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D3J-A900DZXOD

順勢溝通:一句話說到心坎裡!不消耗情緒,掌握優勢的39個對話練習

驚喜優惠
$300
$380
  • P幣

    刷星展PChome聯名卡週四加碼回饋P幣2%

  • 登記抽

    全站指定品單筆滿$1登記抽SONY ZV-1F 手持握把組合(顏色隨機)

  • 登記送

    【全家】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熱厚濃靜岡抹茶拿鐵兌換券乙張(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789573294573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2/24
  • 內文簡介

  • 如果表達像丟球,
    那麼溝通就是接球,
    如何完美接招,再做個好球給對方,
    你需要「順勢溝通」的思考!
     
    我們常常誤解溝通,以為「只要我主動說了怎樣的話,對方就應該照我說的這樣做」,但如果沒有看懂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或是未察當下的情緒、心境,往往會陷入被拒絕、被無視、對方大聲就不知道要怎麼回應、講沒兩句就火大翻臉等溝通不良的惡循環裡。
    高人氣社群KOL、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從自身經驗出發,他曾經歷第一線的學生團導遊、校園職涯中心老師,再到後來的講師人生,一路走過衝動發言、當夾心餅乾、在社群上「仗義執言」、與網友筆戰等各種消耗情緒心力的情境。這些都使他更深刻體會「溝通」的重要性,進而鑽研與人對話的本質,並且發現──
     
    ●把溝通想成戰鬥,當然沒人想與你溝通。
    ●討好人和當好人是不一樣的,好人必須要有清楚的界線。
    ●除了接收內容,「接住情緒」更重要。
    ●面對「頻率不對」的人也能溝通?其實,理解人格特質能帶來更多對話!
    ●只要三寶技巧(請、謝謝、抱歉/好、不好、好嗎),就能完美應對最常見的溝通情境!
     
    如何把過去的阻力轉變為工作、生活上的助力?如何用一句「適當的話」說進別人心坎裡?「溝通的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理解和選擇,而不是說話技巧。」成為忘形的順勢溝通之道。
    這本書深入解析個人信念、人際界線、各類情緒、人格特質等四大面向,提出相應的心法、工具、可能性以及「換句話說」的方式,也讓你知道溝通原來比想像中更不費力──只要一句話,就能精準擊中對方需求;一個眼神,別人就知道你要說什麼!


    ★名人推薦: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周震宇|聲音訓練專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莊舒涵(卡姊)|出色溝通力教練
    張瀞仁|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亞太經理
    楊士範(Mario)|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歐陽立中|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優勢推薦

    這本書就是「溝通」這門學科的功夫菜……精彩案例、實用技巧的背後,蘊藏了心理學、行為學等深刻的原理原則,讓人欲罷不能地一頁一頁往下翻。──周震宇/聲音訓練專家
    比起強調那些具有說服力或煽動力的美麗話術,我們得回到自己的內在,覺察自己對於溝通的信念……保持彈性而非套用公式,才是溝通的精髓所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用對的鑰匙開鎖,才能真的讓話語走入對方心中……讓這本書成為改善關係,建立更強大信賴與羈絆的一個起點吧!──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在忘形的書中,我特別喜歡的是他直接點破這個盲點:「溝通的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理解和選擇,而不是說話技巧。」……相信大家讀了他筆下的溝通奧妙與心法後,更能懂得人與人相處的珍貴與美好。──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溝通技巧提升是對自我最好,也最值得的投資,只要願意依照著《順勢溝通》中的方法應用在職場、生活當中,溝通必能有效果又有效率。──莊舒涵(卡姊)/出色溝通力教練
    以自我覺察為基礎的溝通,不只在職場上,在網友、家人、朋友、伴侶、親密關係之間,其實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操作。我甚至覺得,對像我這樣的內向者來說,這是更有效率的方法。──張瀞仁/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亞太經理
    這本《順勢溝通》提綱挈領地提供一套系統,能快速讓讀者明白,溝通可以如何學習、思考和精進。──楊士範(Mario)/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身為一個高敏感人,我非常在意他人與我互動的過程……善用溝通,可以連接起更多人與我們一起成就更多事情,也讓我們可以活出更好的人生版本。──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我們總以為對方難溝通,結果最難溝通的可能是自己……但有了忘形的《順勢溝通》,從此,溝通成為我們最強的優勢!──歐陽立中/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內文試閱:

    第1課 溝通的各種情境

    如果你願意翻開到這邊,應該對於溝通有些興趣吧!不過溝通實在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所以我想邀請你來思考一下什麼是溝通。
    最常和溝通放在一起的,通常是「表達」。假設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情況,你會怎麼樣定義這兩個詞彙呢?
    很多人到這邊就會稍微卡住一下,接著有些人會說:「溝通是雙向的,表達是單向的。」這也是我一開始對於溝通和表達的認知。但如果表達只是單向的,我們是不是就不用去管對方,只要說我們認為重要的事就好了呢?
    想一想也不完全,畢竟在表達之前,還是要思考我們怎樣說,對方才能聽得懂、明白我們想說的意思。可是,這樣好像又與純粹的單向說話有點不同。
    如果看到這裡,你有點被弄暈了,先不要著急。我主要是希望透過許多的問題,讓你感受一下多數人對於說話情境中的定義。
    我也想透過一些自己的觀察,向你分享我的想法。先說這不是標準答案,但當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也許可以成為一些參考。
     
    關於「溝通」
    溝通,是先從對方出發。我們會看見對方的行為,或是聆聽對方的話語,接著我們去感受對方行為或話語背後的情緒,再去思考對方的動機。
    這個概念有點像是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冰山理論,我們看見的行為或話語都是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冰山的下面還有許多值得探究的東西。
    因此,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會花更多時間去理解對方心中的想法,並且盡可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想理解對方」的心意。實際執行時,比較著重「聽」和「問」,而這些都是為了建立起更好的關係。
     
    關於「表達」
    表達,是你我心中有一些想法,或是想要闡述的價值。我們透過思考,想想怎麼樣讓對方更容易理解我們所要說的事情。
    在表達中,更重視的是思考邏輯、說的方式、渲染力。學表達的時候,我們往往也會運用多元的架構,例如一次說三個點,或是按照時間軸來說話等等。《忘形流簡報思考術》一書,就是在闡述這個概念。
    雖然表達和溝通都是為了促進彼此了解,但在價值的傳遞上可能是相反的。表達是為了讓我們想說的東西被對方聽見,而溝通是去挖掘對方想表達的部分。
    照著這樣的思路,可以想像對話是一個「丟接球」的過程。溝通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思考怎麼樣可以更穩當地接住對方的球,並且找到這顆球想傳遞的核心價值。
    而表達則是當我們把球丟給對方的時候,如何拿捏丟球的力道,或是當球本身太小或太大時,怎麼樣可以讓對方接住這顆球,理解我們要說的內容。
     
    關於「說服」
    如果我們說著想和對方溝通,但從頭到尾都不聽對方說,其實我們沒有在溝通,我們只是表達出我們的意見罷了。
    這樣不聽對方說的表達,我們通常會給它另一個名稱,叫說服。說服,往往是一個人希望對方照著他的方式行動。
    曾經遇過一個媽媽問我:「怎麼樣才能與他的孩子溝通,讓他早點睡覺?」我便反問她,知道為什麼孩子晚上不睡覺嗎?她說孩子晚上都在打電動,把身體都打壞了。
    接著我又問:「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他都晚上打電動嗎?」她說她哪知道,她希望我告訴她一個方法,讓她的兒子可以晚上直接睡覺。我當時只能苦笑,如果有這樣的方法,不用出來教學,光靠賣這項法寶就賺翻了。
    在說服的情境中,如果彼此之間沒有階級關係,那就要靠引發對方的情緒,或是讓對方覺得有道理。所以像簡報、說故事,甚至廣告,都是某種說服的情境。
    而說服的好壞,就是對方是否有被強迫的感受。好的說服一直都能夠引發我們內在的動機,讓我們覺得這件事情是自己決定的,進而去執行。就像有些廣告,讓人一看就「有感覺」,或是有些人的簡報讓人意猶未盡,甚至是直播帶貨讓人腦波變弱,這些都是強大的說服。
     
    關於「談判」
    當溝通和說服都沒有效果了,此時可能就得祭出絕招,例如打電動案例中的媽媽或許會說:「如果你再不早睡,那我就扣你的零用錢。」或是「你再不早睡,我要拔你網路線。」
    這時候的對話過程,就進到了談判當中,也就是雙方可能會拿出各種方式,讓對方願意妥協。
    不過談判其實也不是都需要威脅,例如我們在市場買東西,問老闆買兩個能不能便宜一點,這也是種談判。
    教我談判的Alex老師說:「談判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很多所謂的職場溝通,我認為其實都是談判,好比即便我們雙方都清楚明白對方的意思以及價值觀,但老闆要我們留下來加班還是很為難的。
    但萬一老闆說:「你今天留下來加班,趕完這個案子,明天補休一天。」這是不是又令人能夠接受了呢?所以我認為談判就是去思考,如何在資源以及對方在意的事情上做交換。
    既然談判是為了解決問題,回到打電動的案例,如果媽媽換個方法向孩子說:「只要每天都早睡,白天再起來打電動,不但時間不會少,還會有額外的獎勵。」這樣會不會也是個可行的辦法呢?
     
    關於「辯論」
    最後,假設媽媽沒有採用這個方法,而是斷網路線,並且把小孩臭罵了一頓。接著孩子上網抱怨,說自己明明十一點就睡了,媽媽還是把網路弄斷。
    於是有很多人支持小孩,覺得十一點睡已經很乖了,還有小孩半夜兩點都還沒睡呢。媽媽看到之後,在下面留言罵孩子,說十一點明明就很晚,十點才算早睡,網友們不要帶壞小孩。
    接著網友們就開始與媽媽筆戰,媽媽火冒三丈,覺得明明自己講的才是對的,外人懂什麼,卻被無盡的留言淹沒。
    這個場景就是辯論。所謂的辯論,重點不是打倒對方,而是讓現場的人覺得講得有道理。因此,每次看到公關危機的事件,很多事件主角一直停留在與網友互罵,這就有點可惜了。
    在辯論中,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吵贏對方,而是讓其他人認為我們講的很有道理,進而轉向支持我們。就像辯論比賽時,評審才是決定輸贏的一方,所以真正要說服的對象,是評審。
    講了這麼多,我們來整理一下重點,透過這樣的脈絡,也許更能明白說話時的各種情境。
    ●溝通:透過理解,建立關係
    ●表達:理清脈絡,建立價值
    ●說服:透過影響,改變對方
    ●談判:資源交換,解決問題
    ●辯論:拉攏評審,贏得青睞
     
    【溝通思考題】
    留下幾個思考,沒有正確答案,希望你能夠想出屬於你的答案。
    ●你最常遇到的說話狀況是什麼呢?
    ●你都如何應對,和這一課提示的重點一樣嗎?
    ●看完這一課後,你有考慮換個方式來應對嗎?

  • 作者簡介

    張忘形
    溝通表達培訓師,相信溝通是為了建立有意義的關係,表達是為了傳遞有價值的訊息。
    自稱「忘形」,因為忘形的前面,是得意。得意的意,是音與心的結合。期許自己能夠「忘記所有的形式,得到對方心中的聲音」。
    具有Everything DiSC顧問、NLP執行師、ATD培訓大師等認證,授課時數超過一千五百小時,講演受眾超過一萬人次。
    自創的「忘形流微簡報」在社群上引發大量關注,以化繁為簡、黑白圖文的敘述方式呈現多元的議題,創造了高流量、高分享、高互動的溝通效果。著有《忘形流簡報思考術》一書。

    作者序


    溝通的力量
    在開始談溝通前,我想分享自己在溝通上遇到的痛點。對,這是我也很難與別人溝通的地方。

    三十年不在乎溝通,卻希望三小時搞定溝通
    常有辦課單位對我說:「老師,我們希望學溝通,但我們沒有什麼時間,能不能請你來講個三小時,讓我們能懂怎麼溝通。」
    其實我一直覺得「學溝通」這件事情,不是和學數學一樣,套公式就能學會。學溝通反而更像是泡茶,當沉浸在其中夠久,味道自然就會出來。
    我也認為,溝通中更重要的不是聽老師怎麼說,而是實際地去感受、應用,多去與人對話。所以,在這本書中,我更希望大家可以運用這些想法,也許用了之後,你會有自己的見解。
     
    不學技巧被說沒用,學了技巧,卻拿出去亂用
    溝通,當然還是有很多技巧,但背後的原理都是「如何看待當下的人事物」。
    許多人總認為溝通是「只要我說了怎麼樣的話,對方就應該要怎麼樣做」。我覺得這很像網路上常見的撩妹語錄,這些語錄當然有效果,但如果看不懂對方與自己的關係,甚至是自身條件的差異(好比我說了很可能會被當性騷擾),這時,這個技巧就不是助力,反而是更大的阻力。
    所以除了技巧,我更想談的其實是如何看待溝通的過程,期望透過思考,讓溝通有更多可能。
     
    學會溝通,就能夠解決所有事情?
    也有很多人覺得說服、談判、銷售等等都是溝通。似乎只要學會溝通,人生的一切都無往不利。
    如果真是這樣,我就不用這麼認真的教學了,我應該可以當個成功的業務,或成為談判大師。甚至連看似概念相近的「溝通」與「表達」,在很多時刻也是不一樣的。我認為溝通更重視如何理解對方,而表達更重視如何讓對方理解自己。
    釐清這件事後,是不是很想放下本書,畢竟如果學溝通沒什麼用,為什麼要看呢?其實,溝通很多時候不是增加好處,而是降低成本。
     
    溝通,是降低成本的思維
    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兩個溝通不良的人,針對一個事件討論時,可能會造成什麼後果?
    也許兩個人要花很多精神力氣一來一往,也浪費許多時間,可能最後沒有結論,一件事都無法完成;或是兩個人都講到生氣,彼此產生很多情緒,甚至最後雙方撕破臉,連關係都沒辦法維持。
    也因此,我認為溝通能夠降低的成本有四種。
     
    時間成本
    當溝通順利時,能省下許多時間。而有趣的是,很多人常覺得溝通很浪費時間,但其實不溝通可能更浪費時間。
    以工作為例,我之前常常會「以為」對方知道我與他的分工,但其實對方不知道。最後我們分頭做了一模一樣的事,等於做了白工。如果事先說明清楚,也許只花不到百分之一的時間,就能阻止這種誤會。
     
    價值成本
    「價值」可能比較難懂,我想說的是,如果溝通順暢,那麼彼此的共識或許能創造出更多價值。
    舉例來說,很多老闆總覺得某件事情很重要,打算叫員工去做,但在交辦的過程中,並沒有告訴對方這件事為什麼重要,導致員工最後做出來的成果與老闆的預期相差很遠。
    如果老闆能多說幾個他在意的重點,或是給出幾個範例、概念,或許最終產出就能更有價值。
     
    情緒成本
    我認為一次順利的溝通,沒有太大的情緒反應,能夠讓彼此維持好心情。而這個「好心情」是大多數人忽略的成本。
    思考一下,即便我們都是成熟的人,但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是不是也會失去效率,甚至做出錯誤的判斷?舉個極端的例子:你有沒有遇過一個人失戀,就茶不思,飯不想,完全失去生活?這就是情緒成本的可怕之處!
     
    關係成本
    「關係」比較容易理解,如果溝通不良,很可能會讓彼此的關係會變得不好。所以很多的溝通術,其實都不斷強調關係中的溝通,例如親子、伴侶、職場內外等等。套一句我的好友小虎老師說過的話:「學說話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不學說話就很容易出問題。」
    學溝通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很多時候,溝通不一定能馬上解決問題,卻能讓自己看懂關係,也看懂問題。我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情,都是在學習溝通的過程中,忽然明白在那個狀況下,原來我們的關係是這樣。
     
    我很喜歡看武俠小說,總是想像把裡面的各種招式和劍法搬到真實生活上。後來才發現,所有厲害的主角,很多時候不是修練了技巧,而是因為有了強大心法的支撐。
    所以,在這本書裡,我整理了自己在學習溝通的過程中,從內而外的不同感受。包含心中的信念與價值觀、彼此的界線、理解自我的情緒。搞定內在之後,才開始思考為什麼對方會這樣說話,以及扮演不同角色時可能有什麼不同的應對方式,或不同的情境下可以怎麼發揮溝通的效果……
    透過這些分享,我想讓你明白溝通並非依靠直覺,相信你一定能發現溝通的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理解與選擇,而不是說話技巧。
    也希望你能和我一樣,從溝通的旅程中得到一些「啊哈」。

    推薦序

    用善感的心,寫深刻的溝通之道
    周震宇/聲音訓練專家

    認識忘形老師五年多了,我看著他從入行,到對於溝通表達相關議題的摸索、撞牆、取經、練功,終於,他所經歷、發現、體悟的,都聚攏在這本書裡,成就了一個美好的里程碑。
    心思細膩又敏感的人,往往要比「鈍感力」強的人,承受更多關係上的苦。忘形老師就是這樣的人,所幸他在受苦之後,會啟動他那酷愛分析的大腦,思考問題的核心,釐清背後的原因,找出有效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經營關係。這讓他得道多助,各方面都漸入佳境。
    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功夫菜」?就是那種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需要經驗豐富的廚師親自花時間、花功夫下去料理的好菜。這本書就是「溝通」這門學科的功夫菜。忘形老師的用字遣詞非常淺白,閱讀起來流暢度極高,很容易理解與吸收。而這些精彩案例、實用技巧的背後,蘊藏了心理學、行為學等深刻的原理原則,讓人欲罷不能地一頁一頁往下翻,不知不覺就把整本看完了。
    我教聲音表達,其中有個技巧叫「殘韻」,這個技巧能讓話語更有餘韻,在聽者心裡留下迴響。忘形老師在每個單元後面都留有「溝通思考題」,看完了書,這些需要細細反思的問題,像是繞梁餘音一般在內心敲叩,後勁十足。
    「溝通,是為了建立有意義的關係。」這是我的恩師陳怡安教授教我的,感謝忘形老師的傳承。不是每一段關係都有意義,但只要我們願意學習溝通,便有很大的機會贏得豐盛富足的有情人生。

    目錄

    自序 溝通的力量
     
    Part 1 溝通的信念
    第1課 溝通的各種情境
    第2課 溝通,是為了建立隊友,而不是建立對手
    第3課 溝通,是為了找到共識,而不是彼此控制
    第4課 溝通,是為了好好說話,而不是好說話
    第5課 溝通,是為了找到方法,而不是找到罪人
    第6課 放下自動導航
     
    Part 2 溝通的界線
    第7課 溝通的修練:理解界線
    第8課 控制型語法
    第9課 調整控制心態
    第10課 討好型語法
    第11課 調整討好心態
    第12課 帶著討好的控制
    第13課 為自己而活
     
    Part 3 溝通與情緒
    第14課 情緒與情緒背後
    第15課 表達情緒,而不是壓抑與攻擊
    第16課 鍛鍊防彈玻璃心
    第17課 回應快樂與悲傷
    第18課 回應憤怒與焦慮
    第19課 愛與恐懼
     
    Part 4 根據人格特質來溝通
    第20課 DiSC人格特質
    第21課 D特質的特徵與修練
    第22課 與D特質互動
    第23課 i特質的特徵與修練
    第24課 與i特質互動
    第25課 S特質的特徵與修練
    第26課 與S特質互動
    第27課 C特質的特徵與修練
    第28課 與C特質互動
    第29課 學習彈性,而非限制及分析
     
    Part 5 互動關鍵詞
    第30課 「請」──邀約的參考步驟
    第31課 「謝謝」──感謝該怎麼說?
    第32課 道歉,是讓對方感受到心意
    第33課 拒絕,是不委屈也不打壞關係
    第34課 讚美,是誇到對方心中
     
    Part 6 高情商溝通
    第35課 我不會說話,怎麼辦?
    第36課 不熟悉的社交場合,該怎麼辦?
    第37課 利用即時訊息溝通,要注意什麼?
    第38課 對方不想溝通,怎麼辦?
    第39課 溝通為什麼這麼累?
     
    後記 活得自在的人,就是會溝通的人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審核您的退貨要求,通過審核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日內前往取件。請您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退回的商品及相關單據後,經確認無誤,次日起3~7工作日內退款,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