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第一本徹底破解人類利他行為背後成因的研究寶典
《美國科學家》、《自然》等權威科學雜誌及《華爾街日報》推薦選書
《國家地理雜誌》封面阿富汗少女的綠色雙眼,以及希臘海灘上三歲敘利亞男童的照片如此震撼人心,可是為什麼大多時候,我們卻對世界各地的戰爭苦難視而不見?
又是什麼原因,令人們不顧自身安危──衝入火場、躍入水中抑或是跳下軌道──去拯救毫無關係的陌生人?人類的利他行為,是出自於一顆英雄之心?良好教育下行善舉止?還是其實來自於動物的「本能」呢?
在《利他衝動》一書中,作者史蒂芬妮•普雷斯頓博士融合了心理學、神經科學、神經物理學,和環境生物學等廣泛領域的跨學科研究,提出了突破性的利他反應模型,探討人類如何發展出幫助弱者的強大動力,同時也解釋了當旁觀者越多,越無人伸出援手的「旁觀者效應」,以及二者之間的各種行為。寫作風格引人入勝,更體現了作者對眾生的同情心和科學嚴謹性。
如果你曾為人類自私基因感到灰心,
不妨深入了解人類行為的背後成因。
人類刻意不去看食用動物的宰殺過程,以避開所食食物為生命個體的意識連結,其實便是避免觸發同情心的信號。
同理心並非無法測量的情感,在本書中是實實在在的科學。了解本身就是力量,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我們從了解人類行為出發。只要知道是什麼引發它們、什麼抑制它們,我們或許可以更有效地應用,拓展到善行推廣,並且幫助到真正需要的人。
了解利他衝動,幫助你我思考:
•幫助別人只是為了讓自我感覺良好?
•旁觀者冷漠是天性?
•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幸災樂禍?
•為什麼問題越大,我們就越不想幫忙?
•連對自己的感受都會判斷錯誤了,我們有幫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嗎?
★名人推薦:
侯喬騰│人類行為科學專家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教授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列)
「2022 年最愛的書」精選。
「年度最發人深省、最實用、最鼓舞人心的科學書籍之一」。—— 《Greater Good》雜誌和科學中心
史蒂芬妮•普雷斯頓比其他人更了解人類和動物的同理心。她令人大開眼界的好書解開了「利他衝動之謎」。——法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不同:靈長類動物學家眼中的性別》一書作者
我們是一個複雜的物種……有時令人痛苦的自私,但也有值得稱讚的付出。普雷斯頓女士的書解釋了我們雙重性格中非凡而溫暖的一面。「利他衝動」應該受到重視。——華爾街日報
一部創新、突破性的作品。以引人入勝的風格撰寫,具有科學嚴謹性和創造力。普雷斯頓對眾生的慈悲之心熠熠生輝。 ——Carolyn Zahn-Waxler,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系和健康心智中心榮譽研究員
普雷斯頓提出了一個有趣且有據可查的人類利他行為理論。 ——《美國科學家》
《利他衝動》是任何對人類行為進化感興趣的人的必讀之作。史蒂芬妮•普雷斯頓用嶄新的想法、令人信服的事實和引人入勝的寫作解釋了極端「利他反應」背後的科學原理。——達里歐 梅斯崔皮耶里(Dario Maestripieri),芝加哥大學,《馬基雅維利智力》和《人類還在玩猿猴把戲?》作者
★目錄:
序言
致謝詞
神經解剖部位、神經肽和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文縮寫
導論 勤奮不懈雌親的奇特案例
第一章 利他反應模型
第二章 子代照護和跨物種利他行為的相似之處
第三章 不同類型的利他行為
第四章 什麼是本能?
第五章 利他行為的神經基礎
第六章 能助長反應的受害者特性
第七章 能助長反應的觀察者特性
第八章 利他反應模型與其他理論的比較
結論 為什麼在這時探究利他反應行為?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史蒂芬妮•普雷斯頓 STEPHANIE D. PRESTON
密西根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生態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曾共同編著《消費的跨學科科學》(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of Consumption)(2014)。
譯者: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多次榮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包括第三屆翻譯類佳作獎,作品:《宇宙的寂寞心靈》、第七屆翻譯類金籤獎:《寫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第八屆翻譯類佳作獎:《星際效應》,以及第十一屆翻譯類銀籤獎:《眺望時間的盡頭》。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科普書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期間曾從事Discovery頻道字幕翻譯三年。迄今累計作品近百本,包括:《不實在的現實》、《被蒙蔽的視野》、《直視全貌》、《大轉折》、《回到地球》、《娛樂至死》、《最後一個知識人》、《神的方程式》、《眺望時間的盡頭》以及《NASA 9大太空任務》、《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等。
★內文試閱:
序言
人們常說,最古怪的新聞都來自佛羅里達。如果你瀏覽網路上的怪誕故事,很可能會看見以下這類新聞標題:
•佛羅里達男子偷了一輛汽車,發現車上有個嬰兒之後,他讓嬰兒平安下車,然後男子成功逃離。
•佛羅里達男子駕駛贓車被捕,落網時他胸前竟然緊抱著一隻猴子。
•佛羅里達男子闖入監獄與友人們消磨時光。
•佛羅里達男子偷了蜜蜂,因為他以為那些蜜蜂是被「遺棄」的。
•孕婦在佛羅里達州救了遭鯊魚攻擊的丈夫。
•佛羅里達男子從鱷魚口中救出一隻小狗後,他嘴裡的雪茄竟然還沒掉。
除了炫示佛羅里達人惹人發笑、引起關注甚至鼓舞人心的滑稽行徑之外,這些真實故事還有一個共通特點:它們表現出一種演化成形的自然衝動,樂於接近和照護與我們關係密切的、我們關心的,或者類似無助嬰兒的人,這種衝動有時還會擴展到成年陌生人、寵物和野生動物身上。
這種營救本能經常出現在人類英勇行為故事中,就像佛羅里達那名孕婦,當她看到鯊魚背鰭,並且水中出現她丈夫的血跡後,「毫不猶豫地」縱身躍入水中,把他拉到安全地點;紐約市的韋斯利.奧特里(Wesley Autrey),他在一名年輕男子癲癇發作跌落地鐵軌道後,毫不遲疑地跳下救援,幫忙避開不斷逼近的列車。這樣的英勇救援行為,也見於其他物種,好比千里達的一隻狗,在屋子失火時不斷吠叫,拉扯飼主褲腿以喚醒他,救了牠人類夥伴的性命。然而這隻狗後來又跑回燃燒的房
屋,結果不幸喪生,或許是為了援救寵物鸚鵡。
這些個體看起來很英勇,有時可能有點瘋狂,甚至愚蠢。一個物種怎麼會演化出損己利人的傾向,以可能危害本身生命的方式,來幫助其他個體呢?為什麼這種傾向會存在於跨物種的情況?這種衝動與同理心(也稱為「共情」)暨助人性格或深刻思考有什麼關係?而這些屬性,一般總認為與我們特有的人類付出能力相互關聯。反過來說,倘若我們這般不顧一切地受驅策去拯救他人,為什麼對世界各地其他人的苦難,又表現得視而不見呢?
我寫這本書的宗旨是為了描述一種特定形式的利他行為之本質,稱之為「利他衝動」(altruistic urge),並透過一項能闡釋其演化、心理學和神經基礎之綜合式理論來予論述,這套學理也就是「利他反應模型」(altruistic response model)。如今已經有大量篇幅著墨我們的同理心、利他行為或甚至於就廣義人類道德方面的普遍能力。而本書的不同,在於我決定不嘗試解釋廣大範疇的人類善行。就只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在人類的基因組中,有種特定型態的利他行為已經存在了相當悠遠的時期,並且是跨越物種的,這種利他行為強烈地影響著我們的幫助動機—甚至表現出英勇舉止。這種特定形式的利他行為—也就是「利他衝動」,尚未經過深入探討,因此值得我們投入時間和注意力,來判定那是什麼、何時發生,以及—同樣重要的是—何時不會發生。因此,本書在解釋「利他反應模型」的同時,也批駁了針對此提議的常見顧慮,例如:我
可不像隻老鼠!我不是個有關愛之心的人或慈母!我不會感受幫助的衝動!人們很可怕,所以你的理論一定是錯的!你以為這能解釋所有的利他行為嗎……它不能!我們幫助他人是由於打勝仗是必要的!諸如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