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M0I-A900FFDPW

從易經談商戰智慧:孫子兵法、鬼谷子、冰鑑(套書)

驚喜優惠
折扣價
$801
網路價
$932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1200回饋80P幣(限量)

  • 登記送

    【全家】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冰仙女紅茶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鑽水果茶兌換券乙張(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評價

5.0
共 2 則評價
5.0
100%
4.0
0%
3.0
0%
2.0
0%
1.0
0%
最相關
*泓*
2024/07/22
*良*
2024/03/08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991110825014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27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跨世紀以來,科技日新,世界動亂頻仍,商場得利法則難以捉摸,使人心浮動,對未來焦慮。古代諸子百家留給世人的兵書、縱橫學、觀人術,擅長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最佳平衡,若能以古為師,從經典中擷取當今處世智慧,實為時代迫切所需。而《易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無不受其深刻影響。「分陰分陽,迭用柔剛」的太極思維,以及錯綜複雜的卦爻結構,數千年來不斷刺激中華學人的創意想像。

    在《從易經談商戰智慧:孫子兵法、鬼谷子、冰鑑》套書中,易學大師劉君祖透過《易經》分析《孫子兵法》、《鬼谷子》、《冰鑑》,透過諸子百家千年智慧結晶,參透戰略、縱橫、觀人術之學,無論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間的紛爭,都能透過這套商戰智慧之書得到一個強大的智庫,化解人際衝突,得到利多之合作機緣。熟讀此系列書,可幫助讀者在任何領域都能進退合宜。

    ●《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劉君祖以《易》演兵》
    從當今傳世最古老兵書學習理性巧妙的戰略思維,在瞬息萬變之時發揮大用。
    劉君祖汲取歷代兵家精髓,獨創以《易》演兵的大易兵法。
    《孫子兵法》是流傳最古老的兵書,不僅是一部指導戰爭的寶典,也是尋求和平的捷徑。全書共有十三篇,形成一套系統完備且可循環運用的戰略思維;在各種「權變」的法則間,保持冷徹非情的理性判斷能力,在面臨人生各種重大決策時,獲致全面的成功。這蘊藉深厚的戰略思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正可以發揮大用。
    《孫子兵法》是世界 第一兵書,但把《易經》跟兵法結合研究論述,還真是前無古人。劉君祖綜合運用《易經》來講《孫子兵法》,感覺更立體、更動態,在學習兵法的同時,可以從《易經》的視角,提出更高維度的意見,而有更深、更全面的體悟。劉君祖曾就以《易》演兵占問《易經》,卦象是復卦第四爻――「中行獨復」。意思是按照時中之道行事,並呼應初爻指出的核心創造力。爻辭說得很透徹,等於是為此書背書保證。確實,建構大易兵法,可以更深層次探索《易經》與《孫子兵法》兩部奇書豐富的內涵和運用的彈性。
    學過《易經》的人都知道,《易經》有三易:即變易、不易、簡易。《繫辭傳》從頭到尾強調的就是簡易。簡單來說,就是人不要自尋煩惱,不要把事情複雜化,尤其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組織衝突,一定要化繁為簡,以簡馭繁。這雖然都是老話,卻是顛撲不破的道理,所有的管理,包括身心方寸之間的管理都是這個法則。
    綜觀21世紀並不流行打仗,國際間的重大紛爭不大可能用軍事衝突圓滿解決,須借助外交、經貿、資訊、情報、網路、甚至宗教文化的鬥智鬥力來綜合較量。而且現代社會各種非軍事手段的爭鬥,諸如商場競爭、談判技巧,以及錯綜的人際關係等,這些都離不開策略,也就是用兵之道。企業競爭如同行軍打仗,若不能抓住市場就很難在競爭中立足。因此,熟讀此書,可以幫助讀者在任何領域都能進退合宜。

    ●《從易經看鬼谷子》
    外交理論思想鼻祖,縱橫謀略傳奇之書,智慧與智謀相映生輝,引人入勝。
    劉君祖新解古今第一奇書,教你在人生的劇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鬼谷子極具神祕色彩,春秋戰國時隱居於鬼谷,自稱鬼谷先生。他是全才型的奇人,不僅深諳政治的韜略之學,擅長外交的縱橫之術,也精通奇門遁甲的江湖神算。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略家,被譽為縱橫家的鼻祖,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門下叱吒風雲的傑出弟子,除了外交梟雄蘇秦、張儀,還有軍事家孫臏、龐涓;他們參與過許多戰爭、媾和,運用兵法和外交談判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鬼谷子》的思想學說在戰國時代大放異彩,一直到明清之前都沒有盛行,為什麼現在又為世人所關注﹖究其原因是中國建立君主專制後,當政者為了便於管控,不希望人們讀他的書,當然更不會去提倡。但自從鴉片戰爭之後,門戶開放且須面對列強開展外交,折衝談判,先秦諸子的學問才逐漸受到重視。如今身處21世紀,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時常發生,卻又不敢輕易地發動戰爭,因為硬碰硬的對立抗爭無法實際解決問題,溝通、談判才是較好的解決之道。《鬼谷子》的思想學說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外交、公關、管理、傳媒等領域,成為研讀的智慧寶典。
    《鬼谷子》是外交理論思想的鼻祖,現在更廣泛運用於全世界和各領域。這部奇書也是謀略之書,教你在劇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克敵制勝,通篇都是鉗制對手、破解亂局的奇謀妙計――運用話術溝通談判、摸清對手底牌、化解危機爭端……劉君祖以《易經》的深廣智慧解讀《鬼谷子》,再配合《孫子兵法》和《戰國策》裡面的案例,智慧與智謀相映生輝,引人入勝。
    劉君祖新解鬼谷子,堪比一個強大的智庫,生動豐富,可以善加運用。

    ●《從易經看冰鑑:觀人術寶典》
    深入淺出,解析識人、用人之學,讀懂身體語言,就掌握了成功之鑰。
    劉君祖以《易經》智慧破解其中奧祕,並能憑藉修為改變自我命運。
    《冰鑑》是一部關於識人、相人的經典之作,不僅文詞好、極具啟發,而且非常實用。
    晚清名臣曾國藩也是著名的理學大師,一生閱人無數,善於「以相取人」,都是受《冰鑑》觀人術的影響。曾國藩注重網羅培植各類人才,對這部奇書非常喜愛,他從一介文人到創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進退有序的建功立業,最後還能夠善終,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難能可貴。
    《冰鑑》七篇介紹識人、相人的重要方法,第一篇就點出核心重點「先觀神骨」,這是面相的精隨,但神是無形的,神跟骨顯現於外的就是我們的神態。一般從人的行走坐臥、一顰一笑都能透露出訊息,但卻不能只看表象,須具有洞察力。因為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那種大奸大惡、道貌岸然之人,隱藏得很深,一般人很難斷言是邪是正。
    《冰鑑》不同於一般的江湖相書,強調整體性,注重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最佳的平衡,就像易經中的卦,卦中有卦,還有爻變、卦變,不但錯綜複雜而且交互影響。《冰鑑》七篇從人的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就能看穿他人的本質。透過細膩的觀察,可以鑑定此人是否易於相處?能否委以重任?可以推心置腹?或要退避三舍?這些識人之學和應對進退之法,都可以運用於個人或現代企業的管理中。
    劉君祖以《易經》的高遠思想解析《冰鑑》,全方位地解讀識人、用人之學。不僅細述透過外表看到他人本質的方法,還揭示了依靠修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深刻哲理和具體途徑。


    ★本書特色:

    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劉君祖從易經談戰略、縱橫、觀人術

    ․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劉君祖以《易》演兵
    ․從易經看鬼谷子
    ․從易經看冰鑑:觀人術寶典

    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並切合世局現況、經營挑戰,從變易中找出不變的法則。
    21世紀參悟商戰智慧必讀叢書


    ★目錄:

    ●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劉君祖以《易》演兵
    推薦序
    從權變中尋求兵勝之機    傅慰孤
    開啟《孫子兵法》研究局面  吳如嵩
    自序  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第一章 世界 第一兵書   
    第二章 武經七書   
    第三章 冷徹非情   
    第四章 太上非情而能夠用情   
    第五章 終始循環   
    第六章 算無遺策――始計篇第一   
    第七章 勝機在握――用間篇第十三   
    第八章 勝敵益強――作戰篇第二   
    第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謀攻篇第三   
    第十章 積形造勢――形篇第四   
    第十一章 奇正相生――勢篇第五   
    第十二章 出奇制勝――虛實篇第六   
    第十三章 旁通曲成――軍爭篇第七   
    第十四章 有備無患――九變篇第八   
    第十五章 行地無疆――行軍篇第九   
    第十六章 知天知地――地形篇第十   
    第十七章 風雨同舟――九地篇第十一   
    第十八章 慎重其事――火攻篇第十二   
    第十九章 消息盈虛――大易兵法的建構   
    第二十章 以兵證兵   


    ●從易經看鬼谷子
    蕭序 
    楊序
    自序 
    導讀  
    捭闔第一  
    反應第二  
    內揵第三  
    抵巇第四  
    飛箝第五  
    忤合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權篇第九  
    謀篇第十  
    決篇第十一
    符言第十二
    本經陰符七術  
    盛神法五龍
    養志法靈龜
    實意法螣蛇
    分威法伏熊
    散勢法鷙鳥
    轉圓法猛獸
    損兌法靈蓍
    持樞  
    中經  
    見形為容,象體為貌
    聞聲知音  
    解仇鬥酳  
    綴去術
    卻語術
    攝心術
    守義術
    附錄 鬼谷子原文


    ●從易經看冰鑑:觀人術寶典
    前言
    袁樹珊序及序文詳解
    神骨第一
    總論  
    神分清濁邪正  
    神存於心
    觀骨察人  
    骨之色與質
    剛柔第二 
    總論  
    外剛柔
    內剛柔
    容貌第三  
    總論  
    論容
    論貌
    貴賤
    情態第四 
    總論
    論常態
    論變態
    鬚眉第五  
    總論  
    論眉  
    論鬚  
    聲音第六  
    總論  
    論聲  
    論音  
    氣色第七  
    總論
    氣色類型  
    氣色與命途
    氣色之青白
    附錄《冰鑑》全文 


    <作者簡介>

    劉君祖 
    祖籍湖南寧鄉。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曾任牛頓出版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現任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大學時期深受滿清皇族愛新覺羅毓鋆老師的啟迪,從浩瀚的中國經典中汲取養分、反覆辨證,奠定大易思想之基礎。爾後以發揚中華經典文化薪傳為職志,沉潛研修、著述、講學四十餘年;學生上自總統,遍及政商名流各界賢達。他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並切合世局現況、經營挑戰,從變易中找出不變的法則,解讀以簡御繁的道理。近年更以易學為骨幹,將四書五經及諸子書貫串為一思想整體,旁通於佛、道等演繹發揮。
    著有《天道驚險人驚艷:易經的第一堂課》、《易經密碼1-8輯:易經六十四卦的全方位導覽》、《易經之歌:易經繫辭傳》、《一次看懂四書》、《易斷全書1-4輯:理解易經斷卦的實用寶典》、《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從易經看鬼谷子》、《從易經看冰鑑》、《從易經看黃帝陰符經》、《從易經解心經》、《從易經解金剛經》、《從易經看老子道德經》、《從易經解六祖壇經》(繁體)。《易經與現代生活》、《劉君祖易斷全書》、《詳解易經繫辭傳》、《易經與管理》、《孫子兵法演義》、《新解論語》、《新解冰鑑》、《新解鬼谷子》、《新解黃帝陰符經》、《憂患》、《乾坤》、《道德經新解》(簡體)等書。


    ★內文試閱:

    ‧自序

    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劉君祖以《易》演兵
    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我夙習兵書很久了,在兩岸教授兵法參與研討交流也逾十年,論文寫了不少,出書與廣大讀者分享兵機智慧卻還是第一次。這和我在易學上的著作等身殊不相稱,萬事都需機緣成熟,費心強求無益。人生在世,時來天地偕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繼前些年連續出版了兩大套論《易》的書之後,今年又逢此機緣出兵法書,將多年心得與朋友共,真是歡喜,亦復自在。
    本書的特色除了以兵論兵外,還見獵心喜以《易》演兵。《四庫全書總目》指出:「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將易理與兵法結合,似乎自古即有共識。然而翻遍古今相關論述,大多為泛泛比附,不見精采,實在令人失望。《易經》太難,兼通《易》與兵法更難,大概也是重要原因。
    簡略來說,以《易》演兵有幾項便利與優勢:
    其一,《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無不受其深刻影響。「分陰分陽,迭用柔剛」的太極思維,以及錯綜複雜的卦爻結構,數千年來不斷刺激中華學人的創意想像,提供豪傑志士的行動參考。以《易》演兵,可站在總體文化哲學的制高點,透徹了悟兵學在人生經驗中的特殊屬性,以及它與其他專業間的密切關係。例如軍事和外交即息息相關,《易》中以師()、比()二卦相綜一體來說明,發揮得淋漓盡致。師、比又與同人()、大有()二卦相錯,世界大同為王道思想。軍事外交均屬霸道,王霸雖然有分,深層義理上卻可觸類旁通。先霸而後王,可能是歷史進化的必然。孫子倡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又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正和易理相通。
    其二,孫子論戰而不黷武,不得已才以戰止戰;易理崇尚和平,主張更是明確。《易》上經明天道,首卦乾()(彖)稱:「萬國咸寧。」下經論人事,首卦咸()(彖)稱:「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這種悲天憫人的指導思想,能規範世間兵法,不入殺戮工具的歧途。
    其三,孫子對人情人性及群眾心理的掌握相當精確,懂得以情動眾,對高層領導卻要求他們冷酷無情,不可因個人感情而誤了國家大事。《孫子兵法‧九變篇》有云:「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火攻篇》中亦稱:「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說的太好,為人君將者必須奉為圭臬。至於《易經》,更是曲盡人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交織成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類型,人情種種靜動之態包羅無遺。各卦居君相高位的四、五爻,爻辭皆強調情緒控制,決策須以大局為重,亦與兵法相通。若能將易理對人情豐富且深刻的認識用於兵法,當可大大拓展義理內涵,推動兵學研究更上層樓。
    其四,孫子暢論形勢虛實,機變靈活,讓人大開眼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易經》以變易、不易、簡易立教,正是討論一切變化之書。(繫辭傳)稱:「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又稱:「陰陽不測之謂神。」援《易》演兵,可更添精彩,在形勢判斷和隨機應變上更有把握。
    其五,當代戰爭已進入徹底資訊化、集成化時代,從軍事理論、作戰技術到部隊組織,都有革命性的變化。孫子重視資訊,主張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其智慧與時俱進不成問題。《易經》千變萬化的奧妙結構,豐富精微的義理指引,本身就像台超大容量的宇宙大電腦,無論輸入什麼問題,都能解析輸出不錯的答案,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若能善加運用,成效當可預期。
    我以「大易兵法」為題綱,獨力從事這方面的探索研究已近二十年,自己深深受益。本書結集出版,也算是多年夙願得償,希望天下學《易》習兵的同修同道不吝賜教。跨世紀以來,世變憂患頻仍,國際間的重大紛爭已不大可能用軍事衝突圓滿解決,而需藉助外交、經貿、金融、資訊情報甚至宗教文化等的鬥智鬥力來綜合較量。孫子兵法中蘊藉深厚的道勝全勝的戰略思維,特能顯其殊勝,發揮大用。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等大業,亦與振興中華文化有密切關係。天下仁人志士,幸留意焉。
    本書承蒙台灣傅慰孤將軍與北京吳如嵩先生慷慨賜序推薦,衷心感謝,他們兩位都是名高位尊的兵學前輩。傅將軍空軍中將退伍,歷任軍政要職,貢獻良多,二○○七年首創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邀我入會任副會長,提攜之情難忘。吳先生精研兵法一生,為兵界名宿,現任北京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兼首席專家,學養功深,是我輩後學認真學習的典範。誠邀得他們兩位為拙作賜序,惟望兩岸能和諧相處,攜手同心,振興中華。
    大塊文化郝明義先生為我多年故舊,當此世亂灰頹之時,盡心盡力投入出版行業,可感可佩,多謝他及出版同仁的盛意支持,「大塊假我以文章」再添新猷,希望讀者朋友喜歡。
     

    從易經看鬼谷子
    谷神不死
    二○○三年秋及二○○六年春,我曾兩度赴河南淇縣雲夢山所謂的鬼谷觀覽,據稱這裡是戰國時代神秘高士鬼谷子的教學道場,還掛上﹁中國古代第一所軍事院校」的招牌,有鬼谷先師所居的水簾洞,蘇秦與張儀、孫臏和龐涓的石室,等等。這些說法多半與觀光創收有關,無須也無法深究,倒是當地山奇谷闊,景色清幽,確是不錯的修煉所在,也顯示鬼谷子的傳說事蹟深入人心,千載之下仍魅力無窮。
    《鬼谷子》一書行文奇詭險僻,篇名立意即與眾不同,包括〈捭闔〉、〈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轉丸〉、〈胠亂〉十四篇。附錄還有〈本經陰符七術〉,取名「盛神法五龍」、「養志法靈龜」、「實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勢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最後結以〈持樞〉、〈中經〉二篇。有志事功者依此修習,可在人生劇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就不世之業。
    鬥力不如鬥智,武術再高是一人敵,兵法佈陣為萬人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調和鼎鼐,定國安邦更需絕頂智慧。《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外交斡旋必在軍事攤牌之先,或和或戰都得服從於國政的全盤謀劃,談談打打,打打談談,伐交與伐兵又是交相為用。鬼谷子的思想主要用於合縱連橫的外交說服,卻又不離兵機戰策,其門下既有蘇秦、張儀等外交梟雄,又有孫臏、龐涓這種頂級的兵法家,都曾引領戰國時代風騷。外交戰的勝負取決於對國際大形勢的精準判斷以及對關鍵對象真正意圖的深入掌握,還有動人心弦的辯才話術與談判技巧。小人動手不如君子動口。孔門四科中有言語一科,宰我、子貢為箇中翹楚,子貢在當時的國際外交上也確有精彩、完勝的表現。
    《易經》為中華文化最深的根源,諸子百家無不受其啟發影響。六十四卦中排序第七、第八的師、比二卦,勞師動眾為軍事對抗,比附結盟為外交談判,相綜一體,交互運用。排序第五十七、五十八的巽、兌二卦,巽為深入揣摩內情,兌為言談取悅、談判說服。〈繫辭傳〉稱:「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機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機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能變換、激蕩出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可謂曲盡人情,通達事理。本書援《易》解析鬼谷子縱橫捭闔之術,頗有得心應手、迎刃而解之樂,希望讀者於此能有慧悟與卓識。方今之世,硬碰硬的對立抗爭已越來越難實際解決問題,無論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間的紛爭,耐心溝通、談判才是更好的選項。《鬼谷子》一書在這方面可謂集大成,值得有心有志者問津。
    感謝蕭登福教授為本書作序,他對《鬼谷子》、《黃帝陰符經》等《道藏》名籍夙有專研,卓然成家,他的專著闡幽發微、考證嚴謹,對有志斯學者大有裨益。我們同好同道,竭誠歡迎天下各方的讀者品賞分享。老子有稱:「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鬼谷深智,其若是乎!


    從易經看冰鑑:觀人術寶典
    《冰鑒》是一部關於識人、相人的經典文獻,深受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的喜愛。《冰鑒》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鑒性,因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冰鑒》有七篇,也叫《冰鑒七書》。有的人第一次聽到這本書,以為是「冰鑒奇書」,其實是「七書」。《冰鑒》的作者並非曾國藩,但其廣泛流傳跟曾國藩的推廣是有關聯的。中國幾千年來的讀書人中,能夠像曾國藩那樣在事功上有卓越建樹的人並不多見。一般來講,讀書人沒有那麼大的行動力,講理論的多,批評的多,能夠成就功業的少之又少。而且曾國藩還能夠進退有序,得到善終,更是難能可貴。他的影響力跨越清朝和民國,直至現在。曾國藩的事業,可謂無中生有,從零開始。他從一介文人,到創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都得自己經營,但是十幾年就獲得了成功。原因之一是他起用了大量的人才。用人就涉及觀人術,不管《冰鑒》是誰寫的,曾國藩從書中得到很多的益處是毫無疑問的。
    《冰鑒》的七篇本文,大概有兩千二百多字,平均一篇三百來字。文章很短,也很精練。我的一位同門師弟曾經評價說:我們看《冰鑒》,首先,不要把它當成一般的江湖術士之相書。其次,《冰鑒》中的觀人術,不是靜態的,是動態的,就像《易經》也是動態的一樣,一動起來就複雜了,「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而且動靜之間是有關聯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極轉靜,靜極思動;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它是有節奏、有變化的。此外,《冰鑒》強調整體性,即聲音、容貌、神態、氣色等都是息息相關的,就如《易經》中最好的一個卦謙卦,能夠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最佳的平衡—「稱物平施」。最後,《冰鑒》觀察入微。
    《冰鑒》七篇依次是:第一篇談〈神骨〉,第二篇為〈剛柔〉,第三篇為〈容貌〉,第四篇為〈情態〉(容貌和情態是從神骨裡面分出來的),第五篇為〈鬚眉〉,第六篇是〈聲音〉(聲音很重要,人的容貌會老,體氣會衰,但聲音是不大容易變的),第七篇為〈氣色〉。整體看來,這七篇注意到了動靜的變化、整體的照應,思路和結構很完整。
    動靜結合,包括無形、有形,有聲、無聲。有一些事物有形,有一些無形;有一些事物有聲,有一些無聲。就像《易經》中的兌卦照講是發聲的,可是也有不講的時候,此時無聲勝有聲。兌卦重在表現,但不一定要講出來,可以通過人的舉止、接觸、互動去呈現。像兌卦第三爻﹁來兌﹂,結果是凶,而上爻﹁引兌﹂,一句話不講,迷死人—吉。所以不只有講話才是表達,如肢體語言,所包含的資訊就非常豐富。
    關於曾國藩,《清史稿》中記載,曾國藩為人威重,有美鬚髯,眼睛三角形、有鋒芒,招待客人的時候,會隨時隨地觀察對方,隨後自己做筆記評判這個人的優劣利弊。對照那個人後來的表現,幾乎都能吻合,這與其精通《冰鑒》是分不開的。
    關於《冰鑒》,其重點、成就及主旨特色,從《易經》的角度看,可以用幾個卦象來說明。
    首先,《冰鑒》講的內容是什麼?答案是師卦,體現在第二爻、第五爻。師卦的「九二」為大將之才,離不開「六五」的賞識。第五爻代表的是將才的君位,更重要的是第五爻是宜變的爻位。第五爻稱「田有禽,利執言,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凶」。「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凶」,是說師卦需要勞師動眾,以性命相搏。作為國君就要知人善任,拜將就得用真正的人才,而且一旦起用,就要「用人不疑」。不要派心腹去監軍,這樣做是自亂陣腳,與領軍大將會生出嫌隙。另外,打任何仗都要師出有名,即「田有禽,利執言,咎」。第五爻單爻變為坎卦,也就是說師卦中的君位也是險不可測,用人或者疑人都有無限的坎。戰爭中,國君與大將的配合至關重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最重要的就是君、將之間的信任,師卦二爻、五爻要密切配合。二爻爻辭稱「在師中吉,咎,王三錫命」,說明他是能夠打贏這一場戰爭的將才。如果兩爻都動,就是比卦。師、比是一體相綜的兩面,既是軍事與外交,也是對抗與合作,屬於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師卦「容民畜眾」,不都是說打仗。「師者,眾也」(《易經.序卦傳》),形形色色的眾生中,人際交往就像打仗一樣,有時候一敗塗地,有時候大獲全勝,所以我們要對形形色色的眾生進行研究、分類。五爻、二爻一旦合作好了,則可以成事;一旦互相猜忌,就會把事情搞得亂七八糟,風險很大。第二爻辦事能否順利,跟第五爻的信任有莫大的關係。「王三錫命」,不一定只是王命,也可能代表天命,人的個性、心性,很多是源於天賦的。故第二爻〈小象傳〉說「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師卦第二爻是大才,還有老天眷顧,故能「承天寵、懷萬邦」。另外,師卦、比卦屬於霸權思想,沒有超脫稱霸的格局,也就是說整個《冰鑒》還是偏重爭霸的格局,即著重於人生的爭勝負,還沒有到王道的程度。不像《人物志》到最後說:要謙,要棄爭、釋爭,化解爭端,那是近乎王道的格局。《冰鑒》學通了,對人際的衝突、合作要從整體去看,就像第二爻跟第五爻既衝突又合作,既有師,又有比。
    其次,《冰鑒》的特色是什麼?其特色就是鼎卦,體現在第二爻和第六爻。鼎代表公權,涉及權力資源的分配。如何調和鼎鼐,這可是實學,也是帝王學,這說明《冰鑒》又跟帝王學有關。宜變的爻位在第六爻。第六爻「鼎玉鉉,大吉無不利」,爻變是恒卦。換句話說,辨識人才有「金鉉」的方式(第五爻),也有「玉鉉」的方式,「玉鉉」更長久。《冰鑒》比一般的相書層次高,看到了永恆的層面,而且推高到玉鉉的層次。「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這是講「金鉉」。「玉鉉」則考慮到下一卦震卦了,「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涉及接班永續的問題。這是《冰鑒》能夠讓我們提升的地方,即鼎卦第六爻的意思:要錘煉出「玉鉉」的層次,不要老是待在「金鉉」以下的層次,不然,種種鼎中的人才,格局還是有限。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金鉉的境界是有限的。當然,我們不要忽視鼎卦第二爻:「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這就告訴我們,有很多人才是被埋沒的。有些人即使知道對方是人才,但也可能不會用他;而且人才一定是遭妒忌的,人不遭嫉是庸才,這是天經地義的。這就是鼎卦第二爻的處境,爻變為旅卦,失時、失勢、失位,當然進入不了權力的核心。但是,為什麼最後能夠吉呢?因為人在遭妒時,被打壓,不得意,懷才不遇,但沒有失去分寸,況且從古到今懷才不遇者居多。庸才就像鼎卦第四爻,去做貪官了。既然是英才,暫時坐冷板凳,並不代表將來沒有突破,即得到鼎卦第五爻的賞識。「六五」能夠用「九二」,這跟師卦是一樣的,不管是打仗,還是從政,五、二都要配。師卦的第二爻這種軍事奇才,只要政治領袖「六五」賞識就成。而鼎卦第二爻這種具有政治才能的人才需要等鼎卦「六五」起用他。只是鼎卦的「六五」通常不能用「九二」,因為旁邊有「九四」這種庸才。「九四」打壓「九二」,這是正常的。只有「九四」搞砸了,「九二」才可能有出頭之日,這就需要「九二」學會忍耐,把人生種種東西看淡,最後才有吉的可能,可以為國貢獻才具。鼎卦的二爻、上爻告訴我們,在對待人才的問題上,不能只盯著「金鉉」,還要想到「玉鉉」,即傳之永久的接班問題;還有就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在不得發揮才幹的時候,要學會忍耐、保持風度。這兩個爻動,就是小過卦。「小過」是人生實踐真理的階段,「可小事,不可大事」。「宜下」,低調,「不宜上」,才能大吉。為什麼說小過卦是實踐理想抱負呢?因為小過卦前一卦是中孚卦,小過卦的後一卦是既濟卦,小過卦就是承前啟後,才得以信受奉行,最後成功。人生就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得以成就事業。這就是《冰鑒》的特色。同上面的師卦一樣,鼎卦也跟天命有關,鼎卦〈大象傳〉稱「正位凝命」就是如此。同上面的師卦一樣,鼎卦也跟天命有關,鼎卦〈大象傳〉稱「正位凝命」,即人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靠著後天種種的精進修為,才能突破、開創人生的局面,靠著我們內心的修為,才有可能改變我們的相、改變我們的命。
    這就涉及第三個問題:修為對命相的改變如何?表現為大有卦,重點在第二爻和第六爻。修為對命相、命運能造成很大的改變,這一點可以肯定。這樣才有意思,要不然很多東西已經命裡注定,前路已經被鎖死,那就不好玩了。大有卦「遏惡揚善」,前面的同人卦則「類族辨物」,這不是活生生的人物學嗎?千人千面,分辨善惡、類別很重要。大有卦跟命也有關,〈大象傳稱「順天休命」。第六爻爻辭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不是迷信。人身為小宇宙,按照天則行事,當然「吉無不利」。大有卦的上爻通到天地人鬼神的謙卦,非吉則利。這就要靠平日裡自強不息的修為。那要如何精進到大有卦的上爻呢?要不斷地「遏惡揚善,順天休命」,精進的象就在第二爻:「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積中不敗也」。不斷地按時中之道去修為,慢慢就上道了,成為大器了,就如一輛堅固的大車,立於不敗之地。積善之家有餘慶,蔭及子孫,就有好基因;積不善之家,就必有餘殃,禍及子孫。第二爻勤奮地開拓自己的格局,積極進取往前走,不怕人生中諸多的障礙、險難,道路自然會逐漸暢通。第二爻單爻變是什麼卦?就是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第六爻和第二爻一動,即靠著後天的修為,不斷改變你的相,掙脫人生的鎖鏈,就變成豐卦的如日中天,既有智慧又有強大的行動力。這就是知行合一的豐卦。可見,人生並非都是命定,理論上都可以有所突破。但是,能夠突破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修為不得其法,在命裡浮沉。

    ‧摘文

    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劉君祖以《易》演兵

    第一章 世界 第一兵書
    《孫子兵法》的現代價值
    《孫子兵法》的研究如今好像也成為顯學,現在全世界流傳的前三本暢銷的書,第三本就是《孫子兵法》,第一本當然是基督教的《聖經》,第二本就是伊斯蘭教的《古蘭經》。研習《孫子兵法》的熱潮越來越盛,但是再怎樣盛,我相信不會說哪一天住旅館打開抽屜就是一本《孫子兵法》,我倒是希望將來能夠有一本《易經》。孫武被稱為東方的兵聖,時代比較久遠,西方所謂的兵聖就是德國的克勞塞維茨,他寫了一部巨著《戰爭論》,是一部艱澀乾燥的大部頭,這部書的譯本我在二、三十年前就看過,讀起來真的是痛苦不堪,其篇幅不知道是《孫子兵法》的多少倍,但是其整體的價值,經過時間的考驗之後,發現那種硬碰硬的流血殺戮式的戰爭機器,早就落伍了,比它早兩千多年的孫武的兵法著作,其胸襟、策略、思維比起《戰爭論》來說,不知超出多少。《戰爭論》僅以拿破崙戰爭為時代背景,很難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換句話說,東方兵聖跟西方兵聖的比較,不是一個檔次,大概只剩下孫武這一個世界兵聖了。
    中國歷代以來,研究軍事的專家,不知凡幾。近現代以來,雖然有些人也大量翻譯西方的戰爭理論著作,但是到最後研究的焦點還是回歸到中國的兵法。當然,《孫子兵法》是兵法之首,幾乎可以看成是兵法之源。《孫子兵法》傳下來的只有十三篇,大概六千多字,最長的一篇叫〈九地篇〉,這一篇有一千多字,佔了接近五分之一的篇幅,這一篇也是很精彩,講到「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一論斷。
     
    以《易》證兵
    我講《孫子兵法》,跟一般的講法不太一樣。雖然以《孫子兵法》十三篇為主,但是我會綜合運用《易經》來比證,這也是我多年來的一個心願,就是所謂的「大易兵法﹂。大家都知道,《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對各方面的思想都有影響,也直接影響到兵法。大概在二十年前,我就希望結合《易經》、《孫子兵法》來講,這個結合當然是立體的、動態的,對往後的《孫子兵法》和《易經》的研究都有幫助,都能夠刺激提升。
    一方面,在學習兵法的同時,可以幫助我們複習《易經》,更進一步探討、品鑒《易經》應用的彈性,讓我們體悟得更深刻。另一方面,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孫子兵法》研究也能夠增添一些新的靈感或者突破。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嘗試這種研究工作,雖然要真正落實或普及是高難度的,畢竟同時懂《孫子兵法》跟《易經》的人太少,能夠論述的更少。
    對於兵法的認識以及為什麼要學兵法,或者學了兵法之後要幹什麼。我想大家也清楚,《孫子兵法》講的是用兵之道,但二十一世紀並不流行打仗,世界大戰也幾乎沒有可能,用軍事衝突來解決國際紛爭的時代似乎很遙遠。但在現代社會,各種非軍事手段的鬥爭,諸如外交、談判、商場競爭,以及諸多的人際關係等,都離不開策略,也就是用兵之道。企業競爭如同行軍打仗,不抓住瞬息萬變的市場,就很難在競爭中立足。
     
    大易兵法
    把《易經》跟兵法做結合研究,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呢?還是湊熱鬧?抑或確實有一些關聯?這一連串的問題,我曾就此用《易經》的占卦來解決之。也就是說,建構大易兵法,可以更深層次探索《易經》豐富的內涵和運用的彈性,其卦象是復卦第四爻,把《易經》活用於兵法就是復卦第四爻爻辭所代表的觀念。
    第四爻爻辭稱「中行獨復」,爻辭說得很透徹,等於是背書保證。《四庫全書》中講《易經》影響到諸子百家,其中也提到兵法,甚至影響到佛道,都是言之有據的。換句話說,《易》為中國文化之源是有道理的,把《易》運用於兵法就是復卦第四爻的概念,第四爻爻辭說按照時中之道而行事,最好的策略是呼應復卦初爻核心的原創力。「獨復」的獨說穿了就是復卦初爻的天地之心、核心的創造力。
    核心的創造力在中國來說就是《易經》的思想,它就是一切創造力的核心,也就是復卦初爻。現在要把它運用到兵法上,兵法就從其中吸取營養成分。我相信當時的孫武在中國文化的薰陶下,不管他是自覺或不自覺,都受到《易經》思維的影響,加上其天資又高,而且家學淵源。
    說其家學淵源是有道理的,他是山東齊人,後來南下蘇州到吳國成就事功,也完成了他的傳世之作—《孫子兵法》十三篇,齊魯大地出文聖人,也出武聖人,文化思想底蘊非常強的。《武經七書》以《孫子兵法》為首,其中的《司馬法》的代表人物司馬穰苴在《史記》上也是有名的,《司馬法》這部兵書在當時的齊國的貴族中傳了好多代,也是跟孫家的脈絡有關的。所以家學淵源通常蘊養了好幾代之後,就會出這種奇葩,《孫子兵法》的出現一定有長久醞釀的文化背景,包括兵學的背景、兵學的教育,以及實戰的訓練。到孫武的時候集大成,這就是《易經》裡面活的資源,也就是復卦的初爻。
    復卦下卦震,為一切的主宰,「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在兵法的運用上就是上卦坤的廣土眾民、順勢用柔,在坤的平台上,把復卦初爻,也就是易道,《易經》核心的思維創造力,在第四爻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就是「大易兵法」。這個爻一動就很有活力了,復卦第四爻發揮作用,爻一變就是震卦,復卦的第四爻跟復卦的初爻完全相應與的,絕對契合,把內震發揮到外坤上,建立事功,運用到兵法就是大易兵法,而且是獨一無二的。跟西方的克勞塞維茨以降的近現代兵法都不同。第四爻「中行獨復」,〈小象傳〉講得就更透了―「以從道也」,「道」就是《易經》,《易經》為主,兵法為從,有主從關係。兵法所有的精湛思想的發揮或者發揚光大,如希望締造世界和平,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可以從復卦初爻所代表《易經》的博大精深的核心原創資源中提煉出來。兵法的運用完全依循易道,爻變是震卦,特別有活力。

    《孫子兵法》與和諧世界
    《孫子兵法》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和諧世界具有相當的貢獻。這在台灣成立中華孫子兵法研究會時,我們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易經》中,是咸卦第四爻,兵法發展的前景是下經第一卦咸卦第四爻爻辭所說的:「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也就是說,很多想法未必能落實,空想徒亂人意。
    想法雖然不錯,「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想促進和平,但是不見得能夠落實,很難推動,爻變為蹇卦,外險內阻,寸步難行。所以咸卦第四爻爻辭就先給我們一個藥方,先要正心誠意,心思不要太雜,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開落實,講究的不是想法,而是具體的做法。有做法之前,先要清除雜念,歸於一個真諦,即貞就吉,悔就亡,需要澄清思慮,正定思維。
    心中有所感、有感想,光是「憧憧往來」,不一定能落實。希望和平,不希望戰爭解決問題,就要有更高的智慧,不能有太多習氣。咸卦第四爻為什麼想得這麼苦?因為它就是希望和平解決,咸卦的〈彖傳〉最後說「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然後說「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下經人間世第一卦就希望追求和平,即和諧世界。
    人心不希望衝突,不希望殺來殺去,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同人、大有二卦也是這樣的思維,沒有人不厭戰,都希望和平,但是和平為什麼那麼難?咸卦講天下和平,是從聖人感人心而來,是有理論基礎的,有觀察、經驗背景的,跟上經的第一卦乾卦的〈彖傳〉完全呼應。咸卦講「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乾卦講「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根本就是完全呼應。第一卦都充滿了這樣的期許,但是事與願違,第二卦就開始出狀況,像坤卦馬上就「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乾卦講理,坤卦講勢,現實的形勢習氣總是讓人走迷路,沒有人要打仗,結果都上戰場。咸卦第四爻就像我們剛才講的,追求「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但是在第四爻的操作上,首先要「貞吉悔亡」,然後要想出確定可行的步驟來落實天下和平,中間當然還要「君子以虛受人」,放寬心,要吸收各方面的資源,不要搞紛爭,不要搞內鬥,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這也是一個民族的痼疾,是很要命的。
    咸卦第四爻也說明,如果光是想,不做是不行的,不做就是蹇卦的寸步難行,如果做就要跟咸卦的初爻「咸其拇」相應,要知行合一,才能落實。咸卦初爻跟四爻相應,跟「大易兵法」的復卦初爻、四爻相應是完全一樣的,外卦的第四爻跟內卦的初爻契合的關係,兩爻齊變就是既濟卦,渡彼岸,涉大川,成功搞定。換句話說,光有咸卦第四爻還不行,初爻的實際推動步驟不可缺少。
     
    從易經看鬼谷子

    摘文
    鬼谷子,傳說姓王,名詡,又名王禪、王通。一說為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淇縣)人,一說為戰國時期魏國鄴(今河北臨漳縣)人。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他長於修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鬼谷子具備通天之智。
    鬼谷子常入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於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是先秦諸子之一。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
    鬼谷子生於戰國時期,比老子、孔子稍晚。鬼谷子生平博學多藝,既通曉宇宙自然,又精於算術陰陽八卦,培養出多位奇才。孔子門人三千,但真正有名可查的只有七十二賢人,其中為人所熟知者亦屈指可數,而真正有大作為或大貢獻者也不過二、三人。然而鬼谷子的徒弟,在戰國時期屢屢登上歷史的舞台,左右著歷史的方向,如龐涓、孫臏、蘇秦、張儀、商鞅等弟子,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關於縱橫家的代表人物蘇秦和張儀,司馬遷就曾在其《史記》中鄭重寫道:「此二人真乃傾危之士也!」孟子也評價兩人:「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由此可見一斑!
    王道與霸道
    中國的王道思想,近年來逐漸發出聲音,主要針對的是政治、商業領域。在過去和現在的爭霸、競爭輪迴中,人們面對的是很艱苦、很慘烈的鬥爭。中國的王道思想,是傳統文化中儒家特有的思想資源。孟子在先秦諸子之中比較明確地標榜王道,但是他終生無成。在戰國時期七國稱雄、生死相爭的狀況下,王道肯定是沒有辦法落實的。
    王道與霸道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要的,王道思想的淵源是《易經》和《春秋》這兩部中國重要的經典。在《孟子》裡面也不是專門談王道與霸道,他只是在遊說諸侯的時候提出來。孟子不是口才不好,也不是文采不佳,但就是沒有辦法說服任何人,因為他的想法跟那個時代的節奏完全不協調。另外,孟子也可能受那個時代的刺激,他在特別標榜王道的同時,也非常地貶損霸道,甚至像齊桓公、晉文公這種對安定天下有很大功勳的王者,他也不怎麼認同,他覺得春秋五霸是社會往低端方向發展的推動者。而且,孟子還認為,真正的仲尼之門人弟子,要羞言五霸,應該談王道。這樣的看法就有點不合時宜了,所以他的說法也帶來很多的後遺症:一是他當時沒有辦法跟社會接軌,二是放言高論的態度對後世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其實,根據常識都可以判斷,施行王道需要具備足以稱霸的實力,是國家實力強大之後的一種選擇。沒有足以稱霸的實力,王道完全是空中樓閣。
    當然,孟子從人性出發,確實檢討得很到位:人確實是如此,由內聖到外王,會遭遇很多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讀過《易經》的都知道,從第七卦師卦到第八卦比卦,再往下推衍發展,就會看出霸道的局限,然後才有可能發展成同人卦、大有卦的王道,才會實現世界大同。一個企業要講王道,一定要有強大的、絕對的生存競爭實力,然後行有餘力,才有機會回饋社會,才有機會去推動王道思想。對於國家來說,就更是如此。
    如果專在文史科系、院校去談所謂的王道,或者研究《易經》、《春秋》,因為是關在學院的象牙塔裡面,跟社會完全不通氣,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易經》、《春秋》展現了內聖的境界,而外王也很重要,王就是王道、平天下。王道政治要落實,沒有比實力更重要的了,沒有實力統統都是空談。
    我們先用比較熟悉的《易經》密碼來闡述王道思想,沒有比這個更完美的了。
    第一個當然是師卦和比卦。要實現王道,必掌握師卦、比卦中打打談談、談談打打的策略,有時候鬥爭,有時候合作,既鬥爭又合作在這兩個卦中體現得很充分了。師卦的卦辭、爻辭沒多少字,但是兵法中一些重大的原則都涵括其中。依此類推,比卦也是一樣。你可千萬不要小看比卦,所有外交談判、縱橫捭闔的重大原則都高度濃縮在比卦的卦辭、卦象、爻辭及《易傳》中。其中包含著精簡的、可以運用到無窮的外交智慧。師、比的關係,我們要徹底掌握,而師、比二卦六爻全變的錯卦就是同人卦、大有卦代表的王道理想。所以師、比、同人、大有這四個卦錯綜交互的關係就很重要了(欲知上述四卦的詳解,請參看拙著《易經密碼|易經六十四卦的全方位導覽》)。假定我們把這些關係琢磨透了,再切入《鬼谷子》、切入《戰國策》、切入縱橫家,就一點也不困難了。
    師、比二卦相綜一體,同人、大有二卦也是相綜一體,師、比二卦跟同人、大有二卦又相錯。師、比二卦在同人、大有二卦之前,以對霸道的瞭解作為鋪墊,然後才談王道。當然,中間發展的過程,熟悉《易經》卦序的就知道,師、比二卦經過小畜、履二卦,經過天旋地轉大環境變動的泰、否二卦,然後才能進入同人、大有二卦的境界。
    師、比、同人、大有這四個卦裡,突顯的就是比卦。所有的外交活動、縱橫天下之術的運用,跟打仗的師卦一樣,兩個卦都有坎險。「險之時用大矣哉」(《易經.坎卦》),兵行險招,外交也是行險,而且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不僅是打仗險,外交戰也是險得不得了。舉例來說,我們小老百姓出去跟人家接觸,一談話,三句話不投機,談得不愉快不說,而且還有可能終身結仇,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地方得罪了人家。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外交是有風險的,但是利益也藏在其中。風險與利益是恆存的,只要你能夠克服險阻,冒險犯難,談判也能夠獲得大成功。好的資源既代表風險,也代表利益,這是一定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面對形勢的虛實無常就要機變靈活。外交談判也是因時因地制宜,依據不同的對象,要靈活得像水一樣無常形。戰爭是無常勢、無常形的,變化萬千,唯變所適;外交更是如此,察言觀色,談不攏時馬上話鋒一轉,又換一套說辭,所以它也是多變的,就像水無常形一樣。象徵人生最後成功的水火既濟卦和火水未濟卦,裡面都是水、火的交融,即坎險跟智慧光明的較量,最後決定人生是「既濟」還是「未濟」。
    坤代表地,是以柔克剛、以小博大、順勢用柔的,而且一定涉及廣土眾民,所以比卦的外交要有坤卦的本事,該忍耐時要忍耐,該含蓄時要含蓄,這裡面一不小心就會迷失,路線錯誤,判斷就錯誤。我們還要廣結善緣,要厚德載物。坤卦的(彖傳)裡面講了三個「無疆」(行地無疆、應地無疆、德合無疆),說明外交沒有任何疆域、國界的限制,要廣結善緣,搞好周邊關係。

    從易經看冰鑑:觀人術寶典

    神骨第一
    「神骨」,骨是人體中很重要的部分,人的整個皮囊就靠骨頭在裡面撐著。骨在內,表現在外的是氣,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骨氣。有一些人有傲氣,有一些人有傲骨。骨氣,是內在的支撐起一切的東西,但是有比骨還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神」。不管怎麼講,骨還看得見,神則無形,《易經.繫辭傳》就說「陰陽不測之謂神」,〈說卦傳〉也說「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因為神是無形的,無定在,無所不在,故又稱「神無方而易無體」。無體無方的東西,要怎麼掌握呢?
    本篇稱「神骨」,「神」在「骨」之前,說明無形勝有形。就像《孫子兵法》所云:「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無形」才是形的最高境界,無形的東西就很難鬥。《易經》中的巽卦也是無形的,在憂患九卦中段位最高的就是巽卦。有形的就落入下乘,好對付;無形的,神乎其神,怎麼對付?巽卦稱「君子以申命行事」,「命」就是天命,天命是無形的,怎樣才能彰顯呢?就得靠後天不斷地行事,深入再深入,低調再低調,去揣摩、體會,去實踐、揮灑,才能申命。你瞭解自己嗎?瞭解別人了嗎?如果沒瞭解,就要深入、虛心,最後才能改變宿命、業障、習氣。習氣在佛教來講,是你累世積下來的,在你此世的修行中,要把積累的習氣統統改掉了,才能申命、變化氣質。
    總論
    語云「脫穀為糠,其髓斯存」,神之謂也。「山騫不崩,惟石為鎮」,骨之謂也。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
    「語云」,俗話說。「脫穀為糠,其髓斯存」,這當然是象徵筆法。「脫穀為糠,其髓斯存」,有一點像《易經》中的剝卦上爻「碩果不食」,果皮、果肉不是最重要的,裡面的種子才是最重要的,那才是創造力的源頭,也是每一個生命的基因跟其他生命不一樣的地方。子女會像父母,不可能全像,跟他的兄弟姊妹也不會全像,那就是「獨」。桃仁能生成桃子,不會長成杏子。我們探到裡面的精華,會發現每一個生命都不一樣。可以「人同此心」,但不可能「人同此獨」。「脫穀為糠」,就是突破外面的假象,「其髓斯存」,就是看到真相。
    「神之謂也」,神就是這個東西,要剝極了才能復。一般人只看表象,而高手是剝到最後,探知真相。這就是《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要怎麼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需要最深奧的智慧,才可以「照見五蘊皆空」,把所有的東西都探透,看到裡面的真實,才能「度一切苦厄」。《冰鑑》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要探到神,不然一開始就會陷在形裡面。全句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俗話說:「去掉稻穀的外殼,就是沒多大用的糠,但大米這一稻穀的精髓仍然存在」,用在人身上來說,就是人的內在之神。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識人要向深處探求。
    那麼「『山騫不崩,惟石為鎮』,骨之謂也」呢?「騫」就是虧,剝卦就是山騫的象,岩石日漸風化。剝卦〈大象傳〉稱:「山附於地,剝。」山被不斷地風化侵蝕,但是它不會崩塌。為什麼?因為它有骨,即基本的岩石架構,就像人的身體一樣,即使外表消瘦不堪,但還是有骨撐著。就像稻殼剝掉了,但是裡面最重要的米還在,那是最基本的生命力。「山騫不崩」,雖然不是青春永駐,但是基本的樣子還在。換句話說,「骨」很重要,傲骨嶙峋。「山騫不崩」,為什麼不崩?因為山是石頭構成的,哪有那麼容易垮呢?「『惟石為鎮』,骨之謂也」,山沒有那麼容易崩,因為有石頭鎮住了,就像骨骼能支撐人體一樣。這句話完整的意思就是:「山體表面的泥土雖然常會流失,但山不會崩塌,靠的就是其主體部分—岩石」,岩石就相當於人體最堅硬的骨骼部分。
    「『脫穀為糠,其髓斯存』,神之謂也;『山騫不崩,惟石為鎮』,骨之謂也」。一句廢話都沒有,提醒我們掌握本質,瞭解基本架構。所以,神骨當然無比重要,禁得住歲月的風霜,一個人只要本質存在,外面再怎樣風雲變色,都打不垮。
    一個人的神骨實在是很難琢磨,但不要緊,下面開始具體講述。我們先看「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就是整體,一個人一身的精神主要集中在兩隻眼睛上。一身精神,完全表現在靈魂之窗—眼睛上。我們常常講「眼神」,一個人有沒有神采,就看眼睛。雙目炯炯有光,精神自然煥發。換句話說,精神的落腳點體現在眼睛。雖然「神無方」,但是眼睛突顯人的神。
    從古到今的美人,她的眼睛起碼不會難看,光那眼神就勾魂奪魄,再不然就水汪汪,很多文人看了直說要淹死在那一汪水裡。這就是整體的精神突顯在眼光的流動中。有的人心性不正,眼睛看起來不是色瞇瞇,就是渾濁無光;有的人感覺就不一樣,目光如電,懾人心魂。「一身精神,具乎兩目」,說明神是無形的,但也能表現出來,主要表現於兩目。如果兩目之中有一些缺陷,人的精神肯定就差很多。孟子觀人的時候,為什麼要說觀其眸?因為眼神太重要了。《孟子》中提到一個名叫北宮黝的人如何養他的勇氣—養勇,就是「不膚撓,不目逃」,肌膚被刺不退縮,眼睛被人瞪著不逃避。也就是說,心底坦蕩,眼睛可以直視別人。一般人如果遇到一些不敢直視的情況,通常就氣餒了,不敢直視。小孩子就敢直視,眼光清澈,完全不會畏懼。眼神一旦不是很寧定,人就開始躲閃、逃避,甚至墮落。嗜欲漸深,天機漸淺。《易經》中的睽卦之「睽」,不也是眼睛出問題了嗎?其上爻「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看到很多奇怪的東西,不是看到滿身泥巴的豬拉車子,就是看到載了一車子的鬼。也就是看到別人都覺得是壞人,看到的只有老牛破車,這就是你的欲望、憤恨蒙蔽了理智,讓你的神都有問題。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一個人的骨相,主要體現在他的一張面孔上。面部就等於是全身骨相的縮影,分析骨相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看你那一張臉。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人的身體各個部分都息息相關。像看人的耳朵、舌頭,就能知道人體的某個部位有何毛病。神骨是最重要的,它體現了內在的實質。讀書讀得心醉神迷,最後還是要問,在二十一世紀我們所讀的書該如何與實踐結合起來?如果無法落實,那對這書真該打一個問號了。儒、釋、道,它們都要面臨操作性的考驗,就是要落實。《金剛經》很多人都喜歡念,念了心裡很舒服,怎麼操作呢?這是要問自己的問題。經典當然是可以落實的,它不是空泛的理論。《冰鑑》同樣告訴你如何操作,就如「一身精神,具乎兩目」,是不是把焦點告訴你了?還有「一身骨相,具乎面部」,面部也有骨,那是最重要的,也是具體而微的。研究面部就可以瞭解全身整體的骨架了。
    「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冰鑑》的作者認為面相學裡面有百家學說,高手如雲。他們會「兼論形骸」,討論這個,也討論那個,但是討論了半天,就不像他這個「高級知識分子」「先觀神骨」。「文人」,完全是正面的意思。他覺得自己才是文人,不去討論鼻子、耳朵,也不去討論臀部或者手腳,直接從觀神骨開始。神骨才是面相的精髓,才是要點中的要點。那些看相的人,一看到那些肥頭大耳的,就說他會發財,即所謂的「十肥九富」,這就有一點「兼論形骸」,不是究竟。文人的做法是「先觀神骨」,這才是高級的。
    「開門見山,此為第一」,文章的做法很重要,包括做事也是如此,首先就要懂得開門見山,把要點在簡短的總論中寫出來,讓人家知道文章的主旨在哪裡。不要東扯西拉,讓人看完文章,還茫然不知你在說什麼。「開門見山」是最重要的。不要迂迴又迂迴,繞彎又繞彎,不如開門見山,把重要的東西先揭示出來,開宗明義。《易經.繫辭傳》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易簡」的重要,整個〈繫辭傳》通篇都在講「易簡」。「易簡」就是《易經》的開門見山,以此為第一,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