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5/01/23 |
內文簡介
新移民突破160萬人!滾動千億經濟力、創造新產業
融合,更壯大
混血新台灣
「台灣新家人」用文化與消費雙輪,驅動我們的島
台版越式洗髮反攻越南
李多慧、安芝儇與韓援效應
一杯茶、一本書連起30萬印尼移工與台灣人
「在地共融」成台灣贏家
迎戰川普化美國
新台商出列
【美國大選系列報導Ⅰ】
(與下期為一套,找地方成標籤即可)
更保護主義、經濟安全優於成本至上的時代
美墨5地追蹤:台灣贏的關鍵「全球在地化」
謀殺之都》電子4哥加碼!墨國廠效能開始追上中國
鳳凰城台積電基地》一位熱炒店老闆、一群娘子軍逐夢「矽沙漠」
大咖評美選》和碩、英業達、貿聯、東元為何不怕沒生意?
封面故事
千百年來,一群群的人們來到台灣島上,有荷蘭人、漢人、日本人。但如今,我們面對的,可能是史上最大的移民潮。
行政院政務委員史哲指出,目前在台的外來人士,包括移工、婚姻移民、僑外生、專業投資移民及中階技術人力等,已逾一百六十萬人。
也就是說,台灣每不到十五個人裡,就有一位是廣義的新移民。
「台灣目前正處於新社會重構階段,」東方線上執行長蔡鴻賢說:「新住民與外籍勞動者是文化與消費的雙驅動軸,緩解勞動力短缺,也促進了跨文化融合,成為台灣社會的隱形推動力。」
而我們好奇,台灣有什麼異國新消費文化正在落地?不僅讓離鄉背井在台工作的人樂於消費,更讓台灣人也願意嘗試,進而發展出與原始不同的模樣。
因為好奇,所以消費,進而產生認同
為什麼是消費文化?
從消費社會學觀點來看,因為好奇,所以消費;因為消費,所以了解,進而產生認同。
如果是異族舉兵入侵,非我族類的不適與抵抗,可以說是人類本能。但文化並非如此,往往是越混血、越美麗,像染料般一滴一滴靜靜滲入,揉雜之後的美麗色澤,往往比原先的層次更為豐厚,令人驚豔。
台灣本就是移民社會,理論上我們應該擁有最願意擁抱異文化的豐沃土壤,可以讓新文化落地生根、吸收營養,接著,開出最獨特、美麗的花朵。
我們看見:一個越南單親媽媽,跟台灣新夫婿一起讓傳統越式洗髮變身,在台灣
落地生根,更反攻越南。
一個韓國啦啦隊隊員上山下海、拍影音上傳YouTube介紹台灣,帶動的韓式應援風潮,豐富了台灣職棒文化。
明明就在台北車站旁,卻咫尺天涯的印尼街,一群台灣人正努力著,想讓這個高達三十萬人的沉默族群被看見。
而泰拳也在台灣越來越風行,從前只有移工偷偷摸摸教,也引進了正式的教練,讓實力更提升。
我們相信,融合,才能永續。彼此賦能,才能豐富台灣。
這些外來的力量,並不是台灣為了填補缺工、為了婚育生子的替代品,他們是拚盡了氣力,才寫下一頁頁的生命故事。
因為在台灣,他們有動力去拚搏,在故鄉不一定能實現的願望,在這裡能夠找到機會。
他們是我們的新家人,一起努力、注入活力,台灣這個美麗之島,因為加入他們的努力與創意,變得更豐饒美好。
一顆種子飄離原鄉、落在土中,它並不會長成跟上一代或上上代一模一樣;因為風土、因為水,它才能長成它自己。當它們蓬勃生長,台灣這一塊土地才能夠欣欣向榮。
我們接下來想說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