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H2O-A900HOKQT

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

驚喜優惠
$300
$380
  • P幣

    刷星展PChome聯名卡週四加碼回饋P幣2%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1200回饋80P幣(限量)

  • 登記送

    【全家】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日式稻荷壽司兌換券乙張(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譯者:
黛西
ISBN:
9786264002769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25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敬請有消息的人盡快與我聯絡。」

    網路論壇的匿名討論、懸而未解終成懸案的各式報導、
    來自讀者的投書、詛咒影片中的神祕片段、意義不明的詭異圖片……

    圍繞近畿某個地區誕生的各種詭異資訊與怪談,
    在追查的同時,令人恐懼的事實逐漸浮上檯面。
    隨著好奇心驅使翻動書頁,跟著書中的報導抽絲剝繭。
    但是會不會,不知不覺中,你也來到了近畿的某處,身陷其中──

    ▐ 來自作者的留言

    初次見面,大家好。我是背筋。
    收錄在這部作品中各種形式的文章,都是為了在神祕學雜誌中刊載一篇特輯,
    而由我這位撰稿人以及雜誌編輯,同時也是我朋友的小澤蒐集到的資料。
    那些全都是跟近畿地區的「某個地方」有關的文章。
    我們察覺到潛藏於「某個地方」的怪異存在。
    然而就在調查越加深入的時候,小澤突然音訊全無。

    我正在找他。

    敬請各位在看完本書之後,只要有相關消息都與我聯絡。


    ★本書特色:

    ✦「光是想像就讓人寒毛直豎!」日本熱銷超過10萬冊,讓人分不清是現實抑或虛構的紀實式結構,年度最令人恐懼的話題之作!
    ✦日本亞馬遜超過1200則討論, 4.2顆星的好評推薦——油然而生的恐怖感,現正襲來。


    ★名人推薦:

    ✦ div(另一種聲音)(知名華文小說作家)
    ✦ 路邊攤(人氣恐怖小說作家)

    ✦「主旨雖為實錄型創作怪談,但每則故事考慮到其參考的部分真實事件依舊讓人不寒而慄。」
    ──star227 直樹殿(批踢踢MARVEL版知名作家、《日本恐怖實話》作者)

    ✦「看似無關聯的短篇故事,在作者巧妙的編排下,詭譎的氛圍逐漸籠罩,讓人忍不住一頁接著一頁,迫切想要揭開謎底。看完之後瞬間感到背脊發涼。」
    ──尼可拉斯寒吉(宅宅生存日誌站長)

    ✦「日本恐怖小說近年在「偽紀錄片」結合「怪談實錄」的形式中煥發新生。《詭屋》從建築平面圖中埋藏驚人的血腥秘密,而《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則高明地藉由各種媒介載體訴說怪談,拼湊出詭異發毛的現代百物語,並在最後打破第四道牆成功瓦解了讀者現實與虛構的邊界。從雨穴到背筋,網路世代的新星創作者,已經是無法用「作家」來定義的鬼才!」
    ──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推理評論家)


    ★讀者推薦:

    「閱讀時的想像畫面就讓我害怕到想要中途放棄,卻又在意得不得了。終於讀完後我覺得真的太有趣了!」

    「有種窺視著深淵的恐懼感,帶給我不同於過往恐怖作品的感受,真希望能拍成電影。」

    「為了把所有線索串聯在一起,讓人想要一口氣就把它看完,所有謎底都被揭開的一刻,真讓人頭皮發麻。」

    「恐怖的氛圍,讓現實與虛構的界線變得模糊。看的時候一直提醒著自己──這是虛構的。這是虛構的,對吧?」

    「謝謝你找到我。」


    <作者簡介>

    背筋 Sesuji
    於2023年1∼4月期間,於網路小說網站「KAKUYOMU」上投稿〈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開始其小說家生涯。在社群平台上蔚為話題,成功地在恐怖文化愛好者中打響名號。

    譯者:黛西
    從書店員到編輯,現為自由譯者。經手圖文書、實用書、漫畫輕小說及手遊,希望能伴隨文字去看遍更多不同的世界。
    聯絡方式:seventhfancy@gmail.com

     

    ★內文試閱:

    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

     

    敬請有相關消息的人與我聯絡。

     

    某月刊雜誌別冊 2017年7月發行刊載

    短篇〈奇怪的留言〉

     

    住在東京都的一位二十四歲上班族A先生,是個剛畢業就進入系統公司工作的工程師,由於業務內容也日漸熟悉,每天都過著乏味又鬱悶的生活。

     

    沒什麼興趣喜好,也沒有女朋友的A先生,平常都是藉由逛網站抒壓。

    「說來也難為情,但就是所謂的成人網站。最近不是有很多免費的影片轉載網站嗎?當然,我也覺得這樣做不太好啦。但總之我每天睡覺前都會逛一下那類網站,幾乎像是例行公事一樣。」

    據說在那當中,有一個他特別中意的網站。

    「那個網站連知名片商的新作品也會轉載,我還滿常上去看的。只是那個網站做得有點獨特……一般來說影片播放器的欄位下面大多都是推薦其他影片的欄位,但那個網站卻有個留言區。」

    A先生先說了一句「這是我身為工程師所做的猜測啦」才繼續說道:

    「這方面的網站幾乎都是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因此隨時關閉都不奇怪。大概也是基於這樣的理由,總之不會花太多心思去架設這個網站本體。具體來說,通常都是直接沿用其他網站的架構。這樣就不用從頭開始架設了,相當簡單。所以我覺得那個網站的留言區與其說是營運方刻意做出來的,感覺更像是沿用的網站剛好有這個欄位。何況也不會有一邊看未經許可轉載的成人影片,還會想在留言區與人交流的怪人嘛。」

    就像要證實這個猜測似的,留言區幾乎沒有留言,頂多只是偶爾會出現「影片播到一半就沒了喔」、「別放這種的,上傳新作品的影片好嗎」之類,幾乎都是抱怨的留言,而且從來沒看過營運方做出回應,看起來完全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某一天,當A先生一如往常去逛那個網站時,看到了一則奇怪的留言。

    「那支影片是我喜歡的片商正在主推的新人的出道作品。找到的時候我覺得運氣真好,看完之後也沒多想地滑了一下,就剛好看到那則留言。」

    『真可愛啊。要不要來我們家呀?』

    「我一開始覺得可能是不太會用網路的大叔所留下的留言,但感覺又有點奇怪,所以有些在意。」

    大概過了一個月左右,A先生在那個網站找到同一位女演員的新作品。

    「我都不知道她已經推出第二部作品,於是點開那支影片,沒想到又在那裡看到留言。」

     

    『要不要來我們家呀?也有柿子喔。』

     

    「我下意識覺得是同一個人的留言。當然,就算在這種地方留言,那個女生也不可能看得到,而且內容還很莫名其妙,讓我覺得很詭異。」

    在那之後,不定期轉載到網站上的那個女演員的影片底下,幾乎可以說是必定會出現文體相似的留言。那些字句在沒什麼人留言的留言區上相當顯眼。

    「我也漸漸產生看好戲的心情,後來每當出現那個女生的影片時,我都會去確認有沒有留言。」

    狀況就這樣持續了幾個月之後,那個女演員的作品又被轉載上傳到網站上。那支影片底下的留言區則是出現了這樣的留言。

     

    『要不要來山上呀?也有柿子喔。』

     

    那天A先生在上班時受到上司斥責,於是不禁湧上一股惡意的好奇心。

    「我沒有想太多,只是想捉弄一下對方而已。」

    他回覆了那則留言。

     

    『要不要來山上呀?也有柿子喔。』

    『謝謝你一直以來的留言!我是○○(影片女演員的名字)。請問你家在哪裡呢?』

     

    回完這則留言之後,惡作劇的心態也得到滿足,那天過後A就忘了自己有回覆過這樣的留言。

    當他下一次回想起這件事,是在看到那個女演員又有新的影片被上傳的時候。留言區出現這樣的內容。

     

    『為什麼沒來?我一直在等妳。』

     

    「我連忙點開上次回覆留言的那支影片頁面,沒想到我惡作劇回覆的留言,竟得到了回應。」

     

    『要不要來山上呀?也有柿子喔。』

    『謝謝你一直以來的留言!我是○○。請問你家在哪裡呢?』

    『 ●●●●●-●●-●●●(由於是實際存在的地址因此不公開)。』

     

    「就連門牌號碼也全都寫上來了。我真的嚇了一跳。沒想到對方是認真的。與此同時,我才察覺自己回應了一個危險的對象。」

    儘管感到恐懼,A先生無意間一個動念,便用地圖APP尋找了那個地址。

    「我也不是抱持什麼目的才這樣做,就只是想看看這種危險的人究竟住在怎樣的地方。」

    看到顯示出來的地方,他嚇了一跳。

     

    「那裡並非一般住家,而是神社。還是位於鄉下地區的一座相當老舊的神社。從街景來看似乎蓋在沒有很高的山上。山腳車道的岔路上矗立著破舊的鳥居,階梯就從那邊一路延伸到山上的本殿去。但本殿也是一片荒蕪,那裡應該變成廢墟了吧。」

     

    「於是我再也不想深究下去。後來也就盡量不去逛那個網站了。但就只有一次,忘記是什麼原因而點開了那個網站。那時也是剛好又有那個女生的影片被上傳……」

    影片底下有一句這樣的留言。

     

    『嫁過來吧。』

     

    某週刊雜誌 1989年3月14日號刊載

    〈實錄!奈良縣失蹤少女有新線索?〉

     

    關西睽違好幾年下雪的那一天,少女突然失去蹤影──

    說起1984年2月,一位住在奈良縣的八歲少女K小妹妹在放學後失蹤,時隔五年到現在都尚未尋獲的這起事件,本誌的忠實讀者想必都有印象吧。這幾年來,編輯部一直透過各個觀點調查K小妹妹的下落。由於失蹤當時有許多疑點,因此從遭變態綁架,到被不明飛行物帶走等各種說法都驗證過了一輪,但全都僅止於臆測而已。這次,根據編輯部的獨家採訪而發現新的線索,便想在此提出新的可能性。

     

    儘管對於本誌讀者而言可說是無人不知的事實,但這起事件之所以會被視為奇異事件,就是因為失蹤當時的狀況太不自然的關係。

    失蹤當天,當時就讀小學二年級的K小妹妹,放學後跟同學Y小妹妹及E小妹妹一起回家。K小妹妹的家位在人來人往的住宅區裡的,一條死路的巷弄之中,因此她自然會跟住家位置還得繼續在住宅區走一小段路的Y小妹妹及E小妹妹道別,獨自彎進巷弄內。進到那條巷子裡約莫四十公尺處就是K小妹妹的家,然而她卻再也沒有打開玄關的大門。

    巷弄內除了K小妹妹家之外,還有四戶人家,但住戶都是一般家庭或高齡夫婦,而且經過警方的搜索也證實難以認定他們有涉及本案。換句話說,K小妹妹是在從巷口到自家這短短幾十公尺之間失去了蹤影。

    包含K小妹妹家在內,周遭的住家屋內及庭院都沒有絲毫遭人入侵的跡象,而且K小妹妹是在下午四點多失蹤,儘管那個時段的住宅區理應有許多人來往,卻沒有任何人目擊,當時八卦節目還把這視為現代神隱事件大肆報導。

    由於媒體恣意推測是自家人犯案並爭相報導,承受不了外界壓力的K小妹妹親屬在事件發生兩個月後自盡,也讓本案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於是編輯部對於這起儘管經過這段年月的流逝,直到現在搜索依然毫無進展的案件,蒐集了一些令人深感興趣的情報。

     

    .通靈實驗

    1988 年7月13日的晚上九點到十點之間,○○電視台播放了一個「TV的力量∼搜尋失蹤者特輯∼」這樣的節目。節目內容是一邊說明數起失蹤事件的內容,同時在現場直播期間向觀眾募集各種情報,其中也安排許多時間介紹了K小妹妹的事件。

    節目當中就只有在K小妹妹的那一段落,除了說明事件概要及向觀眾募集情報之外,還請了赴日的美國靈媒○○○氏透過通靈鎖定她的所在地。通靈實驗中準備了K小妹妹的照片,以及日本地圖跟近畿地區的地圖。當時結束通靈的靈媒表現出驚慌失措的樣子,卻還是這麼表示:

    「令人遺憾的是,K小妹妹應該不在世上了。但通常在通靈對象死亡的狀況下,我看到的照片中人物會顯得模糊,然而K小妹妹卻依然清晰。我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因此嚇了一跳。我只能回答K小妹妹既沒有活著,也沒有死亡。」

    另外,當記者詢問靈媒K小妹妹的所在地時,靈媒指出是位於近畿地區●●●●●的●●●●●一帶。但那裡距離K小妹妹的住家相當遙遠,在該節目中登場的母親也說不只K小妹妹,他們家的人都不曾到過該地。

    該節目的工作人員在採訪靈媒之後也針對●●●●●進行過一番調查,最終在節目播出時依然沒有得到什麼有力的線索。在這之後,也沒有關於調查的後續報導。

     

    .奇妙的體驗

    自從上次刊載本案的特輯發售之後,有許多讀者聯絡編輯部。在那當中,好幾位都提供了相似的證詞。首先要介紹的是長途貨車司機I先生的體驗。

     

    ******

     

    以工作性質來說,我常會需要駕駛貨車一整個晚上,那天也是在半夜三點左右開車經過●●●●●那附近。

    那附近滿冷清的對吧。山跟水壩之間有一條公路,那邊雖然也住有幾戶人家,但一到了晚上就只有像我們這種要越過山嶺的大型卡車會經過而已,四周真的都很安靜。也沒幾盞路燈,如果不開遠燈甚至會看不清楚眼前的道路。

    我記得是開到快要抵達山頂的時候。就在那裡看到一個小女生。她揹著書包,身穿粉紅色的毛衣。在公路的邊邊背對車道站著。

    我心想這絕對是出事了,便立刻把車子靠邊停,並下去查看狀況。但就算我走了過去,那個小女生依然背對著道路,也就是面向山那邊的樹林站著。照理來說一旦有人靠近,應該會朝我這邊看過來才對,卻絲毫不見她做出這樣的動作。

    這時,我才開始產生「該不會是遇到鬼魂或幽靈之類的吧」這樣的念頭。但一想到萬一並非如此,我總不能把一個小女生丟在這種地方不管,所以還是靠過去問「妳還好嗎?妳怎麼了?」,並湊近看她的臉。

    結果那個小女生在笑。該說是笑容滿面嗎?總之面帶誇張的笑容抬起眼睛朝我看過來。我真的是嚇到腳都發抖了。但還是強忍恐懼感問她「妳住哪裡?叫什麼名字呢?」,然後她就用那副表情說:

    「K呀,變成新娘子了喔。」

    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於是對她說「總之妳先跟叔叔一起上卡車吧」,結果下個瞬間那個小女生就衝進樹林裡了。沒錯,當然是那一片黑暗的樹林當中。

    我實在是被嚇得不輕。完全沒辦法跟著追上去。你說警察嗎?我當然有報警。姑且還留下了筆錄,結果反而被質疑「這位司機大哥,你應該不是酒駕吧?」。但警察的應對也莫名冷淡,有種習以為常的感覺,讓我有點在意。

    在那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我在老家附近的派出所看到K小妹妹的尋人啟事。名字跟服裝都跟那個小女生一模一樣。我想說這種怪事不管對誰講應該都沒人相信,所以就跟你們聯絡了。

     

    ******

     

    除了這位I先生的證詞之外,編輯部還收到好幾個「朋友在●●●●●附近有看到很像是K小妹妹的人」這樣的消息。每一則情報的共通點都是晚上在●●●●●那一帶看到K小妹妹。大多情況都是沒去向她搭話就連忙逃走,不然就是在走去跟她搭話之前,K小妹妹就自己離開了。

     

    .親屬之死

    本篇文章的開頭也有提及,在K小妹妹失蹤的兩個月後,他們家族有一位親屬自盡。報導指出,那位親屬是被部分無良媒體害到罹患精神疾病最後自殺身亡,但根據知情人士所提供的情報,原因卻並非如此。

    新聞只有提及是親屬,也只被當作是與K小妹妹失蹤相關的悲劇之一,並沒有更深入的報導,但自殺的親屬正是K小妹妹的叔叔,M先生。

    首先,M先生並沒有跟K小妹妹一家人同住。他在奈良縣一間工程管理公司上班,並住在公司的單身宿舍,與K小妹妹一家人的關係也只是幾個月會見一次面的程度而已。在K小妹妹失蹤前三星期左右,K小妹妹一家人招待M先生到家裡吃了一頓晚餐,但平常也沒有特別密切的往來。

     

    在此想提及關於M先生的一件事情。M先生任職的工程管理公司主要是做水壩管理的業務,在那當中也包含了位於●●●●●的●●●●●水壩。而且身為管理技師的M先生自一月起被分配到的現場正是●●●●●水壩。

    據說M先生自殺的時候,並沒有找到遺書等物。

     

    從以上幾點來看,編輯部認為M先生跟K小妹妹的失蹤案在某種形式上有所關聯。但拼湊出這個想法的幾項關鍵要素都缺乏佐證,因此終究只是推測而已。為了解開本案真相,編輯部會持續調查下去。

     

    『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1

     

    初次見面,大家好。我是背筋。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稱為本作品──總之非常感謝各位讀者看起書中的這些文章。

     

    我在東京從事專欄作家的工作。背筋是為了這部作品在各方面圖個方便而取的筆名,本業執筆時是使用其他筆名。

    撰寫文章的領域主要是神祕學雜誌跟怪談雜誌,偶爾也會接觸到廣播或區域性節目的怪談劇本統籌工作。我曾任小型出版社的編輯,算起來在這個圈子的一角也工作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但畢竟是小眾領域,因此最近也會承接美食雜誌、賭博情報雜誌等跨領域的工作,勉強靠這行吃飯。

     

    想必有很多讀者看到作者突然講起自己的事情而感到困惑吧。但包含我自己的經歷在內,接下來要告訴各位的內容對於閱讀這部作品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情報。另外,也有件事情希望各位能在理解這樣的內容之後,盡可能提供協助。

    那同時也是我發表這部作品的動機。願請各位讀到最後。

     

    我的朋友音訊全無。希望有人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情報。

     

    首先,在此要先告知各位讀者,收錄在這部作品中的文章作者並不是我本人。

    也不是我失蹤的朋友小澤。

    而是以他任職的出版社(現在應該說是前公司)所發行的雜誌為中心,從各式各樣的媒體節錄下來,集結成這本名為《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的作品。另外,在這部作品中收錄的文章大多都跟「某個地方」有關。

    那個「某個地方」,嚴格來說是「橫跨好幾個地區的那一帶」,並正如書名所示,就位於近畿地區。

    也因為那個地方跨越了縣市,因此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稱呼。但若攤開地圖,大概就是可以一筆畫個圈框起來的區域。

    之後會詳述不在此告知各位讀者是哪個地方的理由,所以在提及「某個地方」的範圍時,文章內的土地專有名詞會全用 ●●●●●這樣避諱字的方式替代。

     

    我是在四年前左右,也就是日本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前一年,認識了目前依然下落不明的小澤。

    當時我們幾個喜歡驚悚文化的人在社群網站上認識,並辦了一場線下聚會。我自己本身就是個驚悚文化的狂熱者,而且就職業上來說也能同時尋找寫作靈感,因此我很常參加這樣的聚會。

    我記得那一次是少少幾個人聚在高圓寺的一間咖啡廳,一起暢聊驚悚電影的線下聚會。

    他是跟當時的女朋友(雖然幾個月後就聽他說被甩了)一起參加。喜歡驚悚文化的是那位女朋友,他自己則應該說是喜歡著包含驚悚片在內的所有電影。但好奇心旺盛的他,當每個成員闡述起自己對於驚悚電影的看法時都聽得很專心,也很積極找坐在隔壁的我交談,讓人印象深刻。我也因為他親切的態度及善於傾聽的個性,不小心就偏離了電影這個原本的宗旨,而說起在身為專欄作家的經驗中碰上的怪談及都市傳說。

    他當時是個大學二年級學生,跟年紀大了將近兩輪的我也能聊得很熱絡,讓我感到非常開心。以那次線下聚會為契機,我跟他也成了偶爾會在社群網站的回覆上聯絡彼此近況的交情。

     

    一年前左右,我收到他傳來的一則私訊。

    「好久不見!其實我收到出版社的錄取通知,春天開始就要去上班了。而且被分發到的部門還是也有在製作神祕學類型的雜誌編輯部……我就想這絕對要報告一聲才行。而且很久沒見面了,也想跟您這位業界大前輩拜個碼頭,請問最近有空去喝一杯嗎?」

    睽違幾年再碰面,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了,總覺得他看起來儼然已成為一位社會人士,明明只是第二次見面,卻讓我覺得感慨萬千。

    在我常去的一間位於中野的居酒屋裡乾杯,並稍微聊了一下近況之後,便得知他錄取的公司剛好是我也承接過幾次工作,以出版雜誌、書籍為中心的中型規模出版社。

    「我是應徵編輯,並希望進到文藝部門。雖然沒能分發到我的第一志願……不過也算是成為編輯了,我會在現在這個環境下好好努力。」

    他被分發到的是製作MOOK的編輯部。在此向不熟悉MOOK這個名稱的讀者簡單說明一下,所謂MOOK就是將MAGAZINE跟BOOK合併在一起的名稱,也稱作別冊。非定期刊行的單本雜誌,或便利商店版的雜誌都算在此類。他現在的身分就是一位MOOK編輯。

    「話雖如此,我還只是個剛畢業的外行人,公司沒有一開始就將一整本內容交給我製作,現在都跟著前輩做事,幾乎只有處理雜務而已。」

    前幾天,前輩編輯終於給了他一次機會。

    「我們平常都是間隔兩三個月做出一本書,但由於我還是個新人,同時也要協助前輩處理雜事,因此前輩表示可以讓我用一年的時間做出一本書。話說回來,您知道我們公司發行的月刊○○○○嗎?

     

    他所說的,是業界知名的神祕學專刊。

    是有著二十年以上歷史的神祕學業界老字號刊物,原本是報導演藝圈相關的寫真週刊雜誌○○○○中的一個專欄,後來獨立創刊。

    從短篇的真實怪談、靈異景點的報導、都市傳說、未解懸案,就連UFO都網羅其中,這樣毫無節操的風格反而受到讀者好評,在喜歡神祕學及驚悚文化的客群當中,直到現在都還有一批死忠讀者。然而受到出版業界衰退的影響,雜誌已在多年前休刊,編輯部也隨之解散。後來就以MOOK的形式以別冊○○○○之名不定期出刊,或是用別的名稱發行便利商店版。

    我在剛踏入這一行的時候,也常在那本雜誌發表文章,休刊變成別冊之後也承接過幾次案子。最近很久沒接到他們工作上的委託……但他說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要編輯別冊○○○○的下一期。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我立刻就明白他前輩的意圖了。照現在這個市場看來,神祕學專刊的銷售狀況不會有爆發性的成長,除了鐵粉之外,幾乎就只有出於好奇的讀者會買,就這方面來說很適合讓新人練習。一問之下才發現,別冊○○○○並沒有固定由哪一位編輯負責,而是由製作檔期剛好有空的MOOK部門編輯兼著做,明顯就是非主力商品。

    相比於我這樣的想法,他對於第一次負責的雜誌表現出滿滿幹勁。

    「我提出的企畫是找個驚悚性質的You Tube 頻道常會去拍影片的那種靈異景點,並加入知名直播主的採訪,但是……」

    他的提案似乎全被前輩駁回了。原因我也大概能猜想得到……

    「採訪跟找人撰寫一篇新的文章都需要花錢。只要錢花下去,就能做出好的內容。但前輩說新人就是要先絞盡腦汁,在不花錢的前提下做出好的東西。」

    說好聽點是指導新人編輯的一環,但我覺得簡單來說就是不想分配預算給這本刊物。這一點從近年來發行的別冊 ○○○○內容,全是拿以前月刊時期的文章拼湊而成的就能看出端倪,每個主題都是似曾相識的感覺,就連在我這個外人看來,都知道這本刊物在製作上想盡可能不要產生外包費用。

    「如果要在不花錢的前提下做出刊物,也就只能沿用過去刊登過的文章,但既然得到可以負責一本刊物的經驗,我想就用自己的方式做得徹底一點。」

    令人驚訝的是,他似乎將包含週刊時期的專欄文章在內的所有過去刊物內容都看過了一輪。其數量應該有上百篇,甚至更多。但在好奇心旺盛的天性及對於第一份工作投注的熱情驅使下,他似乎並不為此感到多麼辛勞。

    「趁著遠端工作的空檔,我幾乎都窩在公司的書庫閱讀。除了過去的刊物之外,那裡還存放了很多採訪資料,但都只是全部塞進紙箱裡,完全沒人整理。應該還要再花點時間,才能看完那些內容。總之我想將現有的東西全都看過一次之後再確立主題,並以此為中心構思出一個特輯。雖然金額不多,但我還是爭取到可以用在做新的採訪及發稿文章的預算,等到企畫都確定了之後,還希望能請您承接這個案子。」

    能參與朋友的第一份工作也讓我感到很開心,我便一口答應了。

    在那之後過了一個月左右,我再次收到他的聯繫──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