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 認識印度,不能不認識英國東印度公司! 十七世紀印度蒙兀兒帝國處於高峰,是歷史上最有錢的帝國 卻被納入羽翼,成為東印度公司的魁儡政權 一間英國私人企業「東印度公司」,如何統治一億五千萬人的印度蒙兀兒帝國 ★即將改編製作成影集,由知名電影製作人Siddharth Roy Kapur與BAFTA得主編劇Jeremy Brock共同製作 ★亞馬遜7,200人4.4顆星高度評價;亞馬遜分類榜:印度#1、經濟史#5、殖民主義與後殖民主義#1 ★書評網站Goodreads 13,000人4.2顆星高度評價 ★入圍2019年巴美列.捷福非小說獎、康鐸歷史獎決賽 ★2020年亞瑟‧羅斯圖書獎銅牌獎 ★BBC radio 4一周選書、SUNDAY TIME暢銷書 ★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金融時報、觀察家報、每日電訊報、華爾街日報、時代雜誌年度選書 ★2019年歐巴馬選書 ★收錄六十多幅精緻彩圖 《卓越、生動而豐富的故事,值得每個人閱讀。》——《紐約時報》書評 南北美洲的白銀流往印度、中國;東南亞、印度的香辛料送往中國、西亞與歐洲;印度的棉織品、中國的絲織品被運往亞非歐各地;非洲奴隸送往美洲換取白銀,這些都是眾所熟悉的東印度公司貿易故事。十七至十九世紀,世界海上交通與商品流通重要的引導者正是「東印度公司」。 十七世紀正是印度蒙兀兒帝國的高峰,當時印度擁有一億五千萬人,約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更是世界工廠與全球織品生產的龍頭,因此今日英語中許多跟織品衣物相關的字彙都來自印度。相比之下,當時英國人口僅為印度的百分之五,每年國家財富很大一部分都進了蒙兀兒帝國的阿格拉財庫,交換印度各種產品;即便如此,當時的英國大使在蒙兀兒皇帝眼中,還不如蘇菲派賢人來得重要。從阿克巴到沙賈汗三任皇帝經營下,蒙兀兒王室年收入,折合今日幣值達百億英鎊,是歷史上最有錢的帝國。 然而其中卻有這樣一間公司,在兩個世紀中,從早期的加勒比海海盜私掠船起家,演化成擁有私軍護衛的賺錢企業,甚至在一七六五年時將光耀偉大的蒙兀兒帝國納入武力羽翼下,最後成為公司的傀儡政權。倫敦總部只有五面窗戶大小辦公室的東印度公司,十八世紀中奪取大片印度土地。一間私人公司能變成帝國,仰仗的是無情貪婪暴力,英國國會與東印度公司逐漸共生的關係,以及十八世紀的印度大亂世機運。 在《大亂局》一書中,暢銷書作者威廉.達爾林普,以生花妙筆,演述一七○九年蒙兀兒帝國最後一位偉大皇帝奧倫則布去世後至一八○三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征服蒙兀兒帝國首都德里之間,將近百年的南亞歷史大亂局中,英國東印度公司如何趁機在南亞崛起,成為帝國。《大亂局》同時訴說兩個故事:東印度公司的暴力崛起,以及鏡像般的蒙兀兒帝國殞落。這個故事也尚未結束,《大亂局》為達爾林普的「東印度公司四部曲」的第一部,接著是《白蒙兀兒人》(White Mughals)、《王者歸程》(the Return of the King)以及《最後的蒙兀爾人》(the Last Mughal)。(此四部曲皆將由馬可孛羅出版) 歷史學者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驚人成就提出許多理由:蒙兀兒時代的印度裂解成許多相互競爭的小國;腓特烈大帝 的軍事創新給歐洲公司帶來軍事上的優勢;特別是歐洲在行政治理、稅收與金融方面的創新,讓東印度公司得以在短時間內募集大批可用資金。然而,在鮮紅色制服與帕拉第奧式宮殿建築,獵虎遊樂與總督府波卡舞會的背後,是公司會計師一本本列出收益損失的報表,以及倫敦證券交易所裡起起伏伏的公司股價。 事實上,英國東印度公司可能發明了商業遊說這件事。一六九三年,公司成立不到一世紀之時,就被發現首度以公司股票收買國會議員,每年在重要議員與內閣成員身上,撒下一千兩百英鎊。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陳國棟 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威廉.達爾林普William Dalrymple 蘇格蘭人,在福斯灣(Firth of Forth)邊長大。二十二歲出版廣受好評的暢銷書《世外桃源》(In Xanadu)。《精靈之城》(City of Djinns: A Year in Delhi,中文版由馬可孛羅出版)榮獲庫克旅行文學獎(Thomas Cook Travel Book Award)以及《週日泰唔士報》年度英國青年作家獎。《末法時代》(The Age of Kali)贏得法國星盤獎(Prix d’Astrolabe),《白蒙兀兒人》(White Mughals)則獲2003年沃夫森史學獎(Wolfson Prize)和蘇格蘭年度圖書獎。《最後的蒙兀兒人》(The Last Mughal)入選山繆強森書獎(Samuel Johnson Prize),並榮獲庫伯紀念獎(Duff Cooper Memorial Prize)。最新出版的《大亂局》一書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選為2019年十本最喜歡的書。 2018年獲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British Academy)頒贈院長獎章。他目前同妻子和三個孩子住在德里市郊的農莊,為印度年度文學盛會齋普爾文學祭(Jaipur Literature Festival)創辦人與共同總監。 譯者簡介 林玉菁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政大新聞系。曾任職IFRC國際紅十字與紅星月會聯合會美洲辦公室,雲門基金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NGO組織。現為專職口譯、筆譯。譯有《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中國的印度戰爭》、《業的盡頭》、《榮耀之城伊斯坦堡》、《達文西傳》、《印度:最大民主國家的榮耀與掙扎》、《艾爾多安的崛起》、《朝聖者的印度》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