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P47-A900GP29T

臺灣的未來在海洋:探索新時代的挑戰與希望

驚喜優惠
$379
$480
  • P幣

    全站限時回饋 指定品單筆滿$2500送4%P幣,最高400P幣(限量,送完為止)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海鮮披薩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抽

    【新春24H不打烊】App限定 全站指定品下單登記抽桂格養氣人蔘禮盒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評價

5.0
共 1 則評價
5.0
100%
4.0
0%
3.0
0%
2.0
0%
1.0
0%
最相關
黃**
2023/12/08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786267063484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0/06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我喜歡這本書的態度。
    這是一封家書──當家裡出了問題,首先寫給自己,去問自己作為一個家人會怎麼辦;然後是寫給其他家人,一起商量,該怎麼辦。
    ──推薦人 張潔平
    (區塊鏈社群平台《Matters》、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創辦人)

    這本書共有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迷霧」。主要分析二二四大選民進黨、國民黨、柯文哲及郭台銘四組人馬各自的條件及呈現的問題。
    因為世代差異如此急劇,沒多久前的事也容易被遺忘,因此作者郝明義寫目前的現象,也整理過去埋下的根源。
    民進黨從前瞻計劃談起。國民黨從廢止動員戡亂條例談起。柯文哲從他怎麼撿到槍談起。郭台銘從一篇寫他的文章談起。
    作者希望讀者看過這個部份之後,能有新的角度看待二○二四年大選,不必焦慮,並可以做些為國家,為自己做些更長遠的準備。

    第二部份,是「煙霧」。
    作者從一位完全意想不到也是對岸認知戰共鳴者的女士談起,整理了六種常見的認知戰煙霧,希望能說得清六種煙霧是怎麼來的,作用是什麼,以及一個理性的人可以如何吹散煙霧。

    第三部份,是「大象」。
    臺灣社會有許多被迷霧和煙霧隱藏的緊要課題。在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優先順序。作者訪問各方專家,找出他看到最緊急的三個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課題。
    他用「大象」來形容這三個課題,一方面是它們像是房間裡的大象,人人視若無睹;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三個課題實在是臺灣過去陸地思維下的產物、延續物,是屬於陸地的巨獸。
    這三個從陸地思維沿伸出的課題,不只牽絆住海洋環境裡的年輕人沒法發展、善用他們的海洋思維和價值觀,更可能給他們造成沒頂的風險。
    而作者看到,固然困難重重,其實啟動改善的方案並不難找。

    第四部份,是「海洋」。
    八年前,郝明義得知臺灣的四周雖然都是海,但卻是無魚之海。八年後,這次訪談中發現情況更嚴重。
    但他意外又欣喜地,聽到讓海洋復生的方法也是很簡便,甚至在看似緩慢中可以很快速。而海洋復生的方法可以啟發民主社會許多其他運作的思考。
    因此作者在第四部寫如何以海洋思維重新看待今天的處境:如何從風高浪急中看出臺灣面對全世界前所未有的機會、如何改革社會固有的陸地思維,以及如何看出未來的希望,還有每個人自己該有的準備,如何務實地一寸寸實現理想。
    這樣大家就不必為風浪的起伏而恐懼,而會乘風破浪,航向更廣闊的天地。

    這四個部份,每個部份都有作者的總結,書在結束前還有後語。
    又因為作者相信以這本書當個基點,大家要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的話,一定需要更多讀者的參與,所以在書的最後也有一章是留給讀者自己書寫的。

    ★本書特色:

    ●郝明義持續八年觀察台灣社會海洋思維的變化,訪問不同領域專家,寫出給台灣的家書。
    ●在後疫情及全球政局丕變的新時代,從歷史脈絡分析瀰漫台灣的迷霧,提出今後選擇與監督政治人物的參考。
    ●聚焦三個影響年輕世代的重要課題,尋找解答方向。
    ●邀請大家告別陸地思維,社會各個層面共同把風浪化為開啟新航向的機會。


    ★名人推薦:

    尹麗喬 – 臺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崑玉 – 政治觀察家
    林宗弘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濁水 – 前立法委員
    苗博雅 – 臺北市議員
    張益贍 – 政治評論家
    張潔平 – 區塊鏈社群平台《Matters》、獨立書店「飛地Nowhere」創辦人
    黃丞儀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焦元溥 – 音樂評論家
    彭揚凱 – 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溫約瑟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地及設施」互動地圖創建人
    廖鴻基 – 黑潮海洋文創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謝金河 –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聯合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迷霧

    一 民進黨的問題
    人均GDP超韓趕日本的無感
    暴增的百億富豪
    千分之一的人和其他人
    站在民進黨對立面的人
    行政上的傲慢
    破壞立法程序的傲慢
    復刻國民黨時代的問題

    二 國民黨的問題
    民國八十年五月之後的國民黨
    馬英九做的努力
    國民黨不懂共產黨的心
    從熱河日記看陳雲林事件
    危害台灣安全的服貿協議
    失去論述能力
    也失去制衡能力
    失敗失到失去了價值觀

    三 柯文哲的問題
    賭爛票和年輕票怎麼灌給柯文哲的
    短影音媒體的寵兒
    柯文哲是柯文哲們,及五種話術
    一體兩面的矛盾和混亂
    帝王宮廷政治
    不會做決策卻會做葉克膜的原因
    中國為什麼希望柯文哲選總統
    不是白色,只是混色

    四 郭台銘的問題
    從一篇文章談起
    所謂CEO治國術
    所以給郭台銘的建議

    五 那要怎麼選
    還要藍白合嗎?
    怎麼使用手裡的這一票

    迷霧的結語

    第二部 煙霧

    六 和仇恨有關的
    從一位女士談認知戰
    如此厭惡民進黨的時候
    全民下架民進黨?

    七 和恐懼有關的
    從銀彈到煙幕彈的戰爭
    再委屈的和平也是和平?
    維持對話的機制?
    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
    十年後又要重啟服貿?

    煙霧的結語

    第三部 大象

    八 高房價還不是最緊迫的問題
    居住正義的核心問題不是高房價
    高房價的真正原因
    黑市化的租屋市場
    發不出去的租屋補貼
    社會住宅不只是不足的問題
    社會住宅的另類解決方案
    年輕世代受損的公民權

    九 低薪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年輕人的憤怒不只是低薪
    茫然和虛無的根由
    年輕人沒有出頭的資源
    山道猴子的由來

    十 再也不一樣的學生有什麼需要
    當孩子不知道白雪公主的時候
    多巴胺的世界
    現有學校滿足不了的需求
    老師不只人數不足
    審計部歸財政部管的教育部
    遺失的中學六年的後遺症

    大象的結語

    第四部 海洋

    十不能全靠政府
    從魩仔魚說起
    不能只靠政府的理由:鯨豚的角度
    探照燈也是聚光燈

    十一 海洋的啟發
    如果相信海洋,地緣政治是這樣的
    重新講一個臺灣故事的必要
    如果故事從《白鯨記》講起

    十二 新的準備
    葉公好龍和一些準備
    從香港取經的話
    圈子文化
    還是圈子文化
    不看自己的肚臍眼
    公共知識份子不能再消失

    十三 夢想和實踐
    勇敢夢想的借鏡
    一個人可以做的事
    兩個人可以有不同的力量
    第三力量
    自己的鍛練
    走向邊緣
    海洋裡只有合作

    海洋的結語

    你的章
    後語
    感謝

    附錄


    <作者簡介>

    郝明義(REX HOW)
    1956年出生於韓國。
    1978年台大商學系國際貿易組畢業,次年開始進入出版業工作。歷任長橋出版社、《2001月刊》、《生產力月刊》、《時報新聞周刊》之特約翻譯、編輯、主編、總編輯等職。1988年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1996年離任。同年秋,創立大塊文化。
    1997年初接任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1999年底離任。
    2001年創立Net and Books。
    2010年創立ChineseCUBES 中文妙方。其所發想的中文妙方產品榮獲2013年德國iF 設計大獎的傳達設計獎(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 2013)。
    現任大塊文化、Net and Books,與ChineseCUBES董事長。

    著有:《工作DNA》(增訂三卷)、《故事》(大塊文化)、《那一百零八天》、《他們說》、《越讀者》、《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譯著:《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2001太空漫遊》(遠流)。


    ★內文試閱:

    ‧作者序

    前言

    1.
    八年前,介於太陽花運動之後和二○一六年大選之間,我寫了一本書:《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接著在大選結束後,我又寫了《大航海時刻》,總結那兩年我對當時社會氛圍的觀察和體會。
    之所以敢又脫離過去在閱讀、文化領域的書寫,開始寫起涉及政經和社會的課題,不是因為覺得有了什麼評論的能力,而是我急於想把那段時間的觀察心得趕快和大家分享。
    我看到了一個景象:臺灣的社會環境,正在由陸地轉為海洋;新一代年輕人的思維和價值觀也由陸地轉為海洋,對過去世代產生巨大衝擊。
    本來,隨著社會的前進,每個不同的年齡世代置身的環境不同,思維和價值觀也就會有所差別。儘管有差別,但是前後世代之間又總有些承接的脈絡。直到某個時間點上環境產生劇變,景貌徹底不同,新一代人的思維和價值觀跟著異變,就會告別先前的脈絡。雖然仍是一代之隔,彼此卻是陸海相對了。
    二○一六年前後我看到的情況就是如此。
    國民政府來臺灣的幾十年間,先前一代代人置身的社會環境儘管有變化,很像是高山、丘陵、平原、峽谷的不同,再怎麼變化還都是陸地景貌,適用陸地生存的準則。
    而太陽花運動前後,是一九八七年解嚴那年出生的年輕人長大成年的時候。隨著政治、經濟、兩岸關係、科技、媒體及國際情勢都出現劇變,他們已經置身有異於過去的海洋環境,也發展出屬於海洋的思維和價值觀。
    陸地思維,講究穩定,習慣於避免震動。陸地的價值觀,重視秩序、權威、由上而下的分配。
    海洋思維,必須習慣於風浪的波動,把波動化為前進的助力。海洋的價值觀,重視自由、個人意志、公平透明的分配。
    陸地思維裡的海洋,是隔斷大陸的分界,充滿風急浪高的危險。
    海洋思維裡的海洋,是連接世界的通路,充滿乘風快意的機會。
    最關鍵的,陸地思維注重與中國的聯結,海洋思維重視臺灣本土意識。
    臺灣海洋思維的年輕世代,就這樣一路參與反媒體壟斷、反大埔、紀念洪仲秋,終於策動三一八學運。
    當時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掌權者都成長於陸地環境,但民進黨知道如何一路聯結海洋思維的年輕人,而國民黨卻一路驅趕他們站到自己的對立面,並堅持要在海裡蹲馬步、練鉛球,結果後來大家都知道。
    我震撼於臺灣這種劃時代的轉變,寫出來是為了和大家分享,也當作自己接下來觀察、思考的基點。

    2.
    八年後再寫這本《臺灣的未來在海洋》,起因是我看到二○二四年總統大選出現一些特殊現象。
    雖然每一次選舉都有自己的特殊現象,但這一次還是有不同的特殊。
    首先,因為「新時代」。綜合了疫情三年加解封、俄烏戰爭、新AI登場,還有中共對臺灣日益升高的軍事威脅等各種新變數,這個時代背景的本身就把我們帶入風浪更為險惡的海洋。
    而各個總統候選人,以及各方陣營支持者之間的互動,讓我看到許多或是和海洋思維相衝突,或是逆行回陸地思維。
    而解嚴時刻出生的年輕人,在八年前代表和陸地思維最對立的那一代,現在成了代表和陸地思維最接近的世代;更後來,在進入二十一世紀才出生的年輕人,出現了對照更巨大的海洋思維。儘管同在海洋裡,深淺不同水域裡的年輕世代之對比,落差可能不小於陸海之間的差異。譬如,今天二十歲上下的人很多已經不知道太陽花運動為何物。
    而這些更深海域裡年輕世代和政治人物的互動方式,又是前所未見。
    我把這些讓人眼花撩亂的現象簡稱為「迷霧」。
    另一方面,中華民國自從有總統直選以來,每一次總統大選在?面上的候選人之外,都還有另一個候選人:中共。只是不同時期的階段,這位候選人使用的工具不同。
    早期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中共參與臺灣選舉使用的工具是砲彈;到馬英九時代是銀彈;到今天,是綜合了砲彈加銀彈,外加新的戰線:認知戰。
    在認知戰裡,連臉書都算是老舊媒體。各種新科技、新演算法、新媒體綜合出的認知戰,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變化出的形貌,代理人、共鳴者也無所不有。
    認知戰的目的就是要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誤導方向,所以我把認知戰比喻為用心設計的「煙霧」。
    在這次大選裡,煙霧的濃度、廣度及方向,都和砲彈加銀彈結合出前所未見的強度。
    身為一個公民,我想看穿瀰漫的迷霧和煙霧,發現有哪些被隱藏或淹沒,但真正值得關注的重要課題;也想知道在風高浪急中該有哪些調整和準備,前行的方向在哪裡。

    所以我除了訪問八年前寫那兩本書的時候見過的許多人之外,也訪問了近年來新認識的一些人,希望從大家不同位置交叉的雷達和探照燈中,整理頭緒。
    很慶幸。在訪問、整理,並不斷對照出發基點的過程中,我不只為自己想要探索的許多問題找到解答,也更驚奇於許多意外的發現。
    固然有些問題的巨大和糾葛影響出乎意料,但也有些解答的方便和簡單出乎意料。而我想在這個特殊時刻把我所知道的寫出來給大家參考,以供大家共同繼續探索。

    5.
    這本書共有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迷霧」。主要分析2024大選民進黨、國民黨、柯文哲及郭台銘四組人馬各自的條件及呈現的問題。
    因為世代差異如此急劇,沒多久前的事也容易被遺忘,因此我寫目前的現象,也整理過去埋下的根源。
    民進黨從前瞻計劃談起。國民黨從廢止動員戡亂條例談起。柯文哲從他怎麼撿到槍談起。郭台銘從一篇寫他的文章談起。
    我希望讀者看過這個部份之後,能有新的角度看待二○二四年大選,不必焦慮,並可以做些為國家,為自己做些更長遠的準備。

    第二部份,是「煙霧」。
    我從一位完全意想不到也是對岸認知戰共鳴者的女士談起,整理了六種常見的認知戰煙霧。
    我希望能說得清六種煙霧是怎麼來的,作用是什麼,以及一個理性的人可以如何吹散煙霧。
    如果只聽得進自己喜愛的政治人物,如果只仰賴政治人物決定未來,我們就容易成為販賣恐懼與仇恨者的買家。何況其中還有對岸認知戰發生作用的時候。
    我們可以不必成為迷宮中的人。

    第三部份,是「大象」。
    臺灣社會有許多被迷霧和煙霧隱藏的緊要課題。在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優先順序。我只談自己最關心也覺得最緊急的三個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課題。
    之所以用「大象」來形容,一方面是這三個課題像是房間裡的大象,人人視若無睹;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三個課題實在是臺灣過去陸地思維下的產物、延續物,是屬於陸地的巨獸。
    這三個從陸地思維沿伸出的課題,不只牽絆住海洋環境裡的年輕人沒法發展、善用他們的海洋思維和價值觀,更可能給他們造成沒頂的風險。
    而我看到,固然困難重重,其實啟動改善的方案並不難找。

    第四部份,是「海洋」。
    八年前,我得知臺灣的四周雖然都是海,但卻是無魚之海。八年後,這次訪談中發現情況更嚴重。
    但我意外又欣喜地,聽到讓海洋復生的方法也是很簡便,甚至在看似緩慢中可以很快速。而海洋復生的方法可以啟發民主社會許多其他運作的思考。
    因此我在第四部寫如何以海洋思維重新看待今天的處境:如何從風高浪急中看出臺灣面對全世界前所未有的機會、如何改革社會固有的陸地思維,以及如何看出未來的希望,還有每個人自己該有的準備,如何務實地一寸寸實現理想。
    這樣我們就不必為風浪的起伏而恐懼,而會乘風破浪,航向更廣闊的天地。

    這四個部份,每個部份都有我的總結,書在結束前還有後語。
    又因為我相信以這本書當個基點,我們要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的話,一定需要更多讀者的參與,所以在書的最後也有一章是留給讀者自己書寫的。

    我們一起共同探索挑戰和希望。

    後語

    1.
    一九七四年九月,我穿著一件藍色有胸兜吊帶的牛仔褲,一件介於咖啡和橘黃之間顏色的襯衫,在釜山搭上了大韓航空的班機。這架飛機將先飛到日本福岡,再轉機去台北。
    五十年後,我仍然聞得到新襯衫和新褲子的氣味。在福岡機場過境的時候,和同班飛機一位同學聊天比手劃腳的情景,甚至說話聲音的起伏。
    是吧。一個十八歲少年生平頭一次出遠門,離開雖然是他出生卻沒有當作家鄉的地方,要去一個雖然從來沒去過,連他父母都沒去過,卻在他心裡認定是要「回去」的地方。他的興奮是可以想像的。
    沒有那種認定和興奮,他是不會那麼執著地要來臺灣。儘管他早已習慣因為小兒痲痺而要拄拐杖的不便,但畢竟這是一次徹底別離自己生活和家人的移動。離開家人之後,連上洗手間這種事情都不知道如何處理的移動。
    雖然我說不清是什麼原因,但我是從五十年前還沒有來這裡的時候就相信:中華民國是我的歸屬之地,臺灣是我的家。

    2.
    多年來,我也好奇過:為什麼就那麼相信?
    是因為從小學每天上學在校外圍牆上看到的「光復大陸」?
    是因為中學時候聽到韓國人都稱呼臺灣是「自由中國」?
    是因為整個童年、少年時期一直讀的都是來自臺灣的書?

    但是有一個記憶可以替換所有這些好奇。
    十八歲那年飛機從福岡抵達台北的當天是夜裡。出了松山機場,外面下著毛毛雨。同學的姐夫來接他,也邀我一起去住一晚,第二天再去學校宿舍。
    我在一盞路燈下等他們把車開過來。抬頭往上看,路燈下雨絲清晰可見。燈的上方比較遠的地方雨絲落的速度似乎很慢,進了燈光裡的下方,就落得很快,撲面而來。
    車子去花園新城的路上,車窗外是黑黑的。我望著黑暗,不知怎麼沒感到未知的恐懼,而覺得黑暗中好像有很多可能。雨絲和黑暗,好像都是在歡迎我這個身有行動障礙,沒有任何社會關係的少年,他來到了一個雖然沒有家人但卻將全然擁抱、接納我的地方。
    那個雨夜的記憶銘刻了我的心理年齡,也預示了我會受到的一切眷顧。
    臺灣確實如我期盼,也超出我期盼的一切,承載了我,豐富了我。
    臺灣是個美好之地。
    我也一直努力希望自己有所回報。

    4.
    反服貿的時候,我有一個多月時間公開以國策顧問的身分批評馬英九總統。這不合常理,但是我很坦然的原因,是我從接受馬英九總統邀請擔任這個職位起,就自認是中華民國的國策顧問,不是馬總統個人的國策顧問。
    也許我童騃,但那是我的直心。
    二○一三年七月底,我在立法院公開辭去了國策顧問一職,隨即回到紐約。
    之後有一天晚上很難忘。明明夏天正熱,屋子裡的冷氣也不強,然而我就是覺得冷到牙齒一直在打顫。那是你知道有些時刻再親密的人也幫不上忙,只有你一個人面對所有壓力的孤獨。而許多人質疑我為什麼要堅持蹚反服貿的渾水,為什麼不專心先把出版事業做好時,我只知道如果不先解除自己家裡的危險,事業再成功我也會夜不成?
    我感激上蒼的垂憫,讓我渡過最黑暗的一段時間,直到次年目睹服貿的危機解除。

    5.
    我參與反服貿運動,開始是因為我對出版業的注意。但後來擴及許多其他產業,甚至也參與太陽花運動,之後又發起「年輕的力量進國會」,以及其後又持續觀察、整理海洋世代與陸地世代的對比,都可能因為來台北第一天夜裡的記憶銘刻了我心理年齡是十八歲,所以一直比較注意年輕世代相關的課題。
    動筆寫這一本書,我最後整理出我認為臺灣當下最值得關注的三隻大象都和年輕人有關,也是這個原因。
    年輕人沒有未來,就是國家沒有未來。我確實如此相信。
    我寫這段後語,一方面是想鼓勵年輕人:如果五十年前,在資訊、交通都不發達的時代,一個身體不便又隻身來台的少年都可以在臺灣找尋到他的機會,那麼從小就生長在這裡的人,今天又有充沛的資訊及新穎的科技工具,應該更有機會從自己面對的黑暗中看到不是未知的恐懼,而是未知的可能。
     一方面也希望再次提醒其他世代的人注意和年輕人相關的這些課題,讓我們一起陪同也幫助年輕世代進行對未來新的探索。
    臺灣是美好之地,我們可以一起做這件事。

    6.
    一直到這本書寫到這裡的時候,我才真正明白為什麼當年那麼早我就相信這裡是我的家了。
    八年前出版《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有一位大學同學看過之後跟我說:「啊,這是你寫給臺灣的情書。」
    所以在寫這本書的後語時,我想那這本書是什麼呢?
    我想到。是家書。
    也因為想到是「家書」,所以我明白為什麼當年那麼早就相信了。
    真正的相信,不問為什麼。
    我沒把出生的韓國當家。
    我沒把籍貫上的山東當家。
    我沒把曾經居住五年的北京,曾經居住三年的紐約當家。
    但我從五十年前還沒有來的時候就相信臺灣是我的家。
    相信就是相信。沒有其他。

    此刻把書讀到這裡的你,如果你就是生長在此,應該更是如此。
    不論家多麼破爛,我們都是可以一起修復的。
    不論外面有多少人想搶走我們的家,我們都可以一起努力保衛家。

    三三○那天五十萬人上凱道,晚上我應邀上台致詞的時候,先閉目合掌祈禱。我在心底說的話是:希望所有曾經護衛臺灣這塊土地的先人,能賜給我們繼續護衛這塊土地的勇氣和智慧。
    寫這本書,也是那個出發點和心意。

    不論有多少迷霧、煙霧想要讓我們看不清回家的路,我們不會忘記回家的路,我們不忘記要保護我們的家。
    我們一起努力。

    ‧摘文

    第一部 迷霧

    1 民進黨的問題

    Ø   人均GDP超韓趕日本的無感

    今年二月台北國際書展期間,有一天和韓國朋友聚餐。他感嘆韓國的經濟表現不佳,恭喜臺灣的人均GDP超越了韓國。
    我說是啊,甚至我們還超越了日本呢。
    這一下不只韓國人,連同桌的其他臺灣人也大呼驚奇。這麼大的新聞,他們都沒注意到。

    最先見諸新聞報導的,是去年十月蔡英文總統表示,根據IMF的數據,臺灣的人均GDP將首次超越日本及韓國,成為東亞第一。到十二月中,日本經濟新聞,也報導臺灣將超越日本。

    儘管其後實際的統計顯示,臺灣的人均GDP是三二、五八六美元,比日本的三三、七三一美元差了大約一千美元,但已經是有史以來最小的差距。並且,從二三年臺灣被韓國超越之後,的確二十年後來首次逆轉,多過韓國的三二、四一。
    這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

    以日本在經濟、生活上諸多層面對臺灣都有標竿性意義,臺灣對韓國又有諸多緊盯的競爭指標來說,發生了這麼大事,即使不舉國歡騰,大家也該很興奮。
    然而為什麼許多人都沒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也覺得很不真實,很無感?
    今年六月,《報導者》還有一篇報導特別分析為什麼臺灣的GDP數字亮眼,卻和不少臺灣人的「體感」存在落差。

    如果有感的話,以民進黨執政有如此突出的成績,不致於在野各方一度主張有百分之六十的民意想要再次政黨輪替,使得二二四總統大位顯得如此多嬌,引來四方人馬競折腰,而賴清德只能寄望於三腳督或四腳督來取勝。

    無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Ø 暴增的百億富豪

    我先去訪問了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

    二一五年訪問他的時候,馬英九政府雖然一直在喊「拚經濟」、「拚出口」,但經濟成長率連保一都出了問題,出口連續衰退、股市崩盤,唯一仰仗半導體和電子業兩個明星產業支撐。
    當時謝金河最擔心的是,「等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再增強,我們就可能動搖國本。」而那年稍晚的時候,中國紫光集團的趙偉國來臺灣,高調號稱要合併聯發科,還要買下台積電的25%股份。
    而當時聯發科和台積電的立場很含糊。張忠謀還說唯一的準則是「只要價格合適,而且對股東有利」。

    所以從謝金河的角度,不只看到八年來蔡英文政府比當年馬英九政府超越之處,也可以充分理解臺灣去年亮眼的經濟成績的原因。
    謝金河說台積電真正「轉大人」是從二一八年起。當時英特爾的市值還是台積電的三倍,而現在台積電的市值是英特爾的四倍,有了護國神山之稱。
    謝金河認為這其中是蔡英文全力支持台積電的決策發揮了關鍵作用。相形之下,紫光集團則在二二一年宣告破產重整。

    謝金河也肯定蔡英文政府無中生有地扶植出一些產業,每個產業都出現了亮眼的代表性企業,譬如軍工產業及其中的中信造船、龍德造船、生產飛彈晶片的全訊;綠能產業及其中的世紀剛、世紀風電。
    這些產業和企業的表現是如此之突出,造就了許多人的財富。謝金河說,八年前臺灣的百億級富豪為數很少,但現在暴增。並且2022年富比世報導,臺灣總計五十一人身價突破十億美元,人數排名全球第十。
    至於當年馬英九政府當年把臺灣的經濟成長寄望於鎖進中國,簽訂服貿協議最終引發太陽花運動而破局之後,二一六年眼看韓國卻和中國簽訂了FTA,許多藍營政治人物及媒體感嘆臺灣把機會拱手讓給了韓國,接下來和韓國的差距會越拉越遠。
    謝金河則認為韓國經濟表現之所以在去年被臺灣超車,除了匯率變化的因素之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從韓國和中國簽署FTA之後,反而造成中國在化工、面板、汽車、手機等韓國原先領先的領域節節敗退,不只失去產業領先優勢,也終於在2022年結束長期對中國的貿易出超,而出現逆差。
    「馬英九一直說兩岸關係不好,臺灣經濟不會好。但是事實證明,兩岸關係不好,臺灣經濟反而可以更好。」謝金河說,「韓國還證明,你和他關係越好,經濟還可能越不好。」

    我問謝金河那怎麼解釋臺灣去年人均GDP超韓趕日,經濟表現這麼好,許多一般人卻無感?
    《報導者》的分析裡,提到的可能原因裡,有一個是:「從二一二年至二二一年間,臺灣人的年薪中位數只成長了十四・四八%,明顯落後於GDP的成長率」;以及顯示貧富差距的「吉尼係數」近年來都在逐漸拉大。尤其疫情期間臺灣企業(和地主及股東)實在太賺錢了,而勞工分配到的GDP比例不但沒有提升,還明顯縮水。
    所以我問謝金河,會不會是這人均GDP增加的現象,主要由於少數富有者和大多數其他人的貧富差距拉得更大而導致?
    謝金河承認有這個可能。「所以臺灣接下來的課題是要讓這些富有者的財富如何補貼到貧窮的人身上。」
    從這一點看,他說像七月宣布私立大學學費的補助,就是可以讓人有感的。

    而訪問巢運創辦人彭揚凱,和長期研究臺灣經濟發展與年輕人薪資關係的中研院林宗弘研究員,這種貧富差距的落差原因就更清楚。


    Ø 千分之一的人和其他人

    台灣急劇拉大的貧富差距,呼應增加了幾十倍的百億富豪人數上,也顯示在有錢人擁有的房子數量上。

    台灣居住正義所涉及的課題,不只是房價高昂,很多人只能望屋興嘆,聽彭揚凱分析的一點尤其令人驚奇。
    台灣為了要打擊房價的飆升而開徵的囤房稅一直推動不易。但即使真的開徵,也是從擁有第四間房產才開始算起的。
    而擁有多間房產的人數,在過去幾年時間裡也急劇增加。二一四年,台灣個人擁有3間房以上的人,有三十萬人;到二二年,個人擁有三間房以上的人,多達五萬人。六年間增加了二十萬人,將近七成。

    在大家普遍感嘆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子的時候,由這裡來看固然是實證貧富差距巨大的一個例子,還不是最驚人的。

    林宗弘也承認台灣人均GDP超韓趕日的一個原因在匯率的變動上之外,他看到的無感原因,在於薪資的比例沒有增加太多,消費也沒有增加太多。
    雖然蔡政府八年來改變馬英九政府時代的情況,持續在拉高最低工資水準,但是林宗弘說目前也不過就拉回崩世代應有的基準上而已。
    並且平均薪資雖然在上升,但是通膨也上升,實質所得反而萎縮。

    所以林宗弘指出了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第一個,固然有貧富差距拉大的現象,還不能用一般講的貧富兩端這種觀念來看。
    林宗弘從財政部的「家庭收支調查」來分析,近年來,台灣只有頂端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人口的收入才有明顯成長,連頂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分的人的收入成長率都不明顯。而他們擁有的財富還不在不動產上,而是金融資產上。
    所以貧富差距拉大不能只用籠統的貧富兩端來看,要用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極富有的尖端,和其他所有的人的對比來看。

    第二,GDP從收入面來看有四大面向,包括受雇人員報酬(受雇者各種來源的薪資)、營業盈餘(也就是產業主營業所得或利潤),加上固定資本消耗(折舊)和間接稅淨額。
    而林宗弘看到,是相對於名目工薪所得稍有上漲但比例上百分之四十四,產業主的營業盈餘達到百分之三十五的高峰之後在近幾年也是停滯的。在GDP增長的結構裡,增加最多的是因資本支出而產生的資本折舊。
    因此,GDP雖然有成長,但是實際上它裡面真正在成長的結構不是受薪者的薪資,甚至有時也不是產業主的所得(利潤),而是固定資本支出的受益者。所以真正獲益的圈子不只限縮在的高階工程師、經理人,或是投資者,而是在資本支出的獲益者,很可能是電子業購買那些昂貴、資本密集設備的相對方。像荷蘭提供晶片製造設備的艾司摩爾(ASML)。
    也因此,林宗弘跟我說,雖然台積電得到「護國神山」之名,但相對於台灣的投資者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股權是國外機構與個人持有,台灣本身要為台積電的用電用水付出偌大代價,連GDP的成長也有很大一塊是被台積電所代表的電子業的供應鍊折舊給吃掉,大家應該思考一件事情:「台灣電子業的利益是否等同於台灣人民的利益。台積電的利益是否等同於台灣人民的利益。」

    總之,台灣有些人可以歡慶人均GDP的超韓趕日上,卻有更多的人無感於這種成長,不是沒有原因。

    然而,光是這種無感,應該不至於形成所謂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想要民進黨下台。
    站在民進黨對面的人到底是什麼面貌?
    (未完)


    2 國民黨的問題

    Ø    民國八十年五月之後的國民黨

    很長一段時間,我想不通二一三年馬英九總統是為什麼那麼急切地想要通過服貿協議,非要把臺灣的經濟鎖進中國不可。
    他那種急切是:服貿協議內容的制定、和對岸簽約的安排,一切都保密到家。不只是在國民黨完全執政時期的國會把在野的民進黨立法委員蒙在鼓裡,連國民黨的立法委員也沒人知道;不但國民黨的立委不知道,連同黨的立院龍頭王金平都蒙在鼓裡。在上海的簽約時間和簽約內容,都是在簽後才對外公布。而到底誰要為服貿協議的內容和談判負責,一時也沒有人承認。
    等到後來輿論大嘩,是馬英九總統親自上陣,帶著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四處滅火。
    堂堂中華民國總統,為什麼會這麼急切地非要臺灣簽下一張他所謂利大於弊,其實會把臺灣推入不可測的火坑之中?
    那種盲目及不負責任,曾經讓我一度想以國策顧問的身分,去按鈴申告馬英九總統叛國。
    都當上中華民國總統的人,到底為什麼會這麼做?
    後來,我想到答案應該從民國八十年五月一日找起。
    ──
    那天,是個常見的春日。雖然是星期三,但因為是五一勞動節假日,台北街頭的人去看《沉默的羔羊》,留在家裡的人看三台的電視節目。
    但那也是劃分歷史里程的一天。
    那天,李登輝總統經國民大會諮請公告,廢止了施行四十三年之久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國共內戰的產物。在國民政府遷台之後,一方面據以把臺灣和大陸界定為自由地區和匪區,成為剿匪、對付中共匪諜的法律依據,一方面也成為在臺灣實施威權統治的有力工具,瀰漫白色恐怖,同時也鎮壓臺灣本土意識的工具。
    在臺灣民主化的過程裡,從一九八七年台解除戒嚴令之後,到再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必須的一步;有了這一步,次年再修正刑法第一百條,再配合警備總部這樣單位的改制,才全面奠定保護臺灣言論自由、基本人權的基石。
    然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廢止,也要搭配著另兩件事情看。
    一個是在前一年出現的國統會,及當年二月出現的國家統一綱領。
    國統綱領提出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把兩岸看作兩個政治實體,避談主權歸屬,而希望將來追求終極統一。

    另一個,是在五月同時宣布撤裁的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

    簡單說,李登輝是黨主席的國民黨主政下的中華民國政府,有別於過去兩蔣時代國民黨主政下的中華民國政府,一方面宣布了要和對岸進入國家統一的途徑和期程,另一方面不再把對岸視之為動員戡亂時期的「匪區」,也不需要再「光復大陸」了。
    隨著這個臨時條款的廢止,之前的「匪區」改名為「大陸地區」,不只不再需要「剿匪」,連「資匪」、「通匪」這些帽子也都跟著消失,對於大量過去長期在意識中習慣於反攻大陸、匪我不兩立的人,世界顯然徹底改觀,加上有一面新的經由談判來進行的「國家統一」大旗立起,所以他們真的是在迎接一個新的時代到來。
    主要是外省的國民黨及其支持者,對中國大陸有了不同於過去的親近感。
    對國民黨,或所謂藍營的許多人來說,不再需要剿匪,對岸不再是敵人而是可以經由談判而統一的對象之後,加上早已開放的探親、投資,大陸所盛載的「中國」記憶和印象,血濃於水的說法,就成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至少沒有拒絕的理由。

    然而,隨著「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而啟動各種相關法律、機關的改變、言論和思想禁忌的解除,不論是基於歷史因素,還是基於社會價值觀和中國的差異,臺灣本土意識不可避免地日益抬頭,意識到需要和中國即使不是保持對立也要保持距離,並且想和中國人有清楚區分的臺灣人身分認同的人,也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多。
    所以,從這個臨時條款的廢止開始,注定繼續以「統一」為目標的國民黨在臺灣會日益背離主流民意,越漂越遠。他們的國家認同也從此產生混亂。

    看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調查,三十年的消長一目瞭然。
    一九九二年,也就是民國八十一年,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率是十六・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是二十五・五%;認同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是四十六・四%。合起來看,接受自己中國人身分的,佔了七十一・九%。接受自己臺灣人身分的,是六十三・一%。
    但接下來,三種認同比率的消長對比,越來越明顯。
    到今年二二三年六月,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率達到六十二・八%;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降到二・五%;認同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則是三十・五%。合起來,接受自己是臺灣人身分的,佔了九十三・三%,接受自己是中國人身分的,是三十三%。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

    但是許多國民黨人及其支持者,卻站上了另一端。


    Ø    在馬英九的努力之下

    在一九九年國統會成立的時候,馬英九是國統會研究委員,想必對其後提出的國統綱領的擬定參與很多。
    眼看國統會和國統綱領都在民進黨陳水扁任上廢止,臺灣主流的國家認同意識又和他當年參與設計的方向越來越遠,以他為代表的許多國民黨人感受到的衝擊和焦慮可以想見。
    二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國民黨交出政權,當時擔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在卸任前提出「九二共識」的說法。蘇起之所以要在距一九九二年八年之後才提出「九二共識」的說法,很可能就是在參與國統綱領設計的國民黨人眼見政權輪替,又預見在民進黨主政下國統綱領可能被廢止的風險,而提出不同名稱的論述。這樣,等將來即使有國統綱領被廢止的一天(六年後也的確發生),他們仍然有一個對兩岸關係的論述,和對岸來往的依據。這可以說是國民黨另類版的「國統綱領」。

    而馬英九在二八年當選總統後,想要從施政上實踐這個論述,力挽狂瀾。
    馬英九當選總統後,不顧如果再多一些談判可以為臺灣爭取到更好的條件,就立即大開兩岸三通;二九年就提出ECFA並在次年與對岸簽約;二一三年在拚經濟屢不見效之下,企圖把臺灣經濟和中國緊密結合,簽下服貿協議;同年啟動自經區並企圖開放中資進入;二一五年甚至準備開放中國紫光集團來臺灣「買下台積電、合併聯發科」,這些越來越毫不顧忌把臺灣鎖進中國的政策,都是在以他為代表的國民黨菁英免除了中國大陸地區是匪區的緊箍咒之後,在兩岸都是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前提下,很自然開展的思維。
    如果「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還在,學法律的馬英九就不會說他都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行事,他會想到他在做的事情就是資匪、通匪了。
    這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對岸不再是匪區而成為大陸地區之後,馬英九心中就少了對「大陸地區」應有的戒心和警醒,一心努力要把臺灣地區和大陸地區緊密結合了。
    然而,中國國民黨人忘了一件事:他們廢止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他們不再稱呼對岸為「匪區」,他們認為從此可以和對岸來往,可以透過坐下來談判將來追求統一,但是1949年把他們大江南北一路追殺到臺灣的中國共產黨人又怎麼想呢?
    如果他們也有一個類似「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東西,在當時也同時廢止了,那還可以多少說表露了同樣的意圖。還比較可以說是有共識。
    但可惜他們沒有。
    而中國共產黨沒有,並不是說他們沒把國民黨當敵手,沒有把臺灣當「匪區」,而是他們認為中華民國早已滅亡了,不存在了。都已經滅亡、不存在的對手,不需要有個法律來對付。
    他們不會忘記的,應該還是毛澤東那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未完)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審核您的退貨要求,通過審核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日內前往取件。請您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退回的商品及相關單據後,經確認無誤,次日起3~7工作日內退款,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