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編號:DJAF2L-A900A7HRF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

驚喜優惠
$253
$320
  • P幣

    全盈+PAY單筆消費滿1200回饋80P幣(每帳號限乙次,限量5000名)

  • P幣

    全站限時回饋 指定品單筆滿2000送10%P幣,最高200P幣(限量,送完為止)

  • 登記送

    【OK】單筆滿$1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OK購物金50元(限量)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789861336978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內文簡介

  • 曾經在懷裡親密撒嬌的孩子,什麼時候起,竟成了冷漠的背影?
    親愛的孩子,我好想再像從前那樣,緊緊擁抱你……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刺蝟孩子,只有正確的陪伴與溝通能軟化尖刺!
    在造成受傷的孩子與成為壞掉的大人之前,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陪伴是親子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字,但是否每每想與孩子好好談心,面對的卻是惜字如金,甚至面露不耐的回應?來自十年教育現場的深刻觀察,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結合實務經驗與專業背景,一一破解親子矛盾,讓你擺脫關係泥淖,與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進而成為孩子人生路上前進的堅實後盾。

    孩子,為什麼你不再願意和我說話?
    你是否常常覺得……
    □ 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 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
    □ 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反覆無常,不知道如何適切安撫才好。
    □ 被孩子陰晴不定的情緒反應給激怒,理智線難以接回去。
    □ 每次讚美孩子,孩子都不領情,甚至情緒變得更糟,不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 孩子的口中只剩下「不知道」「還好」「隨便」幾個字,真叫人抓狂。
    □ 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才好。
    □ 孩子有著某些偏差、極端又怪誕的觀念,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矯正過來。
    □ 常冒出「如果這麼難教,乾脆不要管好了」類似「放棄教養」的念頭。
    □ 因為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家長。
    □ 總是不自覺地把怒氣發在孩子身上,事後又後悔不已。
    □ 整天忙於孩子的事情上,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是否題題都令你心有戚戚焉?別擔心,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關係困境而生。

    親與子是世界上最難割捨的關係,無疑相愛卻又很難無怨。不久前還圍在身邊撒嬌,沒完沒了地纏著說話,怎麼轉眼間,熟悉的孩子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碰不得,講不得,一句話不對,隨時引發一場家庭風暴。
    其實,他們的一字一句甚至每個動作,都在傳遞著訊息,都在等待著被理解。擁有專業背景與十年輔導現場經驗,最懂孩子心的心理諮商師陳志恆以36個真實情境切入,逐一剖析親子關係常見的風險,再分別提出解方,帶你讀懂話語背後代表的真正聲音。只要學會從中自我檢視,依循專業建議,就能達到有品質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也更能走入孩子內心,恢復過往無話不談的親密關係。
    讓我們用愛軟化孩子的刺,拆去藩籬,重新擁抱。


    ★本書特色:

    ◆ 前作《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出版後獲廣大迴響,備受家長與教育界肯定,講座不斷,並入選文化部2018年Books from Taiwan 亞洲專刊選書
    ◆ 王意中、王雅玲、江宏志、沈雅琪、宋怡慧、余懷瑾、李崇建、林怡辰、林子翔、林上能、邱瓊慧、胡展誥、海苔熊、許皓宜、陳品皓、彭菊仙、黃之盈、曾明騰、歐陽立中、鍾國誠——教育界、心理師齊聲推薦
    ◆ 胡嘉琪(美國執業諮商心理師、博士)、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作家)專文推薦


    ★名人推薦:

    ▎教育界、心理師齊聲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雅玲∣彰化縣懷抱教育文化協會理事長
    江宏志∣無憂花學堂執行長
    沈雅琪(神老師)∣資深教師
    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余懷瑾∣教師、作家
    李崇建∣親子作家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林子翔∣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林上能∣諮商心理師、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邱瓊慧∣種子心靈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胡嘉琪∣諮商心理博士、美國執業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彭菊仙∣親子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曾明騰∣Super教師
    歐陽立中∣丹鳳高中教師、作家
    鍾國誠∣大休息心理諮商所所長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我們往往只看到孩子情緒行為的表象,卻忽略了當中所意涵的本質。不間斷的親子衝突,拉大了親子疏離的裂縫,讓自己離孩子的內心越來越遠。欣然遇見這本書,將使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父母,有了全新改寫親子關係的契機。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孩子雖來自我,但不屬於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同時檢視了自己的生命歷程。親子可以一起攜手努力,各自創造美麗的人生。互相欣賞、互相支持,以關心代替擔心,真心祝福彼此的生命。
    ——王雅玲(彰化縣懷抱教育文化協會理事長)

    時代與科技一直前進,我們的教養方式沒跟上時,往往出現親子危機,甚至親子斷裂的悲劇,明明就是深愛著對方,就是不知如何表達。
    志恆老師的《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提醒了我們這些壞掉的大人,要持續學習,千千萬萬不要不自覺的創造了另下一個壞掉的大人。
    ——江宏志(無憂花學堂執行長)

    青春期的孩子猶如活火山,只要一個不對頻的眼神,一句不中聽的話語,就能隨時引爆孩子的壞脾氣。因此,陳志恆《擁抱刺蝟孩子》告訴大人們:話應該好好地說,愛是撫慰受傷孩子心靈的良藥,陪伴能拉近疏離的關係,建立信任的橋梁。原來,只要你用對方法,說出正能量,就能解決所有的親子問題!
    ——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身為高中老師,長期面對賀爾蒙分泌旺盛的青少年,志恆的書讓我如獲至寶。這是本了解青少年的必備寶典,第一透過案例了解青少年心理,第二找到作法與青春期孩子共處,第三誤觸地雷知道如何化解,教養有一套。
    ——余懷瑾(2016 TEDxTaipei講者)

    謝謝志恆老師用長期大量陪伴孩子的經驗,精準有策略地提供家長安頓身心的空間,在這本書中看見自己有力量的選擇,陪伴刺蝟孩子用對話重啟新的資源和希望。邀請您一起閱讀,您會看見、心安、在愛裡放心陪伴。真誠推薦!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中小教師)

    有了《擁抱刺蝟孩子》這本書,就像有個全年無休且隨傳隨到的心理師為你撐腰。志恆在書中會提供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有效修復關係的態度與策略,協助爸媽「陪伴」自己與孩子,一同走過危險崎嶇的親子衝突。
    ——林子翔(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那些存在於親子間難以對話和交流的時刻、在劍拔弩張或相應不理的關係表象背後,其實有兩個受傷、不解與無助的人等待救援;志恆的分享,正是那股可以帶來改變和希望的力量,指引每一個想好好愛孩子的大人。
    ——邱瓊慧(種子心靈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親子關係的衝突,往往是因為缺乏對彼此的理解。志恆心理師的專長之一,就是深入親子關係,帶著你去理解自己與對方的感受、需求以及困境,進而改善彼此的互動品質。而他在這一本書裡,將他的專長發揮到淋漓盡致。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與孩子對話的時候,我們經常想要付出關心,卻不知不覺傷了彼此的心。有時候只要你在「想做點什麼」之前,先停下來想想「孩子要的是什麼」,那些欲振乏力的關係、不斷閃躲的劇情,就可能有新的出口。志恆這本書像一把鑰匙,打開孩子的心門,也打開你幽暗的靈魂。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親子間互動的品質,決定於我們能同理對方的程度,但身為父母,我們常常無意間把對孩子未來的掌控化成當下的壟斷,導致親子間衝突不斷。志恆心理師的大作,從理解出發,溝通為輔,同理為終,值得每位父母咀嚼閱讀。
    ——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本書每一個案例情境都如此熟悉,爸媽隨時都能幻化成主角,然而爸媽不必只陷在同溫層裡舔傷口,跟著志恆老師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能逐一健檢到親子互動的問題根源,從權力拉扯間找到平衡點,刺蝟孩子終可收起防衛,爸媽也同步提升進化!
    ——彭菊仙(親子作家)

    你知道其實孩子們都懂你們對他們的愛嗎?想改善你與青春期孩子們的溝通與對話嗎?想學習關係對話的關鍵流程與心流思維嗎?那你們一定不能錯過這一本由志恆心理師用諮商經驗與專業編寫的《擁抱刺蝟孩子》,透過陪伴與對話,擁抱你家寶貝的尖刺,放下我執,親情和解。
    ——曾明騰(SUPER教師)

    身為老師,我很常被家長委託傳話:「唉呀!老師,我們說小孩也不聽。你說比較有用啦!」可是,我不能幫你們傳一輩子的話啊!我強烈推薦家長們,讀《擁抱刺蝟孩子》,志恆以他諮商專業,破解親子問題。當家長懂得接納孩子情緒、認同他的獨立、做溫暖的後盾。你會發現,孩子的刺,其實是柔軟的。
    ——歐陽立中(丹鳳高中教師、作家)

    將心理學的教養理念,化為親近易懂的語言;用平實真切的案例,闡明核心概念。志恆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極好。這是一本值得為人父母與教育工作者放在手邊時時玩味的好書,想要尋求自我認識、解開成長枷鎖的人,相信也能從中獲得領悟與成長。
    ——鍾國誠(大休息心理諮商所所長)


    ★內文試閱:

    ◆ 前言:孩子,為什麼你不願意和我說話?
    「陳老師,請教你,該如何讓我的孩子願意和我說話呢?」
    我抬頭看著這位眉頭深鎖、憂心忡忡的母親。她說,孩子長大後就越來越不願意和她談話了。她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但只顧著玩社團,荒廢學業多時,眼看就要畢不了業,母親相當擔心。
    「他還願意和他父親說點話,但是,什麼都不跟我講。這樣一來,我就難以知道他在想什麼了。」
    我問她,是否知道親子關係如此疏離的原因是什麼?她想了想,告訴我:「會不會是他小時候,我們太忙了,讓他覺得孤單寂寞?還是,他高中時遇到挫敗,然後整個人就變了樣?我也搞不清楚,實在找不到原因。」
    通常,親子關係緊張、衝突或疏離的背後,總有錯綜複雜的成因,難以一言以蔽之。我又問:「你們不會一句話都不講吧?那有什麼時候是會開口談話的?」
    母親陷入苦思:「很少耶!好像有一次,他跟我說起,他觀察到同學很熱心,會幫忙其他人之類的。總之,都在談別人的事。」
    「很好,那麼,當時妳怎麼回應他呢?」
    「我就說,你的同學很優秀,所以你也要認真一點,不要再荒廢學業,到時候畢不了業了⋯⋯」
    呼!一聽完這句話,我大概明白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母親談話了。

    「與孩子互動」和「要孩子用功」,你選哪一個?
    細究他們親子之間的對話模式,常是在某種機會下,孩子說了一些事情,母親接著就開始勸孩子要用功、聽話,也就是一直講道理。我告訴母親:「如果孩子每次與妳互動,都要接受一番訓話或勸誡,他當然不想再接近妳,壓力多大呀!」
    「可是,孩子的課業成績一塌糊塗,難道我就都不講嗎?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吧!」眼前這位母親越說越激動,眼眶泛淚,內心的無助全寫在臉上。
    我停頓了一下,用緩慢而低沉的語氣,問道:
    「所以,當妳這麼做,請問,妳有得到妳想要的效果了嗎?我是說,孩子就此願意用功,或者,更願意與妳說點話了嗎?」
    她深深地嘆了口氣,搖搖頭。
    「如果『與孩子重啟對話』和『讓孩子專注於課業』這兩個目標,只能選一個,妳會選哪一個?」
    母親又陷入苦思,她問我:「不能兩個都要嗎?」
    我說,這兩個目標目前看來是會相互抵觸的,所以只能選一個,要有優先順序。左右為難之下,她說:「能夠開始對話吧!」
    「好的!那麼,我們試著重來一次。當妳的孩子告訴妳,有關他同學很熱心的事情,妳是否有其他方式回應?或者,就只是好好地聽,先不要講道理。」
    母親不解地搖搖頭。我舉了些回應的例子:
    「謝謝你告訴我這些,我很喜歡你和我分享生活中的事情。」
    「你一定很喜歡你的同學吧!他還有哪些很棒的地方呢?」
    「我很好奇,你對於他如此熱心的行為,有什麼看法呢?」
    「哇!我以前也認識一位很熱心的人,跟你的同學有點像⋯⋯」
    母親一邊聽,嘴裡一邊複誦,似乎正努力把這些話記下來。突然,她又抬頭問我:「那麼,我就沒機會告訴他,要好好用功讀書了!」
    「對!就先別說那些吧!當下,就只專注地聽孩子好好把話說完整,或者把焦點就放在那件事情上就好。」
    「我知道,妳急切地想和孩子好好溝通談話。唯有如此,妳才能把妳想講的,也就是要孩子『別荒廢學業』,傳遞給孩子知道。妳一直設法要改變孩子。只是,妳可能不知道,所有想改變別人的意圖,終將會招致抵抗。」
    而改變的意圖越強烈,招致的抵抗也越強烈!

    越想改變孩子,越是把孩子推開
    當一個人越長越大時,會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性,渴望做自己的主人。當任何的人際互動威脅到個人的獨立性時,為了保有自主權,勢必會做出自我保護的動作,要不是強烈抵抗,就是減少與對方互動,或者,消極配合,陽奉陰違。
    這位母親所有的心思都在煩惱著:「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念書?」又發現不管怎麼溝通,孩子卻總是不搭理,互動冷淡。於是便期待透過與孩子有著良好的溝通互動,達到說服孩子專心課業的目的。
    只是,孩子這麼大了,同樣的話一直講,會有效果早就有效果了。無效的方式,做再多也是無效。不但無效,副作用常是把孩子推開,彼此的關係只會更疏遠,也大大背離了大人原本的期待。
    當我們在與親人或孩子交談時,總會忍不住想給對方建議與評論,或說起大道理,這往往是對方最不想聽見的。能不能多創造一些時光,哪怕是片刻也好,就只是好好地把對方的話聽完、聽懂。或者帶著好奇,告訴對方自己想多知道一些。如果不知道要回應什麼,也可以只說:「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些,我很喜歡聽你分享你的事情。」如此就好。
    當我們不再總是帶著想改變對方的意圖時,對方才會感到輕鬆自在,就像在和好朋友聊天一般。
    其實,這就是「有品質的陪伴」最簡單的方式。
    陪伴,從好好聽孩子說話開始
    我試著讓她理解:「如果妳覺得,讓孩子願意找妳說話是重要的,那麼,能不能在孩子開口說些什麼時,妳就只是專注地聽,不說教也不批評,讓他完整表達。」
    「然後,這樣就結束了嗎?」
    「對,結束就結束了。但是他會發現,與媽媽說話的感覺不一樣了,不再充滿壓力。下一次,他就會願意說更多。如果妳仍然保持專注、好奇,不說教也不批評的態度,孩子便會一次又一次,越講越多。因為,與妳聊天是輕鬆自在的。到了那個時候,妳的建議或分享,才會發揮影響力。」
    「那麼,他的課業問題怎麼辦?我就不管了嗎?」
    我知道她仍關注這個問題。我告訴她,她可以選擇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孩子成年了,父母也已善盡勸說的職責了,剩下的,就讓他自己從現實經驗中去學到教訓吧!
    事實上,在我的實務經驗中,孩子遇到困難或者出現偏差行為時,一旦親子關係能夠改善,問題也會減少了大半。而提升親子關係互動的品質,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前提是,大人需要先放掉試圖改變孩子的念頭。
    然而,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自我覺察,就難以意識到自己被卡在「要求對方必須照著自己的期待走」的念頭中,更難以做出有效改變。

    有品質的陪伴,讓彼此獲得滋養與成長
    兩年前,我離開了學校教職,成了一位自由度高的心理工作者。服務的對象從青少年孩子轉而成為青少年的家長或老師。我一直相信,孩子的問題不只是孩子的問題,還反映出大人世界的問題;而當大人改變了,孩子就改變了。
    當我做得越多,越會看見好多無助的師長,他們承受的痛苦,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就如上述故事中的那位母親一樣,總是帶著某些執著,看不清自己與孩子互動中的局限,更難以覺察自己需要做出調整與改變,一味地期待孩子有一天能大徹大悟、浪子回頭。
    如果堅持舊有的觀念與做法能讓孩子改變,孩子早就改變了。這樣的問題不只發生在親子關係中,在所有的關係型態中,都時有所見。因此,我總是對困在關係中深感痛苦的人們說:「改變自己比較快!」
    回到親子關係中,我們都同意,孩子是需要花時間陪伴的。然而,「陪伴」兩個字說起來容易,要做到位卻有很大的學問。陪伴不只是人待在身旁就可以,總會有些互動與對話,而良好的陪伴,其互動是能讓關係中的彼此都感到滋養與成長,這便是有品質的陪伴—相處時間的長短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每個相處的當下,是否有著高品質的互動。
    這本書我寫了好久,是過去幾年來與無數的孩子及其父母師長接觸後,留下的文字反思。維持過去一貫的寫作風格,我盡量以案例故事的方式呈現如何高品質地陪伴孩子,書裡的案例通常由真實故事經充分改編後撰寫,盡可能保護當事人的身分與隱私。

    關於《擁抱刺蝟孩子》這本書
    本書共由六個部分組成,分別探討的是:
    ☆ 有風險的陪伴:
    那些無助於提升關係品質,甚至常把孩子越推越遠的無效陪伴方式。有意識地避開教養陷阱,關係品質就能提升。
    ☆ 有情感的陪伴:
    談如何透過同理心連結孩子的情緒感受,細緻地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進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 有肯定的陪伴:
    談如何透過有效的肯定與賞識,以正向聚焦的回應喚起孩子的內在力量與自我價值感。
    ☆ 有成長的陪伴:
    當孩子遇到成長中必然遇到的挫敗時,師長可以怎麼做,幫助孩子越挫越勇,而非一蹶不振。
    ☆ 有智慧的陪伴:
    探討一些陪伴孩子的重要觀念,父母與師長需要站在對的位置上,有智慧地給出孩子成長的力量。
    ☆ 有自覺的陪伴:
    陪伴孩子成長,也是自我陪伴的過程,投入心思照顧孩子,也別忘了關照自己,因為,我們給不出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
    翻開《擁抱刺蝟孩子》這本書,你可以從頭開始閱讀,也可以各篇分開閱讀。書裡的內容談的雖然都是親子關係,但這些陪伴的技巧也可以運用在其他任何關係互動中,如師生關係、伴侶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等。因為,凡涉及人與人的相處,道理及原則都是相通的,當然也包括了,與自我的關係。
    願你在每一段關係中,都能獲得滋養與成長。

    ◆ 檢測!你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健康嗎?
    你正為與孩子的互動相處煩惱不已嗎?許多父母大嘆,現代的孩子打不得、罵不能,到底該怎麼教孩子?
    請從以下敘述中,找出符合你最近一年以來的描述,測試你在親子關係中的痛苦指數。命中一題得到1分,共有12題(希望你不是滿分)。得分越高,痛苦指數越高—表示親子互動的瓶頸正逐漸把你逼向崩潰邊緣,為你的親子關係做個健康檢查吧!

    □ 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 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
    □ 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反覆無常,不知道如何適切安撫才好。
    □ 被孩子陰晴不定的情緒反應給激怒,理智線難以接回去。
    □ 每次讚美孩子,孩子都不領情,甚至情緒變得更糟,不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 孩子的口中只剩下「不知道」「還好」「隨便」幾個字,真叫人抓狂。
    □ 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才好。
    □ 孩子有著某些偏差、極端又怪誕的觀念,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矯正過來。
    □ 常冒出「如果這麼難教,乾脆不要管好了」類似「放棄教養」的念頭。
    □ 因為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家長。
    □ 總是不自覺地把怒氣發在孩子身上,事後又後悔不已。
    □ 整天忙於孩子的事情上,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0~3分
    恭喜你,你的親子關係非常有品質,這本書裡有許多溝通技巧,將使你與孩子的對話更深入,帶給孩子面對人生困境的力量。

    4~6分
    你的親子關係很不錯喔,雖然偶有一些小衝突,但仍維持一定的平衡,書中有許多對自我覺察的提醒,將使你在親子關係中保持更理性的態度。

    7~9分
    親子關係困擾了你一段時間,卻苦無方法改善對嗎?孩子的叛逆與冷淡只是一種成長的過渡期,在這本書,你可以看到許多相似的對話與情境。請不要放棄,只要善用本書的陪伴及對話練習,很快就能與孩子重啟連結。

    10~12分
    哇!看來親子關係真的帶給你很大的痛苦,相信孩子也正面臨這樣的痛苦,原本應該充滿愛的關係演變成冷漠以待,甚至針鋒相對,想必很令人心痛。這本書正是為了改善這樣的困境而寫的,只要願意跟著本書循序漸進,相信回到過去的融洽指日可待,請盡快開始閱讀吧!給你與孩子一個修復情感的機會。

    檢測題目是否讓你點頭如搗蒜?檢測結果是否顯示你的痛苦指數高得嚇人?這份檢測表並不是為了警告或恐嚇,畢竟只要是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誰不是日日為孩子的事情煩惱?
    痛苦並非壞事,而是在提醒你,需要透過不斷地反思與學習,找到與孩子相處更適合的方式,包括更新一些觀念,或者改變互動的習慣—這本書就是為了身陷親子互動煩惱的你所寫的,趕緊繼續讀下去吧!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DJAF2L-A900A7HRF
  • 作者簡介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巡迴各地心理成長講座/課程累積上百場。
    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著有《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11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全球NLP訓練與諮詢社群(GTC)認證成員
    臺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無憂花學堂合作講師
    2018 TED×NTHU 主講人
    媽媽經、風傳媒、關鍵評論網、愛心理、u值媒等媒體駐站作家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Udn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推薦序

    ◆ 用愛的語言讓大小刺蝟連結在一起
    文∕胡嘉琪
    讀著志恆的新書,讓我想起多年前自己寫下的一小段隱喻故事的開頭:
    在冬天寒冷的夜裡,一隻小刺蝟縮著身子躲在洞穴裡,洞外有著颼颼的風聲,「呼呼∼呼呼∼」聽起來就好冷的感覺啊,洞穴裡,小刺蝟的身體蜷縮著,雙腿微微地發抖著。
    小刺蝟想起在森林另外一邊的大刺蝟,突然好希望自己可以靠大刺蝟近一點,或許就會溫暖一點了。
    不過,小刺蝟馬上又想到,如果自己靠大刺蝟太近,一不小心,大刺蝟的刺就會刺傷自己,自己的刺,也會刺傷大刺蝟。這時候,小刺蝟覺得自己的眼睛一熱,眼淚就流了下來。就這樣,一邊哭一邊想念大刺蝟,想著想著,小刺蝟慢慢睡著了。
    你也懂那種想要靠近卻又無法做到的感受嗎?怎麼好像華人在家庭中的親密關係,總是這麼糾結與複雜呢?
    我猜想,中華文化數千年來一直以家庭為單位,並不以個人為單位,於是,人們很自然會「期待」家人親友跟自己「應該」就是一條心。但這樣的一條心過去並不是透過彼此理解尊重贏來的,而是透過上對下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掌控而形塑出來的。
    「我這麼辛苦,難道你連幫我倒杯水都不會嗎?養你們真不知道要幹嘛!」
    「如果你關心我,難道連我喜歡這個都不知道嗎?這個婚真是白結了!」
    上面這樣火藥味十足的對話,在我們這些五六年級生的成長過程中,很有可能是家常對話。如今,我們這些五六年級生也當上青少年的爸媽,想改變過去的家庭動力,卻面臨著一種不知道該怎麼做的無力感。
    現在的我,跟很多受過高等教育又追求自我成長的父母一樣,不一定會直接用上面這樣的句型說話了,但,如果我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在,上面這樣的質問句型,卻還是許多負面情緒的背後幽靈,那沒說出口而喃喃自語的怨念迴盪在腦中卻似乎更折磨人啊!到底,要怎麼養育青少年呢?新的方案在哪裡呢?
    青少年真是最具挑戰性的族群。想獨立,卻又還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捅了簍子,又回家生氣地責怪爸媽。可能上週才大吼:「你們不要再一直幫我,這樣會把我養成媽寶!」過一週,同一個青少年卻又兩眼汪汪看著你說:「媽∼這要怎麼辦?」「爸∼我肚子餓了∼」
    如何真正學會怎麼愛這些青少年?相信志恆的這本新書會為許多父母帶來思考的方向與實踐的步驟。當大刺蝟開始讀懂青少年內在那複雜又狂亂的感受,或許,有那麼一天,故事會這麼發展著⋯⋯
    想念著大刺蝟的小刺蝟,哭著哭著睡著了。洞外的風聲好像也慢慢變小了。
    風聲換成了森林裡的樹木們在微風中的低喃。
    原來,樹木溫柔地傳唱著大刺蝟在森林另一邊的祈禱,湖水啊,請給我智慧,讓我讀懂小刺蝟內在的風暴。大地啊,請給我力量,讓我在擁抱會刺痛我的小刺蝟時,別再自動射出身上的刺。蒼天啊,請給我希望,讓我有很多很多的耐心,相信小刺蝟會慢慢長大。
    睡夢中的小刺蝟,似乎聽得見森林中群樹傳唱著大刺蝟的祈禱,小刺蝟不再緊縮著,身體也漸漸放鬆休息著。似乎,有那麼些許安心的氣味,飄散在空氣中。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博士、美國執業心理師)

    ◆ 說對溝通,就能拿到通往孩子內心的鑰匙
    文∕魏瑋志(澤爸)
    與志恆老師相識是藉由某次的機緣合作,我擔任親子教養節目的主持人,而志恆老師則是以教養專家的身分出席。自從第一次的合作後,就開始期待製作單位能夠每次都邀請志恆老師來,因為,志恆老師講的教養,沒有不切實際的空談,也沒有滿是理論的大道理,而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配合上長期與孩子工作的經驗,說出既有原理、深富邏輯又貼近生活的方法與技巧。我都在旁偷學好多招呢!
    每次與志恆老師談論到現代親子之間的溝通,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我們都滿是擔憂。因為溝通,已經成為了親子關係一個最大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演進,資訊的爆炸,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就已經逐漸浮現出青春期的樣貌。而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我覺得我可以,但爸媽總認為我不行」的尷尬時期,於是,衝突很多。甚至,親子雙方的手上,還多了手機的介入,讓雙方已經很嚴重的溝通問題,變得有如墜入深淵。
    重點已經不是有沒有機會溝通,更嚴重的是孩子已經不想溝通了。
    當孩子的內心話開始不願意跟爸媽說,而爸媽說出來的話,孩子根本不願意聽進去。請問,這樣的家人,有真正地在溝通嗎?
    爸媽的焦慮與孩子的叛逆
    我好喜歡志恆老師在這本書中所寫的一段話:「孩子,我是如此地想靠近你,渴望與你無話不談。可是,不知從哪一天起,我越想接近你,你卻閃得遠遠的。」這段話完完整整呈現出爸媽的焦慮。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渴望與爸媽有著深度連結,期待與爸媽的互動當中,獲得認同感、價值感與歸屬感。然而,孩子越大卻越發現,爸媽認同的我,不是真的我,而是在大人期許之下的我。孩子更加發現到,不管再怎麼努力,爸媽始終覺得不夠好。於是,一個迷惘的孩子,在爸媽眼中找不到可以被認同的自己,只好往同儕、網路世界去尋找了。
    此時,轉身想往外的孩子,卻被一條繩子給拉住了,因為爸媽不容許自己遠去。遇到這樣的狀況,有的孩子只好妥協,當爸媽眼中的乖孩子。但有的孩子絕不認輸,卻被貼上了叛逆的標籤。
    其實,爸爸媽媽也不想這樣的。
    走進孩子內心的鑰匙
    我走遍臺灣到各地演講時,傾聽爸媽們的擔憂與感受他們的焦慮,發現到身為爸媽的我們,很愛孩子卻沒有找對方法、想要溝通卻不得其門而入、想要擁抱孩子卻被他身上的刺給刺傷。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但是,當孩子的表現不如我們預期時,該用什麼姿態去應對呢?爸媽都希望孩子能夠聽進我們的建議,但是,當孩子擁有自主想法時,又該怎麼去討論呢?我們都希望能貼近孩子,但是,當孩子不想要我們靠近時,又該怎麼辦呢?
    志恆老師的這本書,就是我們進入孩子內心的鑰匙。除了對爸媽的角色做出幾個提點之外,還提供了相當多實用的方法,例如,如何做出有情感的陪伴、如何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我懂你的心意、如何與孩子有著深度連結的對話、如何尊重孩子,還有如何放手。
    另外,更令我驚喜的是書中有一個篇章,講到爸媽要如何關照自己、如何善待自己、如何覺察自我情緒,以及如何應對自我情緒。
    唯有先接納了自己,才能去學習接納孩子的成長,理解到,孩子生長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離我們更遠了一大步,然後,隨著每個階段做出最適度的放手。讓孩子體會到,我稍稍地鬆開你的手,不是放棄你,而是我相信你。
    雖然彼此的距離拉遠了,但內心依然是緊緊相連。如此,才是真正的擁抱,才是真正的愛,也才能與孩子無話不談。
    (本文作者為親職教育講師)

    目錄

    推薦序:用愛的語言讓大小刺蝟連結在一起 胡嘉琪
    推薦序:說對溝通,就能拿到通往孩子內心的鑰匙 魏瑋志(澤爸) 各界推薦
    前言:孩子,為什麼你不願意和我說話?
    檢測!你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健康嗎?

    Part  1 有風險的陪伴——明明想靠近,卻把你推遠
    01. 好心被雷親!為什麼孩子總是無法理解父母的苦心?
    02. 在親子互動中,你老是擺錯重點嗎?
    03. 脫口而出的質問式語言,是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04. 擁有「拒絕拿孩子做比較」的勇氣
    05. 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建議!
    06. 為什麼祭出最大誘因,孩子的問題行為還是毫無改善?

    Part 2 有情感的陪伴——細緻貼近與深度連結
    07. 串起深厚的人際連結,你需要的是不帶分析的同理心
    08. 在對話中持續覺察,在覺察中持續對話
    09. 碰觸情緒感受,是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
    10. 別再對孩子說:「沒那麼嚴重啦!」情緒教育從正視孩子的情緒開始
    11. 「孩子,我好想懂你!」如何面對孩子想說卻說不清楚的矛盾?
    12. 學習尊重,來自於真實體會他人的情感

    Part 3 有肯定的陪伴——相信,希望就在雲的背後
    13. 從不可能到可能:讓人「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正向回饋
    14. 除了「喔!那很好啊!」之外,想給他人肯定時還能說些什麼?
    15. 別讓肯定破了功!停止翻舊帳
    16. 那個「總是」在說謊的孩子
    17. 嘴裡好爭勝的孩子,究竟有什麼事?
    18. 一句話,治癒孩子的擺爛思考病

    Part  4 有成長的陪伴——在關係中長出因應挫敗的本事
    19. 網路世界好危險?孩子說:「外面的世界更可怕!」
    20. 人生難免有挫敗,如何幫助孩子轉化負面經驗?
    21. 當孩子不被允許長大時……
    22. 是禮物,還是惡夢:該不該讓孩子經歷挫敗?
    23. 五個步驟,陪伴孩子長出因應挫敗的本事
    24. 不是孩子思想偏差,是你無法認同:如何回應「比較特別」的觀點?

    Part  5 有智慧的陪伴——站對位置,做有效的選擇
    25. 父母的事情自己解決,讓孩子做回自己
    26. 是「放手」而不是「放生」,更不是「放棄」!
    27. 收起虧欠:假日父母經營親子關係不在時間長短,而是品質
    28. 大人願意尊重,孩子就學會尊重
    29. 孤注一擲:你把自己的一切全賭在孩子身上了嗎?
    30. 不想讓孩子走偏,孩子卻越走越偏?

    Part 6 有自覺的陪伴——有多久,沒好好關照自己了?
    31. 給常感自責的你:你最該把同理心用在自己身上
    32. 為什麼,我總是受不了那些幼稚的孩子們?
    33. 別再叫我「照顧好自己」了!當照顧者沒心力善待自己時,該怎麼辦?
    34. 就是那臨門一腳!情緒暴走正在摧毀你苦心經營的家庭關係嗎?
    35. 在覺察中反思,情緒總在提醒我們一些事
    36. 用指責表達關愛,其實是無力消化自己的焦慮

    結語:因為不習慣,所以需要刻意練習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