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簡介
無上最高的騙術,將您帶回空性無著的家
大乘第一本經典《妙法蓮華經》
聖嚴法師曾經在開示提到,像常振居士這樣的情形,猶如過去辟支佛性好寂靜,在山洞修行很怕吵雜聲。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就是將她所理解的佛法分享出去,這種影響即可逐漸消失。
這就是作者將自己異於常人理解的《妙法蓮華經》七譬喻核心義理,分享給讀者的因緣。本書可說是現代版的女龐婆吐真言,不可不知的現代人實修訣要。
一切因緣多變化
善用變化成蓮花
蓮花自成隨緣開
願眾生成佛無礙
本書解經內容《妙法蓮華經》七譬喻:「第一品:譬喻品、第二品:信解品、第三品:藥草喻品、第四品:化城品、第五品:衣珠品、第六品:安樂行品、第七品:如來壽量品。」由於按聖嚴法師的開示,作者過去生有可能是辟支佛的境界,喜歡獨處、較難融入社會生活。從解經的方法及觀點,即可知道她是如何從害怕接觸大眾中走出來,進入「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的菩薩境界。猶如《悲華經》中的彌勒菩薩,於佛前發願,不念我者尚不捨之,況於念我者哉。
大乘經典的《妙法蓮華經》最主要是佛陀如何引導不受後有的阿羅漢,從了生死中不害怕生死,進入空性的境界,在生死即涅槃中成為「究竟佛」。其實佛教並沒有大小乘之分,都是後人按其發展的判設,只能說是權巧方便讓讀者明白境界的層次。
細細品嘗作者的另類解經觀點,其中有許多是直接碰觸現代人的問題,當您遇到到了!應該如何轉化解套,成為自己修行的生命因素,在境界中能夠將能所學的佛法起作用,不必因為名相的門檻,而障礙自己。
作者一直希望用不同傳統的方法,讓更多現代人學習佛法,超越自己的侷限性,找到自在無礙的覺性生活。
★內文試閱:
•跋
多年以前,意料之外收到來自常振居士的請法,希望能夠閱覽她發心著作的一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淺讀》,書中提到她寫這本書並不是為了弘揚佛法的志業,僅僅是為了將她自身從《金剛經》中所體會的道理記錄下來,並且留下給自己的孩子當作傳家之寶,這一特別的舉動使我印象深刻。
接著在閱讀常振居士的著作中,發現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她以自身獨特的文字風格和描述方式詮釋了佛法,使我想起的四依法,其中的「依義不依語」。即是說去探索她獨特的語言羅輯背後所要傳達的意義,也可以說這是一個解密的有趣過程。
多年以後常振居士,也許是在她的用功與聽聞敝人講述的「法華關鍵」課程後,再次油然的想將自己心中體會的《妙法蓮華經》義理,透過獨特的角度,並專注在「法華七喻」的精華,共享有緣人了解「眾生皆能成佛」的道理。
佛陀所說的法,凡夫雖難以企及,但佛在《中陰經》中說:「今說少少,如人爪上塵,欲說世界盡,誰能究竟者?」意思是說:「我所說的法,像指甲上的塵土,而我未說之法,猶如大地塵土。」加以《妙法蓮華經》亦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間,欲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意思是說,每一位眾生入了佛門,都會在修行中體會法門的無量,最終都會在佛菩薩的方便接引下走向成佛之道,而在成佛前,我們必然要與一切眾生結緣,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成就菩薩道,以我們有限的生命智慧,點滴耕耘我們的身心資糧。
我不是一位很好的指導者,也還在修行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在弘法的路上,能支持分享佛法的發心者是一份喜悅的功德,再次邀請有緣的佛弟子,透過閱讀此書來解密《妙法蓮華經》中所蘊涵的道理,相信常振居士會以她獨特的密碼,將大家帶入不同的眼界。
二○二三年十月十六日 沙門常元•摘文
第一品 譬喻品
大腦見性成佛
覺性是覺知一切功能及現象皆是空性作用顯現的。
六根六麈隨因緣起。
有我分別依境轉相。
神經傳達大腦指路。
直指大腦見性成佛。
曾經有一位看似叛逆期的少女,問我:「為何我的喜怒哀樂都是由外境在主宰呢?明明心是我的,但卻是由外境在主宰。我可以自在地控制自己的手,往左往右;也可以控制自己的腳,往左往右,我可以自在地控制屬於自己的任何東西。但我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到底是為什麼?」
20世紀90年代,人們開始注意腦科學研究的領域,成為新世紀最重要的尖端研究課題之一。以現今的科學已證實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之所認識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產生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皆與神經元傳達於大腦有關。因而當我們面對外境時,是由神經元傳達於大腦,產生了所謂的認知現象。意味著自我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是源自於聽命於大腦中,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我在操作認知現象,如同心被虛擬的我操作。
由此可知,心產生的識是源自於大腦,大腦即是佛法中的意根。之所以心被外境主宰,是源自於大腦執著有一個真實的我。於是六根,接觸外境六塵之後,神經元傳達於大腦,大腦即產生利益自我的識心作用,即是我的認知、我的概念。這些認知概念的作用力之所以產生,是由於大腦執著我的愛、取、有,因此自我不由自主的被心所困住了,以為如此才能保護大腦內虛擬的我,從此即輪迴不止。
大腦控制我們的心,而我是被心所控制。若能控制大腦,那麼相對的就是控制了心。控制了心,自己就不再隨著外境而轉。如溪水一直流,溪水流動時,會遇到不同的花、草、大樹、魚、蝦………等等不同的境界,但溪水不會停留任何境界。境界只是因緣之下的幻化,非永恆不變的。回歸心的本質是大腦的運作,就能明白「人生如夢,戲看人生。」所以禪宗教學上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亦可說:「直指大腦,見性成佛。」
爾時。
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
我今無復疑悔。
親於佛前。
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 譬喻品是佛陀與舍利弗尊者之間的談話。
舍利弗尊者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
◎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陀授記舍利弗尊者,未來成就為「華光如來」。
當下舍利弗尊者不會有任何疑問。
舍利弗尊者之所以被佛陀授記未來成就是為「華光如來」。是由於舍利弗尊者,在思惟及行為皆開始修行菩薩道方便法門,以度一切眾生成就佛道,因此舍利弗才得到了佛陀的授記。
◎ 授記意味著什麼呢!
有「肯定的」與「必定的」意思。
在帝王制的時代,國王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多半會被預定為王位的繼承者,在宣告其繼承的法定地位時,也稱為授記。
如:一名經驗豐富的農夫,在見到一株各種條件都具備的珍珠芭樂樹時,會告訴你:「這株芭樂樹將在六個月之後結果。」
為什麼?
因為農夫精通農業,並見到樹上長出的花和細葉。
◎ 佛陀只有看到八項條件同時具足,才能給予授記。
授記的八項條件:
1.他是人。
2.他是男人或是女轉男「女子有大丈夫氣概」。
3.他擁有足夠的波羅蜜「到彼岸」,能夠在聽聞佛法時即證悟。
4.親見佛或解脫之善知識。
5.出家或身心解脫的在家居士,堅信業果法則。
6.功德成就:他已成就八定和五種世間神通。
7.增上行意味著過去生中,曾修行證悟一切知智所需的波羅蜜。
8.他擁有足夠強烈悟一切知智的意欲。佛能見一切眾生心行和修行的歷程瞭若指掌,當行者已經到達位階不退,前面的道路已經很清楚,佛給予授記。
是諸千二百。
心自在者。
昔住學地。
佛常教化言:
我法能離。
生老病死。
究竟涅槃。
是學、無學人。
亦各自以。
離我見及有無見等。
謂得涅槃。
◎ 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
千二百佛弟子過往皆自在地接受佛陀所教授的解脫涅槃法門修行。
◎ 佛常教化言。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
千二百佛弟子過往皆自在地接受佛陀所教授的解脫涅槃法法門修行。佛陀不是常教化弟子說:「佛法是能離生老病死,最終是能得到涅槃。有學及無學弟子,都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法門修行,如此修行可得所謂的涅槃。」
◎ 此時千二百佛弟子皆視「涅槃」為修行的主要目標。對於佛陀所開示的菩薩道方便法有些不太暸解。
如:讀書時。以醫學系為主要學習目標,卻不知道讀醫學系主要目的是救人濟世。
◎ 千二百佛弟子修行方法為三草二樹中的「中藥草」。
〈譬喻三引述常元法師開示三草二樹中會有細談〉見P103
◎ 究竟涅槃:
就是覺醒的人已經看到生命的真相,心不執著在表層的生滅現象中,而是超越生命的生滅幻象,看破它、放下它,不壞一切事相,同樣穿衣吃飯,卻能享受在自性清淨的法樂當中。但涅槃有許多不同層次,此次的涅槃不是最究竟覺醒。
〈如來於譬喻四化城品會開示解脫涅槃只是方便法〉
◎ 離我見:
指不以自我為中心看待事情;不以自我主宰欲想掌控一切;不以自我感覺陷入情感泥沼,凡事以識大體的整體觀看待一切。
◎ 有無見者:
有無見者是指:「有見」和「無見」。
有見是指:有常見,落入常見的人,以為來世還是出生為人。
因此常聽判死刑黑道大哥說:死沒什麼大不了!二十年後,又是一倏好漢。
無見是指:斷滅見,落入斷見的人,認為死後什麼都沒有,於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或是有錢就來個狂歡派對。
而今於世尊。
前聞所未聞。
皆墮疑惑。
善哉。
世尊!
願為四眾。
說其因緣。
令離疑悔。
◎ 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問:
千二百佛弟子今日聽佛陀所開示:「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但過往千二百佛弟子從未聽過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因此大家墮入疑問。
◎ 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
因緣是指:修行菩薩道目的是度眾生。
千二百佛弟子請佛陀開示,說其修行菩薩道的因緣,令其弟子不會有疑悔。
菩薩的因緣就是修行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以覺性作用力,喚醒眾生覺醒,明白一切現象,皆是空性所顯現的。
◎ 任何事物的成立必定有因、有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是自然定律。「因果」就如同食物鏈一樣,環環相扣。菩薩道的「因緣」即是喚醒眾生覺醒為目的,而自我不在意「果報」,自性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故言因緣有,自性空。
爾時。
佛告舍利弗:
我先不言。
諸佛世尊。
以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
方便說法。
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是諸所說。
皆為化菩薩故。
◎ 我先不言:
如來先不回答,「涅槃」其實只是善巧方便法。
佛陀先開示方便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而後再揭發涅槃解脫只是方便法門,「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奧義。
〈於譬喻四化城喻品如來會開示涅槃是方便法〉見P121
◎ 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
所有的佛,皆會以當下的因緣,用譬喻法教導眾生,所教授的法門皆是方便法門。佛陀於當下說善巧方便法門時,都會化身為菩薩身為眾生說法。
意味著菩薩一直在我們身旁。當人生不順利時,也許是菩薩的方便法,希望你轉個方向、轉個念想,看一下不同的面向。
◎ 方便法門目的是請君入甕;方便法門目的是希望眾生進入如來家的甕;方便法門目的是希望眾生成就佛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此即是方便法門的因緣。
然舍利弗。
今當復以譬喻。
更明此義。
諸有智者。
以譬喻得解。
◎ 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
佛弟子必須懂得使用譬喻,才能確定是否暸解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的奧義。
懂的用譬喻說明佛法的奧義,代表可以融會貫通佛法的真諦。
故: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
如:老師教會學生數學題目。
學生必須使用自己的方式,說明老師所教的理論,老師才能明確的知道,學生是否真的能暸解老師的教學的內容。
◎ 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有智慧的眾生會聽到譬喻而得解脫。
佛法是用於生活,若不懂使用譬喻說明,如何將佛法帶入生活實踐運用呢?
故: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喻法就像當頭棒喝,敲醒夢中人覺醒。
明白一切現象皆是幻化而成的。如永嘉證道歌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舍利弗!
若國邑聚落。
有大長者。
其年衰邁。
財富無量。
多有田宅。
及諸僮僕。
其家廣大。
唯有一門。
多諸人眾。
一百二百。
乃至五百人。
止住其中。
◎ 如來使用「譬喻法」開示。
◎ 若國邑聚落:
國是指:自己有我的主觀意識世界。
◎ 有大長者。其年衰邁:
大長者是指:1.指如來;2.指自身的如來藏。
◎ 財富無量。多有田宅:
形容如來藏(量子電腦)倉庫之豐富。每位眾生皆有如來藏(量子電腦)的倉庫,儲存自身累世的經驗值,這些經驗值即是自家的寶藏。
◎ 及諸僮僕:
形容有龍天護法守護。
◎ 其家廣大。唯有一門:
一門是指: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
眾生要解脫輪迴不止的枷鎖,必須修行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
◎ 多諸眾人。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形容房子內皆住著有我的作用力。
如:一個家庭,每個人都執著於自己的主觀意見,這個家庭肯定無法和諧的相處。
堂閣朽故。
牆壁隤落。
柱根腐敗。
梁棟傾危。
周匝俱時。
歘然火起。
焚燒舍宅。
長者諸子。
若十、二十。
或至三十。
在此宅中。
長者見是大火。
從四面起。
即大驚怖。
而作是念:
我雖能於此。
所燒之門。
安穩得出。
◎ 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周匝俱時:
形容一旦住著有我的作用力,房子肯定敗壞。有我的作用力即是有我五蘊色、受、想、行、識的作用力,而這個作用力,即是造成家的敗壞。
◎ 歘然火起。焚燒舍宅:
有我五蘊色、受、想、行、識的作用力,會像熾盛的火,燒毀原本的家。原本的家即是空性無著的家。
◎ 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此宅中是指:眾生沈淪於五欲之樂中。
五欲是指:五根受樂。五根是指眼、耳、鼻、舌、身。
眾生樂於五根受樂的狀況,即會輪迴不止。
◎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
長者(亦指如來)的識心作用力是度一切眾生,因而能安穩出離熾盛的火宅;而眾生的識心作用力,是自我的五欲之樂,因而無法脫離熾盛的火宅。眾生的識心作用力,一旦不住自我主觀意識的感受,肯定不會被外在境界(塵勞)給綁架。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而諸子等。
於火宅內。
樂著嬉戲。
不覺不知。
不驚不佈。
火來逼身。
苦痛切己。
心不厭患。
無求出意。
◎ 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於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
眾生樂於五蘊熾盛的火宅內嬉戲,沒有感覺五蘊色、受、想丶行、識即是熾盛的火。
眾生活在自我的五蘊電影情節中,扮演著最佳導演及主角,有時也客串當配角,不斷的演好自我五蘊的角色。
故: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
◎ 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眾生已被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熾盛火所燒,心還不覺得被火燒,沒有想出離熾盛的火宅。
本是清淨無染的心,但因大腦住著一個虛擬的假我,於是往外攀緣一切事物,保護大腦虛擬的假我,燒毀了本是清淨無染的心。明明虛擬的假我是痛苦的根源,但心還是一直保護虛擬的假我,還不想將虛擬的假我放下,回歸空性無著的本質。
故: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舍利弗!
是長者作是思惟:
我身手有力。
當以衣裓。
若以几案。
從舍出之。
復更思惟:
是舍唯有一門。
而復陿小。
諸子幼稚。
未有所識。
戀著戲處。
或當墮落。
為火所燒。
我當為說。
佈畏之事。
此舍已燒。
宜時疾出。
無令為火。
之所燒害。
作是念已。
如所思惟。
具告諸子。
汝等速出。
父雖憐愍。
善言誘喻。
◎ 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若以几案。從舍出之:
長者思惟:「我是有能力保護眾生,是可以將眾生脫離熾盛的火宅。」
◎ 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陿小:
一門是指:菩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
長者又思惟一下:「眾生要離開熾盛的火宅,只有一門可以出去,那一門就是修行菩薩道的法門。但以眾生的角度,修行菩薩道法門是很艱難的。」
眾生要出離熾盛的火宅只有一門,依眾生的習性要修行菩薩道法門是很艱難,所以形容陿小。
故: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陿小。
◎ 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
眾生幼稚沒察覺有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熾盛火,源自於自身的五蘊之樂。如此眾生一定會繼續被五蘊色、受丶想丶行、識的熾盛火所燒。
◎ 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
我有義務教導孩子火宅有多可怕。我應該要告知孩子:「你的房子,已被自己的五蘊的熾盛火所燒了,快出離房子吧!」
◎ 三乘是指:1.聲聞乘的修行法門;2.辟支佛乘的修行法門;3.菩薩乘的修行法門。
◎ 無令為火。之所燒害:
莫令自己被自己五蘊熾盛的火所燒害。
大腦內有一個虛擬的我,而這個虛擬的我,拼命的保護自己,即形成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熾盛火。
故:無令為火。之所燒害。
◎ 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
我告訴孩子快出離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熾盛火宅。五蘊色、受、想、行、識亦是幻化產生的作用力。
◎ 父雖憐愍。善言誘喻:
父親可憐孩子被五蘊熾盛的火給綁架了。
如:法師憐愍學生被自我概念給綁架,因而常以善巧方便法引導眾生種福田。
◎ 自身的識心作用力雖出於善意利益他人,但沒有使用善巧方便法;沒有依眾生的習性,是無法讓眾生出離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熾盛火宅。
而諸子等。
樂著嬉戲。
不肯信受。
不驚不畏。
了無出心。
亦復不知。
何者是火。
何者是舍。
云何為失。
但東西走。
戲視父而已。
◎ 而諸子等。樂著嬉戲:
眾生樂於在自身的五蘊色、受、想、行、識中享受熾盛的火,如同玩火自焚。
◎ 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
眾生不相信自身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是熾盛火,因而不驚不畏,沒有想出離妄心,眾生識心作用力用錯方向,顛倒想了,即會成為熾盛的火,故言顛倒夢想。
故: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
◎ 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是舍:
火是指:五蘊色、受、想、行、識。
舍是指:被虛擬的我困住之義,以為真的有一個我。
眾生顛倒夢想,於是不知道何者是火?何者是舍?
故: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是舍。
◎ 云何為失:
眾生不知到底失去了什麼?
不知火是自己的五蘊之樂;不知我,亦是幻化產生的,於是失去了「覺性」。
◎ 但東西走:
東西是指:眾生有自我主觀意識的二法。
眾生識心作用,一直是使用二法的作用力。
所謂二法即是相對的概念。
如:生、死。是、非。
對、錯。美、醜。- 作者簡介
楊常振
生於西元1970年的傳統大家庭,家裡無人學佛。但在嬰兒時期已有成人的思惟,只要有旁人摸她,內心就會產生你們都是壞人、騙子。並會慢慢爬離人群,總是覺得自己為什麼不會講話呢?手腳都沒力氣!每天總是被人抱來抱去,耳朵常常聽到一群女人在說是非。
長大後,很喜歡念「南無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因生長在非佛教家庭的環境,害怕被駡,小小年紀的她,最喜歡躲在棉被裡偷偷念佛號,原生家庭至今,並未知道她的行為,也不知道她此的喜歡佛法。
之後,如同一般少女戀愛結婚生子,記得生女兒那一年,她手抱著剛出生的小嬰兒,一手拿著佛珠,一如往常念著佛號,女兒好似中邪般,四肢抽搐顫抖,眼睛往上吊,當下把她嚇得半死,一直喊著女兒的名字回來(如傳統的收驚方式),過一回兒,就恢復正常。她現在也不知道當初是怎麼回事,但從此她停止念佛,一直到女兒上小六,才開始想念佛。
於是她開始找共修地點,距離自己家最近的就是法鼓山新莊辨事處,加入定期共修。這時候才發現,原來我自小念的「南無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是二尊佛喔!她一直以為是一尊佛,還念的那麼開心,內心想!真是糊裡糊塗,但其實是真的同一尊佛,原來助伴是佛佛道同。
共修不到半年,女兒生了一場大病,她當下發願:「若你要我修行,我就修行一輩子,直到此期生命結束,盡形壽奉行。」女兒的病果然痊癒了,從此邁向在家修行路。
某次《金剛經》共修,聽到法師開示說:「《金剛經》內容是談心的作用」,於是她開始想瞭解《金剛經》到底在說什麼?買了一本《金剛經》翻譯本,第一句如是我聞,就寫上三大頁面,她心想:「經文只有四個字如是我聞,就用三大頁解釋。」她無法繼續看下去了,一個意念告訴她,可以自己讀,從此開啟了她直接閱讀經典修行路,越讀越有興趣,甚至解密經典的內容,亦有世間通靈者告訴她,閱讀經典是她此生的責任,無論這位通靈者是真或假!她把他當真,願意接受這個使命,完成此生的責任。作者序緣起
七年前,西元二○一七年夏天,我接受常元法師的鼓勵,加上自己對禪坐的好奇心,報名法鼓山台東信行寺的禪七活動,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禪七。平常的我在閒暇之餘喜歡在家中安靜的禪坐,但從未參加團體的禪坐活動。於是我帶著好奇心及探險的心情,從台北坐著自強號火車,約3個小時車程,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參加禪七的活動。
禪坐的前3天,我皆如平時在家自行禪坐一般,沒有什麼特別感受。但到了第4天,我突然於禪坐中,不管聽到任何的聲音,乃至於微細的風聲,我的身體就會不自主的顫抖。禪堂中的任何微細聲,我的身體就如被電到似的顫抖,有時候,甚至於還會跳起來,當下我被自己狀況嚇到了。於是我急速的跑去小參,我害怕自己的身體,為何會如此的變化;害怕自己是否會靈魂出竅;害怕自己會被外靈入侵,但當下並沒有解決我的問題。只要一上坐,恐懼的狀況一觸即發。什麼觀呼吸!什摩觀數息!對我而言,都使不上方法,心中只有存在對聲音的恐懼。
禪七結束了,回歸平常的生活面。平時的我,喜歡於閒暇之餘聽音樂。但禪七中的狀況,影響了我的生活,當我靜下來聽起音樂時,音樂中的聲波,會讓我的身體,不由自主的害怕顫抖,甚至於看電影,我的身體,亦會不由自主地害怕顫抖著。這狀況一直存在於日常生活中,我的生活已被干擾了。我決定要解決這種狀況,回歸正常生活。
我陸續參加禪七活動,直到參加第五次禪七活動,聽到聖嚴師父的開示。開示中提到了我的狀況,聖嚴師父還帶著動作開示我的狀況,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我剎那撥雲見日看到了希望。師父開示中提到,此狀況的人,是執著「無記空」,意味著「執著空」。源自於此狀況的人,過去世,是在山洞獨自修行,所以不喜歡被打擾。一旦聽到山洞外面有人的聲音就會害怕。但此人卻已修行到有所成就的辟支佛,但還是屬於小乘的成就者,非大乘成就者。只要此人願意以敞開的心,將自已懂的佛法與人分享,恐懼聲音的狀況自然就消失殆盡。
我雖看到了希望,但要如何分享佛法呢?我即非佛學學者;口才又沒人好;書又讀得不多,我該如何分享佛法呢?我念想:「可以寫書。」因為出版書籍不需要對外露面,只投稿就好了。平時的我,是一直安常習故研讀原文經典,我喜歡解密經文的奧義。於是我又念想:「現代人應該比較喜歡看故事的結構。」因此以智解《妙法蓮華經》中的七個譬喻,以生活化的方式解密經文的奧義,再經由常元法師初步潤稿。
我與常元法師的法緣,源自於一本金剛經淺讀本,而後陸續參加常元法師的授課,學會了四聖諦、十二因緣順逆觀、以及唯識學……等等的基本佛學法義,奠定了我的佛學基礎,因此常元法師成為我佛學的啟蒙法師。有了基本佛學的基礎,研讀佛陀的經典更得心應手。西元二○二○年法師要我研讀整本《妙法蓮華經》,拜科技所賜,我於不懂時都會發訊息問法師。如同壇經云:「迷時師度,悟時自度。」於是毛遂自薦投稿於大千出版社。我以抱誠守真的心情投稿,不求任何事情,只願一切眾生都能領悟佛法奧義的妙用。
有關常元法師的簡介如下:
二○○七年於法鼓山創辨人聖嚴法師座下剃度出家,
二○○九年受三壇大戒並於僧伽大學畢業。
而後數年分別於天南寺、僧伽大學、青年發展院領執奉獻。
二○一五年夏天向法鼓山僧團告假,開始雲遊行腳世界,
順因緣廣結善友,足跡遍及台灣全島與歐亞陸數十國。
法師擅長以深淺出、結合生活的方式講述佛法,
善於唱誦梵唄經咒,適應運用現化科技弘法。
今年是西元二○二三夏天,於疫情過後,我又參加了法鼓山的禪七活動,這是我第七次的禪七活動。因緣很奇妙,我於第2天晚上就接受堂主果醒法師很特別的小參教導;隔天一大早又接受果興法師小參教導;於後被法師安排到不會被干擾的地方獨自一個人禪坐。就在這一連串很特別的因緣,以及禪堂所有法師們全力的引導及協助之下,我於此次禪七活動,終於解決了我七年來對於聲音帶來的困擾。解七之後我才明白,因為堂主果醒法師染疫,所以由果興法師代領執事。說也奇妙,我第一次禪七發生狀況,是果興法師帶領的;第七次禪七,將我刮骨去毒解決了恐懼聲音的狀況,也是果興法師帶領,七年七次的禪七活動,因緣真的是不可思義,〈七〉這個數字確實很特別。解密《妙法蓮華經》的七個譬喻,我沒有使用太多的佛學名詞,用最生活方式表達七個譬喻的奧義,是希望普羅大眾茅塞頓開,非佛教徒亦可以成為入幕之賓共襄盛舉佛法的真諦。
我由衷感恩我的啟蒙法師常元法師及法鼓山的法師們,更感謝一切因緣的成就,讓我領悟修行不是關起門來修行,而是敞開大門與一切眾生無分別共處。大乘菩薩道的力量是如此的震撼,如此的不可思議,成佛唯 一法門只有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如《妙法蓮華經》云:「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推薦序完成一本自己的《妙法蓮華經》謝昱亭
我是少不經事的佛教徒。在之前從未閱讀有關佛教的書籍,這是我第一本有關佛教的書。發現佛法的思惟真是高世駭俗。以前我認知的佛法就是祈求,祈求佛滿我的願;不然就是道理與佛理傻傻分不清,這些都不是我想要追求自我存在的定義。
閱讀此書,讓我看見佛法的真諦。佛法非世間人所說的溫良恭儉讓的美德,而是超越自我認知出世超凡的思惟。此書顛覆了我對佛法的思惟,我個人作了3點內容:
一、方便法讓我暸解佛經是如此善解人意,是這麼符合人性化。佛法是隨緣度眾,毫無任何框架。但重點是必須依空性無著為基礎,善用空性無著的心行方便法,就可以隨機應變自在的使用方便法。這真的顛覆了我對佛法認知的思惟。所謂「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從某個角度看,會覺得佛陀您好幽默喔!
二、原來我可以成為佛。只要我努力不懈修行一佛乘菩薩道方便法門,我就可以毌庸置疑的成佛。佛法是在闡述,只要透過習氣的消除,人人皆可從夢中覺醒,成為喚醒眾生覺醒的佛。這是與神格化的宗教不盡相同的論典,本來就是超越取捨對立的活著,無畏生死而了生死。
三、原來佛經是這麼容易閱讀。在一般世人角度的認知,會認為要閱讀經典是難於上青天的感覺。而此書將經典4個字排列的井井有條,並且只用少許的字,就能行雲流水自然的表達經典的內涵。連我少不經事的學佛庸俗之人,亦能得心應手的閱讀。常振居士肯定是卓爾不群的佛弟子。
《妙法蓮華經》七譬喻大解密,可以讓我這種庸俗之人茅塞頓開,很輕鬆的了解佛法的真諦。我亦可以精進不懈的修行菩薩道方便法門,邁向自己的成佛之道,完成一本自己的《妙法蓮華經》。目錄推薦序:完成一本自己的《妙法蓮華經》 謝昱亭
自序:緣起 楊常振
第一品 譬喻品
第二品 信解品
第三品 藥草喻品
第四品 化城品
第五品 衣珠品
第六品 安樂行品
第七品 如來壽量品
跋
商品編號:DJAP1R-A900H1DGR
妙法蓮華經七譬喻大解密
驚喜優惠
$236
$299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海鮮披薩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抽
【新春24H不打烊】App限定 全站指定品下單登記抽桂格養氣人蔘禮盒
付款方式
- 信用卡、無卡分期、行動支付,與其他多種方式
- PChome 聯名卡最高6%,新戶再享首刷禮1000P
出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滿$290免運
銀行卡、行動支付
優惠總覽
商品詳情
相關分類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
---|---|
送貨方式 |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
送貨範圍 |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
售後服務 | 缺掉頁更換新品 |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審核您的退貨要求,通過審核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日內前往取件。請您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退回的商品及相關單據後,經確認無誤,次日起3~7工作日內退款,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