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修行人為什麼會入岐途?
為什麼會理不明而不自知?
該如何捨岐路而入正途?
《瑜伽師地論》可說是唐代玄奘大師翻譯的經典中最為殊勝的一部,其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被公認為學佛修持首要必讀的典籍。
本書收錄了南懷瑾先生於一九八○年十方書院開設講解《瑜伽師地論》的課程。聲聞地修定的部分加以說明,希望對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幫助,並避免修持路上誤入岐途。
★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
瑜伽師 心瑜珈 五乘道
無道伴 無明師 心散亂
只會聽 喜供養 不知足
不如意 又懶惰 閒事多
愛挑剔 不受教 種種毛病
無善巧方便 加行慢又錯
什麼是聲聞地
種性是什麼
第二講
修行的善緣與劣緣
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嗎
正出家該如何做
飲食是個大問題
醒夢一如的人
修行人最須注意的事
你出家的動機是什麼
四種靜慮 八種解脫
定慧等持
第三講
聖人的定境界
等引地──入定需領引
初靜慮──先消除五種心理
什麼是入魔
因喜因憂而造的惡業
清淨歡喜 安樂輕安
修定的初步
修定與解脫的先後
第四講
五蓋的嚴重性
檢查自己的貪欲心
你也有瞋恚心嗎
誰不煩惱不昏沉
睡眠 昏沉 煩惱
掉舉 惡作
第五講
多疑多惑的人
不正的思惟 女性的魅力
如何去除貪欲
五?行的潛力
作意有很多種
有分別影像的修法──觀
為什麼觀不起來白骨
無分別影像的修法──止
以止為主修 以觀為主修
第六講
修習影像作意的關鍵
你得了輕安嗎
除蓋除結順清淨而得解脫
以苦為師 般舟三昧
聲聞眾的多種作意
獨覺及菩薩的作意
修行也要資本
如何對付修定的毛病
第七講
身心內外染污了
依色身作意 作意影響色身
修行是什麼 睡眠煩惱隨
良藥──賢善定相
入定 住定 出定
什麼是增減 什麼是黑白
第八講
作意與所緣
得定的四種力
四種心理不同的修定人
鈍根的修法 中根的修法
如何修無漏果位的定境
工夫有進退 方法有抉擇
第九講
先圓滿清白 再進步修定
熏修得了定 解脫未得果
未了還須償宿債
愛味下墮 樂有差別 解脫有八
八解脫之第一
八解脫之二至八
工夫到達時的能力
什麼是證到空
第十講
心力多麼大
也是不動心
無願無相的修法
見了道 證了果 習氣未斷
再說空、無相、無願、尋伺
比丘聲聞道必修課
<作者簡介>
南懷瑾
(1918/03/18~2012/09/29)
樂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返蜀後,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旋即潛心佛典,遁跡峨嵋大坪寺,閱藏三年。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赴台灣後,曾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校任教。1984年後旅居美國、香港;2004年起寓居中國,至2012年於江蘇吳江太湖大學堂辭世。在港、台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並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藥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
南懷瑾先生生平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素有禪學大師、國學大師種種稱譽,至晚年仍講學著作不輟,可謂為文化事、為生民事,摩頂放踵,鞠躬盡瘁矣。曾講學歐、美、日各國,美國華盛頓大學尚設有南懷瑾學院。其門生博士,自出鉅資,用其名義在國內創立光華獎學基金會,資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學,嘉惠研究師生等舉。要之:其人一生行蹟奇特,常情莫測,有禪學大師、國學大師種種稱譽,今人猶不盡識其詳者。近年為重續中華斷層文化心願,致力提倡幼少兒童智力開發,推動讀經及中、英、算並重之工作。又因國內學者之促,為黃河斷流、南北調水事,倡立「參天水利資源工程研攷會」,作科研工作之先聲,不辭勞瘁,不避譏嫌云云。
★內文試閱:
出版說明
唐代的玄奘大師,對中華文化的貢獻盡人皆知。在他西行留學取經的過程中,最令世人震驚的,是他以超越的、不可思議的意志力,克服了種種的艱難困苦。
尤為奇特者,在玄奘大師攜回的諸多經典中,這本《瑜伽師地論》最為殊勝,因為那是印度一百多歲的戒賢大師,專為東土大唐的玄奘大師傳授的佛法精髓。
《瑜伽師地論》共分十七地,內容是從五趣雜居地,到天人之際,到聲聞地、緣覺地,直到十位菩薩地的五乘道。包括了從開始學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過程和方法。這也是公認為學佛修持首要必讀的典籍,不了解的話,則修法如瞎子摸象,難獲佛法的全貌。
唐貞觀二十二年(西元六四八年),《瑜伽師地論》翻譯完成。那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古文時代,玄奘大師的翻譯,又是由古印度文直譯的方式,文氣與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頗有距離,故而令人有艱澀難懂之嘆。
一千多年來,講解這本論著的亦不乏人,但多以解釋文字為主,因為能夠真正講解《瑜伽師地論》的,必須具備下列的幾個條件:一、通曉佛法的真實義理;二、修法有證量,有果位;三、具備古文的學養基礎;四、具備上師教化的能力。
從玄奘大師時代到現在,學佛證果者有之,精通佛法義理者有之,古文練達者有之,具備上師教化能力者亦有之;但是集全部條件於一身者,據一般所知,迄未出現,也未聽說。
一九八○年,台灣有一群學佛的幸運兒,有機緣聆聽南師懷瑾先生講解《瑜伽師地論》的課程。由於南師曾得禪宗大師袁煥仙先生的印證,並受貢噶呼圖克圖印證為密教各宗派的上師,所以肩負了傳法的重任。多年來,期待高明行者出台講授未果,後於十方書院的機緣,才開設這門課程。
此次的課程重點,是挑選聲聞地修定的部分,希望對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幫助。所注重的,是聲聞乘出家眾的修證方面。為此之故,南師常以人我的實際經歷來加以說明,並配合義理講解。
在講課中最啟發學人之處,是警惕出家眾自我認識,以避免修持路上誤入歧途。修行人為什麼會入歧途?
曾有人說,認岔道為正道,就是入魔境,原因是不自知之故。但是為什麼不自知呢?原因是理不明之故。所以先要明理,才能認清歧路,捨歧路才可進入正途。《瑜伽師地論》的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列舉各種歧途岔路,指引行者,甚為可貴。
本書古印度文原來的敘述方式,是先說明內容,再逐項解釋,讀者不免會誤以為是重複;有時兩句中,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被忽略,所以特別提醒讀者注意。又此次講課用書,係採用真善美出版社的版本。
這本書的原始講課錄音,先是張振熔為學習故,於每晚工餘後,辛勞努力,轉記成文字。宏忍師及編者等,逕相傳閱,深感其重要性,不出版太可惜,故而隨即開始整理工作,時在二○一一年三月。
特別要說明的是,在南師審定這本書稿時,有增添,有刪減,也有修正。
因為講話常有口誤,又多重複且不太嚴謹。再者,耳識與眼識接受資訊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把講演轉變為文字時,必須加以整理。更重要的是,必須經過原講人核訂認可,才不致有誤。
放眼網路,多年來,太多未經許可而將南師所講整理成文者,而且又廣為流通。其用心雖善,但對原講人毫無尊重,對文字內容亦不負責,實可悲可嘆之至。
編者在整理的過程中,幸得宏忍師協助,查對經典、參考資料等,且細心校對。另多次修改的草稿皆由彭敬打字,最後再經南師逐字逐句審定修正才得出版。又書中小標題為編者所加,書名則為南師所定。
劉雨虹 記
二○一二年二月廟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