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 新冠防疫不僅是科學判斷與政府效能問題, 更是檢視參與決策官員的能力、人品以及全民監督是否有效的問題 還記得,三年來的冷創意頻發和我們共同經歷的疫情日常嗎?————— 口罩之亂、白牌車司機、7+7、敦睦艦群聚、萬華清茶館、滾動式修正、 微解封、三級警戒、類封城、疫苗之亂、EUA、校正回歸、搶殘劑、 基隆小吃店、諾富特、新臺灣模式、3+11、Omicron、快篩之亂、 3+4、九宮格之亂、防疫險之亂、0+7、自主應變、要怪就怪病毒? 建立責任政治是全民的呼籲、也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全球防疫權威專家推薦———— 馬丁.麥基 Martin McKee 世衛組織歐洲衛生體系與政策瞭望研究主任 華特.里西亞爾迪 Walter Ricciardi 世界公衛聯盟前任理事長 亞尼爾.巴爾楊 Yaneer Bar-Yam 世界衛生網絡共同創辦人 【臺灣各界良知推薦】 毛治國 前行政院院長 江東亮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馬英九 中華民國第十二、十三任總統 孫 震 臺大經濟研究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陳文茜 「文茜的世界周報」監製兼主持人 楊志良 前衛生署署長 趙少康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盧秀芳 「中天辣晚報」主持人 邱教授有SARS 防疫經驗,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受邀參與許多國際防疫工作, 對政府更是多所諍言, 由她來分析,為歷史留下紀錄, 善盡言責,再適當不過,我給予大力推薦! ── 前衛生署署長 楊志良 在本書中,邱教授將全球各主要國家/地區的防疫政策與實施結果及數字, 對照臺灣的情況,資料豐富、論理清晰,相信無論是醫生、醫學生、 公共衛生學者及從業人員、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公共政策制定者或一般讀者, 都能從書中獲益很多。 ──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趙少康 防治新冠疫情,不能同島不同命,因為追求全民健康是公共衛生的終極目標! 但是慈悲必須與智慧同行,才能解決難題與困境, 而謙卑與學習,則是智慧的開端。 ──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江東亮 四十年前高希均教授曾提出「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及「決策延誤與決策錯誤一樣地可怕」。 邱淑媞教授的新書以多年參與防疫的專業,同時也掌握世界公衛同行的相關政策與措施, 在書中坦率與無私地分析、解讀台灣情況;其提出的批判與建議, 值得公部門與一般民眾深思與重視。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 王力行 在臺灣最恐慌的那陣子,「中天辣晚報」團隊幾乎天天「騷擾」邱署長, 在節目中聽不過癮的辣粉,早已多次呼喚署長出書。這本新作, 大家引頸期盼多時,我也要藉這個機會,代表團隊表達對署長的最深感謝。 ── 「中天辣晚報」主持人 盧秀芳 【全球防疫權威專家推薦】 在這場全球大流行的最初幾個月,國際公共衛生界將臺灣視為一個值得仿效的國家。 透過推行清零政策,臺灣成功的保護其人民免於病毒的蹂躪摧殘。 然而,正如我們現在所知,臺灣並未充分利用此一優勢,它放棄了成功的方法, 容許傳染性更強的變種得以大肆傳播。就如同所有國家一樣, 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政治領域的因素。在這段時間裡, 邱淑媞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共同致力於推廣疫情帶來的教訓, 她的新書對於記錄過去這幾年的事件將是寶貴的貢獻, 可將她臺灣的經驗帶給更廣泛的讀者。 ──世衛組織歐洲衛生體系與政策瞭望研究主任 馬丁.麥基 Martin McKee 本書是了解臺灣和世界新冠大流行應變措施的必讀之書。 臺灣在新冠大流行的防疫表現很出色,防止了早期爆發, 以及當 2021 年春季爆發疫情時能恢復清零,直到2022年3月, 臺灣一直做得很好。與病毒共存是極其昂貴的教訓, 迄今沒有任何國家能輕易承擔得起。希望透過這本書對過去的回顧, 臺灣能看到未來如何更妥善地對付這一場尚未結束的大流行, 或在面對下一場大流行時能處理得更好。 ── 世界衛生網絡共同創辦人 亞尼爾.巴爾楊 Yaneer Bar-Yam 我們大家都很欽佩臺灣在大流行初期所採取的及時、精準的措施, 然而,令人費解或者卻也不難理解的是——後來它竟放棄了所有預防措施, 攀上流行曲線高峰,並付出了巨大傷亡的代價。 ── 世界公衛聯盟前任理事長 華特.里西亞爾迪 Walter Ricciardi 作者介紹 邱淑媞 1962 年出生於臺南學甲。 陽明醫學院醫學士,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臺灣大學流行病學博士。 家庭醫學專科醫師、教育部部定教授, 現為國際健康促進聯盟全球執委會委員 (該聯盟為世界衛生組織於健康促進領域之官方合作組織 )、 國際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委員會主席、全球健康促進期刊副主編、振興醫院顧問、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並為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中華民國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理事長。 曾任臺北榮總醫師、宜蘭縣及臺北市衛生局局長、國民健康局局長、國民健康署署長 、臺灣健康醫院學會創會理事長、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監理會主席、 國際健康促進聯盟全球副理事長( 負責專業培訓 ),並曾參選 2014 宜蘭縣縣長。 資歷涵括臨床、衛生行政、學術及社會服務。曾獲選中華民國十大傑出女青年、 模範公務員、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孫運璿基金會傑出公務員等。 研究領域為實證基礎之衛生政策、健康促進、非傳染病防治、高齡友善、 健康不平等,著有 SCI 及 SSCI 期刊論文 80 餘篇。 擔任臺北市衛生局局長期間遭逢 SARS 襲臺,帶領同仁制定疫調、接觸者檢疫、 校園停課、環境消毒等作業標準,為後來新冠防疫基層作業之基礎。 在全球新冠大流行期間,廣泛參與國際相關事務, 包括擔任國際醫院聯盟後新冠醫療改革委員會委員, 擔任世界衛生網絡國際專家並參與撰寫其全球防疫聲明、 發表於《刺胳針》醫學期刊,出席反對強生英國自由日之緊急國際記者會、 為10位全球專家之一,以及參與聯合國韌性永續城鄉發展倡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