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詳情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23/04/27 |
內文簡介
它讓賣書的博客來獲利掉46%,下個劍指保險、廣告業?
momo吞食效應全解讀
萬物企業來了!
>當什麼都做的「萬物企業」崛起
momo會像亞馬遜一樣吞掉你我的生意與工作機會?
>沒鎖定攻擊誰卻輾壓各路玩家,營收僅次統一超、全聯
momo高層:我們還看不到天花板!
>同樣都有富爸爸,博客來為何拚不過它?
封面故事
有時候,你眼前的敵人不是真正的敵人,而是另有其人。
四月中,立法院群賢樓一間會議室內座無虛席,這群人是為出版業者在三月底發起的「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連署而來。
整起事件,看似起因於博客來三月初一場無預警的折扣下殺;但追根究柢,開啟這場折扣戰的,是六年前切入圖書市場的富邦媒體(momo)。
乍看之下,這像是一場出版業內的茶壺風暴,但如果,你把出版業置換成你所處的產業,想像就不一樣了。
去年營收突破千億元,momo在台灣電商發展史上寫下新的里程碑,是僅次統一超和全聯的本土第三大零售通路。它的淨利僅零售龍頭統一超約三成多,目前市值卻達統一超近七成,它三月底市值一度超越兩千億元,與國際品牌大廠華碩相當。
一人笑,眾人哭,當電商龍頭大豐收,眾多同業日子卻很難過。去年,PChome營收衰退、由盈轉虧;創業家兄弟虧損擴大,就連一向被視為電商資優生的博客來,全年獲利也近乎腰斬。
高層:還看不到營收天花板!
下一步要吃數位廣告市場、衝mo幣
再往前追五年,momo的營收成長率,均高過零售網購、整體零售的成長率(見右頁圖),就檯面上各電商成績來看,可說是一枝獨秀、百花黯淡的局面。
東森購物董事長王令麟稱momo獨大之後,台灣電商市場再沒有第二名。商周訪問多位資深電商業界人士與分析師,也持相同看法, 認為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消費者)電商做到千億
規模後,地位已難被撼動,是名副其實的「台灣亞馬遜」。
而且這還不是終點。一名momo高層相當有信心,認為目前還看不到營收的天花板。言語中透露在擴大零售市占這件事上,他們仍有極大野心,甚至,他們正想著要把版圖擴張到數位廣告市場。
不僅如此,從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去年御駕親征,親自接下富邦媒體董事長一職就可以知道,他們籌畫的,是一個更大的局。
對外,每每談到momo,蔡明忠都不吝表達他對mo幣的高度期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曾這麼說:「未來最重要的,還是發展集團自己的生態圈。」mo幣就是他認為可以串起整個生態圈的關鍵。
一場點數生態圈大戰,正在醞釀。
對未來展望樂觀的也不只是他們自己。未來流通研究所總監林原慶預估,現在到二○三○年,台灣線上購物市場還有約四千億元發展空間,即便這塊大餅不只有電商想吃,實體零售巨頭也虎視眈眈,但他看好momo將不會居於劣勢。
「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momo壯大,同業卻退場、整併或轉型
然而,台灣內需市場有限,一家公司的不斷壯大,勢必會擠壓其他人的生存空間。就像是二○一七年進軍圖書市場,短短不過五年,momo已經成為出版業者口中,和誠品、金石堂、博客來並列的四大通路。
當整體書市走跌,又有強力競爭者加入,既有玩家不可能不受影響。
「零售是一個大者恆大的事業。」林原慶說。
早在一七年推出「生活大小事,都是momo的事」這個新企業宣傳標語時,他們的策略和野心其實已經攤在陽光下。透過不斷增加商品類別,以盡可能全方位包覆消費者生活的方式,黏住消費者,進而提升購買頻率與消費金額,最終達到持續成長,就是他們的目標。
不只是圖書,他們也賣起保險、票券,甚至一度嘗試銷售二手車。之於他們,沒有不能做的生意,只有先後次序的問題。
就在他們不斷擴張成長的同一時間,不論線上或線下,卻也陸續看到玩家退場、整併或轉型。
例如由PChome前營運長謝振豊創辦,獲潤泰集團支持的ASAP已於一八年結束經營;UDN買東西也在二一年關站,轉型發展電商服務; PChome去年不僅營收衰退,甚至由盈轉虧。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