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ecimg.tw/items/DJAV0SA900GFHDD/000001_1687262552.jpg;
商品編號:DJAV0S-A900GFHDD

辯證行為治療(2版)

驚喜優惠
$468
$520
  • 本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的辯證行為治療團隊編寫,
  • 詳述DBT理論基礎、治療結構、核心策略與四組技巧,
  • 特別著重在個別心理治療中如何使用 DBT 的原則和策略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1200回饋80P幣(每帳號限乙次,限量5000名)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韓風拌拌炸雞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第四波】書店/閱讀器/寵物指定品單筆滿$1,500登記送100P幣(使用效期30/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的辯證行為治療團隊編寫,詳述DBT理論基礎、治療結構、核心策略與四組技巧,特別著重在個別心理治療中如何使用 DBT 的原則和策略,提供臺灣心理衛生相關治療師們和學生們認識DBT。這是第一本融合華人經驗,藉由臨床案例讓讀者了解如何將DBT 原則、策略或技能融入個別治療中。

    以下簡介每一章的重點。第一章從Linehan 博士如何發展DBT的歷史與相關研究開始,說明DBT是結合行為理論、禪修原理和辯證法的綜合治療,並且是具有實證基礎的心理治療。接著簡介DBT的假設、結構、治療中必須提供的五項功能、治療階段與標的行為的層次結構。第二章描述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生物社會發展理論,詳細回顧神經學和心理學研究,並以案例示範DBT的生物社會理論。第三章個案概念化:以實際範例說明DBT如何以四項核心概念(生物社會理論、辯證觀點、標的行為階層、行為理論)對個案的問題進行概念化分析,從而設定治療計畫。

    第四、五、六章依序詳述實現個案治療目標的三組核心策略─行為改變策略、認可策略、與辯證策略。第四章改變策略先介紹問題解決策略,包括問題/行為分析以及解決方案分析兩部分,並詳細說明DBT如何以鏈鎖分析、洞察、指導、定向、承諾等策略協助個案改變行為。第五章詳述DBT七個層次的認可,以案例說明如何及何時進行這些層次的認可,以及個案如何在生活中應用認可技巧來提升人際效能中的關係效能及認可自己。第六章以辯證哲學來看DBT辯證的策略與立場,幫助治療師完全接納個案和他們的當下,同時努力尋求改變。

    第七章個別治療架構與行動,包括個別治療師的角色、治療結構策略、流程、及如何處理干擾治療行為及結束治療。第八章強調諮詢團隊重要性和工作內容,包括加強治療師的技巧與提供治療師情感支持等。第九章到第十二章依序介紹DBT的四組技巧:了了分明、痛苦耐受、人際效能與情緒調節。第十三章詳述如何評估自殺危險性並提供適當處遇。最後一章則是闡述運用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形式、架構、策略和技巧。


    ★目錄:

    作者簡介 
    序言   
    第一章 辯證行為治療的介紹:治療的假設、功能與階段  
    一、前言:辯證行為治療的發展歷程與實證研究  
    二、DBT對個案與治療師的假設  
    三、DBT的治療結構化  
    第二章 辯證行為治療中邊緣型人格的生理社會理論  
    一、前言  
    二、林納涵的生物社會理論  
    三、以林納涵生理社會理論分析個案範例  
    第三章 辯證行為治療個案概念化  
    一、四項核心概念  
    二、DBT的治療前評估  
    三、個案概念化範例  
    第四章 核心策略:改變策略  
    一、問題解決  
    二、古典制約  
    三、操作制約  
    四、技巧訓練程序  
    五、認知矯正  
    第五章 核心策略:認可策略  
    一、雖然是前言,但是很重要  
    二、DBT的同理認可並傳達理解策略  
    三、需要應用到DBT validation:同理認可並傳達理解的時機
    四、個案如何應用認可技巧  
    五、個案也要練習認可自己的技巧  
    第六章 核心策略:辯證策略  
    一、辯證的世界觀以及在治療中的運用  
    二、平衡的治療架構:四個模組之間的平衡  
    三、辯證平衡的治療者與治療歷程  
    四、特殊的辯證策略  
    五、結語:關於辯證的其他提醒  
    第七章 辯證行為治療個別治療架構與行動  
    一、個別治療師的角色  
    二、個別治療的結構策略  
    三、每次個別治療進行流程  
    四、如何處理干擾治療行為  
    五、如何結束治療  
    第八章 辯證行為治療諮詢團隊  
    一、諮詢團隊的目標功能  
    二、諮詢團隊的形式  
    三、針對個案的討論  
    四、對技巧訓練團體的討論  
    五、觀察員的角色  
    六、團隊紀錄  
    七、常見的問題與處理  
    八、結語  
    第九章 了了分明  
    一、什麼是了了分明?它與自殺防治有關嗎?  
    二、邊緣性人格的了了分明困境,及為何了了分明可以幫助他們?  
    三、DBT的了了分明概念及技巧  
    四、了了分明的其他觀點及應用  
    第十章 痛苦耐受  
    一、什麼是痛苦耐受  
    二、邊緣性人格的痛苦耐受困境  
    三、DBT的痛苦耐受概念  
    四、DBT的痛苦耐受技巧  
    第十一章 人際效能  
    一、前言  
    二、澄清人際情境中的目標  
    三、有效人際表達的準則  
    四、決定要求或拒絕的強度  
    五、干擾人際效能的因素與疑難排解  
    六、建立關係與結束傷害性關係  
    第十二章 人人際效能:行中庸之道  
    一、前言  
    二、行中庸之道  
    第十三章 情緒調節  
    一、情緒的產生  
    二、情緒的功能  
    三、影響調節情緒的因素  
    四、辨認並命名情緒  
    五、改變不想要的情緒方法  
    六、降低情緒脆弱性  
    第十四章 辯證行為治療的自殺評估與處遇  
    一、評估自殺和自傷行為的風險  
    二、提供安全計畫與治療  
    第十五章 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概念與處遇技巧  
    一、前言  
    二、運用家庭辯證行為治療的形式、架構、策略和技巧  
    三、給家庭的其他建議:照顧好自己以便照顧我們的孩子  


    <作者簡介>

    劉珣瑛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教授
    學歷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醫學研究所博士
    中國醫學大學中醫學系學士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
    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台灣身心關懷協會理事長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

    吳書儀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一般精神暨身心科主任
    學歷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醫學研究所博士
    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學士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總醫師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張依虹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社會工作師
    大學社工系實習督導與社福機構督導
    教育部部定講師
    大學兼任講師
    專技高考社工師
    心理衛生專科社工師
    學歷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組學士
    經歷
    國軍北投醫院(現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會工作師
    仁濟療養院社會工作師

    林誼杰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臨床心理師
    學歷
    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碩士
    經歷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陳淑欽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所碩士
    國立臺大心理所臨床組博士班學生
    經歷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所兼任講師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東區少年服務中心社工組長

    周昕韻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諮商心理師
    衛生福利部「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心理師
    全台103年特消防人員災後心理創傷協助方案特約心理師
    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特約心理師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特約心理師
    衛生福利部建構問題性飲酒與酒癮者醫療及社會復健服務模式計畫特約心理師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民間團體辦理社區心理衛生分區服務實施計畫特約心理師
    學歷
    東吳大學心理所諮商組碩士
    多倫多大學心理系學士
    經歷
    新北市八仙塵暴罹難者家屬的個別悲傷輔導特約心理師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秘書長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兼任講師
    新北市衛生局自殺關懷訪視計畫關懷訪視員督導
    亞東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諮商心理師

    林承儒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台北馬偕失智症照護中心主任
    學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澳洲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Suicid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Griffith University research fellow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自殺研究及預防中心進修
    中國醫學大學中醫學系學士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張輊竑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臨床心理師
    政治大學、輔仁大學、中正大學、中山醫大、中原大學等心理研究所臨床督導
    臺北市百齡高級中學特約心理師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碩士
    經歷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新北市所屬國中小學特約心理師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學輔中心兼任心理師

    詹美玉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經歷
    國內各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督導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台灣身心健康關懷協會理事、監事
    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林穎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學歷
    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所博士候選人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學士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總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日間照護病房主任
    史丹佛大學睡眠中心短期訪問學者


    ★內文試閱:

    一、前言:辯證行為治療的發展歷程與實證研究
    美國華盛頓大學Marsha Linehan博士於1980年末到1990年代中發展了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Linehan教授因著個人早年的生活經驗與磨難,激勵她發展出辯證行為治療來幫助情緒失調、有慢性自殺自傷的個案,學習建立有價值的生活。基於自殺個案的高風險特質,Linehan教授認為發展具有實證基礎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於1970年代後期當她在美國大學擔任自殺研究人員時,開始嘗試將有實證基礎的認知和行為治療應用於高度自殺風險的個案,其中許多個案是符合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的診斷標準,特徵包括人際關係障礙、衝動和情感失調的組合。個案通常經歷了極其痛苦和強烈的情緒,卻缺乏理解或管理強烈痛苦情緒的能力,並且自幼長期不被環境重要他人認可,甚至有受虐或創傷史;個案缺乏穩定的依附關係、在生活或治療中難以維持穩定健康的人際關係。
    Linehan博士為了幫助這些具有高度自殺危險的邊緣型人格患者,從遍尋當時最有實證基礎的治療措施和原則開始,先集結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訓練、後效管理、暴露和相關程序(例如,系統減敏感)以及認知重構等,嘗試用來治療她所服務的重複自殺自傷的邊緣型人格患者。傳統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以學習為導向的療法,目的是讓個案改變他們的思維和行為,並學習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與新的應對技巧。然而,Linehan博士發現個案對於傳統認知行為治療反應不好,因為個案通常合併多種共病、不斷面臨各種人際危機、生活困難,當許多領域的問題一起出現時,治療師很難同時構建許多的治療目標並訂出治療優先次序;而且個案在強烈情緒起伏下難以反思和改變思維模式。當傳統認知行為治療聚焦在個案需要如何去改變時,個案可能因為過去的努力常常失敗而感到恐慌或感到不被認可。當個案感到不被認可而對治療失望時,就很難從認知行為治療的改變導向中受益。因此,Linehan博士採取接受策略,接受個案的脆弱性與限制,但她發現單純只有接受策略也是無效的,個案會認為什麼都不會改變而感到挫敗與絕望。在累積許多臨床經驗後,她發現複雜、嚴重和多重診斷的慢性自殺個案需要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因此發展了辯證行為治療,針對不斷面對無數危機與生活難題的多重問題個案,以結構化的治療來組織問題、列出治療階段(stage)和標的行為階層(target hierarchy),訂出治療優先次序,讓治療師可以掌握治療重點、減少混亂。在治療中以行為治療作為改變策略,引入禪宗的了了分明(mindfulness,正念)的接受策略,並以辯證法(dialectics)哲學來平衡和綜合改變和接納的策略,成為結合辯證、技巧、治療風格的結構性治療。接受和改變策略是DBT的基本辯證,讓個案和治療師不會陷入全有或全無的概念和行為;並提出DBT的治療假設(assumptions)來引導個案和治療師進行有效治療。Linehan博士也發現情緒嚴重失調的個案,自幼生物體質是高度情緒化的氣質(temperament)並且成長於不被認可的環境,常常缺乏改善生活所需的許多技巧,他們還沒學會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難以在不從事有害行為(例如,自殘、自殺行為和其他魯莽或冒險行為)的情況下忍受壓倒性的情緒。因此,提出了生物社會理論(biosocial theory),強調情緒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作為治療的核心理論,並在技巧訓練團體(skills training group)中系統化的教導有效行為、以彌足行為缺陷和期望的行為改變之間的差距。在每次個別治療中以功能性行為分析(functional behavior analysis)了解個案行為的前因和後果,一旦行為分析建立了在某些行為之前和之後的事件鏈(chains),接著在每個環節插入技巧訓練團體中所學到的技巧,透過有系統地應用更多功能性行為來打破這些適應不良的鏈。以認可(validation)技巧支持治療關係,以了了分明的練習強調當下的非判斷性體驗和有效的做,而不是生活中的反應性行為反應。最後,Linehan博士創建了一個多模式治療框架來構建和管理DBT。標準DBT的治療模式包括每週的個別治療、結構化的技巧訓練團體、電話輔導諮詢(telephone coaching)的多面向治療模式,來幫助個案將治療應用於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挑戰,並以每週一次的諮詢團隊(consultation team)來保持治療師的有效性和動機及維持辯證平衡。
    Linehan博士開發DBT後,秉持著實事求是的科學嚴謹態度,進行了多項隨機控制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及控制研究(controlled trials)來評估療效。第一個關於DBT的RCT於1991年在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中發表(Linehan et al., 1991),該研究比較了44名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自殺傾向女性,隨機分配至12個月DBT與常規治療(treatment as usual, TAU)。研究結果發現,與常規治療相比,DBT治療組的個案自殺行為較少(包括自殺行為和非自殺性自傷),自殺行為的醫療嚴重程度較低,精神病住院天數較少,退出治療的可能性較小。這些發現證實了BPD患者中發生的最嚴重和最有問題的行為(自殺和自殘行為)是可以治療的,這與當時的研究領域認為BPD患者難以治療,甚至無法治療的普遍傳說相矛盾。後來Linehan博士以上述研究樣本進一步做成本分析,結果顯示,儘管標準化DBT包含了個別治療、團體治療與電話諮詢等全面性的治療,但其成本卻低於TAU。成本節省主要來自接受DBT治療組的精神科住院率降低(Linehan et al., 1993)。因此,DBT治療不僅有效,而且具有成本效益,減少了住院的旋轉門及其對個案功能和福祉的不利影響。在另一項隨機控制研究中比較DBT與社區心理專家的心理治療,結果發現,與社區心理治療專家的治療相比,DBT組治療後自殺行為較少、醫療上嚴重的自傷行為次數較低,也有較低的急診或住院的次數和治療退出率(drop-out)。而在較不嚴重的BPD患者(最近沒有自傷行為者),DBT更能減少自殺想法、無助感與憂鬱。在BPD合併藥物依賴的患者,DBT可降低非法藥物的使用(Linehan et al., 2006; Harned et al., 2008)。除了針對門診或社區自殺自傷的邊緣性人格疾患進行療效研究外,Linehan博士與其他學者們也以嚴謹的科學研究驗證了DBT運用在住院的邊緣性人格患者(Bohus et al., 2004)、自殺自傷青少年(McCauley et al., 2018)、高自殺風險的邊緣性人格合併藥物依賴(Linehan et al., 1999; Linehan et al., 2002)、創傷後症候群(Harned, et al., 2014)、跨診斷的情緒調節障礙(Neacsiu et al, 2014)等不同疾病的治療有效性。此外,Linehan博士等更進一步深入研究影響DBT療效的因子與機轉(Asarnow et al., 2021; Bedics et al., 2015; Lynch et al., 2006; Neacsiu et al., 2010),及在DBT治療模組之間的療效差異(Linehan et al., 2015)。基於上述這些重要的臨床實證結果,DBT已被美國精神病學協會(2001年)和英國衛生部和國家臨床卓越研究所推薦為BPD的首選治療方法(NICE, 2009; NIMH (E), 2003)。美國藥物濫用與心理衛生服務機構(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 SAMHSA)國家登錄的實證治療研究評比中,DBT被認為是最有研究證實能降低自殺行為、非自殺之自傷行為、藥物使用、飲食障礙等疾患,並可以增進心理社會適應及留在治療模式中(治療退出率低)的一種心理治療模式。
    在介紹DBT的發展歷程、治療概況與實證研究後,以下將依序介紹DBT的治療假設、治療的五項功能(functions)、治療結構(structure)、治療階段(stage)與標的行為階層(target hierarchy)。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