傳奇的人物躍然紙上。作者在書中為這個偉大文明描繪獨一無二的肖像畫,細細勾勒出各種極端的表現,如自我犧牲、黨同伐異、頹廢、陰謀、戰爭與震撼世界的野心。嚴謹的研究洋溢著活力,再現這個歷史的關鍵時期。在羅馬共和國殞落兩千多年後,那些在共和國上場的男女之「不凡個性」,至今仍令人讚嘆不已。《波希戰爭:499–449 BC 第一個世界帝國及其西征》
歷史普及作品中的傑作
東、西方第一場真正的衝突,從此拉開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序幕,並埋下「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近因。
磅礴史詩,不但詳述描繪參戰各方,也還原波希雙方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馬拉松、溫泉關、薩拉米斯之戰歷歷在目,讓人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
美國亞馬遜300位讀者4.5顆星高評價
Goodread 7000位讀者4.2顆星高評價
西元前五世紀,波斯決心向西征服希臘,東西方世界陷入了戰爭,從此拉開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序幕。
波斯是當時世界空前強大的超級帝國,鐵騎錚錚、殲敵無數。從「宇宙之王」居魯士開始,短短一代的時間裡,波斯橫掃整個中東地區,建立起一個從印度延伸至埃及的龐大帝國。希臘偏安於愛琴海岸,貧瘠弱小、城邦林立,領土不及波斯境內一個小小的省份。在波斯人眼中,希臘是一群流氓國家,波斯理應為他們帶來真理和秩序;但在希臘人眼中的波斯是不可理喻的蠻族,而且希臘人骨子裡流淌著「不可被奴役」的血液。兩個文明存在著無法跨越的差異,最終導致戰爭。
《波希戰爭》敘述戰爭的前因後果及全部經過,是一部充滿野性的磅礴史詩。書中還原了波希雙方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不論是西元前490年的馬拉松之戰,或斯巴達300勇士在溫泉關隘口血戰「萬王之王」薛西斯,抑或薩拉米斯海戰中300支雅典戰艦擊潰1200支波斯戰艦……每個場面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讓讀者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
波希戰爭結束後不到20年,在西元前431年,由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與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極重要的戰爭,同時一個北方的新勢力馬其頓帝國也乘勢崛起了。
★名人推薦: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神奇海獅(歷史部落客)
SADE(德國耶拿大學中世紀研究所博士生,故事網站專欄作家)
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
SADE專文導讀
各界推薦《拜占庭帝國》
「真希望我念中學時有《拜占庭帝國》這樣的歷史課本。作者以明快節奏敘述一段超過一千年的歷史──滿是爾虞我詐的鬥爭、雄才大略的皇帝、目光如豆的昏君、血流成河的殺戮、爭吵不休的宗教紛爭──讓一個至今仍是西方遺產一部分的帝國活靈活現起來。」
──潘德葛拉斯(Mark Pendergrast),《咖啡萬歲》(Uncommon Grounds: The History of Coffee and How It Transformed Our World)作者「超有吸引力……《拜占庭帝國》展現了布朗沃思小說家的選角慧眼,他能讓一些最引人入勝但鮮為人知的拜占庭人物復活……不過,他真正的功力表現在對宮廷陰謀、背信棄義行徑和血腥戰爭的深入研究。帶著幽默和色彩繽紛的筆觸,他娓娓述說一個個篡位者是如何像搶凳子那樣輪流登上大位和不得好死的故事。但說來諷刺,我們今日所繼承的古希臘學問都是由這個紛擾的帝國保存下來。」
──普雷斯菲爾德(Steven Pressfield),《火之門》(Gates of Fire: An Epic Novel of 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作者「羅馬從未陷落,它只是搬到了五百英里以東的拜占庭。在一千多年裡,拜占庭人坐擁史上最輝煌的帝國,但他們的成就卻被低估,備受史書冷落。布朗沃思擁有罕見的天分,以具感染力的熱情將狠毒的皇后、滿肚子壞水的太監、珍稀的古希臘典籍和拜占庭童話故事般的財富描寫得歷歷如繪。他自信地在一年多年時間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山脈及平原之間邁步,把拜占庭這個神權政體的超級國家放回人類大歷史的中心,還給它應有的位置。拜占庭人造就了今日的世界。布朗沃思的敘事扣人心弦,淋漓盡致,不亞於拜占庭人。」
──貝坦妮.休斯(Bettany Hughes),「美國公共電視網」節目主持人,《伊斯坦堡三城記》(Stanbul: A Tale of Three Cities)作者「這本書講述歷史的方式是從前的方式:以說故事的方式將拜占庭帝國的窮奢極侈、激烈宗教紛爭和一些皇帝的萬丈雄心娓娓道來。雖然書中涵蓋的歷史長達千年以上,但敘事方式引人入勝,剪裁得當,一點都不會讓人有太濃縮或走馬看花的感覺。你會不知不覺便翻頁。」
──埃弗里特(Anthony Everitt),《西塞羅》(Cicero: The Life and Times of Rome's Greatest Politician)作者「《拜占庭帝國》娛樂性十足又令人感動,呈現了一個被現代西方虧欠良多的文明。讀罷此書,你一定不會再把「拜占庭」一詞用為貶義。」
──霍蘭(Thomas Holland),《千禧年 》 (Millennium) 、 《波希戰爭》( Persian Fire)與 《 盧比孔河》(Rubicon)作者「拜占庭人回來了!為彌補幾個世紀以來的疏失,布朗沃思帶領我們穿過這個被遺忘的世界,以清晰和機智的文筆讓拜占庭帝國栩栩如生起來。書中充滿殘忍無情的皇帝、愛搞陰謀的將軍和半瘋癲的學者,令人眼花撩亂。《拜占庭帝國》饒富趣味又讓人長見識,堪稱歷史普及著作中的傑作。」
──佩羅特(Tony Perrottet),《公元66年路線:古羅馬遊客的踪跡》(Route 66 A.D. : On the Trail of Ancient Roman Tourists)作者《盧比孔河》
「這是一部絕佳的敘事史……它真的很吸引我,確切地說,令我著迷……內容包含血腥與迷宮似的政治陰謀與鬥爭、精彩的演講、驚人的征服與殘忍的行徑。霍蘭的敍述清晰,步調拿捏得恰到好處。他並沒有對羅馬和我們的時代做出浮泛的對比,你可感覺到自己正透過他,見證了長久以來對權力與和平進行調合的困難。」
──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布克獎得主、《贖罪》作者,年度選書「精彩極了。我要感謝作者將羅馬帝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我眼前,也讓其所產生及影響過的人物躍然紙上。」
──喬安娜.特羅洛普(Joanna Trollope),英國暢銷作家,《觀察家報》(Observer)2005年年度選書「在我讀過關於羅馬帝國的史書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霍蘭的《盧比孔河》。」
──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英國首相、通俗歷史作家,《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2005年年度選書「古典通俗史的絕佳範例……述說了一段引人入勝的歷史……自賽姆(Ronald Syme)的《羅馬革命》(The Roman Revolution)以來,關於羅馬共和國晚期最具可讀性的著作……下回若有人問我為何我們應該研究羅馬歷史,《盧比孔河》將成為我推薦的第一本書。」
──邁爾斯(Richard Miles),英國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迦太基必須毀滅:古文明的興衰》作者,《衛報》(Guardian)「這是羅馬對共和主義進行實驗的故事,其中包括凱撒、龐培、加圖和西塞羅這些巨人。內容全然地清新、機智風趣並具有嚴謹的學術性。」
──安德魯.羅伯茲(Andrew Roberts),歷史學家、《邱吉爾:與命運同行》作者「令人瞠目結舌……從任何標準來看,《盧比孔河》豐富得太不尋常,對大量但過多人物的描寫讓人動容。花名冊的內容遠遠超過馬略、蘇拉、龐培、克拉蘇、凱撒和西塞羅這些預期中的人物。都會美型男、高級生蠔供應商、過譽的桌上舞者、後巷妓女與小咖政治玩家應有盡有──所幸並非全都能夠指名道姓。霍蘭讓他的敘事保持在大賽馬車的速度。」
──科里.布倫南(Corey Brennan),《羅馬共和國的統治》作者,《新聞日報》(Newsday)「不論對古典學者或當代政治系所的學生來說,霍蘭對羅馬共和國最後一個世紀的敘述都相當合時。它讓讀者看見一個系統緩慢而血腥的崩解,引人入勝之餘,還是個寓意十足的故事……。本書扣人心弦的敘述,使那些曾經塑造當今世界卻泰半被遺忘的人物與事件一一復甦。有鑑於兩個帝國型共和國許多相通之處,本書可作為大西洋兩岸資深政治家具啟發性的海灘讀物。」
──安東尼.艾福瑞特(Anthony Everitt),《羅馬的崛起:西方史上最偉大帝國的建立》作者,《獨立報》(Independent)「古代歷史生活在這場動蕩事件的生動編年史之中,這些事件促使凱撒穿過一條小河,劃開了羅馬共和國與災難性的內戰。霍蘭以其廣播界傑出人才和小說家的敘事才華,讓讀者深深陷入陰險的羅馬政治當中。」
──布萊斯.克里斯汀森(Bryce Christensen),美國圖書館協會《書單》雜誌書評(ALA Booklist Starred Review)「霍蘭筆下充滿奇妙的熱情……這是一次愉快的閱讀過程,也是一本絕佳的學術著作。作為一本羅馬史導論,恐怕難有出其右者。」
──馬修斯(Christopher Matthews),《每日郵報》(Daily Mail)「《盧比孔河》是一項傑出的成就,即使政治潮流改變也值得一讀……想了解羅馬共和國歷史的入門讀者,若對聆聽他人喋喋不休述說羅馬人為我們留下什麼感到厭倦,但仍想知道羅馬人為他們自己做了什麼(以及如何做),這本書可說是絕佳選擇。」
──斯托瑟德(Peter Stothard),《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帶著絕大的風趣、活力和洞察……重新述說羅馬共和國最後幾十年的血腥戲碼……這齣戲裡的角色何其不凡!作者以小說家的筆觸讓角色復活了,不只照亮那個失去的世界,也照亮我們的世界。」
──哈特(Christopher Hart),《星期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霍蘭具有罕見的天賦,能夠讓深奧的學術研究變得明白易懂且扣人心弦。一部精彩且完全把人攫住的著作。」
──威爾遜(A. N. Wilson)「霍蘭的《盧比孔河》讓歷史讀起來宛如驚悚的黑手黨史詩。在我這種普通讀者看來,一些原本只是隱約聽過的羅馬時代名人,全都變得栩栩如生。」
──葛里夫.瓊斯(Griff Rhys Jones),年度選書「羅馬共和國如日中天時的歷史……此書的刺激之處在於,不論是一座山或一個文明,一旦抵達巔峰,向下墜落勢所難免。」
──班布里奇(Beryl Bainbridge),年度選書「這是一本對於羅馬共和國最後的日子,傑出且可讀性極高的研究。」
──貝利(John Bayley),年度選書「一位述說細節的真正行家……《盧比孔河》無與倫比地扯下凱撒等人冠冕堂皇的道德外衣。」
──斐德列克.拉斐爾(Frederic Raphael),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作家,《星期日時報》(Sunday Times)「這是霍蘭對於羅馬共和國覆亡的傑出新研究……可謂新生代作家重新對羅馬的評估。」
──羅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驚悚作家協會大獎得主,《獵殺幽靈寫手》作者,《星期日時報》(Sunday Times)「我們會接觸到古代史,通常不是透過學術著作便是透過古裝動作片。霍蘭的成就在於擷取二者之長,寫出一部現代氣息濃厚、節奏感十足而且評述精到的歷史作品,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
──斯佩勒(Elizabeth Speller),《觀察家報》(Observer)「羅馬共和國贏得了一個帝國,但在過程中毀掉了自己。霍蘭述說這件事如何發生,講得氣韻十足……筆法精通有如麥考萊(Macauley)。」
──馬西(Allan Massie),《觀察家雜誌》(Spectator)「引人入勝……一種活潑的敘事風格……一個徹底有價值且適時的寫作計劃,這部關於那影響西方歷史甚鉅的時代之記述,成功做到明白易懂又不失之過簡。」
──艾爾斯(Harry Eyres),《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清新、傳神……霍蘭的強項在於敘事史,關於西元前100年到44年糾葛的政治事件,沒有比《盧比孔河》更佳更清晰的嚮導……古代史若要重新吸引大批讀者,有賴《盧比孔河》此類著作鋪路。」
──麥克連(Frank McLynn),《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盧比孔河》不是枯燥的史著,它具有高度的可讀性,是嚴謹學術與活潑敘事的完美結合……霍蘭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有時他們甚至會說話。」
──威沙特(David Wishart),《蘇格蘭人》(The Scotsman)「霍蘭為羅馬世界畫下一幅鮮明的社會肖像……本書是小布希理想的床頭讀物。」
──黑廷斯(Max Hastings),《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很有爆炸性……這是一部關於羅馬帝國晚期、兼具嚴肅和睿智的歷史,近乎小說所能達到的地步。聚焦於人物和他們的互動,敘事技巧跌宕起伏,以銳氣和熱忱寫成……它是為我們的時代而寫的歷史……我們可以想像一位有如伍佛維茲(Paul Wolfowitz)的古典學家在白宮裡拿起這本書,要找出與那些難搞的中東人交涉的方法……一本極度讓人愉悅的書,也是對於晚期羅馬共和國相當銳利的『解讀』。」
──鍾斯(Peter Jones),《BBC歷史雜誌》(BBC History Magazine)「羅馬城市生活迷人的畫面……在這個故事各個層面,霍蘭嫻熟地使我們對羅馬人既陌生又熟悉。」──《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極其聰明,充滿活力和機智。」
──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最清晰、最引人矚目的作品……歷史悠久的刺激之旅。
」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燦爛……豐富……霍蘭德以即時感,小說家的熱情與節奏來寫歷史……精妙而有趣的敘述抓住了共和國的範圍和戲劇性,並將其迷宮般的元素塑造成一個單一的連續體。」
──休斯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霍蘭以其出色小說家的寫作技巧,記載了羅馬共和國活潑的特質及導致其滅亡問題,並編纂了引起轟動的政治和歷史陰謀的故事。」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霍蘭讓見於數千種教科書裡的名字活過來了……給予他們生命及與當代的相關性……值得推薦給對古代世界感興趣的人。」
──《好書指南》(Good Book Guide)「好讀、精彩……對古代史感興趣者必讀之作。不過,它比許多直接談論當代政治與社會議題的書籍更關乎於我們的現代文明……霍蘭吹走一個古代文明的蒙塵,顯見過去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星期日商業郵報》(Sunday Business Post)「霍蘭讓一批大相逕庭的人物變得栩栩如生,他對於古羅馬人使詐、奢侈與卑鄙的描寫深具娛樂性。」
──《黃昏先驅報》(Evening Herald)「盧比孔河對羅馬人來說意義甚大,是羅馬人心裡的邊界。因為經過王政時代的糟糕統治,羅馬人後來建立了共和體制;但隨著物換星移,千瘡百孔的共和體制變得腐朽。羅馬要存續下去便需要蛻變。曾有幾個能看清迷霧的人嘗試變革,但他們都無法留下徹底的改變。唯有那橫空出世的天才凱撒,帶領羅馬軍團越過那條邊界,挑戰擁有最高權力的元老院。那是一個重要的訊息,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羅馬人跨越心中那條邊界,讓人心裡明白,這個腐朽的共和體制並非不能撼動。歷史告訴我們,只有這個人能夠成功,而一切的答案就在這本書當中。」
──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波希戰爭》
「波斯歷史扣人心弦地栩栩如生起來。」
──麥克拉姆(Robert McCrum),《觀察者報》(Observer)年度選書「對古代世界引人入勝的敘述……霍蘭是極有天分的說故事的人,把波希戰爭的世界活現眼前。」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年度歷史類選書「所有讓他的第一本書《盧比孔河》如此成功的要素──他的淵博、他的不信任人性,更重要是他的敘述熱情──都呈現在這部作品中。其中一個戲劇性時刻(描述雅典人在馬拉松之戰衝鋒時重裝甲步兵從頭盔內所見到的情景)讓人毛骨悚然。」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年度歷史類選書「一本有關波希戰爭的傑作,深具權威性,小說色彩十足。」
──哈特(Christopher Hart),《星期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年度選書「顯著的精美和慧黠……《波斯戰火》讓霍蘭在他的羅馬史詩《盧比孔河》裡醞釀的潛力沒有落空。」
──湯姆金(Boyd Tomkin),《獨立報》(Independent)年度選書「我讀過最刺激的歷史敘事。」
──莫里斯(Jan Morris),《觀察者報》(Observer)年度選書「十足精彩……霍蘭是頭腦冷靜的歷史學者,他對古典希臘的書寫權威而投入,不下於他在上一本書《盧比孔河》裡對古代羅馬的書寫。他持平對待希臘和波斯兩種文化的豐富性,極為難得。」
──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技藝精湛而扣人心弦……霍蘭在序言中表示,他希望他『企圖溝通學院世界和大眾讀者這一嘗試,不會像薛西斯架設來連接歐洲和亞細亞那條兩英里長的浮橋一樣,只是虛榮心作祟。』事情正好相反,他對這片新領土的征服比萬王之王的厚底鞋更有力和華麗。」
──《星期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關於波希戰爭精彩的研究,講述小小的希臘如何擊退薛西斯和他的無敵艦隊。本書既不誇勝亦不求政治正確,是一位大風格家為廣大讀者群而寫的作品。」
──韓森(Victor Davis Hanson),《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USA)「當一個全球性超級強權自信滿滿地朝天涯海角推進時,霍蘭認為我們有各種理由回顧第一個做這種事的超級強權。當我們愉快地為了促進民主開啟戰端時,他讓我們清楚看見戰爭如何讓民主開始。」
──史托瑟德(Peter Stothard),《時代雜誌》(Times)「霍蘭這部全景式和扣人心弦的著作,是古代史在今日仍具重要性的雄辯論證。他為我打開了一個世界,我由衷感激。」
── 《觀察者報》(Observer)「具有豐富的反諷意識,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令人無可抗拒……它對溫泉關之戰的敘述是同類文字中最刺激的。」
──桑德布洛克(Dominic Sandbrook),《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普通讀者與有學問的讀者都同感樂趣。」
──巴肯(James Buchan),《衛報》(Guardian)「頭腦清醒和平衡得恰到好處的敘事。霍蘭對黃金時刻的意識敏銳,閱讀廣博、機智風趣。他以投入的態度描述這段歷史,值得大眾讀者再次學習。」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波希戰爭是歷史上一場盛大的『大衛與巨人歌利亞』的鬥爭,因為它是東西方第一場真正的歷史衝突,對今日來說特別具有相關性。霍蘭的文筆澎湃生動,對其所研究的題目有值得自豪的處理。」
──拉曾比(J. F. Lazenby),《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惹火尤物……洞見四射且文字魅力四射。」
──卡特利奇(Paul Cartledge),《獨立報》(Independent)「霍蘭的成功標誌在於,當我們其他人因為他對古代世界一場重大衝突妙趣橫生的講述而脈搏加速時,一名牛津的教授也可以坐下來和學生一起咀嚼他對事件的絢爛分析,而且同樣獲益。」
──鍾斯(Peter Jones),《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一趟刺激得讓人透不過氣的歷史說書。」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霍蘭將淵博的學問表現得不著痕跡;《波斯戰火》令人無法釋手。」
──露絲.摩爾(Lucy Moore),《每日郵報》(Daily Mail)「馬拉松、溫泉關、薩拉米斯之戰雖發生於兩千多年前,但毫無疑問地,霍蘭就在現場。他的描述歷歷在目,即使你已知道誰勝誰負,仍然會提心吊膽。」
──阿提米絲.庫帕(Artemis Cooper),《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年度選書「曉暢和淵博的敘事史,把故事說得很好,並未將傳統的意識形態照單全收。」
──《星期日蘇格蘭報》(Scotland on Sunday)「這本書提供了美妙閱讀經驗,但不應該快讀,應該細細咀嚼。這倒不是說它是用乾巴巴的學院語言寫成的。霍蘭以一種活潑的文體呈現他的議論,說出最有娛樂性的故事……對戰爭的描寫繪聲繪色……讓人過癮的敘述。」
──《愛爾蘭檢查者報》(Irish Examiner)「一部精彩著作。文字清新、華麗,比喻豐富,但總是清晰而精準……《波斯戰火》的敘事令人屏息,材料極為豐富,頗有供現代世界借鏡的教益。」
──福克納(Neil Faulkner),《當前世界考古學》(Current World Archaeology)「第一流可讀性的學術著作……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比這本書更能讓這段古代歷史活起來。」
──高登(Mark Golden),《多倫多環球郵報》(The Toronto Globe and Mail)「這是一場古代的世界大戰。對於後世來說,這場遙遠戰爭的意義顯得很學術──希臘的勝利保存了歐洲文明的搖籃。但對於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這不是單純的一場征服者與保衛者的衝突,而是一場關乎各方信念的正義之戰。不論是波斯人、斯巴達人、雅典人或巴比倫人,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絕非偶然,一切都來自他們各自相信又迥然不同的神話、真理和事物。本書講述精彩的波希戰爭前,先描寫波斯和希臘世界的戰前世界觀,讓身為讀者的我投入波希戰爭的史詩發展過程時,腦海不斷出現『噢!難怪會這樣』的恍然大悟。」
──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
★目錄:《拜占庭帝國》
導讀 歷史就是故事/SADE
作者序
序幕 羅馬的根源
第一章 戴克里先的革命
第二章 君士坦丁和基督教得勢
第三章 異教的反擊
第四章 蠻族與基督徒
第五章 西方傳來可怕的噩耗
第六章 羅馬陷落
第七章 伯多祿.塞巴提烏斯的崛起
第八章 尼卡!
第九章 建築與將軍
第十章 耶爾辛氏鼠疫桿菌
第十一章 波斯戰火
第十二章 戰爭之家
第十三章 偶像破壞者
第十四章 帝國崩解
第十五章 重現生機
第十六章 馬其頓王朝的輝煌
第十七章 傑出的大位覬覦者
第十八章 死神叔姪
第十九章 保加爾人屠宰者巴西爾
第二十章 愚人進行曲
第二十一章 科穆寧中興
第二十二章 滴著基督徒鮮血的劍
第二十三章 流亡帝國
第二十四章 璀璨落日
第二十五章 永恆的皇帝
結語 拜占庭的餘燼
致謝
註釋
參考文獻
拜占庭帝國年表
〔地圖〕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首都
戴克里先統治時代:東西部分裂
拜占庭與蠻族統治的西方:約西元500年
查士丁尼時代的版圖:約西元550年
1025年的帝國:馬其頓王朝
1180年的帝國:曼努埃爾一世
四分五裂的帝國:1218年《盧比孔河》
推薦序/Sade
前言
第一章 自相矛盾的共和國
第二章 西比爾的詛咒
第三章 有幸生為女人
第四章 土生者的歸來
第五章 聲譽是馬刺
第六章 腐屍宴
第七章 通向快樂的債務
第八章 三巨頭同盟
第九章 伊卡洛斯的翅膀
第十章 世界大戰
第十一章 共和國之死
致謝
註釋
參考書目
大事年表
〔地圖〕
西元前140年的羅馬世界
西元前140年的羅馬
西元前一世紀的義大利
西元前一世紀的坎帕尼亞
羅馬廣場和周遭環境
西元前50年的東地中海地區
西元前60年的高盧地區
西元14年的羅馬
西元14年的羅馬世界《波希戰爭》
推薦序/Sade
前言
第一章 呼羅珊大道
第二章 巴比倫
第三章 斯巴達
第四章 雅典
第五章 火燒波斯國王的鬍子
第六章 戰雲密佈
第七章 背城借一
第八章 復仇女神
致謝
大事年表
註釋
參考書目
〔地圖〕
波斯帝國
希臘與愛琴海
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朗
伯羅奔尼撒半島
阿提卡
西元前六世紀和五世紀的雅典
波斯帝國西部的太守轄地
馬拉松
西方
背城借一:西元前480年的希臘
溫泉關
薩拉米斯島
薩拉米斯海戰
普拉提亞
<作者簡介>拉爾斯.布朗沃思(Lars Brownworth)
曾任高中老師,目前任教於華盛頓基督教學院(Washington Christian Academy, Maryland)。他的熱門播客(podcast)「十二個拜占庭統治者」(12 Byzantine Rulers)是歷史類播客的先驅,因為大受歡迎而獲得《紐約時報》的專訪。布朗沃思熱愛拜占庭,拜占庭是他寫作的原點。他曾在《華爾街日報》撰稿,2009年出版第一本書《拜占庭帝國》,也是成名作,後來陸續出版了《諾曼風雲:從蠻族到王族的三百年》、《維京傳奇:來自海上的戰狼》、《十字軍聖戰:基督教與伊斯蘭的二百年征戰史》,以及關於拜占庭馬其頓王朝的迷你書系列。湯姆.霍蘭(Tom Holland)
古代和中世紀大眾歷史作家。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王后學院,曾為BBC改編荷馬、希羅多德、修昔底斯和維吉爾的作品。2007年贏得古典協會獎(the Classical Association prize),這個獎項頒給「對促進古希臘和古羅馬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最大貢獻者」。著有《盧比孔河:509-27 BC羅馬共和國的興衰》(Rubicon: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the Roman Republic)、《波希戰爭:499-449BC第一個世界帝國及其西征》(Persian Fire: The First World Empire and the Battle for the West )、《劍的陰影下:伊斯蘭的誕生與全球阿拉伯帝國的崛起》(In the shadow of the Sword: The Birth of Islam and the Rise of the Global Arab Empire)、《基督王國的鍛造:末日與西方史詩般的崛起》(The Forge of Christendom: The End of Days and the Epic Rise of the West)等。除了大眾歷史書,他也寫過不少帶有歷史元素的奇幻小說。他也是廣播和電視節目製作人,製作類型從希臘羅馬、恐龍化石到伊斯蘭,可說是面向多元的作家。目前他與家人住在倫敦。譯者: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專職譯者,相關譯作有《拜占庭帝國》、《盧比孔河》、《波希戰爭》、《柏德嫩之謎》、《神的演化》、《在智慧的暗處》等。
★內文試閱:.作者序
《拜占庭帝國》
我初識拜占庭是在長島北岸一片明媚的鹽鹼灘。當時,我挨著最喜愛的一棵樹,展讀一本《後期羅馬帝國》,準備好重溫熟悉的敘事:文明世界如何下墜至黑暗時代(Dark Ages)的混亂和野蠻。但迎面而來的,卻是些栩栩如生的皇帝與殺氣騰騰之具有豐富蠻族色彩的畫像,他們是在羅馬帝國被認為死去已久後,繼續自稱羅馬皇帝的男女。這些畫面既熟悉又陌生:原來,一個羅馬帝國以某種方式存續到了黑暗時代,繼續高舉古典文明的火把。有時,它面對的問題彷彿自今日的報紙頭條迸出:一個有著希臘─羅馬根源的基督教社會如何應付移民大量湧入的問題;教會與國家關係的問題;備受好戰伊斯蘭教威脅的問題。這個帝國的窮人稅賦過重而富人總有辦法逃稅,以及其臃腫的官僚體系是如何為籌措國家用度又不致弄得人人破產而傷透腦筋。
另一方面,現代人一定也會感受到拜占庭滿溢且令人好奇不已的異國情調。在那裡,有些聖人住在柱頂,有些皇帝會登壇講道,芝麻綠豆的神學爭論足以引發街頭暴亂。現代的民主觀念則讓拜占庭人嚇出冷汗。他們的社會是自第三世紀的不穩定與混亂中打造出來——那是一個叛亂頻仍,皇帝拚了命提升君主尊嚴的時代。民主觀念因為強調人人平等,足以對拜占庭人尊卑有序的社會基礎構成重大威脅,讓他們花費極大力氣擺脫的內戰如連連惡夢般捲土重來。不過,拜占庭人雖然身處高壓獨裁的社會,卻非動彈不得:只要有能力,卑微的農民和女孤兒也可爬上皇帝寶座。事實上,拜占庭最偉大的一位君主便出身於馬其頓的一戶普通農家,饒是如此,他在位期間武功彪炳,帝國的版圖涵蓋幾乎整個地中海地區,而他的後繼者所看管的拜占庭,則為一宗教色彩濃得化不開的社會,但又有著世俗化的教育系統,並自視為迅速轉暗之世界文明的燈塔。正如同拜倫(Lord Byron)的名言所指,拜占庭人表現出一種「三核併合」(triple fusion):兼具羅馬人的身體、希臘人的頭腦和神祕主義者的靈魂。
這個定義要比大多數來得好。要知道,「拜占庭帝國」一詞乃徹頭徹尾的現代產物,也因此始終出了名的難以定義。事實上,我們口中的「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東半部,而從君士坦丁堡於323年建城至十一個世紀後淪陷為止,其國民都以羅馬人自居。他們的鄰居、盟友和敵人在帝國的大部分時期也這樣看待他們。正因為如此,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後,才有理由自封為「羅馬凱撒」,號稱與奧古斯都一脈相承的統治者。直到啟蒙運動的時代,學者因為喜歡往古希臘和古羅馬展開所謂的文化尋根,而否認這個東部帝國有資格稱為「羅馬」帝國,改稱之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的舊稱。對他們來說,「真正的」羅馬帝國已在476年,隨著最後一位西部皇帝遜位而結束,君士坦丁堡的所謂羅馬皇帝純屬「冒名頂替」,而它逾千年的歷史,不過是一個日益野蠻、腐化與衰朽的過程。
其實這個座落於博斯普魯斯海峽之被蔑視的城市,對西方文明有著數不清的恩惠。它屹立超過千年,期間如大碉堡般保護著初生而混亂的歐洲,讓一個個大征服者在其城牆之下翻船。沒有了拜占庭,伊斯蘭的澎湃大軍肯定會在第七世紀橫掃歐洲,甚至(如吉朋所想像的)讓牛津響起宣禮塔呼喚的禱告聲。但拜占庭讓西方受惠的不只是強大武力。因為當文明之光在西方近乎熄滅,只剩餘火在偏遠的愛爾蘭修道院黯淡閃爍時,君士坦丁堡這道光仍耀眼逼人(有時強些,有時弱些)。拜占庭最偉大的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頒佈的羅馬法至今仍是大部分歐洲國家法律體系的基礎。拜占庭的工匠留給我們拉文納(Ravenna)的輝煌馬賽克壁畫和無與倫比的建築奇蹟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拜占庭學者也留給我們眩目的希臘文與拉丁文經典(它們在黑暗的中世紀西方已近乎絕跡)。
既然拜占庭讓我們受惠良多,為何我們如此忽視它?首先是因為羅馬帝國的東、西兩部分裂(先是文化上,然後是宗教上的分裂),彼此日益疏遠,隔閡也隨之產生。起先,雙方還能靠著基督教的薄薄一扇門維持統一的表象,但隨著1054年,教會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東羅馬和西羅馬發現彼此已無多少共通處。十字軍東征斬斷了雙方的最後聯繫,讓東羅馬對西羅馬長懷怨恨,讓西羅馬對東羅馬心生輕蔑。所以,當拜占庭帝國僅餘的國土被入侵的穆斯林完全吞噬時,力量已夠強大且自信滿滿的歐洲只是轉過身去當作沒看見。西方的蔑視讓滅亡後的拜占庭落入與其成就不相稱的默默無聞,為一度靠其城牆保護的西方人遺忘了數百年。
大部分歷史課程都不會提到拜占庭文明,使它的許多精彩人物——例如西里爾(Cyril)和美多德(Methodius)兄弟、約翰一世(John I Tzimisces)和尼基弗魯斯二世(Nicephorus II Phocas)——湮滅不彰。對大多數人來說,羅馬帝國是結束於西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希臘的英雄事蹟是結束於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Leonidas)。但論威風凜凜,拜占庭皇帝德拉加塞斯(Constantine Dragases)與拜占庭將軍貝利撒留(Belisarius)並不遑多讓。我們斷然對其虧負良多。
本書做為扭轉這種不公道現象的一個小小努力,要為一群失聲太久的人們發聲。本書是讓讀者小嚐拜占庭的美味,對其漫長歷史稍能總體掌握,而且能對東、西方關係更加有血有肉的理解。遺憾的是,它不可能自稱詳盡無遺。要求單單一本書便充分闡述一段超過千年的歷史,其實是太苛刻的要求,而且有違簡潔扼要的原則。若要為那些被我剪裁掉的部分辯解,我只能說,拜占庭歷史給人的一大樂趣,正在於它會讓人不斷有新的發現。
我在整本書中,都採取拉丁體而非希臘體的人名和地名,例如,把君士坦丁拼成Constantine而不是Konstandinos。理由是一般讀者較熟悉前者,能一望而知。在講述拜占庭的故事時,我採取一種以人物為軸的方法,因為皇帝對拜占庭人的生活舉足輕重。很少有社會像東羅馬帝國那樣專制:在那裡,龍椅上的人被視為半神,是真命天子,每個決定都深深影響著最不起眼的平民百姓。
但願本書會喚起人們對此遭埋沒已久之重要課題的興趣。我們和拜占庭帝國分享著同一部文化史,而它上千年的歷史也提供我們許多重要的教訓。在創造我們當今所居住的這個世界上,拜占庭的貢獻並沒有比西方少。若說還有什麼理由值得我們研究它的歷史,那就是它的故事相當引人入勝。.前言
《波希戰爭》
2001年夏天,我的朋友出任某間大學歷史學系主任。九月新學期開始前,許多他所做的決定中,其中一個特別具有爭議性。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系上學生都被要求畢業前提交一篇研究希特勒崛起的論文。現在,我的朋友卻要改弦易轍。他建議把希特勒換成為一個很不一樣的題目:十字軍東征(the Crusades)。這個極端的提議招來陣陣撻伐之聲。系上的同事質問,研究一個離開當代關懷那麼遠的題目意義何在?我的朋友回答,讓歷史系學生研究一個不是和二十世紀獨裁者完全有關的課題,也許對他們有所裨益。但是這個回答只引起了更大的憤怒。其他教師認為,極權主義是一個活生生的題目,十字軍東征從來不是。試問,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的仇恨,還有東方和西方之間的仇恨,與當下的世界有何關係?
當然,這個問題在幾星期後的9月11日便得到了回答。當時,十九個劫機者心懷某種源自中世紀的怨氣,讓自己和數以千計的無辜者化為灰燼。十字軍東征從來沒有結束──至少賓拉登(Osama bin Laden)這樣認為。早在1996年他便提醒過伊斯蘭世界:「你們不應該不知道,伊斯蘭百姓一直受到猶太復國主義──十字軍聯盟(Zionist-Crusaders alliance)加諸他們的侵略和不公不義。」雖然擅長利用現代世界的航空飛行和大眾傳媒進行威脅活動,但長久以來,賓拉登都是從中世紀的視角詮釋當今的世界。在他的宣言裡,過去和現在常常合而為一:撻伐美國或以色列令人生畏之傷害罪行的同時,也要求恢復穆斯林對西班牙的統治或中世紀的哈里發國(Caliphate)。無怪當小布希總統在一個沒有心防的時刻,形容他對恐怖主義的戰爭為「十字軍聖戰」時,他的顧問會要求他永遠別再使用這個要命的字眼。
當然,一位美國總統比一位沙烏地狂熱份子不了解中世紀歷史的種種細微之處,這並不讓人意外。「他們為什麼恨我們?」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的幾星期,小布希總統不是唯一絞盡腦汁想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每份報紙都有學者試圖解釋穆斯林為何憎恨西方。有些人把原因歸咎於美國幾十年來的外交政策,有些人歸咎於歐洲殖民強權對中東的瓜分,還有些人順著賓拉登自己的分析,把原因回溯到十字軍東征。二十一世紀首次重大危機竟然可能來自一種古老的仇恨,這著實是個尖銳的諷刺。在此之前,全球化一直被認為會帶來歷史的終結,但現在,它似乎還將某些令人厭惡的幽靈自其古老的墳墓中喚醒。有整整幾十年,西方都是透過共產主義來界定東、西方的差異;但現在,它回到俄國大革命之前的習慣,改以伊斯蘭教來界定。伊拉克戰爭、反移民情緒(特別是反對穆斯林情緒)瀰漫歐洲,還有是否該讓土耳其加入歐盟的問題,這一切都和九一一攻擊事件加在一起,讓人痛苦地意識到,基督教西方和伊斯蘭教東方之間仍存在著一道鴻溝。
蓋達組織和哈佛學者都各自主張,文明在新世紀注定會發生衝突。情況是否如此仍充滿爭議。但無可爭辯的是,不同的文化(至少是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文化)都被迫檢視自己身分認同的基礎。吉朋(Edward Gibbon)曾說:「東西方的差異是武斷的並圍繞著全球變動。」但「東西方互不相容」卻可輕易成為歷史最持久的假設。這個假設比十字軍、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都還古老,其血緣可上溯至近兩千五百年前。「他們為什麼恨我們?」──歷史本身就是隨著這個問題而誕生。因為正是東、西方的衝突,讓世界第一位歷史學家在西元前五世紀時發現了他畢生關注的主題。
這位歷史家名叫希羅多德(Herodotus)。他是希臘人,出生於今日土耳其的渡假勝地博德魯姆(Bodrum)──當時稱為哈利卡那索斯(Halicarnassus),因此他是在亞洲的邊陲地帶長大。他對東、西方的人為何那麼難和平共處大惑不解。表面上看來,答案很簡單。希羅多德指出,亞洲人把歐洲人看成為異類,「所以他們相信希臘人將永遠是他們的敵人。」但他也承認,一開始這種裂痕的產生是個謎,也許是因為希臘海盜曾綁架過一、兩位公主嗎?還是因為特洛伊遭縱火焚燬?「這至少是許多亞細亞民族主張的理由,但誰又能確定他們說得沒錯?」就像希羅多德深知的,世界如此之大,以至於什麼都是言人人殊。然而,東、西方衝突的起源雖不可考,但它的後果卻直到最近仍清楚明白,而且讓人悲痛。差異孕育出猜疑,而猜疑孕育出戰爭。
那確實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爭。西元前480年,也就是大約在希羅多德寫作他的《歷史》(編按:又稱《希臘波斯戰爭史》)四十年前,波斯國王薛西斯(Xerxes)率領大軍入侵希臘。這類軍事冒險一直是波斯人的專長。那幾十年間,勝利──快速壯觀的勝利──看來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特權。他們戰無不勝的氛圍反映在他們前所未有的征服範圍與速度上。波斯人原本只是沒沒無聞的山地部落,生活範圍侷限於今天伊朗南部的平原和山區。然後,在僅僅一代人的時間裡,他們橫掃中東,粉碎大批古老王國和著名城市,建立起一個從印度延伸至愛琴海海岸的帝國。經過這一系列的征服活動,薛西斯成了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統治者。他能動用的資源看似無窮無盡,多到讓人感到麻木。歐洲將要等到一九四四年夏天的諾曼第登陸(D-Day),才會歷經另一次同等規模的入侵。
與波斯這個空前未有的世界主宰相比,希臘人儼然是小國寡民,而且嚴重分裂。希臘只不過是個地理名詞: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由一批爭吵不休和經常互相暴力相向的城邦所構成。的確,希臘人自視為一個民族,由相同的語言、宗教和風俗統一起來;然而,耽溺於彼此攻伐看來才是各城邦最大的共通點。波斯人在崛起早期時發現,要征服住在今日土耳其西部的希臘人(包括希羅多德的故鄉)十分輕鬆容易。就算是希臘本土的兩大強權──初生的民主國家雅典和軍事化的國家斯巴達──看來都裝備低劣,難以有效作戰。所以當波斯國王決定征服生活於其龐大帝國西部邊境的分裂民族時,結果看似已然注定。
令人震驚的是,面對這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遠征軍,本土的希臘人成功擋住了進攻。入侵者被趕了回去,希臘捍衛了自己的自由。在希臘人自己看來,他們如何打敗一個超級強權,始終是個最不尋常的故事。他們究竟怎麼做到的?為什麼做得到?起初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波斯人想入侵希臘?這些問題在四十年後依然緊迫,促使希羅多德運用全新的體裁對這段歷史展開研究。歷來首次,有位歷史家不是把一場衝突歸因於傳說中的古代或某些神明的喜怒,而把它解釋為一些他可以親自驗證的原因。他因為只採用尚在人世的報導人或見證人提供的材料,而成為第一個人類學家、調查記者和海外通訊員。他好奇心不知疲倦的成果不只是一部論述,還是對一整個時代氣度恢弘、多樣化且兼容並蓄的分析。希羅多德形容自己從事的工作為「探問」(historia)──這是「歷史」一詞最初的含義。他在人類第一部歷史著作的開篇這樣寫道:「我在這裡寫下它們,是為了讓過去的記憶得以保存下來。我的手段是記述希臘人和異族人的非凡功績,首先是再現他們如何走向戰爭。」
當然,歷史學家總愛主張自己處理的課題意義重大。希羅多德的情況則是,他的主張歷經了兩千五百年的考驗。在這段期間,這些看法依靠的假設──波斯人和希臘人的大戰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意義──得到了確認。例如穆勒(John Stuart Mill)指出,即使被看成為英國史的一部分,馬拉松之戰仍比黑斯廷斯之戰(Battle of Hastings)更重要。出乎人們對一個德國哲學家的預期,黑格爾(Hegel)以一種更雄渾的口吻宣稱:「整部世界史的利益戰慄地懸於一線。」事實的確如此。任何有關不屈反抗的傳奇故事都讓人熱血沸騰,更何況故事中的取勝希望是如此渺茫。當波斯人試圖征服希臘本土時,攸關重大的不只是那個被薛西斯視為恐怖主義的國家──雅典的存亡。若被一個外族的國王征服,雅典人將永遠沒有機會發展出他們獨一無二的民主文化。很多讓希臘文明非常殊異的特徵將消失不見。如此一來,羅馬繼承與再傳遞給現代歐洲的遺產將變得無比貧乏。若希臘人戰敗,西方不只將輸掉它爭取獨立和生存的第一場鬥爭,甚至也不可能有「西方」這樣的實體出現。
無怪波希戰爭的故事會成為歐洲文明的起源神話,並被視為自由戰勝奴役、公民美德戰勝專制主義的原型。顯然在宗教改革之後,隨著基督教失去號召力,馬拉松和薩拉米斯戰場上的英雄事蹟開始激勵許多理想主義者,並被認為足以完全取代十字軍,成為西方美德有教育性的典範。它們也更符合原則性,因為畢竟是出於防衛而非侵略,是為自由而非宗教狂熱而戰。其中一個插曲──「四千人對抗三百萬人」的溫泉關之戰──特別具有神話力量。出於一時之念發起戰爭的亞細亞大軍;決心不成功便成仁的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Leonidas);還有他手下三百勇士視死如歸的勇氣:在這則故事中一應俱全。早在十六世紀,法國大文章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即主張,雖然希臘人打過的其他勝仗「都是天底下最輝煌的勝利,但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李奧尼達國王和他的戰士們在溫泉關的光榮犧牲。」兩百五十年後,拜倫勳爵(Lord Byron)驚見,當日的希臘淪為土耳其蘇丹(Turkish Sultan)治下的一省,確切知道從歷史書的哪個部分才能找到最激昂人心的戰爭號召。(未完).摘文
《盧比孔河》
第一章 自相矛盾的共和國
遠古的聲音
起初,在未有共和國之前,羅馬是由國王統治。有關他們其中一位—名叫塔克文(Tarquin)的傲慢暴君—流傳著一則古怪的傳說。話說有次在他的宮殿裡,一名老婦人叫住他。她手中抱著九本書。當她表示要把書賣給塔克文時,塔克文指著她的臉放聲大笑:她開的價碼高得令人發笑。老婦人沒有還價,不發一語轉身走了。她燒了三本書,然後重新出現在國王面前,再次表示要把剩下的書賣給他,開價和原來一樣。國王再次拒絕,只是這次心裡有點不踏實。老婦人又離開了。塔克文變得神經緊張,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寶貝。所以當那個神祕的老婦人第三次出現,他趕緊把書買下,哪怕這次只剩三本書,付的卻是九本書的金額。老婦人拿了錢之後便消失了,從此再也沒人見過她。
她是誰?因為她的書包含了一些神準的預言詩,羅馬人很快便意識到它們的作者可能是一個女人:西比爾(Sibyl)。但這個答案只會帶來更多問題,因為有關西比爾的傳說光怪陸離且令人困惑。由於相信她曾經預言特洛伊戰爭,人們爭論她是否為十個女先知的集合體,或長生不死,或注定活過千年。有些更精明的人甚至懷疑她不存在。事實上,關於她只有兩件事情比較有把握:她的書確實存在,以細長的古希臘文寫成;另外,這些書裡面包含一些未來事件的發生模式。羅馬人拜塔克文遲來的慧眼之賜,得到一扇可以窺見未來的窗戶。
但這些書對塔克文自己的幫助不大。西元前五○九年,他在一場宮廷政變中被趕下台。當時,國王(打從羅馬建城起)統治羅馬已經超過兩百年,塔克文是第七任國王,也是末代國王。隨著他被驅逐,君主制度被推翻,一個共和國取而代之。此後,羅馬人民對「國王」的頭銜近乎深惡痛絕,每次聽到都會發抖和搖頭。「自由」是驅逐塔克文的政變所揭櫫的口號,從此被尊為每個公民與生俱來的權利與標準。為防止再次出現暴君,共和國的創建者們制定了一種突出的制度。出於謹慎,他們將國王的權力平分給兩位選舉產生的官員,每人任期不能超過一年。他們稱之為執政官(consul)。執政官位居其他公民之上,兩人互相監視,體現羅馬共和國的指導原則:不容許有人再次單獨掌握最高權力。然而,執政官職位雖然看似是一個創新,但它和羅馬人的過去一樣大有淵源。君主政體也許被廢除了,但其他事情改變很少。新的共和國根源於遙遠的過去──常常是非常遙遠的過去。例如,執政官這個職位的一項特權,是他們身穿仿照以前國王鑲著紫色邊的長袍。當他們求神問卜,採用的占卜儀式在羅馬城市建成前便已存在。再來,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顯然也參考塔克文留下來的三本書:那三本非常古老且很可能出自西比爾手筆的預言書。
由於它們所包含的資訊非常敏感,羅馬人把它們視作國家機密來保存。偷偷抄寫它們的人會被裝入麻布袋並扔入海中。只有在最危急的時候,例如有非常可怕的不祥之兆顯示共和國將遭逢災難時,才允許參考這些預言書。一旦各種其他手段用盡,一些受到特別授權的官員才會到朱庇特神廟(the temple of Jupiter),把受到最嚴格保護的預言書拿出來展讀。捲軸攤開後,他們的手指滑過褪色的希臘文,努力解讀出預言的寓意,並找到平息上天怒氣的最好方法。
方法總是找得到。羅馬人雖虔誠卻講究實際,對宿命論毫無耐性。他們有興趣知道未來只因他們相信,這樣更能改變未來。天降血水、大地裂開並噴出火焰、老鼠吞吃金幣:羅馬人認為這些怪事就像討債,警告他們虧欠了諸神。為了償債,也許需要引入一種外來的宗教儀式,祭拜某個未知神明。不過,更常見的做法是復舊:執政官趕忙找出一些被忽略的傳統,並予以恢復。回歸舊時的做事方式,共和國的安全就可以獲得保障。
這是每個羅馬人心底深信的信念。在它建立後的那個世紀裡,共和國反覆受到社會動亂、大眾對擴大公民權的要求和持續的憲法改革所折騰。但在這種波濤洶湧的變動中,羅馬人從未停止表現出他們對變遷的厭惡。有趣的是,在共和國的公民看來,破舊立新有著不祥。雖然講究實際,但羅馬人只接受包裝成諸神旨意或古代習俗的創新,不光是為了追求新奇而接受新奇。羅馬人帶著程度相同的保守性格和彈性,保留那些被證明為有效的制度、修改那些無效的制度,又鄭重其事地保存那些已成為累贅之物。共和國同時是一個建築工地和垃圾場,羅馬的未來是建立在其過去的垃圾之上。
羅馬人未把這種情況視為自相矛盾,反而視之為天經地義。為了延續祖先的傳統,他們還在城市裡投入了哪些事?有些外國分析家傾向於把羅馬人對傳統的虔誠看成一種「迷信」,並把它詮釋為統治階級愚弄群眾的把戲。但這種解釋誤解了它的本質。羅馬共和國不同於其他國家。希臘的城邦反覆被內戰和革命粉碎,反觀羅馬,卻對這類災難免疫。雖然羅馬共和國在出現後的第一個世紀歷經許多社會動盪,但它的公民從未血濺街頭。希臘人何其容易地把公民權的理想化約為詭辯術,反之,對一個羅馬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公民權的理想更神聖和珍貴。畢竟他倚賴它來定義自己。共和國(republic)的涵義正是公共事務(res publica)。只有看見反映在公民同胞眼中的自己,一個羅馬人才會真正明白自己是人。(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