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內文簡介
- 譚豪瑟以非凡的學術造詣及簡潔精煉的筆調,將服裝的歷史串連起來,讓讀者瞭解人類服裝的故事就是一部死亡、疾病、剝削及破壞土地的歷史……(以及)我們如何選擇所要譴責的危害。 在這部視野寬廣的社會史中,譚豪瑟以精彩的筆觸講述五種紡織原料——亞麻、棉花、絲綢、合成纖維和羊毛——的故事,闡述人類服裝的發展及起源,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啟發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本書不僅揭開時尚產業的黑幕,更加入氣候議題、深入探討近代歷史,並帶領讀者快速認識紡織業的勞權課題,集所有熱門議題於一身。她帶領讀者穿古跨今,從法王路易十四的華麗宮廷一路來到當代中國強佔下的新疆勞改營。我們看到古代織品曾以地衣、貝殼、樹皮、番紅花和甲蟲作為染料,展現出獨樹一格的地區編織及針織特色;以及現代西方成衣業如何在快時尚品牌的推波助瀾下,將我們的衣著重新打造成千篇一律、穿過即丟的單調制服。 譚豪瑟清楚點出服裝業如何淪為全球最嚴重的汙染源頭,以及長期藉由低薪剝削勞工來從事生產的業界黑幕;但她也讓我們看見當前世界各地,開始有些微型社群、紡織公司及服裝業者選擇回歸傳統,以古老且人性化的方式來製造衣物。 作者簡介 索菲.譚豪瑟 (Sofi Thanhauser) 索菲.譚豪瑟目前任教於普拉特藝術學院寫作系,曾獲傅爾布萊特計畫、麥克道威爾藝術村、優克羅斯基金會等獎助,作品散見於Vox、Essay Daily、The Establishment等網路媒體及其他刊物。 譯者簡介 林士棻 國立高雄第一科大口筆譯研究所畢業,現從事文字加工業。著/譯作包括《台南風格私旅》兩冊、《清潔女工手記》(合譯)、《江戶城裡的異鄉人》等十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