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彙整了《來自清水的孩子1~4》(慢工文化,2020、2021年)的出版歷程、腳本的撰寫策略,進而與紀實作品相關的議題、理論進行對話。
《來自清水的孩子1~4》是由本書作者擔任腳本創作,本書封面設計師周見信擔任繪師,以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1930年出生於臺中清水的蔡焜霖為傳主,腳本創作融入了作者所開設「動畫研究」與「動漫研究」課程的教學心得,同時也連結到日本(包含日治)與台灣兒童文化史的關聯與比較研究,因為出生於日治時期,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蔡焜霖,同時也是1960年代台灣重要兒少雜誌《王子》半月刊的創辦人。
本書可說是提出了紀實漫畫創作的「參考範例」――如何紀錄創作、說明創作,並研究、分析、審視自己的創作;本書中的紀錄與論述,對未來運用臺灣歷史紀實素材的創作者具有相當的啟發作用。
★本書特色:
提出了紀實漫畫創作的「參考範例」,對未來運用臺灣歷史紀實素材的創作者具有相當的啟發作用。
★目錄:
自序 教學、研究與創作融合的試驗
壹、前言
貳、從選題到前置準備
一、為什麼是「蔡焜霖」?
二、為什麼是「漫畫」?為何是「慢工」?
三、人物採訪與資料搜集
四、工作團隊的建立
參、腳本創作實例剖析
一、撰寫格式、篇幅與事件時間落點
二、受難者群像的塑造
三、連結跨冊劇情的人物
四、編劇技巧與原則
肆、內涵、形式與相關議題討論
一、史觀的選擇與敘事觀點的轉變
二、讀者的設定與書籍結構的設計
三、多語對白策略與歌曲的引用
四、紀實題材漫畫中的虛構
伍、後記
引用文獻
附錄
一、臉書私訊通訊例舉
二、《來自清水的孩子》參考書目
三、《來自清水的孩子》腳本例舉
四、《曹俊彥的私房畫:一個愛畫畫孩子的童年往事》的出版緣起與採訪撰稿策略
<作者簡介>
游珮芸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
任教於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教學策展、閱讀推廣。曾任亞洲兒童文學大會臺北分會會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第十二屆理事長,現任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為星月書房策劃選書,並從事文學作品的創作、翻譯與評論,翻譯超過170本童書。著有《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獲金鼎獎)《宮崎駿動畫的「文法」:在動靜收放之間》、編著《大家來談宮崎駿》訪談撰稿《曹俊彥的私房畫》(獲金鼎獎)、攝影詩集《我聽見日出的聲音》,與畫家呂游銘合作的詩繪本《我,愛貓》《我,是貓》、與插畫家周見信合作的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獲金鼎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金漫獎、德國白烏鴉獎)四冊,此套漫畫己賣出日文、法文、德文、阿拉伯文、英文、韓文、義大利文等版權。
★內文試閱:
‧自序
教學、研究與創作融合的試驗
本書主要彙整了《來自清水的孩子1~4》(慢工文化,2020、2021年)的出版歷程、腳本的撰寫策略,進而與紀實作品相關的議題、理論進行對話。是我個人在教學、研究與創作的三重身分下的融合試驗。
我任教的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因應碩士生的專長與生涯發展的需求,於104學年度新增了以「畢業創作」取得碩士學位的途徑。兩年後(2017年7月),我所指導的碩士生鄭若珣(註一)以「《童話後臺—夏綠蒂》圖文書創作研究」提出口試,成為兒文所第一位正式以創作畢業的學生。
自此,兒文所的碩士生選擇以創作的方式取得學位的人越來越多,涵蓋的創作形式非常多元,包含繪本、小說、詩集、漫畫、動畫、圖文書、紙芝居等。身為兒童文學研究所的專任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創作並引導他們撰寫創作說明,成為必要修煉與精進的技能。
回顧我個人的學術生涯,在日本研讀博士學位的時期,正逢戰後50週年前後,搭上臺灣解嚴後學術界關注日本殖民史研究的浪潮,我以日治時期的兒童文化(兒童雜誌、書籍出版、故事說演等)為主軸,挖掘、爬梳兒童文學與文化相關的第一手史料,建構出日治時期臺灣兒童文化史的輪廓。
2001年8月回國任教後,我主要的授課範圍包括西洋兒童文學史、日本兒童文學史、日本兒童文學作家與作品等,個人的研究重心則延續博論的基礎,比較戰後臺灣與日本的兒童文化的發展。之後,因深感日本動畫與漫畫對臺灣兒童與青少年文化的影響,而將研究重心聚焦於日本動畫與漫畫的歷史以及作家、作品的研究。2010年8月我以《在動靜收放之間:宮崎駿動畫的文法》(星月書房)一書為主要著作,從助理教授升等為副教授。
2009年夏天兒童文學研究所的楊茂秀老師屆齡退休,我因而承接過去一向由楊老師授課的「圖畫書研究」。圖畫書(本書之後使用「繪本」一詞)的相關研究與理論,也自然加入了我學術耕耘的範疇。所幸,因長期關注日本兒童文學的發展,日本繪本作家及其作品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同時,我從1994年左右開始接受出版社的翻譯委託,翻譯過不少繪本,累積了一些對於繪本解析的觀察,所以課程接手初期,還不至於捉襟見肘。當我介紹日本的繪本作家與作品時,也提及了在日本興盛發展的繪本美術館。那些引人入勝的展示方式激起學生們高度的興趣,促成我以「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於2009年夏天第一次帶領碩博士生參訪日本的國立國會國際兒童圖書館、童書專門書店、繪本美術館、吉卜力美術館、玩具博物館等,並與日本白百合女子大學的兒童文化學科的師生交流。這個課程與參訪活動,後來又陸續開設多次。2009年的參訪活動,衍生了後來我與日本知弘美術館的合作,隔年即引進繪本畫家岩崎知弘的畫作展出。之後,又有多次策展經驗,使得繪本原畫展的策劃、或兒童文化相關的策展成為我另一項實務專長。
快速瀏覽了我這些年在教學與研究領域上所經歷的轉折,可以看出我並非深耕型的研究學者,更不是一開始就以創作為專長的「作家」。不過,兒少文學與文化的研究本身就是「跨領域」、「跨學科」,尚在擴展疆域中的學門。而我一路看似「隨波逐流」的探索與學習歷程,其實也編織了一張足以解讀我個人教學、研究與創作脈絡的網絡。
這本書將論及的作品《來自清水的孩子1~4》是由我擔任腳本創作、周見信擔任繪師的漫畫,以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1930年出生於臺中清水的蔡焜霖為傳主。這一套四冊的漫畫腳本創作,背後其實融入了我這些年在碩士班開設「動畫研究」與博士班開設「動漫研究」時的教學心得,同時也連結到了我從博士時期,就開始關注的議題:日本(包含日治)與臺灣兒童文化史的關聯與比較研究。因為出生於日治時期,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蔡焜霖,同時也是1960年代臺灣重要兒少雜誌《王子》半月刊的創辦人。
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第一及第二冊出版後,獲得了2021臺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獎首獎);同年亦入圍金漫獎年度漫畫獎與新人獎,並獲得第12屆金漫獎漫畫新人獎;同時以漫畫作品之姿獲頒第45屆金鼎獎圖書類兒童及少年圖書獎。在海外方面,則榮獲德國國際青少年圖書館2021年白烏鴉獎的肯定。截至2023年7月為止,出售了7種語言的版權。阿拉伯文版於在2022年12月出版完四冊,日文版也於2023年1月出版完畢,法文版、德文版等亦陸續出版中。
在金漫獎的頒獎典禮上,我開玩笑說:「感謝評審們不避諱選出兩位年紀加起來超過100歲的創作者,給我們新人獎的肯定。」在漫畫創作的疆域裡,周見信與我的確都是「新人」。不過,見信已出版過多本優秀的繪本,也以繪本創作得過信誼幼兒文學獎的首獎,嚴格說來,並不是出版界的新人。至於我,則曾在2012年與曹俊彥老師合作出版《曹俊彥的私房畫:一個愛畫畫孩子的童年往事》(星月書房,2012年),此書在出版的隔年,獲頒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也在2013年獲得「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的殊榮。《曹俊彥的私房畫》一書是我長期關注「臺灣兒童文學與文化史」的建構下,所企劃、並進行採訪與撰稿的作品。所以,在採訪與撰稿上,我也不算是「新人」。甚至,從同樣是紀實作品、同樣是「從個人的生命故事映照大時代歷史」的角度,《曹俊彥的私房畫》也可以說是一本「來自大稻埕的孩子」。因此,作為我創作《來自清水的孩子》腳本之前的創作經歷,在本書的附錄中,也放入了一篇短文,介紹《曹俊彥的私房畫:一個愛畫畫孩子的童年往事》的出版企劃、採訪撰稿策略與編輯手法。
在《來自清水的孩子1~4》的腳本撰寫與出版實務上,我投入了教學、研究與行政工作之外,整整四年的時間和精力,用以訪談、文獻閱讀、腳本撰寫、圖文製作討論、出版宣傳,甚至也做了日文版的翻譯校對。因此,以此書彙整《來自清水的孩子1~4》的出版歷程、腳本撰寫策略,並與紀實作品相關的議題、理論進行對話,也算是我個人精進指導學生創作技能與涵養的一環。
這次漫畫腳本的創作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到,純然從研究者的角度研究、分析文本與實際創作之間,仍存有不小的縫隙。特別是關於作品底蘊的生成脈絡,先要實際沉浸在創作中,如在迷霧中徘徊、踽踽獨行,待創作完畢後,再以研究者的理性視角檢視,兩者融合後,最終才能清晰看見。
作為學生畢業創作的指導教授,本書算是我提出的一份「參考範例」:如何紀錄創作、說明創作,並研究、分析、審視自己創作。當然,撇開指導學生的教師身分,單純作為一位創作者,則希望自己初試啼聲的漫畫腳本具有開創性,本書中的紀錄與論述,能對未來運用臺灣歷史紀實素材的創作者,有所啟發。
本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來自清水的孩子1~4》傳主蔡焜霖前輩,這些年來不厭其煩、耐心接受我叨擾、採訪與線上的提問。感謝繪師周見信與慢工出版社的黃珮珊社長同意本書引用圖片的使用。同時,要感謝玉山社發行人魏淑貞女士在出版市場低迷之際,仍然慷慨允諾本書的出版。最後,要感謝拿起這本書閱讀的每一位讀者,期望各位都能在書中有所「發現」。
註一
鄭若珣於畢業後旋即於2018年以小說《剪紙少女翩翩》獲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以童話〈糖、辛香料和美好的事物〉獲國語日報牧笛獎第二名。之後為國立臺灣文學館編寫繪本《老皮箱歲歲念:眷村拾光》、《娃娃博物館奇案筆記》等;另有小說作品有《臺陽妖異誌》系列;童話《狐狸私塾開學了》系列。是兒文所近年培養的重要兒童文學創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