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K1S-A900FRABO

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花見小路的攝影美學∼用手機拍出PRO級影像作品

驚喜優惠
折扣價
$435
網路價
$458
  • 登記送

    【OK】單筆滿$1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OK購物金50元(限量)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辣味雞柳條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抽

    App限定-全站指定品單筆滿額登記抽Whoo后經典禮盒/LG洗衣機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786263531222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23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你覺得這是單眼相機拍的?
    還是手機拍的?
    用什麼拍不重要,拍得好看才高招!

    每個人都想當網美,但是可以拍出網美照的人少之又少,
    明明手機的拍照功能一台比一台強大,
    但為什麼同一台機器拍出來的同一個場景就是有天地的差別?
    不要以為網美照都是攝影大師用專業相機拍出來的,
    其實只要打開每個人都有的「攝影眼」,
    你我都能拍出吸引人們目光的照片。

    本書利用手機機動性強的優勢,讓每個人都能輕鬆學會捕捉瞬間美景的攝影技法,培養專屬於你的攝影眼。書中以「旅行」為主軸,將場景分門別類,仔細說明不同情境,該如何拍出最具質感的美照。
    最熱門的手機攝影達人王小路用親切而容易理解的口吻,說明熟悉光線對影像的影響、拍攝的主題、構圖基本原理,教你如何解構一張好照片的元素,一本書抵過數堂攝影課,抓住眼前最迷人的瞬間。


    ★本書特色:

    ▲文字簡單易懂,不使用冷僻艱深的專業字眼,讓新手也能輕鬆進入狀況。
    ▲類似場景的成功照與失敗照相互對比,可以一下子就看出調整後的差異。
    ▲無論是小景或大景,本書一次教你學會,買書等於上課,超划算。
    ▲以旅遊為整本書的企畫概念,帶著書一起出去玩,輕鬆記錄旅途記憶。
    ▲每個人都有攝影眼,本書目的就是教你打開它,讓自己就是攝影達人。


    ★目錄:

    前言
    Chepter1手機攝影基本功
    1. 跳脫框架重新認識你的手機:拍照功能
    2. 一定要學會的手機拍照功能
    3. 照片好不好看,構圖真的很重要
    4. 決定照片生死的最關鍵因素:光線(進階教學:逆光)
    5. 稍微挪動拍攝方向就有驚人效果:角度(進階教學:微距)
    6. 善用就能創造絕美影像:前景(進階教學:前景運用)


    Chepter2帶著手機去旅行 人物篇
    1. 人帶景、景帶人,還是人景並重?
    2. 拍出細長美腿的關鍵
    3. 眼神是照片的靈魂
    4. 人景合一的夢幻效果(進階教學:運用人像模式)
    5. 輕鬆拍出瓜子臉及深刻的臉部輪廓
    6. 躍動感這樣拍(進階教學:連拍)
    7. 在倒影中看見不一樣的她/他
    8. 一人自拍、多人自拍都好簡單
    9. 拍出絕佳藝術感的小撇步:剪影

    Chepter3帶著手機去旅行-食物篇
    1. 把食物拍得食指大動的關鍵
    2. 輕鬆拍出滿漢全席的彭湃感
    3. 誰說美食就要擺在桌上拍
    4. 記錄下大啖美食的瞬間(進階教學:人像模式)
    5. 文青咖啡廳的午後紀實
    6. 昏暗的氣氛餐酒館也好拍(進階教學:夜間模式)
    7. 路邊攤這樣拍

    Chepter4帶著手機去旅行-風景篇
    1. 不同天氣狀況的拍攝密技
    2. 磅礡大景盡收眼底
    3. 巷弄光影的變換
    4. 霓虹閃爍的都市幻象
    5. 在森林裡深呼吸
    6. 粼粼波光的魔幻世界
    7. 凝結白浪滔滔的瞬間
    8. 震撼銀河與星光通通收進相片裡
    9. 從火車裡凝視窗外飛逝景物

    Chepter5帶著手機去旅行-動物篇
    1. 動來動去的動物這樣拍(進階教學:連拍)
    2. 皮毛光澤感靠這招拍出來
    3. 動物身上的細節是重點(進階教學:微距拍攝、變焦)
    4. 動物+小孩=無敵

    Chepter6色彩決定照片的靈魂
    1. 不同色溫帶出的不同情境
    2. 小路的御用修圖APP推薦
    3. 剖析日系清爽色彩因子
    4. 如何調出濃郁的強烈色彩
    5. 黑白照的獨特魅力

    結語


    <作者簡介>

    王小路
    台灣知名手機攝影達人
    *三星、VIVO、華為、OPPO等手機大廠特聘講師
    *屢獲國內外手機攝影比賽大獎
    *國內外授課一千場以上,超過二萬人。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FantasyLU

    採訪撰文:艾格
    洪孟樊,有個冷僻的筆名:艾格。深耕經營紙本雜誌、書籍、線上媒體多年。專長為提供品牌精神、人生故事、企業內/外部溝通、書籍撰寫等撰述服務。
    專頁:www.eigerhong.com


    ★內文試閱:

    ‧前言

    以前不離不棄是夫妻,現在不離不棄是手機!
    記得有一個學生告訴我 幾年前她老公熱衷玩單眼攝影,每次出國揹著沉重的攝影器材,回到飯店就已經腰酸背痛,所以小孩只能由她一個人抱著,非常累。重點是老公總是忙著拍攝,相機很少有全家福入鏡,真的有點可惜。
    過了一段時間,她跟老公討論,出國是否不要再帶單眼相機?雖然老公表示,難得出國,用單眼相機才能拍出好照片,但她只回了老公一句:「每次你只顧著拍照,但全家人卻連一張合照都沒有,是不是這次帶手機就好?」
    兩人達成協定之後,那次的日本行,他們只帶了手機和自拍棒,老公不但可以一起照料孩子,旅行也變得好輕鬆,而且………全家福可以一起入鏡了耶。
    過去我出國,也多會背著數位單眼相機,但常常不是記憶卡壞掉、電池忘了帶、背包太重,懶得背出門……所以大多時間都只能帶著手機拍攝。
    這些照片在社群媒體分享時,很多朋友也給予肯定,於是我開始思考,若20%的人們有單眼相機,那麼剩下80%的人要該如何才能拍出好照片呢?
    不可否認地,單眼相機是很好的攝影器材,畫素高、畫質細膩,大圖輸出也能看見細節,還可以搭配各種不同功能的鏡頭,創造出不同景深及層次。不過相對來說,操作也較複雜、重量較沉重、添購器材的成本……等因素,入門門檻高,並非人人都擅長使用。
    既然每種攝影器材都有優缺點,那就選擇一個合我用的吧!
    知名攝影師Chase jarvis 有句名言:「最好的相機,就是現在你手上的那一台。」
    他指的不是手機,而是當你想拍照的時候,能拍攝捕捉到那一瞬間,就是最好的相機。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的確是最好的隨身相機。
    我的想法是:想拍到一張好照片,器材很重要,但使用器材時的思考,更加重要。本書就想帶領攝影的初學者,用最方便的器材、不用花太多錢、不需過多技巧,就可以一起享受攝影的樂趣。
    現在開始,我們一起帶著手機來一趟充實的影像學習之旅吧!

    跳脫框架重新認識你的手機:拍照功能
    對我來說,器材好壞的確很重要,但器材後面的思考模式,更加重要,所以我常對學生說:「當你看到一幅很美的畫,你會問畫家:『請問你是用哪支畫筆畫的嗎?』」
    很多人以為我多年來都拿手機拍照,應該不懂單眼相機,其實在高中時代,剛接觸攝影時,我使用的就是底片單眼,還曾進過暗房沖洗照片。進入數位時代,我也曾購買數位單眼相機,但因個性比較急,用數位單眼相機拍攝,光是思考如何配合畫面設定數值,就花了不少時間,而且數值間環環相扣,很讓我頭痛。

    這是單眼相機還是手機拍的?
    直到智慧型手機上市後,每一代的新手機,在相機畫素、畫質、感光元件越來越好,攝影功能更是每年都是跳躍式升級的情況下,人像、廣角、長焦、微距、夜拍、長曝……一支手機就能包辦,可以拍攝的題材也越來越多了。
    我有很多攝影的好友,每次外拍他們都將最好的器材帶出來,有次準備吃飯前,我們將全部的攝影器材攤在桌上,這些器材的總額,應該可以買一台汽車了,而我……總是最小台的那一個。以下就用幾張照片考考大家,能否分辨出來是用單眼還是手機拍的?

    前製做得好,後製沒煩惱
    無論用任何器材拍照,我都將攝影分為:前製跟後製。按下快門之前的準備工作叫「前製」;按下快門後就是「後製」。當我看一張照片是否吸引人,通常是從以下幾個重要元素觀察:光線、視角、主體如何呈現去分析,接著再進一步觀察構圖美感。所以前製做得好,後製沒煩惱,只要在拍攝前先做好準備,甚至可能完全不用做後製,能夠相片直出,也很值得讚許啊。

    前製:我的拍攝前注意事項
    1.光線:攝影是用光的藝術,善用光影會讓畫面有層次。
    2.視角:依主體高度來安排拍攝角度,會呈現不同的畫面。
    3.主體:如何凸顯主體,去蕪存菁,讓畫面更聚焦。
    4.構圖:構圖是匯集各年代藝術大師的美感基本原理,建議可以理解消化後,再慢慢做變化。

    後製:拍攝後我會做的工作
    1.適度調整明暗對比。
    2.調整色調。
    3.裁切、調整水平。

    去蕪存菁,讓主角更突出
    常有學生問我:「想拍好照片,要先學構圖嗎?」
    我常分析大部分初學者的照片,共通問題,通常是光線、視角,另外則是「定位主體在畫面的位置」,因為畫畫是加法的藝術,攝影是減法的藝術,若畫面雜物太多,要懂得去蕪存菁,才能凸顯拍攝的主角,而這正是攝影最基本的觀念。

    想凸顯主體,先定義畫面的重點
    我最常拿出來討論的照片就是這張在在耶誕燈會的聖誕樹前的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女生站在又大又閃亮的聖誕樹前,前方沒什麼光線,導致背光人物又小又黑,而這正是一般人拍攝最常出現的畫面……你的手機裡也經常有這類的照片嗎?
    這時,我會提醒學生,拍攝主角是聖誕樹?還是人?還是聖誕樹與人?
    通常在耶誕燈會的環境,因為整棵聖誕樹光線較強,但前方沒有燈光打在主角身上,處於背光的狀態。所以面對閃亮亮的耶誕樹拍攝時,手機為避免聖誕樹的光「過曝」,會自動調整降低光線,而聖誕樹不過曝才能顯現出細節。但相對地,前方的人太小且光源不足,光線在這麼大的反差下,人物就會顯得更暗,進而導致主角無法突出。
    我改善的方式是:既然主角是人,先找好人的光線,若我站的背後有燈光,我會請他靠近我,利用路燈把他打亮,這就是我所謂的「借光」。背景不變,但人物變亮了,也更凸顯了。

    別太貪心什麼都想拍進去
    攝影的大忌就是「貪心」,因為太想把所有東西都拍進去,結果失去重點,畫面也不好看。
    以前面那張照片來說,因為想把聖誕樹跟人都拍進去,卻忽略光線、人物比例的問題,導致拍出來的成果差強人意。如果希望拍得有聖誕氣氛,但重點在人身上,不妨讓聖誕樹或是聖誕樹上的裝飾成為背景,人物在畫面中比例多一點。
購物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