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K1S-A900GHBL4

中國佛教文學史下冊(軟精裝)

驚喜優惠
$510
$600
  • 宋代以降的中國佛教文學史,既是佛教的,也是文學的重要資產。
  • 研究近世佛教文學,除了填補學術研究的大片空白之外,
  • 對認識佛教的修行實踐、文學、歷史等各個不同層面的特殊性都有不能忘卻的重要意義。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1200回饋80P幣(限量)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鑽水果茶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7-11】單筆滿$699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紐奧良雞翅兌換券乙張(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宋代以降的中國佛教文學史,既是佛教的,也是文學的重要資產。研究近世佛教文學,除了填補學術研究的大片空白之外,對認識佛教的修行實踐、文學、歷史等各個不同層面的特殊性都有不能忘卻的重要意義。


    ★目錄:

    作者群簡介
    推薦序              依空法師
    主編序              廖肇亨
    撰寫原則、撰寫方式與體例

    第一章 緒論  (廖肇亨)
    第二章 宋代的禪門偈頌 (黃敬家)
    第三章 宋代的詩歌與佛教 (黃敬家)
    第四章 宋代的詩學理論與佛教 (廖肇亨)
    第五章 宋代的小說與佛教 (林韻柔)
    第六章 宋代的佛教史傳與散文 (林韻柔)
    第七章 金元的詩學與佛教 (廖肇亨)
    第八章 宋金元的戲曲與佛教 (林智莉)
    第九章 遼金元的佛教史傳文學 (林韻柔)
    第十章 明代的佛教詩歌 (廖肇亨)
    第十一章 明代的詩學與佛教 (廖肇亨)
    第十二章 明代的小說與佛教 (劉家幸)
    第十三章 明代佛教戲曲 (林智莉)
    第十四章 明代的佛教歌曲與說唱文學 (李淑如)
    第十五章 明清的佛教史傳文學 (簡凱廷)
    第十六章 清代的佛教詩歌 (廖肇亨)
    第十七章 清代的詩學與佛教 (廖肇亨)
    第十八章 清代小說與佛教 (劉家幸)
    第十九章 清代佛教戲曲 (林智莉)
    第二十章 清代的佛教歌曲與說唱文學 (林仁昱)
    第二十一章 清代的佛教方志 (徐維里)


    <作者簡介>

    編者:廖肇亨
    東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文學理論、近世東亞佛教文化史、東亞文化交流史等。曾獲得中研院優秀年輕學者著作獎(二○○五年)、日本中國學會報特約撰述等榮譽。著有《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忠義菩提:晚明清初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編有《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研究論集》等,譯有日本荒木見悟《佛教與儒教》。

    作者群簡介(以文章先後排序)
    廖肇亨
    東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文學理論、近世東亞佛教文化史、東亞文化交流史等。曾獲得中研院優秀年輕學者著作獎(二○○五年)、日本中國學會報特約撰述等榮譽。著有《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忠義菩提:晚明清初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編有《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研究論集》等,譯有日本荒木見悟《佛教與儒教》等。

    黃敬家
    一九七○年生,臺灣臺中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主要從事宋代僧傳及禪宗文學與文化研究。著有專書《唐代詩禪互涉現象──文學發展史的側面考察》、《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詩禪、狂禪、女禪:中國禪宗文學與文化探論》、《寒山詩在宋元禪林的傳播研究》等,以及學術論文等二十餘篇。

    林韻柔
    一九七七年生,臺灣嘉義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招聘研究員、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客員研究員,現任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佛教史、東亞文化交流史等。著有《唐代佛教群體的記憶與信仰實踐》與〈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成立――北朝至初唐的五臺山信仰〉、〈凝視與再現:天台山記中的宗教文化記憶與行旅書寫〉、〈戰後初期臺灣佛教勢力的競合――以玄奘靈骨來臺為例〉等研究論文二十餘篇。

    林智莉
    一九七三年生,臺灣高雄人,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亞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現任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戲曲、宗教文學、戲曲文化學。著有專書《明代宗教戲曲研究》、《儀式、信仰、文化——明清宗教戲曲景觀》及〈二十一世紀初臺灣佛教歌仔戲演出現象與發展演變探析:以現代劇場歌仔戲為觀察對象〉、〈遺民的求仙路:從《化人遊》與《赤松遊》看丁耀亢的遊仙與證道〉、〈熱鬧場中度化有緣:從明末清初佛教中人戲曲創作觀點看戲佛融通的可能性及其創作規範〉、〈明末清初淨土思想對戲曲的影響──以《歸元鏡》為探討〉、〈論明代宮廷大儺儀式鍾馗戲──兼論鍾馗形象的轉變〉等多篇論文。

    劉家幸
    成功大學中文博士。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助理教授。曾任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員、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外國人共同研究者、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本漢文學、黃檗文化。曾獲得國科會年輕學者養成計畫愛因斯坦類(二○二○年)。著有〈晚明清初渡日華僧高泉性潡《釋門孝傳》初探〉、〈虛靈不昧托青蓮:黃檗四祖念佛獨湛感應書寫義蘊探析〉、〈峭壁空中湧聖泉:江戶禪林有馬湯山地景文學探析〉等單篇論文,編有《日本.大典顯常《小雲棲稿》校注》。

    李淑如
    一九八一年生,臺灣雲林人,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臺灣首府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臺南應用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現任成功大學中文系約聘副教授。學術專長為古典小說、民間文學、民間信仰,二○二二年獲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補助。主要著作有《河陽寶卷研究》、《閩南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水神與財神信仰》及〈張家港地區薦亡法會儀式與宣卷調查報告〉、〈從江南到臺南——臺南總趕宮總管傳說之演變與信仰網絡的形成〉等相關論文二十餘篇。

    簡凱廷
    一九八一年生,臺灣新北市人,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博士後、日本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約聘助理教授,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明清佛教文獻與思想。著有〈晚明義學僧一雨通潤及其稀見著作考述〉、〈晚明唯識學作品在江戶時代的流傳與接受初探〉、〈被忘卻的傳統:明末清初《成唯識論》相關珍稀注釋書考論〉等數篇論文。

    林仁昱
    一九六九年生,臺灣宜蘭人,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以敦煌文獻與文學、佛教文學與文化、歌謠俗曲與民間風俗、傳說為主要研究領域。著有《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廿世紀初中國俗曲唱述人物》、《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等專書及〈《觀音十二圓覺》的菩薩化身與度化對象探究〉、〈臺灣日治時代「盂蘭盆會」法事觀念與實踐探究〉、〈星雲大師「人間音緣」歌詞的文學表現及其效應〉等相關論文數十篇。

    徐維里
    一九八二年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與文化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博士論文以研究靈隱寺志群為題,關注漢傳佛教方志中的政教關係與方志的史學史意義。研究興趣為近世以降的三教關係、佛教史學史、清規,杭州佛教以及佛教居士史。著有學術論文〈近世禪宗清規中的金錢觀〉。


    ★內文試閱:

    ‧推薦序

    穿過荊棘林
    廖肇亨

    歷時良久的戰役終於告一段落,不免有種清理戰場的心情。一點也沒有橫槊論詩的豪情慷慨,相反的,內心盈漾的始終是困乏、不安,以及充滿未知的恐懼。

    宋元明清以降的文學與佛教,幾乎是學界人跡罕至的荒野,日後看起來,或許更像是鄰近鬧區郊山完整生態調查報告之前的物種觀察筆記。在此之前的研究調查多數欠缺翔實的第一手觀察,除了寥寥可數的數位知名詩僧(例如蒼雪讀徹或擔當普荷)之外,多半仍處於想當然爾的敘述,或者先入為主觀念型模的套用(例如懷念故國的遺民)。

    儼然一片雜木林,林中路交錯縱橫,沒有任何路標指示,暗中摸索的恐懼遠大於發現新物種的期待。雖然鄰近的文學、儒學、歷史等國度早已春色滿園,遊人如織,儘管宋明詩學的核心命題就是「以禪喻詩」,善於書畫的僧人不計其數,帝王也曾經與高僧討論《西廂記》,神異僧的身影在各種小說來回穿梭,但宋代以來的佛教與文化書寫之間的學術研究,仍然鳳毛麟角(絕不誇張),宋代以後的佛教文學史的作者群用最高度的熱忱,挑戰這個最艱鉅的任務。

    日本史學家內藤湖南有所謂「唐宋變革」之說,雖然學界至今對此並無定論。但宋代以後與在此之前的社會、文化、宗教都大異其趣則自不待言,傳統的理論架構或觀念方法未必能完全適用也是意料中事。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大概不難理解為何「近世佛教墮落論」會如此大行其道,以致形成牢不可破的價值前提,造就今日問津者寡的景觀。反觀歐美學界,有從寺廟談北京,談論元明知識階層與佛教,仍卻被推崇為先知卓見,宛若千年之暗為一燈之明所破,殊不知有一群人不計毀譽,不辭艱辛,正在不見天日的密林中為調查新物種,開闢新路徑,在遮蔽天光的密林中,奮力讓第一道光照入此間。

    禪門有言:「穿過荊棘林,方為弄蛇手」,傳統上,多將「荊棘林」理解為文字,置諸此地完全可以相通。又言:「慣弄靈蛇之勢,赫赫萬層;活捉生馬之威,昂昂千里」,不過初稿完成之後,完全沒有開路先鋒或活捉生馬的顧盼自雄,更多的卻是老農「晨興理荒穢」的感慨,這裡呈現在眾人面前的畢竟仍然帶有強烈的實驗性質。宋代猶有可說,元代以後所列舉的諸多文學作品,不僅一般人罕有耳聞,學界多半也十分陌生,感謝《中國佛教文學史》下冊的作者群,在閱讀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後,披荊斬棘,大致摸索出一條可行的道路。同時為了這本書,作者群曾經舉辦多次研討會,大家一起商討彼此之間未盡合宜之處,共同修改,儼然就是戰場上奮力求生的戰友,比戰役的成敗更令人關心的是曾經休戚的革命情誼。成功與失敗,非我輩所能置喙,只希望對日後踏上這條道路的有心人有一點幫助。

    感謝上冊主編蕭麗華教授、佛光文化社長滿觀法師協調出版相關事務。對於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作者群:黃敬家教授、林智莉教授、林韻柔教授、劉家幸教授、李淑如教授、林仁昱教授、簡凱廷教授、徐維里博士,內心的感謝無以言表。還有為聯繫研討會與編輯作業,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員冠儀、李潔、祖恩,及遠赴異鄉的志鴻、珮君。人生雖然並不完美,但畢竟曾經我們一起走過這段時光。

    穿過荊棘林是個重大的挑戰,但畢竟跨出了第一步。

    ‧摘文

    前言:從近世佛教文學研究的困局談起
     
    《中國佛教文學史》下冊主要處理的時代是宋元明清,基本上以民國肇建為時代下限,大抵約等於近世到近代的歷史階段。撰寫此一時期的佛教文學史難度甚高,遠邁前代,究其緣由,至少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不論是詩詞、小說、戲曲、說唱文學,流傳至今的作品數量往往過於龐大,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通覽全部的作品,傳世作品中真偽相半,還有大量的作品雖然在各種目錄或筆記小說中有所記錄,但卻未能獲見。總而言之,也就是所謂大體符合佛教文學作品,尚未充分完備的整理,連完整的目錄尚付之闕如,一般學者不免有大海撈針的茫然之感,遑論深刻的學術研究,事實上,不只是佛教文學,而是宋代以後的文學史整體,缺乏完整系統性的書志學調查,也有類似的問題。作品的數量雖然多不勝數,但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增加討論的難度。

    (二)宋代以後,不論是佛教或是儒學內部,甚至道教,都展示出強烈的融合傾向。華嚴學與宋明理學的關係密切,思想史家於此無法視而不見,莊子乃成達摩東來前之禪。金元時期有「孔門禪」。雖然護國佛教的思想在佛教淵遠流長,但宋代以後,很明顯受到儒家忠義精神的影響,南北宋之交,臨濟宗的禪師大慧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年)言:「菩提心則忠義心」,雙方水乳交融,可以思過半矣。明清之際的佛門又喜言孝,許多禪師本身就是鄉里聞名的孝子,佛門又編纂《釋門孝傳》,用以破除儒家對佛教「無君無父」一類的批評,如此一來,與儒家的距離又更進一步。佛門內部,「性、相和會」或「禪淨兼修」也蔚然成風。道教內部諸多神明原本來自佛教,例如哪吒三太子或濟公禪師。這種各種宗教相互強烈融合交攝傾向的結果,使得彼此之間的標識性特色難以辨認。在佛教傳入中國的中古時期,曾經興起種種強烈的辯論,例如「神滅論」,然而宋代以後,經常簡化成為排佛或護佛,與其說是思想內涵的討論,無寧更近於基本立場的宣言。經過各種融合的過程之後,所謂「本質」更加難以確認。

    (三)更根本的困難在於:學術界對於近世漢傳佛教往往十分貶抑,日本學界稱之為「近世佛教墮落論」,諸多影響深遠的學術專著對於近世佛教往往十分輕蔑。例如辻善之助(一八七七—一九五五年)的《日本佛教史》、忽滑谷快天(一八六七—一九三四年)《禪學思想史》,乃至於二十世紀中葉出版的《亞洲佛教史》,言及宋元以後的佛教,經常用「庶民佛教」或「世俗佛教」一語概括,主要論點在於近世以來沒有新的佛教宗派出現,或在義理上沒有新的創發,或是無法維持各個宗派獨有的特質,而讓其他宗派,甚至佛教以外的思想流派(例如儒家或道教)滲入。傳統佛教史每喜言隋唐為佛教的黃金時代,各種宗派紛紛問世,然而可惜盛世之後難以為繼,遂步步淪落,此等說法入人甚深,致使近世以後的佛教備受批評。最初努力反駁此種論調的是日本學者荒木見悟(一九一七—二一七年),他以晚明中國佛教為例,強調晚明佛教自有時代脈絡,與其他流派的融合帶有強烈的現實需要,是因應時代的呼聲,而非追求類似學問真空狀態的「純禪」或「純淨土」之說,力駁墮落之說。邇近,日本學者末木文美士(一九四九—二一六年)、西村玲(一九七二—)透過史料的解讀,說明日本在江戶時期佛教的興盛與活力,絕非「墮落」一詞可以窮其底蘊。以中國來說,晚明清初的佛教盛極一時,高僧輩出,而且在各個領域都有極高的成就,特別是詩文書畫。從某個角度看,「庶民佛教」或「世俗佛教」意味著與社會、文化、民俗更緊密的結合。同時,所謂「近世佛教墮落論」的另一個原因其實與前述文獻尚未經過學界系統化的整理有關,對近世佛教著作未能充分掌握,誤以為日本學界整理的《大正藏》或《續藏經》已經將近世佛教文獻一網打盡,殊不知近世藏外文獻極為豐富,遠非現有《藏經》所能盡,然而學界於此尚多餘蘊未發。即以佛教文學的大宗詩歌而言,明清時期的詩僧與僧詩,就目前所能掌握的資料來看,不論人數或是著作,數量之多,題材之廣,都遠非前代可比。是以明清之際的批評家錢謙益(一五八二—一六六四年)在其編選的《列朝詩集》當中,為僧詩獨立一個門類。不單只是出自個人的宗教信仰,更重要的是明代僧詩已經漪歟盛哉,批評家無法視而不見,清代更是有增無減,可惜學界仍於此多不甚了了,故而類似「近世佛教墮落論」的說法仍然大行其道,致使無法客觀評價其貢獻與特色。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