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P47-A900ES9CF

料理之道:從神的規則到人的選擇(全新修訂版)

$593
$750
折價券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鑽水果茶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OK】單筆滿$1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OK購物金30元(限量)

  • 登記送

    App限定-全站指定單筆滿$2500登記送雙11獨享券(限量/效期2024/11/4~11/12)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譯者:
馮奕達
ISBN:
9786269589319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4/08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 新版特別收錄|作家蔡珠兒推薦專序
    ☆ 16頁全彩圖解世界料理的演化

    ☆ 2014年國際烹飪專業協會(IACP)最佳食物史書籍獎
    ☆ 2017Openbook年度翻譯好書

    隨著帝國崛起、普世宗教誕生、近代民主發展、營養科學不斷演進……
    從神聖到世俗、從不可吃到可吃,
    料理不僅記錄世界的變動,更參與打造了文明的創新!

    全面解讀五千年來全球料理中的階級秩序、文化與思想哲學!
    一部探索世界主要菜系的由來、發展與轉移的經典之作!

    ◎懂得吃煮過的穀類,為何曾被視為劃分文明人與野蠻的標準?
    ◎中國文人為何認為用「文火」才能燒出好菜?
    ◎當伊斯蘭料理進入天主教世界,為何促使糖從藥物變成了甜點?
    ◎牛肉如何成為「最高級」的肉類?日本明治天皇為何帶頭示範吃牛肉?
    ◎當今人們為何重新提倡在家煮食,並使用天然、未經加工的食品?

    =======================

    料理既是一場味覺饗宴,也是一門技術與政治,既牽動人類思想的演進,也乘載世界的變動。本書便以全球為視角,從智人學會烹煮穀物說起,一路談到飲食全球化的今天,詳盡解讀料理隨著人類文明發展而不斷演變的過程。身為食物史學家的作者瑞秋・勞丹便提醒我們:料理與人類的社會、政治與經濟體系,以及我們自身的健康狀況,甚至道德和宗教的信念息息相關。

    在過去,料理有著等級劃分,即便麵包在西方是最為日常的主食,卻也曾依原料差異而被分成多個等級,供擁有不同社會地位的人來食用。但人們今天無論吃哪種食物,大多與個人出身或階級無關,而是與「選擇」更為相關。那麼,料理的分級是如何開始、後來如何打破分界?這一切的變化,又是如何影響文明發展與人類生活?

    為了深入理解人與料理的關係,勞丹追尋在文明發展的各階段中誕生的料理菜系,試圖理出其中的潛在規則:

    ◎古代帝國的穀物料理──料理的選擇是身分位階的象徵:

    烹飪的歷史自西元前兩萬年就開始發展,並於西元前三千年形塑出一套古代「料理哲學」,由「獻祭協議」、「階級原則」、「烹飪宇宙觀」為基礎構成。此時,人們相信身分地位與所吃的料理之間有因果關聯,使得高級料理與粗茶淡飯之間的分野隨之出現,並隨城市與國家興起而益發明顯。

    ◎普世宗教的神權料理──為宗教服務的全新飲食傳統:
    西元三世紀後,當各大帝國逐步放棄國家祭典,轉向接受提供通往救贖與開悟之道的普世宗教。

    .佛教料理:興起於印度的孔雀帝國,隨著遊方僧而傳入東南亞、中國、朝鮮與日本。這些國家都發展出不同版本的佛教料理,例如中國的儒釋道料理、日本的「精進料理」。佛教強調避免肉食和酒 精,注重米飯、豆類、精煉奶油等幫助冥想與精神成長的食材。

    .伊斯蘭料理:由波斯料理調整而來,其影響最廣時從西班牙一路延伸到東南亞、從中國邊疆延伸到撒哈拉沙漠南緣。伊斯蘭認為飲食是人生一大樂事,以無酵小麥麵包、辛香料燉肉、酥皮與甜食為基礎。糖的使用與飲用咖啡是伊斯蘭料理帶來最重要的創新。

    .基督教料理:從羅馬與猶太料理改造而來,後發展為拜占庭帝國料理和天主教料理,再隨著西班牙和葡萄牙帝國來到美洲、非洲與亞洲各地的貿易據點,基督教元素也因此廣泛融入各地料理中。基督教重視麵包與酒組成的聖餐,儀式上注重宴飲和齋戒期。

    ◎民族國家中的近代料理──拋棄傳統階級原則的飲食革命:
    當自由民主等政治理論出現、營養科學的理論逐步建立、宗教改革強調個人選擇與家庭共餐的重要性,貴族宴會與高級料理逐漸沒落。西歐國家如法國、荷蘭與英國皆從傳統飲食轉向,皆以白麵包、牛肉與糖為料理基礎。

    ◎邁向全球的中階料理──餵飽全世界的營養選擇:
    隨著傳統社會的階級原則式微、食品加工業發展,連接高級與下層料理的「中階料理」於焉誕生。尤其,大英帝國的中階料理以白麵包與牛肉為主,隨著殖民主義擴張到世界各地。中階料理為更多人提供營養與美味,打破了數千年來料理壁壘帶來的不平等問題。

    ──
    每一道料理的創造都受時代下的哲學、政治經濟背景及當地文化影響,而高級料理與粗茶淡飯在此過程中的分流、交互激盪與重新調整,就一次次改寫了料理的價值與內涵。藉由了解表面上混雜多變的料理菜系的由來、發展、傳播與轉化,就能發現食材偏好、烹飪方法、用餐習慣乃至飲食哲學,無不體現出歷史上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思維習慣。

    本書結合對食物的熱情,以及科技史、科學哲學與社會史的跨學科思維,在史實中尋找每一種料理方式對全球飲食文化的貢獻。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並未停留在回顧過去的料理變化,亦診斷當代的飲食潮流,藉此提醒讀者,人們對於飲食的看法與選擇仍在持續改變。

    ◎本書在2017年曾以《帝國與料理》為書名出版◎


    ★名人推薦:

    周惠民|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蔡珠兒|作家
    專文推薦

    Liz高?雯|Taster美食加創辦人
    江振誠|國際名廚
    張鐵志|VERSE創辦人暨總編輯
    郭忠豪|飲食文化史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大快朵頤,同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瑞秋.勞丹帶來了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料理興衰史,一方面讓全球各地得到一樣多的篇幅,另一方面也將近代的發展放進一段長得多的歷史,放進人們在處理食物一事上走過的長遠路途。以烹飪與料理為焦點的做法,不僅能展現口味有多麼經久不衰,更顯示了政治與文化上的擴張如何傳播、影響了人們的味覺。《料理之道》饒有興味、別具一格,結合了各種料理思想,也呈現了『吃』的物質性。」──保羅.弗里德曼(Paul Freedman),《食物:味覺的歷史》(Food: The History of Taste)作者

    「在這本不落窠臼的著作中,瑞秋.勞丹另闢蹊徑,探究食物文化在整體人類歷史中的發展與表現……她的論證並非添磚加瓦,而是理解與詮釋時不可或缺的工具。無論是一般讀者或職業歷史學家,在將食物及其文化跟他們自己對人類歷史的思考加以整合時,都會因此而備感挑戰。」──娜歐蜜.杜葛(Naomi Duguid),《緬甸:香料河流》(Burma: Rivers of Flavor)作者

    「很少有作家能像瑞秋.勞丹那樣優雅而專業地處理《料理之道》這本書中的龐大主題。她迎接這項挑戰,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並以全球為視野來看我們對食物的態度。飲食史學家與美食愛好者都不能錯過這本書。」──安.威朗(Anne Willan),《食譜書大全:在四百年內形塑現代食譜書的廚師、作家與菜譜》(The Cookbook Library: Four Centuries of the Cooks, Writers, and Recipes That Made the Modern Cookbook)

    「在《料理之道》中,瑞秋.勞丹展現了她對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料理的深刻欣賞,以及她對全球史的優秀掌握。熱愛美食的讀者會發現這本書既能提供豐富知識、又能帶來樂趣。」──丹尼爾.海綴克(Daniel Headrick),《凌駕諸民族:技術、環境與西方帝國主義,1400年至今》(Power over Peoples: Technology, Environments and Western Imperialism,1400 to the Present)

    「在我四十年的烹飪生涯中,有些書成為了不敗的參考依據──這些書似乎在我需要靈感或我走對路時才出現,並在某種程度上更讓我覺得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最近新加入我書單的,正是瑞秋.勞丹的這本料理史作品。」──維吉尼亞.伍德(Virginia B. Wood),《奧斯汀紀事報》(The Austin Chronicle)美食作家


    ★目錄:

    推薦序 我熟透,我放光/蔡珠兒
    導讀  建構飲食史研究/周惠民

    導  論

    第一章  學習穀物料理,西元前二萬年至西元前三年
    .全球料理分布形勢,約西元前一年
    .穀物、城市、國家與軍隊
    .高級料理與粗茶淡飯、城裡菜與鄉村味、文明世界與遊牧世界的菜餚
    .古代料理哲學
    .反思古代料理

    第二章  古代帝國的大小麥祭祀料理,西元前五年至西元四年
    .從美索不達米亞料理到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料理
    .回應阿契美尼德料理的希臘料理
    .從馬其頓、希臘與阿契美尼德料理到希臘化料理
    .從阿契美尼德料理到印度孔雀料理
    .取代君主國高級料理的羅馬共和料理
    .由共和而帝國:受希臘化影響的羅馬料理
    .從小米料理到漢帝國料理
    .中美洲的玉米料理
    .全球料理分布形勢,西元二年

    第三章  南亞與東亞的佛教料理,西元前二六年至西元八年
    .神權料理:從祭獻轉為普世宗教
    .阿育王敕諭:佛教化的印度料理,西元前二五年至西元一二年
    .比丘與遊方僧:南進、東進、北進的佛教料理,西元前二五年至西元一二年
    .比丘與寺院:佛教化的中國菜,西元二年至八五年
    .中國儒釋道料理,西元八五年至一三五年
    .佛教化的高麗與日本料理,西元五五年至一年

    第四章  中亞與西亞的伊斯蘭料理,西元八年至一六五年
    .酒河與蜜河:波斯式伊斯蘭料理,西元七年至一二五年
    .給可汗上湯:突厥式伊斯蘭料理與蒙古料理,西元一二年至一三五年
    .從生肉烤到焦黑:突厥式伊斯蘭料理,西元一四五年至一九年
    .鄂圖曼料理
    .蒙兀兒料理

    第五章  歐洲與美洲的基督教料理,西元一年至一六五年
    .拿起餅來,祝福,就掰開:基督教料理哲學建立,西元一年至四年
    .從東羅馬帝國料理到拜占庭帝國料理,西元三五年至一四五年
    .從羅馬帝國料理到歐洲諸國的天主教料理,西元一一年至一五年
    .走向全球的伊比利帝國天主教料理,一四五年至一六五年
    .全球料理分布形勢,一六五年前後

    第六章  近代料理的前奏:歐洲北部,西元一六五年至一八年
    .近代西方料理哲學源起
    .成為歐洲高級料理的法國菜
    .荷蘭布爾喬亞料理:法國高級料理之外的另一種共和式選擇
    .英格蘭民族的鄉紳料理
    .歐陸各帝國的平民料理
    .全球料理分布形勢,一八四年

    第七章  近代料理:中階料理擴張,西元一八一年至一九二年
    .都市月薪階層的中階料理
    .都市工人階級的中階料理
    .農村窮人的庶民料理
    .法式高級料理走向全球
    .工業食品廠
    .不要牛肉、麵包,不在家裡吃:非主流料理
    .全球料理分布形勢,一九一年前後

    第八章  近代料理:中階料理邁向全球,西元一九二年至二年
    .近代西方料理 VS 近代社會主義料理
    .遍地開花的民族國家料理
    .小麥麵粉、即食肉品、牛奶、蔬果的全球化與烹飪專業化
    .非主流料理
    .全球料理分布形勢,西元二年

    結論 一點想法
    謝辭
    注釋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
    倫敦大學學院歷史與科學哲學博士。勞丹曾任教於卡內基美隆大學、匹茲堡大學、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加入夏威夷大學科學團隊之後,勞丹開始對夏威夷食物產生興趣,著有得獎作品《樂園的食物:夏威夷料理遺產探索》(The Food of Paradise: Exploring Hawaii's Culinary Heritage)。

    譯者:馮奕達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專職譯者。譯有《帝國何以成為帝國》、《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職人新經濟》、《全球史的再思考》、《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以上為八旗出版)、《大人的地圖學》、《甜蜜的世仇》、《風之帝國》等十餘本書籍與論文若干。


    ★內文試閱:

    〈第三章  南亞與東亞的佛教料理,西元前二六年至西元八年〉
    阿育王的敕諭:佛教化的印度料理,西元前二五年至西元一二年
    西元前三世紀,也就是亞歷山大征服印度百年之後,這時的羅馬帝國仍在發展之中,希臘化國家橫跨中東,漢帝國尚未建立,而皇帝阿育王(Ashoka)則統治著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富有、人口最多的政體。孔雀帝國北起喜馬拉雅山,往南延伸數百英里,涵蓋幾乎整個印度次大陸。阿育王在自己位於恆河河畔的首都華氏城,主持著對諸神的獻祭,以及隨後的酒肉祭宴。穿著破布衣、托著缽的苦修士們在路上行走,許多人是耆那教、印度教教主的門徒,也有不少是釋迦牟尼佛的信徒──兩個世紀前,祂點醒了一批追隨者,組成早期佛教的核心。

    約莫在西元前二六四年,阿育王下的敕諭開始出現在他的大片國土上。有些刻在石板上,有些則刻在高五十英呎的砂岩柱上,柱子打磨得光可鑑人,頂上還安著面向東、西、南、北的公牛、馬匹或獅子雕像。敕諭使用的文字視地區而定,有官話摩揭陀語(Maghadi),也有僧侶用的梵語;至於在希臘人、波斯人與草原民族雜居的阿富汗地區,則用阿拉美語及希臘語。第一份敕諭有許多不同的譯文,寫著「不得以獻祭之故殺害任何生靈」、「不得舉辦任何喧鬧的聚會。過去御膳房中殺戮甚多,而今已幾乎停止」。阿育王此後信奉佛教,佛教也在隨後千年傳播、轉變了亞洲東半壁的料理。

    佛教的核心看法是,人類受苦的根本原因,在於對世界的不易不變與個人的自我抱有幻覺。這種幻覺讓人注定落入無盡的生死相續,而貪、嗔、癡等情緒則驅使他們犯下惡行,造成他人的苦難。佛教呼籲其信徒放下這個虛幻的世間,全心過著精神高潔、行善的生活。阿育王與印度中部偏東的羯陵伽國(Kalinga)作戰,殺了成千上萬人,此後自己幡然醒悟,禁止了上千年來將人類、國家與眾神聯結在一起的祭禮。他所推廣的新興佛教料理,內容或許跟耆那教徒、心懷改革的印度教徒間新出現的其他種料理非常類似,以米飯、豆子(印度稱為dhal)、精煉奶油(已去除雜質的奶油)、甜點,以及有甜味的水果飲料為主。

    我們並不清楚敕諭的頒布造成了什麼反應,但不難想見靠收祭祀規費過活的祭司們,以及藉由食用更多祭肉與平民劃清界線的武人廷臣們,鐵定因為禁令而大吃一驚。阿育王主要得到的支持,或許來自商人、製造業者與錢莊主等創造帝國大部分財富的人。他們的地位只比農奴高個一階,與貴族、武士和祭司們相去甚遠。祭司收取規費、擁有免稅待遇,對商業賴以為繼的放貸收息挑三揀四,還有昂貴的祭獻禮──這都讓他們忿忿不平。接下來幾個世紀,印度的商業蓬勃發展,靠的就是聯手的佛教徒與商人。

    敕諭是無法一拳擊倒像動物祭獻這麼根深蒂固的習俗的。宮廷每天仍祭獻為數不多的動物,而宮廷料理或許也還在使用一些肉品、香料、蔥、蒜來表現光彩,而不是苦行生活。農村的村民──尤其是帝國的控制力幾乎不存在的邊遠地區,仍然請祭司在孩子出生時駕臨,主持婚禮、喪禮,祝福他們寒磣的貢品。據說,在西元前一八年暗殺孔雀帝國最後一位皇帝的殺手,就是為了恢復祭獻而動手。但無論如何,祭獻已是日薄西山。

    精緻的佛教修行料理意欲提昇靈性力量,與帶來體力與軍事力的宮廷高級料理相當不同。一般認為,創造佛教料理就少不了國家的支持。有關早期佛教料理的資料非常稀少且充滿矛盾,這點並不令人意外。假使拿人們較熟悉、時代也較晚的基督教為例,人們也會為料理該有的樣子爭辯不休,而精神領袖們與平信徒實踐的方式也有分歧;當然,這些辯論與差異也在不停改變。但有兩點原則相當清楚。第一,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已經有人使用最讓人渴望的穀類與最昂貴的精煉奶油和糖,來製作高級修行料理──這些材料就和宮廷高級料理使用的肉與酒類一樣,是普通人難以企及之物。但這種料理是拿來供養佛教比丘,還是獻給比丘們的贊助者,就不得而知了。第二,佛教料理並不重視肉類與酒 精,而偏愛替代性的蛋白質與飲料,以及稻米、奶油與糖。相較於生化類的食物加工方法,佛教料理更仰賴機械力與熱力,例如攪拌、研磨與加熱。

    據說釋迦牟尼佛一再譴責動物祭獻,除此之外,在他所提出的五種道德訓誡中,其中兩項──不飲酒與不殺生──也為這個議題出了一份力,不僅禁止了祭禮中的酒 精與蘇摩,也讓吃肉一事備受質疑──畢竟要吃肉必然得先殺生。僧侶為了尋求開悟而齋戒,延長冥想的時間,並用禪修來取代攝取蘇摩與酒 精。只要有遵守訓誡、沒有殺生,他們還是可以吃肉。毗奈耶(Vinaya,即佛教戒律)可能集結於西元前四世紀,但許久之後才形諸文字。其中關於可食用食物的清單中,肉類是跟魚、稻米、麵粉做的食物與大麥餐點一起囊括在內的。戒律要求比丘吃下任何一種放在他們缽中的食物,包括肉類(但那些狼吞虎嚥的比丘則會被人笑是「假修行人」)。有一則故事說,佛陀就是因為吃了豬肉而死。總之,吃肉的行為漸漸少了。到了西元五世紀,印度人(包括印度教徒)大多已不殺牲口。等到西元七世紀,中國來的訪客更是提到印度人幾乎不吃肉。

    稻米、大小麥、小扁豆與彎豆、魚與蛋,以及精煉奶油、芝麻油、蜂蜜、糖蜜與糖成為佛教修行料理的核心,據說這是佛陀日常飲食的基礎。晚近的研究顯示,傳說中的醫生查拉卡與蘇胥如塔的著作中描述的料理宇宙觀,曾經過佛教徒深化整理為體系,很可能讓這套體系在西元三世紀晚期得到其現有的樣貌。醫生們表示稻米、白糖與奶油(來自溼熱恆河流域的農田與水牛)能帶來平和、自省的淨性(sattvic,純潔之意)性格,與對應體系中的金色與白色相呼應。

    根據印度古代醫生的看法,去殼、精白過的白米能為頭腦提供能量、幫助冥想,比用印度河流域種出來的小米、小麥與大麥做出來給農民吃的、難消化的灰褐色濃粥與麵餅更有好處。味道濃烈的香料必須棄用。造成口臭的蔥、蒜,則用阿魏脂(Asafetida resin)加以取代。扁豆與彎豆類,例如粉金色的小扁豆(masoor dhal, Lens culinaris)與翠綠色的綠豆(mung dhal, Vigna radiata),被用來代替肉類。蔬菜有甘藍、黃瓜、葫蘆瓜、苦瓜、茄子,以及能幫助消化的蘿蔔與薑。蓮花的白色花朵因為出汙泥而不染,成為純潔的象徵,而口感脆、中間有孔的蓮藕則用來入菜。

    精煉奶油與白糖是鍊金、醫藥兼料理用的材料。兩者都是用純淨的火將極易腐敗的原料──牛奶與甘蔗汁──化為吉祥不壞的至寶,即便在赤道地區的酷熱下也能久放。《正法念處經》(在六世紀初時被譯為中文)裡有一段提到,甘蔗汁要精煉、淨化才會成為白糖,而比丘在冥想時,也會受「智火煎」而精進。類似白糖與精煉奶油等清涼、甜蜜、滑嫩的食材既甘美營養,又宜人和順,不僅關係到精氣與心智,還能讓智慧與正定的修行更有法喜。糖能緩解劇烈咳嗽、肛門搔癢等症狀,還能蓋過藥草與餘甘子(emblic myrobalan,這一科的植物種類繁多,印度傳統醫學至今仍在使用)補藥的苦味。白糖和精煉奶油可以一次吃個一湯匙,或是用於料理,在整道菜裡增添其風味與力量。

    要做精煉奶油的話,人一天得幫牛、水牛、綿羊或山羊擠個幾次奶。以當今正統婆羅門思想來看,產自乳頭的乳水已經被動物的體溫調理過了──古代佛教徒可能也做如是觀。攪拌桶內的奶時,要用繩子圈繞在槳上來攪,印度農村仍然在使用這種做法,每一個印度人對此都不陌生。等到已經從奶中攪出奶油以後,再把奶油放在小火上加熱,直到剩餘的水分蒸發、留下精煉奶油──一種金黃色的油 膏──為止。

    「攪拌」的動作因為這個新宗教,變得充滿重要的象徵意義。從八世紀開始,南亞各地崇拜毗濕奴為至高神的印度教派別中一再描寫「攪乳海」。當地位較低的諸神向毗濕奴求助以對抗迫近的惡神時,毗濕奴便命令祂們攪動宇宙乳海,這時眾神拿一條大蛇來當繩子。海中出現了香潔牝牛、樂園大香樹,最後則是長生不死的甘露。

    從甘蔗中榨汁不是件容易事,印度人為此將用於磨含油種子的牛力杵臼(ghani)拿來榨汁。人們先將甘蔗剁成小段,放進高可及腰的臼中,然後將牛綁上舂打機來榨甘蔗汁。就像牛奶已經受牛的體熱烹煮過,人們似乎也認為甘蔗汁已經受太陽的高溫加熱過。

    接下來,人們將整鍋的甘蔗汁與甘蔗渣放到火上加熱──這道工所費不貲,但能從甘蔗中榨取百分之八十五的汁液。汁榨得越徹底,汁中的雜質也就越多。為了分離雜質,得丟幾把熟石灰(氫氧化鈣)下去,做出來的會是濃稠糖蜜漿中軟糖狀、半固態的糖結晶(gur)。接著,印度製糖工人再把糖倒出來、進一步精製的過程中,會得到四種製品:濃甘蔗汁(phanita)、黑糖(石蜜jaggery)、冰糖(khand,也是「candy」這個字的由來)以及砂糖(shakara)。

    眾家寺院在阿育王時代站穩腳跟,將修行料理推上了高標準。土地贈與、稅捐減免,以及虔誠信徒和出身富有的比丘、比丘尼所捐獻的土地,都讓這些社群變得相當有錢。寺院座落在主要城鎮的外圍,橫跨在重要貿易與朝聖路線上,擁有挑高的祈禱堂、冥想用的小房間、擺放佛陀舍利的圓頂形佛塔,以及設備齊全的寬敞廚房。僧侶也棄百衲衣,開始穿起正式的袍服。宗教領袖則整理佛陀的教誨與本生故事。他們制定僧院生活清規,其中便包括煮飯和用餐的規矩。能夠坐在椅子上,是地位崇高的一種標誌。

    有些史料提及當時印度料理的普遍情況,讓我們得以嘗試重建佛教徒的餐點。佛教徒只有一餐正餐,在中午以前吃。甜食很吉祥(其中有些早於佛教,其他則是佛教徒加上去的),或許當成正餐的一部分,或者拿來當作點心,抑或請來賓享用。傳統上的甜食有用芝麻與黑糖(也就是石蜜)做的甜點;用精煉奶油炸榖粉(大麥、小麥或米),加上黑糖,然後用小豆蔻、胡椒或薑加味;加了砂糖(shakara)、香草與香料的酸奶酪;米布丁;用煮稠的奶做成孔雀蛋形的軟糖;貼在倒放的鍋上烤、包了甜豆泥的麵餅;以及油炸麵粉糕點,上頭裹上上好的糖。新發明的甜食則有混入蜂蜜的米粉或小麥粉做的糕點,會加入精煉奶油烘烤,還有一種混入糖蜜與精煉奶油的米粉糕點。

    鹹食主要由榖類、豆類與蔬菜組成,其中或有以水或牛奶煮的飯(上面可能灑了芝麻)、與酸奶酪拌在一起的烤大麥粉、豆子湯、油炸豆泥(vadas)餡餅、蔬菜泥(kofta)餡餅、稀稀水水的醬汁(可能是大麥或米煮的稀粥,有時候會用石榴汁做成酸的,再用蓽拔long pepper提味)、淋上少許精煉奶油和蔬菜油(尤其是芝麻油)的豆子和蔬菜、白肉的河魚和海魚,以及蛋。精煉奶油是最受人歡迎的配料。酸奶酪也可以當作醬汁使用。烤過的豆泥(papadum)則能增添一些酥脆的對比。

    過午之後,僧人就不能再吃固體食物。毗奈耶有明確提到,在一系列的可食用食物中,比丘(尤其是體弱或有恙者)可以喝湯,吃點甜糕點,喝牛奶、乳脂或蜂蜜,抑或是吃類似塊根、莖、葉、花與種子等耐嚼的食物。他們也可以小啜稍具藥性的飲料,諸如加了水的酸奶酪(拉西lassi,據信比水更精純),草藥汁,用芒果、爪哇梅(Java plum,學名Syzgium cumini)、香蕉、葡萄、椰子、朴葉扁擔桿(phalsa,學名Grewia subinaequalis)等果汁做的水果水,還有可食的睡蓮根(可能已經打成泥),以及蜂蜜水和沒有發酵的甘蔗汁。寺院清規將甘蔗汁描述成眾神飲用的甘露。

    寺院裡的廚房會為僧侶以外的許多群體準備點心與正餐。贊助人能吃到精心製作的珍饈。七世紀或者更早以前,佛子弟就會為訪客提供「精煉奶油、蜂蜜、糖與其他可以吃的東西」等適合修行的小點心。路過的商人與僧人能得到一宿一飯,提供給香客的則是合於他們心靈之旅的食物;醫務間裡的病人可以吃到促進健康恢復的補品,而僕役與尋常工人則獲得口糧。

    西元五世紀至十二世紀間,開始有學院圍繞著印度東北那爛陀(Nalanda),以及今日伊斯蘭馬巴德(Islamabad)以北的塔克西拉(Taxila)等地的佛寺形成──後者也是佛弟子前往中亞與中國的啟程地。寺院和大學的所在地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學生(有些人甚至遠從中國而來)前來抄寫、學習佛經,為經文做注,同時精進查拉卡與蘇胥如塔的營養理論。

    寺院投資在牲口和機械設備上(包括在田裡工作、拉甘蔗、為杵臼提供動力的水牛),這在印度由以農立國轉為商業與製造業社會的過程中貢獻良多。僧人(常常出身於商人家庭)熟門熟路地將宗教與生意結合起來。糖與精煉奶油有著長久的保存期限與極高的價格重量比,可以賣到很遠的地方去。

    人們引進作物、育種改良,然後分到各地。阿育王曾下令,要在帝國道路兩旁種出菩提樹(佛陀就是在菩提樹下成道)與芒果樹(佛陀曾顯神通讓芒果發芽)的樹蔭。印度中部毘盧(Bharhut)與桑奇(Sanchi)的佛塔廟正面就刻有芒果、葡萄、波羅蜜與椰子。若干品種的米、兩種小麥、十二種甘蔗與三種新的豆科植物被引入栽種。小米(可能是取道中亞)、山藥、枇杷與荔枝也被人從中國帶了進來(但這幾種作物似乎沒有取得多少成功)。此外,麵包果、木胡瓜(bilimbi,學名Averrhoa bilimbi)、柑橘類植物、楊桃、榴槤、糖椰、椰子、蘇鐵與檳榔則是從東南亞引進。

    西元五世紀,印度北方的笈多(Gupta)帝國皇帝將國家的支持從佛教轉往印度教,佛教也開始在印度遭到重挫。印度教料理包括米飯、豆子,以及煮濃的牛奶或小扁豆泥作的甜點(用精煉奶油與小豆蔻提味),與佛教料理的內容有所重疊。印度教徒拿糖與精煉奶油拜神。《薄伽梵往世書》(Bhagavata Purana)是一套傳說集結之作,標誌著九世紀時黑天(Krishna)崇拜的興起。書中,黑天指示說「石蜜粗製黑糖、乳糜(payasam,甜米布丁)、阿帕姆(appam,某種米煎餅)、摩達甘(modakam,某種有餡甜點)、凝乳酸奶酪、豆,皆是獻給諸神的食物」。蜂蜜、糖、精煉奶油與米出現在儀式中,象徵生命的過程。懷胎第五個月的婦女會得到「五種仙食」:糖、蜂蜜、牛乳、精煉奶油與酸奶酪。新生兒的嘴唇則會被塗上蜂蜜、精煉奶油、水與酸奶酪。而在婚禮期間,洞房內也會放有蜂蜜、米與藥草。

    到了十二與十三世紀,穆斯林入侵者將殘存的佛寺夷平,將土地充公。阿育王的敕諭被人遺忘,石碑與石柱爬滿了藤蔓,成為無人能解、來自未知過去的遺跡。印度成為伊斯蘭教與印度教料理之地。著於十二世紀的《心樂之道》(Manasollasa)讓人一窺當時的高級料理。貴族用餐前會先以芒果、薑與檸檬泡菜開胃。他們享用包括鹿肉、兔肉、鳥肉、陸龜肉等肉類,蔬菜則有茄子、南瓜、葫蘆瓜與大蕉(plantain)等菜色,更有小茴香、葫蘆巴(fenugreek)、芥子、芝麻、黑胡椒來提味。甜點則是在正餐進行中上桌。當然,宗教場合會提供更樸素的苦修料理,跟這種餐點有明顯的差異。

    十四至十六世紀時,一種印度教高級料理在南印度的毗奢耶那伽羅王國(Vijayanagara)活躍起來。在蒂魯帕蒂當地受毗奢耶那伽羅王贊助的廟宇裡,人們一天用米飯、綠豆、酸奶酪、精煉奶油與蔬菜做的菜餚祭神六次。隨著僧侶與王室聯手起來,餐點也變得越來越精緻。各種捐獻也用於備餐上。祭司先將餐點獻給神,舉到自己嘴邊,接著代表神享用之。組成晨間餐點的有四種蔬菜咖哩、四種椰汁為底的蔬菜咖哩、四種酸奶酪為底的蔬菜料理,還有米飯和各種飲料,包含牛奶、酪漿(buttermilk)及水果飲料。大約有四分之三的餐點是留給廟裡人吃的。餘下的四分之一則交給捐獻者(如果捐獻的份量很大,他們的名字還會被仔細刻在石頭上),分給自家人、別家人或是廟宇,抑或是交給中間人再轉賣給香客。無論是調味過的米飯、煎過的糕點、烤過的加糖扁豆、浸泡在牛奶中的水果,還是調味過、半固體的奶製甜點,都很容易裝進葉子做的杯子裡;由於富含奶油與糖,這些食物帶回家吃也不會壞。

    而在印度教料理主宰印度時,佛教料理卻在其發源地以外的地方安頓了下來。
      
    (摘自:《料理之道》,〈第三章_南亞與東亞的佛教料理,西元前二六年至西元八年〉)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