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P05-A900HOSTB

語言與權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

驚喜優惠
折扣價
$398
網路價
$474
  • 登記送

    【OK】單筆滿$1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OK購物金50元(限量)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一顆檸檬青茶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抽

    【8月超級品牌品類週】App限定 全站指定品單筆滿4,500登記抽華碩 ROG電競椅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譯者:
陳信宏
ISBN:
9786267376546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8/07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一代巨擘安德森長達30年的研究核心
    民族主義理論三部曲最終章,中文版首度面世!
    「不是民族主義創造了一個共通的語言,而是一個共通的語言協助創造了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大師,安德森

    ●8篇關鍵文章,探索印尼政治認同的內在困境
    ●多元取材的人類學探索,提出民族主義的深層脈絡
    ●挖掘深層政治語言,一窺印尼語跟爪哇語爭奪官方地位的精采過程

    當年輕的民族碰到古老的國度時,該如何面對文化與政治的矛盾?印尼的民族意識自17世紀早期荷蘭征服殖民後開始發芽茁壯,20世紀獨立後的當代政治更使用被稱為「印尼語」的語言,然而,語言與民族的關係,經歷了哪些篩選與內化?原本被視為高等語言詞彙的爪哇語,又是如何面臨城市語言的崛起而逐步消亡?這樣的文化撿選,背後又隱含了哪些族群意識?

    為了釐清這個複雜的矛盾點,安德森分析了一系列從古典詩歌到當代公共紀念碑、卡通的例子,藉由分析現代和傳統權力概念之間的相互作用,一一拆解民族意識發展的進程。《語言與權力》匯集了安德森最有影響力的八篇文章,藉由他充滿力道卻溫暖無比的筆觸,我們將看到當代印尼在混亂與極權政體之下的真實面貌,是理解印尼與東南亞如何構成的必讀之書。


    ★本書特色:

    1. 探詢安德森的研究核心:印尼是安德森長年研究的重心,更是他逝世之處,他從各式各樣多元的切面呈現了印尼民族主義的困境與發展,不僅僅是窺探印尼政治,更是分析了構築印尼政治的各種面貌,從他溫暖的筆觸可以一窺這個他奉獻一切的國度面臨了哪些矛盾與困局。
    2. 多元的取材與分析:安德森長年的田野經驗彰顯在他運用的多元材料,從政治講稿與文學作品的分析,到漫畫與紀念碑的考究,他不僅僅是從微小之處挖掘印尼的民族譜系,更是從豐富的文本當中看見印尼政治的矛盾點。
    3. 從「語言」開啟的權力切面:在《想像的共同體》中,安德森指出「語言」是民族意識形塑三大元素之一,卻也是最矛盾與尷尬的元素之一。而在印尼的例子當中,我們不但可以看見安德森民族理論的實踐,更可以從印尼政治的矛盾點中反思語言與政權複雜的關係,以及語言作為政治合法性根源的困境。


    ★名人推薦:

    阿 潑 文字工作者
    林開世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
    張 正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藍適齊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蔡晏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類社會學系副教授
    廖雲章 獨立評論在天下頻道總監
    【共同推薦】

    「理解班奈迪克˙安德森教授治學志向的關鍵文集,是他的東南亞研究的出發點,也是他對一生摯愛的印尼,所做的深情回顧。本書從「權力」、「語言」與「意識」三部分展開,讓讀者能認識到他如何從民族誌觀察轉向古典文獻的探索,從對媒體與視覺文化的考察,跨越到對時空意識轉變的挖掘。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如何在方法論上逐漸能自在地結合歷史與文化、結構與事件,在敘事安排上達到一種實證研究與理論視野,精巧平衡的境界。一本東南亞研究的經典文集,值得所有想要從事比較研究的政治學、人類學、文學、歷史學的學徒們細細品嘗的傑作。」──林開世,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

    「因為身為愛爾蘭裔,以及四處流離的家世背景(安德森的父親出生於馬來半島的檳城,安德森出生於雲南昆明),安德森並不處於英語世界的主流,『先是操英語腔就讀美國學校,後來變成操美國腔就讀愛爾蘭學校,又在英國學校裡說著愛爾蘭語法的英語。』『我雖然自從十一歲就在英國接受教育,卻很難把自己想像為英國人。』也許是因為安德森的背景,讓他在那個意識型態針鋒相對、民族主義風起雲湧的年代,來到組成龐雜的新興大國印尼,並以其敏銳的觀察力以及語言天賦,寫出了一篇接一篇觀察入微的論述。其實安德森當年對印尼的分析,也適用於世界各地困於語言和權力糾纏爭鬥的所在,例如臺灣。」──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安德森雖然以《想像的共同體》聞名學界,但印尼研究與東南亞研究才是他的學術最初也是一生的愛。閱讀《語言與權力》、《比較的幽靈》兩本書,讀者當能體會,理論不是離地抽象之物。越是有活力的理論,越是來自於對地方歷史細緻的浸淫與掌握。」──蔡晏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類社會學系副教授

    「享譽國際東南亞學界的政治學者班納迪克安德森以《想像的共同體》解釋印尼民族主義的源起與散布,而《語言與權力》進一步探索印尼的語言文化如何形塑權力關係。這也解答了我多年來的好奇:在台人數超過三十萬的印尼移民工,不管來自爪哇島還是松巴島,為什麼當他們聚在一起唱歌,總是喜歡唱國歌?他們的母語並不是印尼語,而印尼方言高達七百種。語言與權力的關係如何運作?安德森以動人的田野故事與流暢自省的文采,幫助我更認識身邊的印尼移民工,也思索臺灣發展雙語國家的未來性。」──廖雲章,獨立評論在天下頻道總監

    「這是一本精彩的藏書,蘊藏著豐富的思想和詮釋。這本書的中心主題是始於十七世紀的爪哇文化危機以及歷代爪哇印尼人應對危機的嘗試。」──威廉.里德爾(R. William Liddle),俄亥俄州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

    「這本書為專家和非專家提供了關於印尼文化的迷人視角,並透過文字呈現了一名主要東南亞主義者和社會理論家的思想歷程。」──詹姆斯.約瑟.埃林頓(J. Joseph Errington),耶魯大學人類學教授


    ★目錄:

    引言
    第一部 權力
    1. 爪哇文化的權力觀
    2. 魅力的進一步探險
    3. 舊國家,新社會:從比較歷史觀點看待印尼的新秩序
    第二部 語言
    4. 印尼政治的語言
    5. 漫畫與紀念碑:政治溝通在新秩序之下的演變
    6. 森峇禮與咒罵:語言政治與爪哇文化
    第三部 意識
    7. 黑暗時代與光明時代:早期印尼民族主義思想當中的轉調
    8. 職業夢想:兩部爪哇經典著作的省思
    索引


    <作者簡介>

    班納迪克•安德森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
    愛爾蘭裔學者,出生在二戰前的中國昆明,生前是康乃爾大學國際研究Aaron L. Binenjorb講座教授,也是全球知名的東南亞研究、比較政治學學者。精通印尼文、爪哇文、泰文、泰加洛文、拉丁文與多種其他歐洲語言。安德森對民族主義起源的研究,具有高度開創性,深刻影響當代人文與社會學科的各個領域,是二十、二十一世紀之交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
    一九六四年印尼發生九三○政變,獨裁者蘇哈托推翻蘇卡諾政權,並在接下來兩年展開反共大屠殺,造成至少五十萬人死亡。彼時,安德森正在印尼觀察政治形勢,同時作研究,但他與其他東南亞研究學者於一九七一年合寫的一篇報導文章——即惡名昭彰的「康乃爾文件」——卻意外洩露這場不人道的屠殺,導致安德森被印尼獨裁軍政府逐出印尼。此後,安德森轉往其他東南亞國家,先後前往暹羅、菲律賓研究,直到蘇哈托於一九九八年失勢倒臺後,才被准許返回印尼。離開印尼這中間二十多年的時間,安德森透過他敏銳的觀察,以及筆耕不輟的書寫,累積了可觀的評論與學術文章。二○一五年安德森於印尼巴圖的一間旅館中溘然長逝。
    作品包括《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語言與權力:探索印尼之政治文化》等多本學術專著與論文集,亦著有個人回憶錄《椰殼碗外的人生》。

    譯者: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三十三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近期譯作有《比較的幽靈》、《全球化的時代》、《槍炮、船艦與筆墨》等書。

     

    ★內文試閱:

    引言〔節錄〕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初,在一個怡人的英國午後,我在劍橋悠閒地漫步著,卻突然看到一群大多數都是膚色黝黑的學生專注聽著一名謙恭但熱情的印度人或巴基斯坦人發表演說。他正在譴責英國首相艾登(Anthony Eden)決定和法國還有以色列一同侵略蘇伊士運河區的決策。在我看來,這就像是一場露天偶戲一樣。聽了幾分鐘以後,我正準備繼續往前走,卻不曉得從哪裡冒出了一群又高又壯的上層階級英國學生,對這個小小的集會展開攻擊。那些體格瘦弱的「殖民地人口」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也沒怎麼反抗。這情景看來實在令人難以理解,於是我以我微弱的力量試圖阻止那些高教育程度的惡棍。我被人打掉眼鏡,就這麼偶然加入了那群遭襲擊者的行列。這時候,有兩件事情令我深感訝異。第一,那群攻擊者高唱著〈天佑女王〉,而且還要求所有人跟著他們一起唱。第二,我幾乎氣瘋了。我當時二十歲,從來不曾有過認真的政治思想。大約一年後,我搭船前往美國,對於印尼及其政治展開了三十年的研究生涯。

    我在那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主要都侷限於古典文化以及法國與英國文學,因此經由美國而把焦點轉向亞洲,感覺就像是揮別了過去,而令我深感興奮。不過,現在回顧起來,我覺得這種感受有一部分其實是年輕時期的幻象。我父親出生於檳城,當時他的父親是駐紮在那裡的一名大英帝國陸軍軍官。他在就讀劍橋大學一年級的時候考試被當,結果他那個擔任將軍的父親就不太願意認他這個兒子了。於是,在種種因素以及渴望冒險的心態下,他前往中國,進入中國海關總稅務司工作。在中國工作將近三十年,不但令他得以精通中文,也成了個富有好奇心的中國愛好者。因此,我出生在昆明,成長在一個充滿中國事物的家裡,也養成了和我同時代的愛爾蘭人非常不一樣的飲食習慣。此外,我和亞洲還有另一個連結,就是我媽為了照顧我而雇用的奶媽媞海(後來成了她的知心好友)是個年輕的越南女孩,從河內搭乘景色壯麗的高山鐵路經由諒山到昆明。我們家庭相簿裡的照片,滿滿都是殖民地越南與蔣介石治下破敗的中國。

    更遙遠的家族史也扮演了其本身的角色——儘管我後來才得知這一點。在我身為英國人的母親那一側,她的親人主要都是傳統的生意人、法官與警察,但我的舅公曾經從事一場穿越中亞的旅程,在當時算是非常大膽,甚至還針對這項經歷寫了一本書。不過,我父親那一側的家族則是比較奇特,混有愛爾蘭與盎格魯愛爾蘭人血統。我的祖母姓歐格曼,她的家族長久以來都活躍於民族主義政治當中。她的舅公曾經因為參與一七九八年的聯合愛爾蘭人會(United Irishmen)抗爭運動而入獄。她的祖父加入丹尼爾.歐康諾(Daniel O'Connell)的天主教協會,爭取天主教徒的解放。她的一個表親在帕內爾(Charles Parnell)於西敏的那群愛爾蘭民族主義國會議員當中成為一個非常堅實的成員。由於這一切,我雖然自從十一歲就在英國接受教育,卻很難把自己想像為英國人。

    美國對我而言也不是那麼陌生。一九四一年,我的父親因為病得很重,又預見了即將來臨的太平洋戰爭,於是決定帶著全家人從中國取道美國返鄉。隨著珍珠港事變爆發以及大西洋的潛艇戰爭,這趟旅程因此在途中耽擱了四年。他找了一份為英國情報機構擔任中文翻譯的工作,所以大戰年間我們就在加州與丹佛度過,而我即是在丹佛初次接受正式學校教育。從此出現了一連串的疏離經驗——先是操英語腔就讀美國學校,後來變成操美國腔就讀愛爾蘭學校,又在英國學校裡說著愛爾蘭語法的英語——語言對我來說因此變得問題重重卻又充滿益處。

    可是,為什麼選擇印尼?部分原因也許是一九五○年代末期的中國把西方人拒於門外,而且當時我父親也早就已經去世。現在想來,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印尼在一九五七—五八年間正處於內戰,而且中情局積極涉入其中。對於一個當時才剛開始意識到政治——也許可以說是帝國主義政治——的年輕人而言,印尼一方面屬於亞洲,而且在政治上又與我切身相關。我知道康乃爾大學在當時是美國除了耶魯以外唯一認真研究印尼的地方。不過,我之所以會到那裡去,主要是因為我的一個老朋友在那裡幫我找了個政治學助教的工作(我的資歷完全不足以勝任那份工作)。我在綺色佳曾經有幸跟隨喬治.凱亨(George Kahin)研究印尼。他是美國的印尼研究先驅,創辦了康乃爾現代印尼研究計畫,並且著有《印尼的民族主義與革命》(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這部深具啟發性的經典著作。對我而言同樣重要的,還有凱亨召集於綺色佳的那一群人。在那群人裡,有一位是現在已經去世的伊格斯(John Echols),他是一位彬彬有禮的維吉尼亞語言大師,精通十幾種語言,包括瑞典語乃至舊爪哇語,並且出版了第一部現代印尼語英語辭典。他為我引介了印尼文學,並且無私地將康乃爾大學的東南亞圖書館擴展為現在以他為名的那套卓絕收藏。此外,還有現在也已經去世的霍特(Claire Holt),她出生於里加(Riga)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裡,曾在巴黎與紐約擔任舞者以及舞蹈記者,後來與破舊立新的德國考古學家斯塔特海姆(Wilhelm Stutterheim)成為同事以及情侶,而在殖民爪哇度過了一九三○年代。她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美國政府擔任譯者以及印尼語教師,但在麥卡錫主義年間因為不齒政府的作為而辭職,於是獲得凱亨邀請教導印尼的語言及文化,儘管她並沒有相關的正式學歷。不過,我對獨立前印尼的世界、爪哇文化,還有荷蘭殖民學術研究所獲得的瞭解,最主要都是來自於她。如同伊格斯,她也全心投注於爪哇與印尼,但又不至於因此漠視印尼以外的世界。

    我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抵達雅加達從事博士研究,結果多虧了印尼在那幾年的惡性通膨,而得以在那裡待到一九六四年四月。那時正是蘇卡諾總統與他那民粹獨裁而且保守激進的指導式民主盛極而衰的時期,雅加達沒什麼西方人,一方面是因為該國每況愈下的經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蘇卡諾整體上反西方的外交政策。當時雖是由一個保守的前游擊隊軍方控制了經濟以及大部分的日常公共生活,但總統、軍方、穆斯林、共產黨以及世俗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這些勢力之間複雜的平衡關係,卻造成了持續不休的政治混戰。我從來不曾身處在這麼樣的一個社會裡,一方面如此政治化,但同時對於一個年輕而且微不足道的年輕人而言,卻又是如此易於親近。我在一九六三年九月從一場短暫造訪吉隆坡的旅程返回,結果發現位在我住處隔壁的英國大使館遭到一批由各種團體組成的群眾縱火攻擊,藉此表達他們支持蘇卡諾總統對於倫敦成立馬來西亞聯邦所提出的憤怒回應。我記得當時的我已經有點受到當地人的同化,於是懷著些許愛爾蘭人的幸災樂禍心態,身穿T恤和紗籠倚靠在圍牆上看著好戲。那群縱火者的其中一名領袖是我認識的前軍人,他還特地過來要我別擔心,說我絕對安全無虞。但我其實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危險。

    這個時期的政治相當引人入勝,但我不能說自己在政爭各方之間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腐敗而且經常相當殘暴的軍方雖然有千百個理由令人厭惡,但我最敬重的人士當中卻有幾個是陸軍軍官。蘇卡諾的反帝國主義民粹修辭雖然振奮人心,但我的住處距離印尼飯店(Hotel Indo-nesia)這家蘇卡諾為了提高國家能見度而下令興建的印尼第一家「國際級」飯店只有一小段距離。每個星期,都會有骨瘦如柴的工人墜地喪命,原因是他們不習慣在熱帶氣候下的正午時分於離地一百多英尺的高處工作。共產黨領袖艾地(D. N. Aidit)經常針對印尼政治現況發表清楚明白又深具說服力的分析,但奇怪的是,在一場舉行於市區的巨大共黨集會之後,群眾卻齊聲高唱在一九四二—四五年間的日本軍方占領政權治下所編寫的反西方歌曲(那個政權處決了當時大多數的共黨領袖)。

    事實是,由於霍特的榜樣以及日常生活的經驗,我對印尼社會與文化的興趣終究超越了政治。由於我早已習於英國、愛爾蘭乃至美國的階級體制,因此當時印尼那個平等的社會令我頗感震驚。在燒毀的英國大使館斜對面有一小塊三角形的空地,就在我的住處對街。每到傍晚,都會有來自貧民窟的小男孩在那裡踢足球,由他們的弟妹充當球門柱,而在場上辨別敵我的方式則是一隊的球員穿著短褲,另一隊的球員赤身裸體。總統府內常會舉行皮影戲表演,我只要稍微哄騙一番即可輕易取得邀請函,而那樣的場合也令我大開眼界。蘇卡諾總是會出席,藉機與外國女賓打情罵俏,並且拉攏外交團成員,但觀眾當中也總是會有像我這樣的老百姓、女傭以及她們的子女、各式各樣的皮影戲愛好者、學生、革命時期的老兵等等。你可以和其他人一起躺在滿是跳蚤的墊子上,獲得一盤冷咖哩飯和一杯溫茶,然後看上一整夜的皮影戲表演。現場必定有安全人員,但他們並不引人注意。

    在我身處於印尼的大部分時間,這個國家都處於戒嚴狀態。我剛抵達的時候,當地人都認為在夜裡開四個小時的車前往萬隆這座涼爽的高山城市是很危險的事情,因為有可能會遭遇穆斯林叛亂分子。叛亂活動,或是那些活動的殘餘影響,在當時仍可見於蘇門答臘與蘇拉威西(又稱西里伯島);而西伊利安(West Irian)則是經歷了荷蘭與印尼之間長達十三年的激烈衝突之後,在當時正處於「併入」母國印尼的過程中。連同破敗的經濟,這些事件使得在爪哇以外旅行極為困難,所以我在印尼的頭兩年半基本上都是待在爪哇島上,只有短暫走訪了峇里島和北蘇門答臘。

    因此,對我來說,印尼大體上就等於爪哇。如果說我認為自己在政治上屬於糊里糊塗的左派,那麼我的社會背景、古典教育、對於文學和藝術的興趣以及霍特的教導,則是促使我愛上了我當時所想像的「傳統爪哇文化」——甘美朗音樂、民俗戲劇、皮影戲、宮廷舞、盜匪傳說、魔法等等。那段時期正適合產生這樣的著迷,因為在一九六○年代初期,權力和爪哇文化大體上是分隔開來的。古老的王宮骯髒破敗——因此雖然不適合觀光,卻完全能夠自由進出。革命時期與後革命時期的民粹政治差點徹底消除了封建貴族這股政治勢力。我很幸運,得以找到兩位年邁但不同凡響的爪哇老師,而且他們兩人也是兄弟。年紀較大的普爾巴扎拉卡教授(Radèn Mas Ngabèhi Poerbatjaraka),年輕之時是在荷蘭受訓的「爪哇學者」當中第一位獲得萊登大學博士學位的人物。不過,他對於荷蘭殖民學術以及封建過往的捍衛者都懷有爽朗的鄙夷。他的嘴唇經常因為嚼檳榔而染得通紅,也樂於向他認為對於宗教太過崇敬的人——不管對方是爪哇人還是外國人——聲稱一切的宗教都是自我欺騙。比他稍微小了幾歲的弟弟帕克.科德拉特(Pak Kodrat)教了我一些爪哇音樂,而且也和他一樣反對因襲守舊,儘管帕克是當時活躍的古典爪哇音樂家當中最傑出的三人之一。他們兩人都忠於自己的傳統,但檢視這項傳統的眼光還是極為嚴厲。不過,我卻是直到許久之後才開始理解並且欣賞他們這樣的立場。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