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作者: | |
ISBN: | 9786267193587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4/01/26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緣起於1980年代在美國爆發的愛滋病恐慌,以及繼發的恐同氛圍和用以壓迫同志的闇櫃知識論。全書兼備文學理論、文本分析與文化研究,結合解構主義、女性主義與同志研究,從既有的性學、性別與性相研究成果中另闢蹊徑,探討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歐美男性經典作品中的同性戀主題。
作者由釐清性相定義及性別界說入手。性別研究常以本質論與建構論定義同性戀,賽菊克則以少數化和普遍化取而代之,前者將同性戀視為少數族群,後者則認為同性戀和異性戀都是普遍現象,不過她主張兩種觀點的界線模糊,因此常被主流論述任意移動,以壓制同志。在性別定義方面,她認為同志只愛同性的性別分離主義,以及以性別倒錯為核心的性別過渡模式並非截然分明,而且和少數化和普遍化同性戀定義模式一樣,都並存於同一時期,共構多元的闇櫃知識論,這點和傅科的性相歷史研究相異。
作者以前述理論架構,細讀梅爾維爾的《比利.巴德》、王爾德的《格雷的畫像》、亨利.詹姆斯的〈叢林中的野獸〉(“The Beast in the Jungle”)、薩克萊的小說、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以及尼采的著作,藉以映照當代美國恐同文化對同志的壓迫。其深度與廣度獲得學界肯定,許之為酷兒研究開山之作。
一部心與靈的非凡之作。—《國族》(The Nation)
開拓新局,成果斐然。賽菊克鎖定男性性相此一禁忌領域,所揭露的結構令人驚訝。—《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出色的文學批評、文化研究與政治分析之作,以及同志研究發展的里程碑。—《女性書評》(Women’s Review of Books)
對梅爾維爾的《比利.巴德》、王爾德的《格雷的畫像》、普魯斯特、尼采、亨利.詹姆斯,以及薩克萊作品的細讀中,充滿敏銳的觀察,將對同性關係根深柢固的恐懼連結到當代對同志的羞辱。—《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目錄:
《闇櫃知識論》導讀 林玉珍 ................................................. 1
2008 年版前言 ......................................................................... 33
導論:公理 ............................................................................... 41
【第一章】 闇櫃知識論 ....................................................... 105
【第二章】 二元對立(一)
《比利.巴德》:同性戀之後 ........................ 131
【第三章】 二元對立(二)
王爾德、尼采,以及男性身體的濫情關係 ... 173
【第四章】 闇櫃中的野獸
詹姆斯與同性戀恐慌書寫 ............................... 233
【第五章】 普魯斯特與闇櫃奇觀 ....................................... 267
賽菊克年表 ............................................................................. 310
致謝詞 .................................................................................... 313
索引 ........................................................................................ 315
<作者簡介>
夏娃.寇索夫斯基.賽菊克 (Eve Kosofsky Sedgwick, 1950-2009)
曾任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英美文學教授。著有《男人之間:英國文學與男性同性慾望》(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傾向》(Tendencies)、《論愛的對話》(A Dialogue on Love),以及《觸感:情意、教學、操演性》(Touching Feeling: Affect, Pedagogy, Performativity)。
譯者:林玉珍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英美文學博士,中山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暨秘書室約聘研究員。研究專長為現代愛爾蘭英文文學。主要著作為 Justice, History, and Language in James Joyce's Finnegans' Wake,以及譯作《喬依斯傳》。論文散見於國內外學術期刊 (James Joyce Literary Supplement, James Joyce Broadsheet, Irish University Review, Concentric、《歐美研究》、《英美文學評論》、《中外文學》),以及國外出版社 (Rodopi,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專書。
★內文試閱:
《闇櫃知識論》書名的關鍵詞「闇櫃」,是同志隱匿性傾向的比喻,其反義詞「出櫃」則意指同志主動或被動公開其性傾向。闇櫃可入可出,顯示同性情慾在一般社會的地位既邊緣又核心、既私密又公開,可謂公開的秘密。在美國同志出櫃始於1969 年六月的石牆暴動, 這同志運動破天荒的能量,再度激發社會大眾對這個公開秘密的興趣,樂於消費有關同志議題的評論,尤其是八卦。然而非同志或未出櫃同志評議或消費這個公開的秘密時,態度往往流於偏頗,不自覺地參與闇櫃這「二十世紀同志迫害的決定性結構」(《闇櫃》109)。這是因為幾百年來西方對同性戀的知識論已形成恐同氛圍,滲透進意識型態,並透過司法、立法、教育、醫學等體制處罰同性戀者。更有甚者,這些體制對同志性相的定義時見矛盾,更可能以無知包裝其偏見,致使當事人的民權受損。1980 年代美國司法對有關同志性相的案件決定性的判決,以及有關愛滋病的公共論述,在在印證恐同知識論的偏執所造成的危害。這種攸關同志現實生活和知識論之間的鴻溝,亟待填補,是作者撰寫本書的動機。
作者在導論中提到,「在美國法律所認定的偏見和仇恨犯罪中,羞辱同志是最常見、且成長最快速的類型」(《闇櫃》57)。這種針對同志的法外制裁,常和體制制裁合作,聯手處罰同性戀,從許多州的州議員論點可見一斑。他們反對將反同暴力納入偏見犯罪的法令,理由是詳述針對同志的暴力的定罪,會削弱該州對同性戀的定罪。除了州立法,司法也常是羞辱甚或制裁同志的體制,由同志相關案件關鍵性的判決可窺知一二。1973 年馬里蘭州「亞崗佛拉訴蒙哥馬利郡案」(Acanfora v. Montgomery County) 中,地方法院支持郡教育局解聘同志教師亞崗佛拉的處置,認定他訴諸媒體,引起社會對他的性相過度注意,已達不適任的地步。上訴法院則不認同這判決,認為亞崗佛拉公開談論私事是言論自由,駁回地方法院的判決,卻接受其處置,理由是他對自己的性相多所保留,申請教職時根本就不該獲聘。司法挾體制權力,將同志的私密轉換為攸關公共利益以制裁同志的情況屢見不鮮。1985 年美國最高法院維持「羅蘭訴梅德河地方學區案」(Rowland v. Mad River Local School District) 原判,以雙性戀諮商輔導師羅蘭對同事出櫃為由開除她,因此駁回羅蘭的上訴;法庭認定出櫃並不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因為這不構成攸關公共利益的言論。不過一年半後,「鮑威爾斯訴哈德維克案」(Bowers v. Hardwick) 的被告哈德維克主張他出櫃不干別人的事,最高法院駁回他的主張。總而言之,在最高法院的見解中,同性戀既不涉及公共利益,也不屬於私密領域。 這種矛盾的判決,顯示體制對同志的敵意幾乎癱瘓其邏輯思辨。
這種敵意往往將同志轉換為代罪羔羊,以合理化恐同暴力。如「同性戀恐慌」常用來當作辯護策略,替羞辱同志的被告脫罪或減刑,理由是被告攻擊受害人,是因為受到對方性騷擾,其犯罪的責任因病理上的心理狀況減輕,即便其暴力已達致命程度,不符合比例原則。這種辯護方式預設所有的同志都會性騷擾陌生人,雖毫無依據卻普被接受,顯示仇恨同性戀者比仇恨其他弱勢族群更公開、更典型,因此更難找到制衡點(《闇櫃》58)。
以同志為代罪羔羊的恐同極致,莫過於愛滋病恐慌,而體制正是散播這種情緒的元兇。1986 年六月美國司法部濫用「無知」,判決只要雇主提出不知道「愛滋病在職場不會造成健康風險」這個醫學事實,就可任意開除罹病的員工。媒體在宣染愛滋病恐慌方面更是不遺餘力,其焦點是以男同志為代罪羔羊,認定他們是高危險群之餘,懲罰性地公開他們的性行為和生活方式。不過1987 年冬天起媒體卻反其道而行之,認為當務之急就是承認並管理此一事實,在論述中抹消此疾病其他受害人的能見度。譬如媒體報導罹患愛滋病的妓女時,毫不關心女性的健康,只在意她們可能傳染給男人。這種策略以性行為取代身分認同,可謂回到前現代的老路線(Jagose 6),而且把疾病受害人公開納入男同志代罪羔羊這類別,不但對受害人沒有保護作用,同時更未提供足夠的資源協助男同志防治愛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