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
ISBN: | 9789865470999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4/12/06 |
內文簡介
<內容簡介> 從科學家到教育家, 見證臺灣生科成長, 推動高等教育銳變。 「我自認心無大志,凡事只要努力不懈,順其自然,便心安理得。我個人非常喜歡『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的座右銘;然而在因緣際會之下,意外從研究走向學術行政之路,人生變得越來越複雜,考慮的層面及問題更益發多元。我很慶幸這一生有非常多的機緣,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為臺灣兩所頂尖大學(陽明大學及交通大學)打拚效勞。」──吳妍華〈自序〉 ★名人推薦: 吳校長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女性學術領袖,領導學術機構、教育青年學者、從事卓越研究,對臺灣學術發展貢獻極巨。這本書將她一生的寶貴經歷、卓越成果,清晰簡明地寫下來,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性書籍。 ──錢煦(中研院院士) 傳記中,詳實地記述了吳妍華的學術歷程以及她擔任兩所國立大學校長,為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篳路藍縷及開創新猷的精彩回顧,筆力之下高潮迭起,觀來興味無限。 ──吳成文(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 我一路看她從一位研究病毒的傑出女科學家,到投入高等教育、培養人才,並促成兩所國立大學的合併,這一史無前例的成就背後可以看見她的理念、洞見、堅持的毅力。 ──翁啟惠(中研院前院長) 吳校長很「真」,這不單單是說她個性真摯,她處事更是認真,這些特質在她就任交大校長最是展露無遺。 ──曾志朗(教育部前部長) 吳校長之人格特質:光明磊落、不畏強勢,且行事果決、劍及履及、擇善無私,有古俠士之風。 ──張懋中(交通大學前校長) 吳校長的高瞻遠矚,讓交大逐步從台灣電子工業的搖籃,轉型為生醫研究的重鎮,為學校帶來了嶄新的發展契機。 ──鄧啟福(交通大學前校長) 這本書帶領我們重溫陽明、交大、宜蘭附醫的歷史,讓我們有機會了解那段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這不僅是吳妍華的回憶錄,更是台灣生醫發展與高等教育的回憶錄。 ──林奇宏(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她是我最尊崇的學者及校長,對每一件事情都秉持著非常認眞、有理想的態度堅持己念、一絲不苟的精神做事。 ──徐明達(陽明大學前副校長兼生化所教授) 吳妍華校長為人正直,做事中道,公正無私,只考慮學校利益,不會有灰色地帶,做事有明確的法則可遵循,因此往往能事半功倍。 ──林一平(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她始終堅信教育的力量是改變未來的關鍵,這分信念,也必將激勵我們不斷追求卓越,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陳震寰(陽明交通大學前醫學院院長) ★目錄: 推薦序 最傑出的女性學術領袖錢煦 推薦序 一部科學成長的競爭史:自吳妍華的傳記說起吳成文 推薦序 青年學者的學習典範翁啟惠 推薦序 在那不遠的山腳下,有位好教授曾志朗 推薦序 蕙質蘭心、學養雙全,又能擇善無私、劍及履及的現代儒俠張懋中 推薦序 是回憶錄,也是一部臺灣生物醫學及高等教育的發展史林奇宏 推薦序 帶領交大走向下一個顛峰:我眼中的吳妍華校長鄧啟福 推薦序 我最尊崇的學者及校長徐明達 推薦序 支持教授們追夢的校長林一平 推薦序 吳妍華校長與醫學系教改陳震寰 自序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吳妍華 前言 從A到 A+ 的高教女力典範 第一章 糖廠工程師的女兒 第二章 平凡女子的不凡旅程 第三章 陽明十年 開疆闢土 第四章 邁向頂尖大學之路 第五章 竹北生醫 未竟之功 第六章 八年奮戰 爭取陽明附設醫院 第七章 臺聯大攜手研究型大學 第八章 交通大學首位女校長的挑戰 第九章 太陽花學運失言風波 第十章 實驗室裡的春風化雨 第十一章 大學之道 同行致遠 後記 第三人稱視角寫吳妍華 附錄 吳妍華年表 <作者簡介> 吳妍華/口述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獲美國田納西大學生化學系博士。一九七九年返臺後,終其一生投入科研不輟,以培育年輕科研人才為己任。她是臺灣第一位國立大學女性校長,帶領「小而美」的陽明大學,邁向研究型頂尖大學,也是交通大學校史上第一位女性校長,帶領交大越過ICT高峰,邁向BiolCT的新里程碑。這位女性科學家更超越了性別,寫下臺灣高教史上第一位擔綱兩所頂尖大學校長的紀錄,見證了臺灣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軌跡。 王彩鸝/著 資深媒體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聯合報系採訪中心生活組組長、紐約世界日報採訪中心副主任,現為自由撰稿人。長期關注教育議題,《偏鄉教育願景工程》系列報導獲第七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 專書作品:《翻轉.師大》、《家在蘆竹湳》、《明日教育的曙光》、《名人親子教養的36堂課》、《名醫是這樣養生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