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 你曾經在歷史課上,了解到唐代的歷史,你也曾經在國文課上,學習到唐傳奇, 但你可能不知道唐代人的生活方式,不知道他們的人生都是怎麼過的,也不知道他們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對一切感到好奇的你,不如趕緊來一探究竟謝金魚到底是如何看待唐代的生活、人文風情。 透過課程,我們能重新串起與唐代的連結,同時,也看見她是如何進行跨時代的對話,揭開不一樣的唐朝面貌。 ep 1永遠的遺憾造就永恆的愛情 「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 長恨歌是千古絕唱的唐詩之一,不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楊貴妃的故事不斷被後人提及,而她真如史書中記載是紅顏禍水,這些都有可討論之處。 ep 2冷飲、冰塊不夠看,我們還有高級冰品「唐代長安人的避暑方式」 吃冰在當時的貴族中很常見,他們其實已經會用牛奶、糖漿與花草果品來製作「酥山」,所謂的「酥山」,可能比較像是現代的剉冰或雪花冰! ep 3從避暑勝地到權力鬥爭中心 「一座九成宮,半部隋唐史」 唐太宗整修了沉寂多年的仁壽宮,將它改名為九成宮;玄宗亦曾來此避暑,但驪宮建成後,九成宮至此真正走入歷史。 ep 4秋高氣爽落跑日,江州司馬愛翹班「白居易的被貶秋日生活」 史書紀載,說白居易「以忘懷處順為事,都不以遷謫介意」,他醉心於佛學與自然,但這也就表示他很少出現在工作的州廳,「或經時不歸,或逾月而返」,簡單說,就是無故翹班! ep 5流傳於城市的異聞、想像與恐懼「長安恐怖故事」 唐代的鬼基本上不怕太陽,他們很常在白天跑出來尋找對象,活動也不僅限於晚上,這與後代鬼故事中,主人翁只要熬到日頭升起就能全身而退的套路完全不同。 ep 6幽隱千年,古剎中深夜裡那些故事「石甕寺裡的戀愛情事」 石甕寺有時成為躲避戰亂的地方,承平之後,開始聚集了一些避世讀書、準備考試的秀才。這些秀才晚上沒哪裡可以去,長夜無事自然也就生出事來。 ep 7春節吃生菜?小孩也要喝酒?「唐代人的春節這樣吃」 唐代的春節必吃飲食,講求實用性──「辟邪」,屠蘇酒為辟邪重點,還有個養生防疫食物「五辛盤」。不只如此,唐代人立春當天就開始吃食蘆菔、春餅、生菜,此稱之為「春盤」。 ep 8中國史上各種取暖的方法「魏晉薰籠香爐,唐代溫泉藥浴」 漢代以前,諸侯燒煙或燒熱水,讓熱氣循環、使宮室溫暖;南北朝時代,名士命人編竹製火籠,藏在大袖裡提著走;唐代之後,自太宗始,正式將泡湯作為冬天的重要活動。 ep 9春天戀愛有風險,交往前請詳閱說明書「唐代新科進士的二三事」 唐人的某些觀念雖然比較開放,但可沒有什麼交往試試水溫之類的事,既然要戀愛就一定要結婚,不結婚就是耍流氓。 ep 10舉國愛花成癡「唐國牡丹瘋,是誰炒作的?」 說起牡丹,容易令人想起楊貴妃,佳人憑欄沉香亭中賞玩牡丹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以至於所有與貴妃有關的畫作雕像,都有牡丹相隨。 ep 11擊鞠.蹴鞠.拔河.角牴「唐代也有運動國際杯!」 馬球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漢魏之際已有「連騎擊鞠」的記載。到了唐代,已經是東亞大陸上很普遍的活動,「俯身迎未落,回轡逐傍流」的身姿,實在是瀟灑帥氣 ep 12防疫視同兒戲!「唐人端午節就是一直玩」 在盛唐之前,官方不稱端午節,而是「五月五日」,在盛唐時候,才變成了「端午」,並在政府文書裡,將端午和寒食、上巳、重陽並列重要節日。 講師介紹 謝金魚,國姓爺大學時空資訊學系畢業後,前往北邊的庚子賠款大學時空資訊工程研究所研究通往七世紀絲路的時空隧道。 一直在寫小說,卻寫不完論文,好不容易寫完論文後作了學界的逃兵。 而後又意外去做了個網站,到底是什麼身分,自己也說不上來,每次要寫頭銜、身分跟職業總感到非常困擾。 暫時應該算是一流的吐槽家、二流的美食家、三流的小說家跟不入流的史學家。 著有: - 1930.烏山頭 - 崩壞國文:長安水邊多魯蛇?唐代文學與它們的作者 - 御前孤娘 - 拍翻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