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D3J-A900HOSQQ

高效海綿閱讀法:自媒體時代必備!一次掌握INPUT&OUTPUT的全方位知識變現學習法

驚喜優惠
$332
$420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1200回饋80P幣(限量)

  • 登記送

    【全家】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冰仙女紅茶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鑽水果茶兌換券乙張(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786267396995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31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讀書速度超慢?讀了就忘?無法學以致用?
    想寫點心得,卻只會簡介無法輸出可看觀點?
    學生、上班族、自媒體經營等各行各業皆適用,
    像海綿一樣輕鬆閱讀、快速輸出,
    一次提升七大競爭力,成就爆發式成長,以知識財富賺進第一桶金!

    大家都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的好處說也說不完,但在閱讀過程中卻總是遇到好多問題,以致無法充分獲得讀書的好處,例如:讀得慢、忘得快、輸出吃力、不懂得做筆記、不會獨立思考、不知道如何建立知識體系、無法學以致用、難以養成長期閱讀習慣等。
    本書提供一次解決上述問題的7大能力,讓我們像海綿一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充分、完整地吸收一本書的精華;這7大能力包括:
    ● 做讀書筆記的能力:學習使用「三種層次讀書筆記」,深度理解和快速記憶。
    ● 獨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在閱讀中思考」的訣竅,從而獲得改善生活的智慧。
    ● 掌握閱讀速度的能力:打敗閱讀的速度殺手,兼顧質與量。
    ● 閱讀不同書籍的能力:保持開放心態,不要只讀單一類型的書才全面。
    ● 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主宰學習方向,練就核心競爭力,才不會愈讀愈焦慮。
    ● 讓讀書有用的能力:讓讀書為人生服務、讓知識高效變現的方法。
    ● 長期持續穩定閱讀的能力:日日不斷之功,比偶爾爆發更有力量。

    以上這7大能力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就像風車的七片風葉可以把風能轉化為動能,也能把書籍的力量轉化為成長的動能!

    ■ 能力一:三種層次讀書筆記,保證最有效的吸收
    作者依據個人經驗和學員回饋,發現之所以大家不愛讀書的最多原因之一,是「記不住、忘得快」,以致無法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當然就會半途放棄讀書這件事。想要快速從閱讀中獲得成就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讀書筆記。但筆記不是隨筆,要筆記到重點,就是翻看筆記時,能回想起書的內容和當時的閱讀感受。

    (第一層)局部碎片化的讀書筆記:九合一萬能讀書筆記
    直接把書當作筆記本,用標籤貼做記錄標下以下九大閱讀要素:(1)閱讀動機;(2)核心概念;(3)金句收集;(4)故事案例;(5)聯想發散;(6)任何疑問;(7)洞見時刻;(8)情緒感受;(9)行動靈感。
    (第二層)全局概覽的讀書筆記:心智圖筆記
    很多人想要用文章的形式,記錄自己的閱讀心得,但通篇的長文是一個很相當極致的輸出,不是讀一遍書就有辦法做到的事情。要想把「輸入」順利轉換成「輸出」,必須先將書的內容「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們可以透過心智圖筆記,達到這一點。
    (第三層)結構內化的讀書筆記:閱讀心得
    這不僅是自我的閱讀記錄、知識內化的過程,也是知識變現的方法之一。想要寫一篇言之有理、吸引他人眼球關注的好文,可以從以下四點切入:
    清單式寫法,選取九合一萬用讀書筆記中幾個最打動自己的要素來寫。
      只抓一個最打動自己的要素來寫,深入探究單一問題。
      提出一個所關心的問題,用書中學到的知識來完整回答這個問題。
      結合新聞時事,用書中學的知識來解釋當下的現象和問題。

    如果用九合一萬能讀書筆記來讀書是從菜市場裡買菜,挑選要用的食材,那麼做心智圖筆記就是把買回來的菜擇好、洗好、切好、分門別類地放好,把要用的食材準備好,而寫閱讀心得就是最終把這些食材加工成一道美味的菜肴。

    ■ 能力二:四種不同閱讀策略,一次讀通不同類型的書
    誠如火鍋和西餐的用餐方式不同,對待不同類型的書,也應該用不同的讀法。

    實用類書籍:找出「是什麼」(what)、「為什麼」(why)、「怎麼做」(how)
    實用類書籍有千百種編排方式,但無論它的主題是什麼、章節名稱是什麼、邏輯順序是什麼,它就像一條魚;不論是什麼魚,肯定有魚頭、魚尾和魚身體。換言之,無論一本實用類書籍寫了什麼內容,它就是由三部分組成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可以用速讀的方式,快速抓出這三點,就等同於讀完一本實用書了。

    哲學和社科類書籍:先速讀再精讀,找到一本通論入門書,再讀經典之作
    哲學社科類的書籍通常閱讀門檻比較高,需要比較多的知識背景才有辦法讀懂,因此,可以先廣泛閱覽速讀,即使第一次讀不懂也沒關係。建議可以先從概論入門的書籍開始讀,這類書籍通常會有很多參考書目推薦,可以像是俄羅斯娃娃一樣,一層一層慢慢往上疊加,由淺入深,就能從閱讀過程中,逐步增加哲學社科方面的知識背景,愈讀愈通。

    小說:讀書的人可以經歷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很多人不懂小說,覺得虛構的內容沒有實質的意義,對於人生沒有幫助。但一本好的小說,可以帶領我們穿越框架和隱喻,觸發我們的情感和想像力去體驗另一種人生經歷。如何無法體會閱讀小說的美好,建議可以使用三種層次閱讀筆記,以及選擇經典小說來閱讀,如此面對閱讀小說的扎實感,就會愈來愈有掌握度了。

    歷史類書籍:利用心智圖筆記閱讀,從感興趣的地方開始讀起,逐步擴充歷史觀
    「讀歷史類書籍需要背誦和記憶嗎?」這是很多人從學生時代所留下來的遺毒。事實上,讀歷史類書籍不等於在準備考試,以記憶的方式去讀,只會失去閱讀的樂趣。當然,如果無法記憶對你來說沒有閱讀的扎實感,可以用心智圖筆記來輔助,把一本書變成一張心智圖,只記這張心智圖的內容,就等於記下一本書的內容了。

    ■ 能力三:五步驟主題式閱讀,快速建立個人知識體系
    「為什麼要建立知識體系?」缺乏知識體系的人,一旦接收的知識和資訊愈多,腦子反而會愈亂愈困惑;反之,具備知識體系的人,面對像磚頭般的知識和智慧,會把磚頭蓋成一棟樓,讓每塊磚頭都各得其所,甚至舉一反三,如此一來,讀通一本書,等於讀通三本書。那麼該如何快速建立知識體系呢?就是採取「主題式閱讀」:
    選定主題→ 海選書籍→ 篩選書單→ 別進行精讀和速讀→ 做讀書筆記。

    簡單來說,所謂的「主題式閱讀」就是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梳理出有關這個主題的一系列核心問題,然後找一群優秀的智囊團(也就是各路作者和他們寫的書)來徵求高品質的見解和解決方案。根據他們提供的答案,結合自己的實踐和思考,得出一套系統的答案,最終達成我們的目的。

    掌握7大能力,讓知識為你所用,
    使之內化成個人的思考模式、行為準則和做事方法,
    讓「書」真正為人生服務!


    ★名人推薦:

    NeKo嗚喵|說書人
    洪瀞|成大教授、《自己的力學》作者
    愛瑞克|《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趙胤丞|《高效人生商學院》podcast共同創辦人、《小學生高效學習原子習慣》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整理鍊金術師小印|《財富自由的整理鍊金術》作者
    【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讀者推薦:

    【讀者有感推薦】

    「我曾以為自己愛讀書、會讀書,學完這套讀書方法之後才發現,自己之前讀書是淺嘗輒止、走馬觀花,收穫了了,最多只是享受了當時。小墨老師用自身實踐的經驗告訴我們:讀書不是只瀏覽一遍就算讀完了,而是要把經典吃乾榨盡;讀書不僅要瞭解書的體系,還要發展出自己的世界;我們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要透過讀書支撐起我們的人生大廈!」
    ──春到人間/「海綿讀書訓練營」第七期學員

    「我讀書時總是讀了後面,忘了前面,曾經誤以為是自己記憶力下降的原因,非常沮喪,最後才知是讀書方法出了問題。找到問題並對症下藥後,我的讀書效率顯著提高,對於書中的思想或者精華讀一遍後也可領會主旨,這種成就感不亞於工作業績提升所獲得的成就感,我也因此完成了幾個重要的專業進修,這讓我在事業上立足變得容易。」
    ──龐紅豔/「海綿讀書法訓練營」第六期學員

    「作為一位『資深書迷』(每年平均讀一百多本書),我原本以為我不需要特別再去學習什麼讀書法了,但是真的學了小墨的高效海綿讀書法後,才發現原來讀書有這麼多講究。這套讀書方法論,除了一些非常好用的技巧,如:三種層次讀書筆記、速讀方法等,還針對動機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如:怎麼維持讀書的興趣、怎麼樣養成日積月累的好習慣、怎麼優化自己的動機等。總而言之,無論是閱讀小白,還是已經讀了很多書的人,跟著小墨換一個不同的視角重新思考讀書這件看起來已經很熟悉的事情,也都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與省思。」
    ──明雨/「海綿讀書法訓練營」第二期學員

    「我一直是從事銷售工作,客戶都是各行各業中的主管或負責人,在工作過程中我需要快速瞭解各個行業的重點業務及核心內容。以前我都是靠自己過去的知識累積來應對,但有時感覺不是那麼得心應手。自從學了高效海綿讀書法,閱讀一個陌生領域的書籍時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我知道該如何入手、如何抓出大致的脈絡,能夠有條理地輸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及獨特想法,這一點對我的工作非常有幫助,同時也收到了顯而易見的實際效果。我用自己的真實經歷推薦大家看看小墨老師的新書,她真的會幫助你打開新的思路,獲得新的想法,讓你的閱讀輸出變得高效和流暢。」
    ──楊娜/「海綿讀書法訓練營」第十期學員

    「對於要不要學讀書這件事,一直是有誤解的,特別像我這種中文系畢業的人就覺得:讀書還用教嗎?自從學了小墨老師的高效海綿閱讀法後,我才發現讀書遠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簡單。我們讀書時很喜歡延用學生時代的思維,覺得一定要記住才算真正讀了,但我們現在不需要背誦和考試,必須擺脫學生思維,讀書應該更加現實地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那麼如何讓它更高效、立竿見影地發揮這個作用呢?小墨老師的課提供了很全面和實在的解答,也真的讓我感受到:會讀書,讀一本頂 一百本;不會讀書,就看看熱鬧罷了,長此以往,人和人的差距自然拉開了。」
    ──大靖/「海綿讀書法訓練營」第六期學員


    ★目錄:

    〔作者序〕  如何從閱讀小白變成百萬讀書網紅?
    〔前言〕  海綿閱讀法的七大能力

    第一章  高效做讀書筆記的能力
    〔為什麼要讀這一章?〕做好讀書筆記,輕鬆解決三大痛點
    做讀書筆記的兩大作用
    什麼是好的讀書筆記?
    有效完整吸收一本書精華的「三種層次讀書筆記」
    ● 局部碎片化的讀書筆記:九合一萬能讀書筆記
    ● 全局概覽的讀書筆記:心智圖筆記
    ● 結構內化的讀書筆記:閱讀心得
    精讀一本書的流程及其價值
    如何把讀過得的內容牢牢記住?

    第二章  獨立思考的能力
    〔為什麼要讀這一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在「閱讀中思考」的目的是什麼?
    「閱讀思考能力」的四大條件
    閱讀思考的三個階段
    ● 產生想法的階段
    ● 判斷想法的階段
    ● 整合想法的階段
    思考能力的養成沒有捷徑

    第三章  掌握閱讀速度的能力
    〔為什麼要讀這一章?〕打敗閱讀的速度殺手,兼顧質與量
    速度殺手○1  閱讀障礙
    速度殺手○2  必須通讀症
    速度殺手○3  知識背景和理解力不足
    速度殺手○4  無法專注
    速度殺手○5  時間管理、精力管理和優先順序管理出現問題
    閱讀速度不是愈快愈好

    第四章  閱讀不同類型書籍的能力
    〔為什麼要讀這一章?〕所謂的閱讀高手,懂得「投其所好」的閱讀方法
    如何為書籍分類?
    不同類型書籍的適性讀法
    ● 實用類書籍的讀法
    ● 哲學和社科類書籍的讀法
    ● 小說的讀法
    ● 歷史類書籍的讀法
    保持開放心態,不要只讀單一書種

    第五章  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
    〔為什麼要讀這一章?〕什麼是知識體系?
    建立知識體系的路線之爭
    建立知識體系的最快方式──主題式閱讀
    ● 第一步:選定主題
    ● 第二步:海選書籍
    ● 第三步:篩選書單
    ● 第四步:分別進行精讀和速讀
    ● 第五步:做讀書筆記
    建立知識體系非一日之功

    第六章  讓讀書有用的能力
    〔為什麼要讀這一章?〕讀書變現不是讀書的唯一功用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 幫助我們跨越現實和夢想的鴻溝
    ● 提升對世界、人生、他人和自我的理解
    ● 擴展視野和眼界
    ● 療癒自己內心的小孩,也療癒我們關心的人
    ● 想清楚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並形塑自我
    讓讀書發揮出最大作用的五大方法
    知道不等於馬上能做到
    讀書變現金字塔

    第七章  長期持續穩定閱讀的能力
    〔為什麼要讀這一章?〕日日不斷之功,比偶爾爆發更有力量
    大腦養成習慣的原理
    養成習慣的四大定律
    ● 得到提示:讓閱讀這件事顯而易見
    ● 產生渴求:讓閱讀這件事充滿吸引力
    ● 做出回應:讓閱讀這件事變得輕而易舉
    ● 獲得獎勵:創造即刻的滿足感
    別相信「二十一天習慣養成論」

    〔後記〕知行合一,是本書唯一正確的讀法


    <作者簡介>

    李小墨
    曾任《海南特區報》記者、「廈門頭條」主編,樊登讀書簽約講書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深夜書桌」創立人,百萬爆款課程「高效海綿讀書法訓練營」講師。
    閱讀量大,長期寫作,深度思考,大學期間即寫就了百萬字的讀書筆記。多年來在傳統紙媒和新媒體的累積,讓她順利地抓住「社交紅利時代」,創立知識分享型的自媒體,並成立讀書分享社群,成功地打造了個人IP。小墨的文章深入淺出,有深度,有態度,深受讀者的喜愛。文章多次被十點讀書、思想聚焦、有書等自媒體轉載,文章累積閱讀量超過千萬。


    ★內文試閱:

    如何從閱讀小白變成百萬讀書網紅?
    你好,我是小墨,謝謝你打開這本書。
    這本書寫的是一套系統化的閱讀方法論,十二年來,我一直專注於一個問題:如何讀書,才能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受益?我一直持續不斷地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隨著探索的深入,我慢慢從一個閱讀「小白」成長為一個憑藉自己的閱讀能力,實現變現百萬的全職讀書人。
    今年是我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第七年,至今我都覺得自己身處於一個不真實的夢境中;一個酷愛讀書的人,竟然真的以最熱愛的事為事業,可以自由地、花大把的時間讀一切愛讀的書,並從中獲得了豐厚的財富回報。我用自己熱愛和擅長的事,爭取到極大的人生自由,充分掌控了自己的人生。當然,變現只是閱讀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自然結果,我從閱讀中得到的恩惠太多了,我的閱讀史就是我的思想成長史和能力發展史,財富只是其中一個意料之外的收穫。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因為閱讀真的需要方法,我經歷過太多次因閱讀方法調整所帶來的閱讀品質提升,每次都像是點石成金,所以我心裡一直有一個渴望,希望能把幫助過我的東西歸納整理出來幫助其他人。這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關於「如何讀書,才能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受益」這個問題,我用了十二年才得到相對滿意的答案,形成實用、完整、可複製的成熟方法論,最終把這本書送到大家手中。
    從閱讀小白到變現百萬元的全職讀書人的過程中,我至少經歷了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散漫讀書階段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愛讀書」似乎很早就成為我的一個標籤。一開始,我以為自己會讀書,但真實的閱讀狀態是:想起來就讀一點、沒時間就不讀了,閱讀量少得可憐;談起書,沒有什麼拿得出的見解,多年沒有長進;沒有非讀不可的迫切感,一直是可讀可不讀的散漫狀態,多數情況下是為了緩解焦慮、逃避現實而讀書。對於讀書有什麼意義、讀書有什麼用、讀書和我的人生有什麼關係等問題,內心感到極度迷茫。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狀態真是糟糕,自己卻渾然不覺,還長期以一個愛讀書、會讀書的人自居。這個階段的教訓就是:第一,閱讀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一定要把閱讀和生命中重要的目標結合起來,打通閱讀與能力養成、目標推進、願景實現之間的關係;第二,一定要養成穩定的讀書習慣,特別是一定要追蹤自己的閱讀進度,因為人的自我感覺良好太容易騙人了。
    第二階段:大量亂讀階段
    促使我從散漫狀態裡走出來的是一個優秀的前輩。我在大學聽了一場講座,分享人叫高峰,是一位很厲害的反劫持談判專家,他的演講主題是「如何建立個人的知識體系」,那時我第一次知道「知識體系」這個詞。他的分享方式非常輕鬆有趣,既能鋪陳懸念,又能旁徵博引,他所講的東西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方式,讓我大開眼界,我第一次見識到一個真正閱讀量大的人是什麼樣子。
    那一天我就像照鏡子一樣,看見了真正的自己:閱讀量少得可憐,孤陋寡聞,卻自以為是。我感到羞愧並開始反省。很多年後,我才真正明白,知道得愈多,對自己「無知」的認知愈充分,愈不會產生虛妄的優越感。很慶幸,我意識到這一點是在大學二年級時,而「知識體系」這個詞讓我產生了閱讀的野心,於是我開始大量、密集地閱讀。
    最巔峰的時候,我一天能看一本書,七天能看七本書。在大學圖書館,只要映入眼簾的書我都看,我看思想深刻、主題嚴肅的書,如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盧梭的《社會契約論》(Du contrat social ou Principes dudroit politique );我也看比較簡單的暢銷書,如《誰搬走了我的乳酪?》(Who Moved My Cheese? )、《小狗錢錢》(Ein Hund namens Money );我還看與自己的主修(新聞學)有關的書,如《風雲人物採訪錄》、《美國新聞史》;以及其他專業書籍,如心理學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社會學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當然,我也不可避免地讀到很多不值得花時間讀的書。
    現在回頭來看,雖然那時我的知識體系很混亂,但是每個讀書的人都需要經過這樣一個廣泛涉獵的階段,誠如魯迅先生所說:「無論誰,在那生涯中,總有一個將書籍拼命亂讀的時期。」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在認知上開疆拓土、隨意生長的時期。
    在這個階段,我有兩個體會。第一,我們要廣泛涉獵不同的書籍。閱讀不同書的體會、樂趣和收穫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書在我們的人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也會給我們不同的滋養。偏執地只讀某一類書是自我限制,廣泛涉獵才能得到一個更開闊的世界,並對這個世界有更完整、更深刻的洞察。第二,閱讀速度和閱讀品質同樣重要。我以前一直錯誤地認為閱讀品質是唯一重要的標準,後來發現兩者同樣重要。一旦閱讀速度快、閱讀量大、累積得多,理解新事物就會愈來愈容易,如此一來,便可以大幅提升整體的閱讀品質。
    第三階段:強制輸出階段
    書讀多了之後,一些新的困惑接著出現:我不太確定自己記住、掌握和內化了多少,也不太確定需要知識的時候能否調用,更不知道我的心態和能力是否有成長。為此,我感到心虛、沒把握,感覺自己在做無用功。為了告別這些負面心態,我為自己定了一條閱讀規則:強制輸出,每看完一本書必須寫一篇閱讀心得;如果沒寫,就不允許自己看下一本書。同時,這篇心得不是複述和轉述書中的內容,而是回答一個問題:讀這本書,和沒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有什麼區別?
    我的知識邊界拓展了嗎?我的認知更新了嗎?我的觀念改變了嗎?我是否學到了做事的方法?我是否有了新的人生願景、人生目標和為人處世的原則?我的某種心結解開了嗎?我對他人和世界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堅持執行這條閱讀規則,每讀完一本書就追問自己的變化和收穫,並把閱讀收穫用文字鞏固下來。剛開始我的想法和整理很粗淺,但量變引起了質變,它實際上讓我對自己的閱讀提出了一個相對高的要求—除了輸入,還要求內化後輸出,不只停留於閱讀,還要求學以致用。為了回答好「讀這本書和沒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我必須先對書籍內容有一個全面、完整和徹底的掌握,於是,我的讀書筆記開始快速反覆運算和發展、我的閱讀思考能力開始發展和進化、我的閱讀效果得到了質的提升。那種心虛、沒把握、做無用功的感覺一掃而空,我開發出一套把「凡有所學皆有所用」進行到極致的閱讀方法。在這個階段,我拿到一本書時,終於感覺自己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樣拆解消化,徹底吸收書籍內容的所有精華。
    第四階段:建立知識體系階段
    透過強制輸出來完成每本書的深度消化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攝入的資訊龐雜,導致腦子混亂。有知識體系的人,可以自如地驅使知識去進行分析、判斷和行動,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和接近目標,可謂學得愈多,頭腦愈清晰。反之,沒有知識體系的人,知識就像烏合之眾,內部可能還在打架,學得愈多,愈暈頭轉向。
    那麼該如何建立知識體系呢?對我來說有一本很重要的書,就是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和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Book )。在這本書裡我學到了「主題式閱讀」這種方法,原來讀書不必非得以一本書為單位來進行閱讀,可以只選取對自己有用的局部來讀,甚至可以把很多本書放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來讀。自此,我不再追求表面上的閱讀量,而是開始追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我不再零碎地讀書,而是讓每本書把我帶到它所在的體系中;我也不再看到什麼就讀什麼,而是開始有意識地構建知識體系,聚焦在那些對我來說重要的主題,進行深入的主題式閱讀,讓這個知識體系為我的人生服務。
    以前我會因為讀書數量的增加而產生成就感,但到了這個階段,我更在乎一本書之於我知識體系形成的貢獻,「讀了多少本書」這件事帶給我的成就感愈來愈小了。大家可以把「知識體系」理解成仙俠小說中人物的內丹,而一本好書的功效就像一株千年靈芝,它對內丹的助益比一百棵普通仙草強得多。
    在這個階段,我開始培養選書的眼光,跳出單本閱讀的局限,站在更高的角度做整體的閱讀規劃,開始慢慢學習如何建構最大程度服務於人生的知識體系。當然,這個過程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從我摸到門道到形成清晰的方法論,又過去了好幾年。
    第五階段:社群寫作和變現階段
    我原本是透過寫日記來進行強制輸出,直到二○一六年,我有了自己的讀書公眾號(編按:相當於臉書粉專):深夜書桌。當時,我發現很多讀書公眾號並不純粹,什麼樣的文章熱度高,就寫什麼;我想做一個純粹的讀書公眾號,每讀完一本書就發一篇深度解讀的文章。公眾號寫作對於我的閱讀輸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對書籍的理解要更深入,想法要有更高的品質,表達要更完整和準確,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的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錘鍊。
    隨著持續高品質的閱讀輸出,我慢慢被更多人認識,進而正式走上讀書自媒體之路,開始解鎖不同的讀書變現方式。什麼樣的東西才能變現?答案是:為別人創造價值的東西。我之所以能走到這個階段,是因為前面幾個階段的累積;很多人跳過前面幾個階段,覺得讀書變現很簡單,就想直接跳到變現階段,這是一種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
    第六階段:形成系統方法論階段
    累積了一些粉絲後,詢問我如何讀書的人愈來愈多;當我嘗試為大家答疑解惑時,我發現,無法用幾句話或幾篇文章講清楚這些問題,它們必須被有系統地回答。以閱讀思考能力為例,只講思考是不夠的,思考不是一拍腦袋就出來的東西。就像貧瘠的土地種不出花一樣,思考需要養分,而好的思考需要多元、高品質的資訊攝入才養得出來。
    我的閱讀思考能力是靠廣泛涉獵不同類型的書籍所培養起來的,那麼我就必須先教大家如何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同理,如果想要思考得更深入、有系統和結構化,廣泛涉獵還不夠,還需要知識體系作為支撐,這時我又需要教大家如何建立知識體系。當時,正是「知識付費」最如火如荼的時候,有粉絲開始提議:「小墨,只要你開發有系統的讀書課程,我第一個報名!」
    但當時的我其實沒有信心,因為公開講課和公開招生對我來說都是舒適圈之外的事。不過有一件事堅定了我的決心,二○二○年春節期間,行動派(編按:中國的新創媒體平臺)邀請我進行單次的讀書方法線上公益分享,我分享了「如何用三種層次讀書筆記,徹底吸收一本書的精華」,當時有一、兩萬人線上收看,反應非常熱烈,很多聽眾激動地說,我的分享讓他們豁然開朗,解開了他們多年來關於讀書的許多困惑,而且我這套方法的可複製性非常強,容易上手,他們第一次非常清楚地知道應該如何照著做。之後,我向大家徵求「關於閱讀,你最想解決的問題」,收集了兩、三百個問題,而大致上可以被概括為以下十大讀書痛點:
    一、讀得慢:有的人一、兩個小時只能讀十幾頁書,一個月都讀不完一本書。
    二、忘得快:有的人讀完就忘,讀了後面忘了前面,過段時間更是沒什麼印象,感覺都白讀了。
    三、輸出吃力:有的人讀完書時明明很有感悟,但要請他說一下讀完書的心得,總是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想寫讀書心得,總是枯坐在電腦前一、兩個小時也寫不出幾句話。
    四、無效筆記:有的人抄了很多筆記,依然沒記住多少內容,且需要使用時總是找不到對應的內容;有的人只會抄好詞、好句、好段落,筆記是碎片化的,無法整體吸收和內化。
    五、不會獨立思考:有的人讀完書只會複述,沒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六、讀不進去:有的人無法專注閱讀,一坐下來就下意識地開始玩手機,無法靜下心來讀書,或者讀兩章就失去興趣,隨手把書放在一旁了事。
    七、沒有知識體系:有的人只有一堆零散的知識,以致在分析問題、發表見解時思路混亂,不知道如何系統化學習,以及如何從零開始建立知識體系。
    八、無法學以致用:有的人讀了很多書,始終感覺不到變化和成長,「讀書無用」成了長期無力改變的結果。
    九、不知道如何變現:有的人熱愛閱讀、堅持閱讀,卻是讀書變現的「門外漢」,想學習讀書變現的管道和方法,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十、難以養成讀書習慣:有的人總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無法養成讀書習慣,以致對自己愈來愈沒有信心。
    針對這些問題,我花了三年時間,開發了系統化的讀書課程。由於非常想強調真正的閱讀成果不是「讀了多少本書」,而是閱讀吸收率有多少、受益程度有多深,所以我替課程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海綿閱讀法訓練營」,希望我的學員都可以像海綿一樣徹底吸收書的精華,盡可能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受益。
    這次正式出版的書名定為《高效海綿閱讀法》也是在傳達同一個理念。兩年以來,這門課受到上萬個學員的歡迎,而學員們經常用的回饋詞是「顛覆」:這套課程顛覆了他們原先的閱讀觀念,他們的閱讀方法在這裡被推倒和重建,從而開始真正享受閱讀,閱讀也真正開始為他們的人生服務。
    這本書源自於我的讀書課程,但我新增了很多內容。兩年期間,我都和學員們待在一起上課、回答問題、批改作業。經過十期課程, 我批改了一萬多份作業,並在交流中得到了很多回饋,更深刻地理解了大家的閱讀痛點。這次我對這套方法論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寫成了這本書,希望借出版的力量,讓這些深深
    幫助過我、幫助過學員們的內容,幫助到更多的人。

    前言 高效海綿閱讀法的七大能力
    這套系統化的閱讀方法,包括七個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的能力:
    一、高效做讀書筆記的能力:在第一章我們將學習如何透過三種層次讀書筆記,充分完整吸收一本書的精華。三種層次讀書筆記是我歷時十二年、反覆調整幾十次所開發出的讀書筆記系統,也是一套卓有成效的精讀方法,可以解決消化吸收和記憶相關的問題,幫助我們讀透一本書,並把讀過的每本書都牢牢地焊在記憶裡。
    二、獨立思考的能力:精讀離不開深思,在第二章我們將講解一套獨家、流程化、零基礎也可上手的獨立思考訓練法。這套訓練法能幫助讀者從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成長為一個思維活躍,能獨立、有創見、有邏輯地進行高品質思考的閱讀者。
    三、掌握閱讀速度的能力:第三章將有條理地解決拖延閱讀速度的五大障礙,幫助讀者實現十倍提速,其中包括在一小時內速讀完一本書的方法。
    四、閱讀不同類型書籍的能力:不同類型的書籍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滋養,想當然耳,不同類型的書籍也有不同的讀法。在第四章將詳細講解如何閱讀實用類書籍、哲學和社科類書籍、小說、
    歷史類書籍才能快速入門、快速掌握要領,並把閱讀成果最大化。
    五、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在第五章,我將手把手按步驟說明如何從零開始建立一個為我們所用的知識體系。
    六、讓讀書有用的能力:第六章的重點是如何落實學以致用,讓閱讀這件事充分為我們的人生服務,同時我也將分享讀書變現金字塔。
    七、長期持續穩定閱讀的能力:在第七章,我將教導會大家如何運用一套科學、順應大腦天性的方法,無痛養成長期穩定閱讀的習慣。
    以上這七大能力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就像風車的七片風葉可以把風能轉化為動能—把書籍的力量轉化為成長的動能!

    【第一章】高效做讀書筆記的能力
    做好讀書筆記, 輕鬆解決三大痛點我寫這本書是為了想解決真正的問題,所以在每章開始前,都會先寫清楚本章要解決的問題為何。如果大家正好被這些問題所絆住,請細讀並實踐新的方法論;如果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困擾,也可以略讀或直接跳過本章。
    做讀書筆記要解決的痛點包括以下三個:
    一、記不住、忘得快
    記不住、忘得快的具體表現為:讀了後面,忘了前面;剛讀完,腦子裡只剩下一團模糊的印象,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更是什麼也想不起來;重新翻開這本書,感覺非常陌生,彷彿不曾讀過。
    有些讀者為了對抗遺忘,選擇「一步三回頭」的閱讀方式,但這樣不僅大幅拖慢閱讀速度,且大部分內容還是會悄無聲息地淡出記憶。依我的經驗來看,很多讀者始終沒有找到可靠、能提升閱讀留存率的記憶方法。
    二、成就感低
    很多人讀完書,經常處於一種好像有收穫,但又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的狀態,無法確定記住了多少、是否內化、將來能否能出來應用,更無法確定知識是否轉化為能力、見識、思考力和洞察力,所以即使讀得再多、再快,也感到很心虛。
    常言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大家一直感覺不到進步和成長、得不到正面回饋,當然會有一種「做無用功」的感覺,事實上,這才是許多人沒辦法堅持閱讀的最根本原因,而非一般認為的不自律。
    三、筆記無效
    從小老師就教我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於是,很多人想到了用讀書筆記來改善記不住、忘得快和成就感低的問題,但總是做出讓人更加絕望的低效筆記。多數人做讀書筆記的方式,還是沿用小學階段抄好詞、好句和好段落的思路,最多加一點小心得。
    但這種做筆記的方式會出現:抄寫、麻煩、耗時;筆記碎片化、脫離上下文;整理困難、應用困難;高投入、低回報等問題。有鑑於此,大家一定要學會如何做高效的讀書筆記,好讓筆記發揮最大效用。

    ●做讀書筆記的兩大作用
    我認為,之所以要做讀書筆記有兩個最重要的作用:幫助「當下的理解」和幫助「以後的記憶」。
    幫助當下的理解當下的深度理解和內化是往後記憶的基礎,而理解又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是理解書籍的內容: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作者想解決什麼問題?作者最重要的主張是什麼?作者最有洞見力的觀點是什麼?哪些概念濃縮了作者的思想精華?我理解這些概念了嗎?哪些句子和案例值得留意?在這個層次上,我們要理解書籍的「血肉」。
    第二,則是理解書籍的底層架構: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麼?為了達到這個寫作目的,他從哪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不同部分之間有什麼關係?讀書的真正作用,是要對書籍有一個全面的概念,理解書籍的底層架構,梳理出一本書的邏輯脈絡,與此相對,僅僅摘錄幾個零碎的句子和段落,發表一點隨機的感想,是遠遠不夠的。
    要達到這兩種層次的理解,需要依靠讀書筆記。很多人都抱有一種天真的想法,覺得光用眼睛看、用手翻,把書從頭到尾讀一遍,消化和理解就完成了,認為深度消化是不需要付出額外努力自然就會發生的事情,所以總把讀書筆記當成「額外」的工作和負擔,能不做就不做。
    然而,完全不做筆記,只能達到最表面的淺層理解。我們需要借助讀書筆記,對資訊進行深度的處理和再加工,才能充分完整消化和吸收一本書的精華。做讀書筆記就是一個知識反芻的過程,在讀書時要把自己當成一隻駱駝。為什麼我反覆用到「消化」這個詞呢?因為知識的消化就如同食物的消化。人類的消化系統裡有很多消化器官,為了把食物裡的營養和能量充分地化為己用,要經過很多個消化流程。那我們憑什麼覺得把書從頭到尾囫圇吞棗地讀一遍,就消化知識了呢?知識的消化是一個需要付出時間和努力的過程。做讀書筆記,是一個非常有必要、消化知識的過程。除非你既有的知識累積已經足夠深厚,或者讀的是一本對你而言完全沒有難度的書,否則沒有讀書筆記的幫助,你很難做到高效的深度理解和內化。
    幫助以後的記憶做讀書筆記的第二個作用是幫助往後的記憶和運用。大家剛讀完一本書時,能記得大部分的內容,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會遺忘大部分的內容—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以我這本書為例,我可以直接告訴大家,你們會在一天後忘掉大約七十%的內容,一個月後忘掉大約八十%的內容,除非做了有效的筆記和及時的實踐。
    邊看邊忘非常正常,因為讀一遍後大家獲得的只是「暫態記憶」,暫態記憶屬於感官記憶—資訊會以電脈衝的形式進入大腦,接著這種電脈衝會轉化為腦電波,然後幾秒鐘後就消失了。例如,有人把一個電話號碼報給你,你可以憑藉暫時的記憶準確撥號,但等撥號完畢你扭頭就忘了,這就是暫態記憶。這種記憶的保留時間極短,所以企圖透過看一遍就把書全記住,基本上屬於妄想。那麼能不能透過回頭多讀幾遍,讓自己記住呢?這樣做會比只讀一遍的效果好一點,但得到的還是暫態記憶。如果有人這樣做過,可以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真的記住了嗎?如果還是記不住該怎麼辦?要想辦法把暫態記憶變成短期記憶。
    短期記憶是工作記憶,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大腦中的操作平臺,剛進入大腦的暫態記憶要想在記憶中留下來,就得想辦法進入這個「操作臺平」。那麼該怎麼把暫態記憶轉化為短期記憶呢? 答案就是:主動學習知識,對知識進行充分且深度的加工。如何加工?有以下四種方式:
    第一,篩選。把對我們而言有意義、重要的資訊篩選出來。人類本能上討厭遺忘,但遺忘就是大腦進化出來、幫助我們篩選的機制。我們會記住重要的資訊,遺忘不重要的資訊,所以遺忘是正常且必要的存在;遺忘可帶來高效的資訊處理效率,讓我們的大腦變得更強大。所以,加工資訊時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告訴大腦哪些資訊是重要的,把它們篩選出來讓大腦區別處理。
    第二,分類。分類的目的之一是「組塊化」(Chunking)。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曾提出一個著名的「神奇數字七加減二法則」,意思是工作記憶的容量是七加減二,即五至九個項目。因此,如果我們選擇零碎地去記憶,記憶項目很容易超過這個容量,但如果按照某種邏輯分類記憶,就可以縮減記憶項目,如此一來,記憶效果就會大幅提升。
    例如,在購買食材做年夜飯時,可能要買幾十樣食材,而零碎地去記憶很難記住所有食材,但如果按照菜名分類記憶,把一個菜當成一個項目,如:豬肚雞湯、螞蟻上樹
    ︙︙,簡單回憶一下製作過程,就知道需要買什麼食材和配料了。我們在讀一本實用類書籍時,可能需要記憶幾十個零零碎碎的知識點,但如果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邏輯進行分類記憶,其記憶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資訊具有了某種結構,才能成為知識;分類不僅是組塊化,還是深化理解,是對資訊的一種重要加工。正因如此,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才會這麼說:「所有知識都是分類。」(All knowledge is classification)。
    第三,連結及複述。我們可以透過聯想把新的資訊和已有的知識網路、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並用自己的話語複述。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所撰寫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學》(Psychology )(第八版)一書中,把複述分為「維持性複述」(maintenance rehearsal) 和「 精緻化複述」(elaborative rehearsal)。維持性複述就是直接複述原文;精緻化複述則是用自己的話語複述,但不僅限於換一種說法來重複資訊,還要把新知識和已有的知識網路、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亦即:把自己的理解加進去。
    精緻化複述的內化和記憶效果遠遠大於維持性複述。當然,把暫態記憶變成短期記憶還不夠,短期記憶
    只能保留幾分鐘且容量也有限。當我們要記的新東西超出記憶容量時就得挪走舊東西,給新東西騰出空間,然後就會出現「左耳進右耳出」的情況:學了新東西,就忘了舊東西。長期記憶是最可靠的,沒有容量限制,保留時間長久,可保留幾年甚至一輩子。
    那麼如何把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呢?答案是重複。但我們要根據遺忘曲線來重複,而不是像圖1-1:暫態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轉化方式小時候背書一樣,在短時間內機械式的重複,也就是:不要指望讀一遍或多瞄幾眼就能記住主要觀點並化為己用。另外,做讀書筆記也很有必要,好的讀書筆記可以輕鬆地把暫態記憶變成短期記憶,再變成長期記憶,讓大家不白讀書。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