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作者: | |
譯者: | 劉銳、劉雨生 |
ISBN: | 9786263184817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2/12/03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如果文明社會是一個人,他的名字是──教養
「什麼是教養?」
教養等於教育程度嗎?代表自律、自制、有禮貌、守規矩?它是人的氣質與風骨?是知識、行為態度、審美能力還是生活風格?也許「教養」的概念有些抽象,難以捉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許多人心中仍有一把尺,若聽到別人批評自己沒教養,任誰都會有汗顏羞愧、無地自容的反應!
所以,「教養」到底有什麼重要性?
德國柏林大學的創辦人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一位非常重視教養的學者、政治家、教育改革者,他便認為,教養值得每個人傾畢生之力追求,它是個人身上的重要資產,屬於精神內涵很高的境界。努力提升教養的結果便是個人品質的提升,個人品質的提升能讓整個社會優質化!
在今天這個網路盛行、資訊爆炸、知識變革的數位時代,個人能做什麼努力成為有「教養」的現代人?
本書作者史汪尼茲曾任德國漢堡大學教授,希望藉由此書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提供讀者在人生旅途中所必備、一只囊括豐富知識、能不斷提升教養的「旅行背包」。
本書原文書名為「Bildung」,公認為「教養」概念最貼切的表達,意指「個人內在精神的塑造與充實完好,具有廣泛的知識、品味、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善惡的判斷力,外在表現彬彬有禮,言行舉止得體,內心良善」。
有別於討論教養的「概念」或進行哲學思辨的書籍,本書旨在針對教養的「內容」提供建議與見解:追求「教養」必須具備哪些知識,如何理解、表達這些生動活潑的知識,並直達事物的核心,轉換為個人的能力與教養。在相關篇章中,作者採用了大膽的構思,以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若能體會其中無盡的美妙,將禁不住驚歎,啊!原來我們可以這樣重新「塑造」自己!
全書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知識」,包括歷史、偉大的文學作品、藝術史、音樂史,並介紹重要的哲學家、理論與派別、科學的世界觀與性別論述。
第二部分「能力」,探討的是知識的應用規則。作者引領大家優遊語言與文字的世界、廣袤的書海,認識各國的風俗習慣、社交規則,還有「不應該知道的事情」,並對何謂「智慧」、「創造力」與「反思」進行一番討論。
此外,書中也探討,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自我認知,現代社會、國家、科學、民主的起源在哪裡?為什麼熟知唐吉訶德、哈姆雷特、浮士德、魯濱遜、化身博士這些人物形象是很重要的事情?海德格說過什麼其實我們早已知道的東西?在佛洛伊德之前,潛意識是怎麼一回事?到底人之何以為人?……
全書文采飛揚,時而幽默風趣,令人拍案叫絕;時而觸及文明的傷痛,教人歎息沉思。歷史的部分尤其是重頭戲,讀來彷彿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說。書末還有歷史年表、改變世界的書籍與延伸閱讀的書目,均附內容簡介。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閱讀本書可以對西方的教養內涵有一番體認,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並沉潛於多采多姿的世界文化,在強調與世界接軌的今天,除了語言溝通的能力,還要能解讀行為背後的文化符碼,才可避免尷尬的誤解。本書堪稱文化的百科,是對於歷史、文學、藝術、音樂、哲學、文化理論有興趣的讀者所必備。
★名人推薦:
本書是一個德國學者認為知識人應具備的知識,其範疇甚寬廣,包括神話、傳說、哲學、歷史、文學與科學……。他所關心的智識範圍,是西方文明的全部。──中央研究院院士 許倬雲
教養是現代人必備的文化條件,值得終身努力去追求。我在《談教養》一書就曾表述此一信念,認為只要追求層面多、涉獵廣、判斷力強,就是有教養的開始。──成功大學醫學院創院院長 黃崑巖
這本暢銷書是西方文化史的小型百科全書,它被作者的意圖所穿透,就是要用這樣的書,替不甘於庸碌低俗,想讓自己變成「有教養」的人,開啟機會之窗。──評論家、作家 南方朔
閱讀完這本「教養之書」,我驚歎於作者的知識廣博與深刻見解,他從德國人的另類思考,給予我們腦力激盪,思考公民人文主義的文化淵源。──歷史學家、政治評論家 胡忠信
從個人、精緻的博雅教育發展到生產線似的現代教育,人類喪失多少審美觀及多元價值?各種考試及格式又抹殺多少創意?作者展現了對現代教育的關心。──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周惠民
此書值得每一所圖書館收藏,有了這本書,教師能更省力地傳授文化,學生能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吸收知識,看出其間的關聯,並以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師 夏慕帆
★媒體推薦:
在我們這個欠缺豐富天然資源的國家,「教養」就是最大的資產。──德國總統羅曼‧赫爾佐克(Roman Herzog,任期1994-1999)
一趟穿越歷史與文學、藝術與世界觀的「閃電之旅」,一部饒富興味的鴻篇巨帙。史汪尼茲的書寫獨具特色,嬉笑怒罵皆文章啊!──《明鏡週刊》(Der Spiegel)
熱情洋溢、言詞詼諧、妙趣橫生的文化精粹。史汪尼茲滿足了現代人追溯歷史與傳統的強烈欲望。讀它不僅是一種超級享受,並在大膽的「挑釁」下讓人恍然大悟、獲益匪淺。──《時代週報》(Die Zeit)
史汪尼茲獻給世人的是一部具震撼力、具現實意義的教養寶典。──《焦點週刊》(Focus)
史汪尼茲以幽默的文字、清晰的說明,讓我們知道了所有關於文明必須知道的事。──《世界日報》(Die Welt)
這本書把閱讀變成了一種單純的享受,不僅「溫故」,而且「知新」。──《今日心理學》(Psychologie Heute)
作者在思想和言語的表達上是如此精確,使人難以「曲解」。──《萊茵信使報》(Rheinischer Merkur)
史汪尼茲的這部書幫助人們明白事情的真相,以史鑑今。更重要的,它還能激發讀者閱讀其他書籍的樂趣。──《圖書報導》(Buchjournal)
★目錄:
〈導讀〉
從知識提升為智慧 許倬雲
教養:從知道「沒教養」開始 南方朔
教養:公民人文主義 胡忠信
教養 周惠民
教養的閱讀之旅 夏慕帆
致讀者
概述
知識
1︱歐洲歷史
2︱歐洲文學
3︱藝術史
4︱音樂史
5︱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理論與科學的世界觀
6︱兩性議題史
能力
1︱語言之家
2︱書海泛舟
3︱各國風俗
4︱智力、天賦與創造性
5︱不應該知道的事情
6︱反思的學問
大事年表
改變世界的書籍
推薦延伸閱讀書目
文化史大事年表
修訂再版後記
這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許多人
<作者簡介>
迪特瑞希‧史汪尼玆 Dietrich Schwanitz
1940年4月23日出生於德國魯爾區,父母親均為教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在瑞士的礦工區度過,十歲才入學,並跳級就讀。
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於明斯特(Münster)、倫敦、費城與弗來堡(Freiburg)攻讀英語文學、歷史與哲學,莎士比亞是其研究重心。1973年結婚,與妻子育有一子一女。曾任教於德國曼漢姆(Mannheim)大學,1978至1997年為漢堡大學英語文學系教授。
1996年出版小說《校園風波》(Der Campus)聲名大噪,以漢堡大學為背景,主要情節涉及大學教授性騷擾女學生,以及校園政治的明爭暗鬥,出版後立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並拍成電影搬上大銀幕。之後陸續出版有推理喜劇《圈》(Der Zirkel)等作品。
史汪尼茲就像「變色龍」,五十多歲時從嚴肅的研究學者,轉換跑道成為知名暢銷書作家。在電視媒體與談話性節目中,他大方面對鏡頭,談笑風生,私底下他離群索居,在鄉下過著隱士般的生活。在書中,他是一位幽默大師,在學術道路上,他是一位懷疑論者。接受大學生雜誌的採訪時,針對提問:「大學生必須學會什麼?」他回答:「創造力與忍受沮喪──也就是承認『無知』的能力。」1997年提前退休,成為自由作家。
1999年出版《教養》一書,探討什麼是現代人必備的教養,立刻成為暢銷書並引發熱烈討論。作者帶領讀者漫遊於西方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與音樂的殿堂,景色瑰麗教人目不暇給,就在他的精采解說下,知識的來龍去脈令人了然於心,並轉換成一種自我省思的能力。之後,就各章內容分別出版了有聲書,均在亞馬遜網路書店創造了長銷不墜的佳績。
2001年出版的《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Männer)一書,對男性性格與男人的自我認同進行抽絲剝繭的剖析,全書結合社會研究、性別理論、文化批評與文學創作,嚴謹中不失詼諧幽默,嘲諷中寓意深刻,讓世間男女從對彼此與自身誤解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2003年設立「創造力工作坊」,培養文學與戲劇領域的新生代。
2004年聖誕節前數日,因為肺血管栓塞,於書房中離開了人世。
譯者:劉銳、劉雨生
兩人為姊妹,合力翻譯此書。劉銳,汽車工程學士、經濟學碩士,於德國宇航中心機器人研究所攻讀資訊工程博士學位。劉雨生,文學學士、教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